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史学家茶座(第15辑)

王兆成 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兆成 编  

页数:

16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历史学家茶座(2009第1辑)(总第15辑)》由王兆东编写的一本2009年第一辑期刊,主要内容有给农历新年注入更多的信仰成分,历史学家不应只钻故纸堆:著名历史学家伊格尔斯访谈等,可供广大读者欣赏。

书籍目录

卷首语王学典 给农历新年注入更多的信仰成分名家访谈龚咏梅 历史学家不应只钻故纸堆——著名历史学家伊格尔斯访谈历史现场盂祥才 “文革”中“群众专政”亲历记史学沙龙明清易代论辩毛佩琦 从明中后期到清前期——中国从先进到落后的历史考察张海英 晚明悲剧的启示李治亭 清代“大一统”的新观念白新良 关于清朝历史定位的思考张献忠 清朝取代明朝是历史的大退步一基于明清易代的思想文化分析人物春秋孙言诚 郭沫若和秦始皇申晓云 蒋介石与他的外交亲信顾农 鲁迅在北洋军阀教育部学坛述往邹逸麟 “八马同槽”时代的山东大学历史系——一个学生的回忆陈勇 “钱宾四最欣赏的学生”——严耕望与钱穆(上)丰家骅 柳亚子晚年的“牢骚”宋德金 一名编辑眼中的邓广铭先生历史评论胡戟 历史学应该是社会减灾学李鸿宾 学术大师悬想公私档案王振忠 徽州文书的再发现(上)郑会欣 王云五与1 946年商务房产接收徐庆全 康生、齐燕铭关于《聊斋志异》版本信跋李世红 所谓“运动不实材料”域外新知洪霞 二战后英国的民族关系读史偶记弯弓萧 条异代不同时——读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掌故钩沉陈仲丹 曾国藩治眼病

