第一图书网

如何研究中国

曹锦清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曹锦清  

页数:

332  

Tag标签:

无  

前言

逝者如斯,忽已临花甲之年。诸生从我历年的讲演、访谈和文章中选出若干汇为一集。出版还是不出版?问题虽没有哈姆雷特的那么严重,但于我却着实犹豫半年有余。这些被我遗忘许久的访谈、讲演稿重新结集出版,有无必要,对读者是否有欠尊重?我不确定。于是诸生邀来出版社的朋友,说此一问题最好交由出版社来判断。诸生将文集分为三部分:一谈研究方法,二谈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三是理解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农”问题。经他们这一分类,我也对近几年的思考重心有了新的认识。远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针对知识分子集中关注的“应该”,我们转向“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于是强调以实证为方法。后来才发现,“应该”的背后是“普世说”!而“普世说”背后是“以西方为中心”的方法论。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这是没有疑问的。但研究中国问题,不“应该”以“西方为中心”,而“应该”以“中国为中心”。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就已经解决了这个近代中国的难题。他说研究中国,要以“中国为中心”(《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并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解决了“古一今”和“中一外”矛盾的长期纠缠。但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学术界,“古一今”和“中一西”却重新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当然,“方法论”背后说到底是个民族自信问题。幸赖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上所取得的辉煌,才多少医治了我们民族近代百年心理上的卑怯,让我们获得了些许平视(但愿不要走向“俯视”他人的另一极端)西方的自信。

内容概要

本书是曹锦清先生继《黄河边的中国》后,持续对中国观察、研究与思考的成果汇总。文集由22篇文章组成,其中的大部分都已发表,且讲演稿居多。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关注角度的不同,文集被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国研究的方法”,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部分“重新发现传统”,既是作者从历史中汲取资源分析当下中国,亦是作者从新的角度诠释历史;第三部分“中国转型转向何方”,是作者以学者身份对转型中国发表的看法。本书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曹先生浓厚的现实关切和人文关怀,而“三农”问题则始终是他关注的核心问题。借助于走出书斋,深入群众、深入农村的研究方法,曹先生对许多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十分新颖和深刻,极具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曹锦清,著名社会学家。1949年生,浙江兰溪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社会学教授、博导。主要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中国单位现象研究》、《平等论》、《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其中《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当下农村社会的最权威、最流行的作品,并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2005年其英译本出版。

书籍目录

序中国研究的方法 论中国研究的方法 “三农”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农”研究的基本框架 “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出路 四个历史观与近六十年的历史 从“以西方为中心”到“以中国为中心” 理解中国——曹锦清教授访谈录 《黄河边的中国》前后的故事重新发现传统 论国学的可能意义 宋以来乡村组织重建——历史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 儒学复兴之路——梁漱溟论东西文化特质 民权与国族——孙中山对东西文化的思考与论述 中国的和平传统:一个历史的考察 和谐社会:传统思想资源及其当代启示中国转型转向何方 从和谐社会看“三农”问题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乡关系 承包制小农与国家 坚持土地家庭承包制,还是土地私有化 扩大内需,没有简单药方 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代跋:思想为何放弃职守——知识精英阶层责任缺失的社会历史分析

