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学家茶座

张立升 编 张立升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12出版)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张立升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

张立升 编  

页数:

16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6辑)(总第29辑)》包括随笔、聚焦、社会思想、社会、学术圈、文化、阅读、世相、资讯等十部分。《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6辑)(总第29辑)》是一本以社会学知识分子为读者对象的学术论文著作。书中内容丰富精彩,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及可读性,是您极佳的学术读物。

书籍目录

卷首语“区隔”随笔两个北京城,两种北京人Fair Play:英国人的游戏规则废话的政治国人的双重话语聚焦大学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从“钟曲线”看中国大学智力的下降新神话与新古典关于教育的十二个为什么(上篇)谁看不起谁:教育系与教育学社会思想论政治感游民问题答问录(之二)社会自恋与公共人的衰落选举权和人大代表职责小议从中国的饭局说到官僚制(上篇)交换的进化真正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学术圈灵魂的歧途“不通家法”及其他——学术札记五则孟席斯旋风给学术界带来冲击文化两淮盐商(《浊世苍生》续写之十六)“性解放”·同性恋·艾滋病(疾病的社会史之六)■的神话:印加文明和生态悲剧(秘鲁文化考察随笔之三)阅读兴亡有道——读戴蒙德的新著《崩溃》国家的正当性与证成性——读周濂的新著世相摩登女与美国社会诗人小招及其作品资讯金融体系落后反成救命稻草朱大可:国家语文叙事的瓶颈中西对抗根本不会有赢家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仍不合理市井贱夫如何平治天下?是什么阻碍了中国文化软力量的崛起?黑道也斯文

