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
2006-8
山东人民出版社
郝立忠
本书是《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的姊妹篇。全书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入手,划分传统形而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哲学基本形态,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评价层次和标准、现实基础和理论特征、方法论和发展形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地位与价值、现实化及中国化和世界化的途径、在当代中国的境遇及其原因与对策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力图为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可喜的理论支撑。
郝立忠,山东栖霞人,1960年8月出生。1985年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社会科学院工作至今,现任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近年出版专著《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并在《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文章,认为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表现形式,是划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准,力图从根本上颠覆传统形而上学局限于“纯粹思想的领域”、从纯粹概念出发建构绝对体系的思维模式,弘扬马克思主义从现实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动态统一的基本精神,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普及的正确途径。
绪论 一、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是解读马克思哲学基本精神的关键 二、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是理解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的最佳视角 三、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可靠标准 四、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本体论情结”及其化解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指导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需要 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 三、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的需要 第二节 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原则与方法 一、坚持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地位 二、坚持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一脉相承 三、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四、坚持理论表述上的与时俱进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理论概括 一、面向现实,以批判现实、认识现实、改造现实为主旨 二、面向人民群众,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己任 三、面向发展,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动态统一、与人民利益的动态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 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四、有利于回答现当代西方哲学家的诘难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价的层次与标准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观 二、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 “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与多”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唯一性” 二、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现形态的“多样性” 三、哲学基本问题“一与多”的理论界限 第三节 哲学评价的层次与标准 一、哲学评价的层次 二、哲学评价的标准 三、两大哲学基本形态的划分 第四节 理论与实际关系视野下的哲学两大基本形态 一、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是区分和把握两大哲学形态的关键 二、用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取代“两个对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评价的内在要求 第五节 明确哲学基本形态划分标准的现实意义 一、在理论上,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价值和地位,同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哲学作斗争 二、在实践上,有利于明确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标准,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实践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基础和理论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现实基础 一、科学的发展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严重的社会现实为唯物主义辩证法提供了现实需求 三、哲学理论的发展为终结传统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一、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特征的主要依据 二、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 三、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特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 二、马克思与恩格斯 三、哲学与非哲学 四、马克思哲学的阶段划分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六、唯物唯心之争能否超越 七、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 第一节 黑格尔的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 一、黑格尔与形而上学 二、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方法 三、黑格尔哲学的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革命 一、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革命 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与传统形而上学方法的根本区别 三、国内外学术界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误解 第三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方法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界定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陷入形而上学的原因分析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根本缺陷的揭露 四、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第五章 马克思对所在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 马克思对所在时代意识形态问题的解决 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界定 二、马克思对所在时代德国意识形态的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对所在时代经济问题的解决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及其方法的批判 二、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运行及前途的分析研究 第三节 马克思对所在时代政治问题的解决 一、对黑格尔法哲学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行批判 二、阐明自己的历史观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三、积极投身到为无产阶级谋解放的斗争中第六章 马克思哲学对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马克思为所在时代资本主义诊明了病症 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揭示无产阶级贫困的体制性原因 第二节 马克思的批判为资本主义的改良提供了动力 一、马克思的思想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与“社会主义”对立中进行的改良 三、现代资本主义沿着马克思描述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学的研究重点、发展趋势和主要局限 一、西方马克思学的研究重点 二、西方马克思学的发展趋势 三、西方马克思学的局限性第七章 马克思哲学对现当代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影响 第一节 对马克思哲学与政治学和经济学关系的认识 一、马克思哲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是相互联系的 二、马克思哲学是一个社会和历史分析的实际方法 三、马克思经济学是哲学的实践方面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对现当代西方政治学的影响 一、革命学说与用和平手段达到目的思想的影响 二、阶级斗争理论与实现和维护大多数人利益思想的影响 三、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对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一、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评价 二、马克思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三、《资本论》的影响第八章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对所在时代哲学的影响 一、对为工人阶级谋求利益和解放的进步人士的影响 二、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产生的贡献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一、马克思哲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二、马克思哲学对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一、当代西方哲学对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二、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理论的互动 三、揭示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中国化和世界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 一、哲学现实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难题 二、关注哲学的现实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的理论前提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的实践要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内容 三、苏联、东欧剧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和启迪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现实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基本条件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途径第十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形态和面临的时代课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形态和历史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本体论与反本体论之争 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形态的原则与方法 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形态的初步理解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若干时代课题 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人与社会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全面现代化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管理现代化 一、管理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先导 二、管理现代化是提高政府国际竞争力的首要目标 三、管理现代化实现程度是政府国际竞争力的检验尺度 四、政府管理系统工程及其现代化建设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境遇及其原因与对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尴尬境遇的学理分析 一、用黑格尔哲学来诠释马克思 二、用费尔巴哈哲学来诠释马克思 三、用现当代西方哲学来诠释马克思,食洋不化 四、坚持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空洞的词句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尴尬境遇的社会环境与条件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 二、在宣传普及上,未能弘扬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三、实践中存在着割裂理论与实际关系的形而上学倾向 第三节 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尴尬境遇的思路与措施 一、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判断标准,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二、改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宣传和普及 三、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结语
本书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专著,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评价的层次与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基础和理论特征、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马克思哲学对现当代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影响等,适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人员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