章节摘录

他们认为改革开放30年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出现了好多问题,大量的土地被地方政府圈占,很多农民失去土地。他们认为如果产权清晰,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一直到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前,还有许多人鼓吹要把土地私有化,要把林地私有化,要把耕地私有化,要把宅基地也私有化。他们说如果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土地不能私有化,作为市场经济是不完备的。认为市场经济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都和土地的产权不清有关系,这种观点我认为也是食洋不化。第一,改革开放之初,尤其是1982年开始实行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按照人口来均分土地,这一制度是不符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的,但这是农民唯一能够接受的公平原则。所以改革开放的起点,真正的起点是农村制度的变动,尤其是土地制度的变动。这种土地制度不是按照市场的原则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也不允许土地私有化,而是按照人均来加以分配。当时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观点来说只能做这样的制度安排。土地直到目前还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能,所以在统计失业人口的时候,我们只统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而不统计广大的农民工。我们在理论上和法律上是不承认农民工处于失业状态的,为什么?因为给了农民一亩三分地。土地不能私有化,宅基地不能私有化,是因为考虑到庞大的农民工这个群体。根据中国第五次农村普查,出乡打工的农民工1.3亿,其中出省打工的5600万,在乡内打工的估计有3000万-4000万或更多。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目前只能游走在城乡之问,能够介入工业化而无法完成城市化。与其说这是一个制度性的安排,还不如说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只能采取这样的制度。如果土地私有,谁会失去土地?承包制的小农,他们能够稳定自己的土地吗?一个大的天灾,一个大的市场波动,一次较大规模的负债就可能使农民失去土地。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不断发生。譬如雍正年间,河南发生旱灾,因为旱灾,所以农民的土地非常便宜,农民为了明天的粮米不得不出卖土地。结果大量的土地转移到当时有钱的晋商手里。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土地直到目前还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能,所以在统计失业人口的时候,我们只统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而不统计广大的农民工。为什么?因为给了农民一亩三分地。土地不能私有化,宅基地不能私有化,是因为考虑到这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目前只能游走在城乡之间,能够介入工业化而无法完成城市化。与其说这是一个制度性的安排,还不如说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只能采取这样的制度。如果土地私有,谁会失去土地?一个大的天灾,一个大的市场波动,一次较大规模的负债就可能使农民失去土地。“三农”问题不在“三农”本身,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不是减负,它是关系到国家的整个发展战略问题。也就是说,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是不是应该由社会的各个阶层相对合理公平地分配。在这个问题上,靠市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市场天生是产生不平衡与不平等的。那么,政治国家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小康社会”的提出,到“和谐社会”的建构,这不仅是我们对发展目标的重新厘定,而且表达了我们民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确责。“小康”与“和谐”不仅语出先秦儒家,更为有意义的是,它确立了两千余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目标。所以我讲必须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其真正地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民主化。使农民成为有组织能力的公民,这个历史任务要通过农村的组织化来完成。因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体并不完全是政府,而应该是农民自己。农民只能通过组织起来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曹锦清


编辑推荐

《如何研究中国》:继《黄河边的中国》之后,曹锦清教授对“三农”问题的再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如何研究中国 PDF格式下载



《如何研究中国》是曹锦清先生继《黄河边的中国》后,持续对中国观察、研究与思考的成果汇总。文集由22篇文章组成,其中的大部分都已发表,且讲演稿居多。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关注角度的不同,文集被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国研究的方法”,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部分“重新发现传统”,既是作者从历史中汲取资源分析当下中国,亦是作者从新的角度诠释历史;第三部分“中国转型转向何方”,是作者以学者身份对转型中国发表的看法。《如何研究中国》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曹先生浓厚的现实关切和人文关怀,而“三农”问题则始终是他关注的核心问题。借助于走出书斋,深入群众、深入农村的研究方法,曹先生对许多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十分新颖和深刻,极具启发意义。


最早接触曹老师的书是《黄河边的中国》。但是这本《如何研究中国》的意义要在那本书之上,《黄河边的中国》顶多算是专业领域的经典之作,而此书则是曹老师在耳顺之年把毕生所学赠与世人的上等佳作。

读此书引起两点共鸣:

共鸣一:表面上是在做三农研究,实质是在研究中国,研究中国当代出现的问题,我个人推崇这种宏大叙述式的写作风格,他不仅是学术研究,更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使命感的体现!

共鸣二:国学的复兴也是我期待的。国学的复兴不仅是我辈一、二人的期待,必将成为历史发展之大趋势!