章节摘录

论政治感弗兰克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中的一个次要角色,当人们把目光聚焦于特雷莎、萨宾娜以及托马斯之间复杂纠葛的性爱时,倒可能忽视了他。这个热血青年不甘忍受单调乏味的现实环境,怀着狂热的理想,参战越南支持红色高棉。昆德拉写他的文字,充满了调侃与讥讽。对这部小说来说,弗兰克的形象不算重要;但对昆德拉来说,他对弗兰克的批判却道出了他的心声:一个人的愚蠢与媚俗或许比邪恶还要糟糕。弗兰克的形象颇具代表性,从司汤达的于连到福楼拜的弗里德里克,再到20世纪形形色色的革命者、无政府主义者、反叛者、愤世嫉俗者,这一形象源远流长,连绵不绝。前年奥斯卡的获奖影片《末代独裁》(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也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不甘寂寞的苏格兰青年怀着美好的憧憬远赴非洲刚果,却差点死于非命。这样的人物,无论在艺术作品还是在现实世界中都不在少数。就个人品质而言,弗兰克们无可指摘。他们充满热情、理想以及信念,不甘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单调乏味的世界。他们身上充满了青春的叛逆、激情与反抗。对于健康的个体而言,激情的生活是必要的。但他们纵有激情却不够智慧,盲目激情的后果令人忧心。即便他们在个体德性上如何真诚热忱,如何完美无缺,但无论如何他们身上缺一样东西:“政治感”。尽管这是我个人杜撰的一个词汇,但它的“所指”是客观存在的。无论过去还是今天,它都是萦绕在人类历史中的一个棘手的命题,尽管这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重视。柯那样虚张声势说“一切都是政治”,但我们却也得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看似“去政治化”的时代,其实处处隐藏着政治危机。按照El本学者加藤节(taK。。hi Kato)的看法,当今社会政治对人的控制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变本加厉。随着现代制度的日益健全,政治权力能够加以统治和支配的人群范围已经无限扩大:同时,政治权力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此外,政治的影响力正不断地扩展到政治以外的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从今年奥运会的情况看,无论是抵制还是彰显国威,体育都摆脱不了被政治化的命运。因此,今天“我们不能脱离政治,退隐到私人生活中去,也无法想象自己被统治的方式不会对我们的个人幸福产生巨大的影响”(David Miller)。一方面是政治控制与权力渗透的无所不在,潜移默化;另一方面,却是被控制对象的麻木与冷淡。令人诧异的是,人们的政治感反而随着政治控制的加强不进反退,心甘情愿地将自身的命运托付于政治权力。一般民众以排斥和远离政治的方式制造了一种洁身自好的假象,却不明白不闻政治的后果正中了权力野心的下怀。许多知识分子貌似热衷政治,但事实上却从不愿为理解政治付出一丝一毫的努力。他们中的很多人只是因为趣味而拥戴某种政治,他们不关心现实的政治却只爱自我浪漫化的政治;他们也会激烈地抨击体制,反抗权力,但很多时候他们的批评有虚张声势之嫌,他们对体制的挑战并没有对其造成致命的打击,反倒是他们的批判姿态成就了他们个人在体制中的地位。无论是一般个人还是知识精英,政治判断力的下降已经显而易见,而政治感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到每个个体的生活品质与幸福。因此,政治感是如何的重要,在政治冷淡的当代社会,重建个体的政治感完全有必要提上日程。政治感的缺失是普遍的,本文把更多的聚焦置于知识精英。一方面,知识分子在知识与思维方面的优势本该使他们具有更明智的判断力;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的观点与判断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舆论。因此从根本上说,政治感还是知识精英的问题,一般大众不关注政治,也没有能力关注政治,但这并不妨碍知识分子的观点,尤其是那些糊里糊涂的政治见解抵达大众的潜意识,它的蛊惑性和煽动性不容小视。卡尔·波普尔曾悲怆地感叹知识分子与20世纪的绝大多数罪恶脱不了干系,而当代知识社会学的兴起也彻底祛除了知识分子头顶神圣的道德光环。政治感是何时成为一个问题的呢?我们似乎很难在历史中找到一个确定的坐标。粗浅地说,它凸显于从古典公民人格向现代个体人格的转型过程中,而19世纪的浪漫主义则是最具标志性的时代,这个时代基本奠定了今天生活中的日常人格。思想家卡尔·施密特与以赛亚·伯林从迥然不同的立场出发批判浪漫主义,却在对浪漫派政治感缺失的认识上意外达成共识。在《政治的浪漫派》中,施密特猛烈地抨击浪漫派的政治观,认为这是一种无根基性的任凭情绪摇摆而左右的东西。在其哲学中,政治决断至关重要,它代表了个体对政治的道德感与责任感,但对于浪漫派而言,他“除了体验以及用感人的方式阐释自己的体验外,不想做任何事情”。在深入分析浪漫派主体的过程中,施密特进而发现,浪漫派其实并不关心真正的现实政治,而是将政治随心所欲地诗化;浪漫的个体绝不是通过审慎合理地思考而作出政治判断的,他对某种政治的推崇完全是因为这种政治突然符合了他一时的心情与趣味。因此,随着他个人心情的变化与趣味的转移,他的政治观点也会发生180。的大转弯,他们从未有过“严肃的政治关切”。与施密特对浪漫主义的痛斥相比,伯林对其倒是满怀同情,他一再肯定浪漫主义所开启的多元价值观。在那篇酣畅淋漓的讲演稿《浪漫主义的根源》中,施密特的“机缘主体”在伯林那儿变成了“真诚的主体”,并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最高的价值是诸如正直、真诚,随时准备为某种内心理想献身,为某种值得牺牲一切,值得为之生为之死的理想奉献一个人的所有。”在这套全新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的内在动机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只要你是真诚的,无论你信仰什么,做什么事情,造成什么后果,都是可以得到理解的。因此,人们不再关注具体政治见解上的大是大非,而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真诚的自我”。因为卢梭的真诚,人们可以原谅他的诸多过错,人格上的透明与纯粹似乎可以赦免行动上的罪恶。当真诚走向了狂热,自我走向了极端,它“破坏宽容的日常生活,破坏世俗趣味,破坏常识,破坏人们平静的娱乐消遣”。在此,伯林也不得不说“有些浪漫主义走得太远了”。


编辑推荐

《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6辑)(总第29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30年中国教育的一个最大失败,是大学的扩张超过了基础教育的成长,特别是没有给弱势阶层提供足够的帮助,贫困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上大学越来越难。大学的选材范围,不是越来越大,反而有缩小的趋势城里学生比农村学生的录取分数还低,大城市学生比中小城市学生的录取分数还低。一些著名的大学不断扩大同城招生的份额,反20世纪哈佛之道而行之,越来越地方化。我们大学生的平均素质怎么能不下降呢?薛涌:从“钟曲线”看中国大学的智力下降。孟席斯观点的惊人之处在于,他发现的第一张世界航海图是1426年的,哥伦布、麦哲伦、库克等“地理大发现“的英雄们出航前都有了以中国的航海图为基础绘制出的这种航海图。哥伦布在航海前从葡萄牙人手中得到过这种全球航海图,当时,葡萄牙人是从同中国人做生意的商人手中得到的。如果他的此说成立,那么,作为中世纪与近现代历史转折枢纽之一的“地理大发现”所具有“赢家通吃”的优先权意义和原始创新意义就会大为减色,整个世界史也将改写。孟席斯于北京“2008奥运会”之前推出了另一部力作《1434:-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并燃起文艺复兴》,这同样是对世界史和”欧洲中心论“命门的沉重一击。王建军:孟席斯旋风给学术界带来冲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学家茶座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