读曹老师的书,最好是有以上两个方面背景知识的积累。


在中国研究的方法上,作者坚持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立场,对于西方理论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盲目下结论,而应当“返回国情、返回历史、返回实证”。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世界结构中正进入与西方的平等对话阶段。“只有以中国为中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重新确立我们民族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才能建立起凝聚民族的价值共识,也才能使近代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中西、古今两大对立得到和解。”


曹锦清的大作,是他对三农问题研究的一个方法论总结。感觉非常好。


解决13亿人民的出路,就要敢面对我们的内忧与外患,尽快让人民富裕。这是对执政党的要求,也是中国人再思考的大问题?!曹锦清先生,我们给力!!!


作者不愧是研究中国三农的大家,通读全书感觉作者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都很好值得大家借鉴。


目前已经看了一半,而且是怀着极其认真的心情阅读的。

曹老师就是曹老师,水平真的不一般,能够在无论横向的还是纵向的比较中,准备定位中国,清醒认识中国现状。目前各种专家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如何的书真地很多,但谁也不应该忽略这样一本书,作为关心中国现状的人应该仔细读一读。


很不错的书,都是我学社会学以及研究中国文化所需的


书挺好看,适合研究三农问题的人看,书挺好看,适合研究三农问题的人看


中国的未来在农村。


我们学习西方,应当以中国为中心。西方的经验可以参考,西方的理论可以利用,但只是作为一个参考。


近期买了很多书,社会学的书籍一直是关注重点,学习了


还没有看,但是包装很好,没有质量问题


少有的实干型的学者,少有的实践型好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还没有细看,但翻的时候感觉还是深度,不象某些书无病呻吟!


喜欢,质量很不错!


朋友推荐的,作为写申论的背景知识吧,锻炼思维方式,


强烈推荐,非常值得看


给朋友买的,他说挺好的 喜欢


最近读了曹锦清的两本书,《黄河边的中国》与《如何研究中国》,前一本是1996年曹锦清在河南调查三农问题的报告,700多页,在朱镕基时代三农发生危机的背景下影响很大。后一本是2000—2006年来的讲演访谈和短篇文章汇集,提倡从中国的立场出发、转化西方的理论,以解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大社会事实。曹锦清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出身,长期从事社会学田野调查,看问题比较深邃广阔,他把三农问题放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以及近200年的近代化历史中加以解释,常有犀利的见解,发人所未发。例如关于三农问题的出路,曹锦清认为要靠农民自己组织起来保障自己的权益,而这一点是否能够做到,一是要看农民能否克服自身不善合作的弱点,二是要看政府有没有政治智慧,从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推动乡村自治。作为社会学学者,曹锦清特别强调要行走认识中国的乡土,反对食洋不化的盲目搬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经验的学术风气,提倡化洋为中的学术实践,这种批评在中国学界自然具有积极意义。


《黄河边的中国》读过数遍,知识分子若能如此做学问,国之大幸!但这样的好书却不再版,民之不辛!买了曹先生另一作,好好细读,值得推荐,向曹先生致敬!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村的优秀的著作,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三农问题的关切!


很出名的学者了,变成中国研究的一个了解的速成的渠道了吧


对这本书的作者很喜欢,于是就买了他的书


别人推荐的,应该不错,慢慢看。


作者是研究现场的真正专家,本书中的三农问题写得好,当然《黄河》写得更好


之前看过曹老师的黄河边的中国,这次想买一本的,可以亚马逊没有就选了这本,得空好好看看


新视角,新思维.喜欢!


中国的农村问题是解决当前城乡关系的关键,问题的多年积垢并非一朝一夕化解,本书的重点正如书名所言,多做调研,勤于思考,关注方法,才有观点。智者见智,曹教授的结论还有待验证。


曹教授的书一直发人深省。从《黄河边上的中国》到《如何研究中国》,从揭示中国到研究中国,值得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阅读。


好书啊 喜欢 书的质量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