章节摘录

编者按:格奥尔格·伊格尔斯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著名历史学家。他对中国十分友好,多次访问中国。他与他夫人合著的回忆录不久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回忆了他们丰富生动而又曲折的学术人生。伊格尔斯教授在下面的访谈中,畅谈了他的经历和他对历史学及为人等方面的看法。问:作为一位有世界性影响的学者,您的犹太人身份似乎对您的一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您的家庭于1938年10月以难民的身份从德国逃亡到美国。1942年当您已经身处美国的时候,您首次读到了有关大屠杀的报道。即使您并不是一名大屠杀的受害者,大屠杀是否仍然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件深深地震撼着您,促使您成为一名严肃地对待人类历史、认为人类记忆不该忘记历史的历史学家?是哪些动因让您决定要成为一名历史学家?据我所知,您出生于商人家庭。为什么您对历史和历史学有一种特殊的兴趣?答: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包含着几个不同的问题,涉及我的身份认同,我与大屠杀的关系,以及我怎样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对问题的第一个部分的回答是:我始终从文化和宗教的意义上觉得自己是犹太人,但犹太人身份只是我整个身份认同里的一部分。我的犹太人身份并不是我的学者工作的中心部分,这个身份不是由大屠杀(我和我夫人都侥幸逃脱)所塑造的,而是由更早些时候,即1933年至1938年我作为一个犹太儿童在纳粹德国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我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我在纳粹德国经历的那些对犹太人的歧视,强化了我当时自己是犹太人的意识。当然,大屠杀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无法想象我曾经认识的体面得体的德国人怎么会支持纳粹,而且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养成了一种很强烈的正义感,而且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反对非正义。1935年意大利人侵埃塞俄比亚,我为此非常难过,当时就在我就读的德国公立学校里声明反对这一侵略行径。我为大屠杀的暴行所深深震撼,也为世界其余地方的人如何袖手旁观而听其发生而震惊,就像我为他们后来如何对卢旺达的种族灭绝、对目前发生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大屠杀听之任之而感到震惊一样。不久前海登·怀特在上海回应我说,我们必须让我们自己卸下过去的包袱,要生活在当下。当然,我们必须生活在当下,但是我们关于过去的记忆(这种记忆记载着过去的一切可怕的方面)对于形成我们的现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能够返回德国了,因为过去的两代德国人,比那一代作恶的德国人,更加愿意诚实地面对他们的过去。说到我的犹太信仰,我早年就已经放弃了正统的犹太教,但现在我认为自己在宗教上是一名自由主义的犹太教徒。作为自由主义的犹太教徒,我更多地保留了犹太传统中那些我认为积极的因素,包括它的正义感,而放弃了犹太教中大部分仪式性的约束。我参加那些比较自由的宗教仪式,在那里男人女人完全平等,传统的希伯来祈祷仪式并没有完全被放弃,但是被赋予了能为所在国理解的内容。再多谈一点我的身份认同问题。在比犹太人更广的范围上,我是一个欧洲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中欧人,与德语世界的文化有密切关系。犹太人在过去两个世纪里对德语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我拥有一种非常个体化的身份。在我整个一生中,我赏识德国文化,但也认识到它的那些危险的局限性。今天我更加容易认同于今日的德国,在发生了那些可怕的事情之后,它已经摆脱了反民主的和军国主义的传统。这是一个崭新的民主的德国,一个更好的、但绝不是完美的社会。因此我接受了恢复曾被纳粹剥夺的德国公民身份。我也有美国人身份。1938年从德国来到美国的时候,感到就像突然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与德国相反,我非常感激美国的更大程度的开放,它的民主;但与此同时我很快就意识到美国社会的另一面,特别是它的种族主义,后来发生在麦卡锡时期的反自由主义,以及近年来想要主宰世界的企图。至于我的犹太身份,我觉得自己是犹太人,但不是从民族的意识上认为如此。——因此,我不再是一个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者,我相信犹太人应该继续在移民的过程中对文化作出贡献。我的犹太教徒身份对我作为历史学家的工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我对犹太教、德国、美国的认同是批判性的,对其中每一个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层面都有所认识。因此我的身份认同超越了国家和宗教的界限;也许称我自己为世界公民可能又走得太远,但我总是去发现与其他文化的亲近关系,在亚洲、南亚次大陆和非洲,我都有好朋友。现在我解释一下出生于商人家庭的我如何成为一名学者的问题。当我还是在德国的一个孩童的时候,我受到了青年运动精神的深刻影响。这部分是出于反对我们父母的资产阶级特征。这种反应有很大的浪漫主义成分在里面。我之所以参加犹太青年运动,就是决心要离开父辈们的那种与办公室和商业打交道的世界。对我们来说,理想社会就是农业的、共产主义的集体农庄吉布兹,这种想法最后被证明是幻想,甚至根本上是危险的。在回答下面的问题时,我会解释我最后是如何成为一名历史学家的。问:您在高中阶段,对世界上的语言,比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希伯来语、世界语,甚至汉语,都有很高的兴趣。这一点给我印象很深。您能否谈一谈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的语言教学,您是否认为自己从这种教育中获益匪浅?答:在我幼年时候很早就已经反对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1940年我13岁的时候,我参加了“现在联合运动”(Union Now Movement,后来改称World Federalists即“世界联邦主义者”,在战后号召民主国家的世界联盟)并成为积极分子。这引发了我对世界语言,比如世界语这种可以服务于国际交流的语言的兴趣。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逻辑发展线索。大一统的君主宗法制社会,经过了一千五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明显地开始了转型——从古代到近代的转型。在没有受到外国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野蛮扭曲的情况下,这种转型将会沿着自身的轨道迈向近代。但是明清易代改变了这~历史轨迹。我认为,清朝统治是推迟中国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清朝统治二百余年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毛佩琦《从明中后期到清前期——中国从先进到落后的历史考察》在我个人的印象中,讲课讲得最精彩的是张维华和赵俪生两位先生。张先生讲课底气十足,声音响亮,一口山东普通话


编辑推荐

《历史学家茶座(总第15辑)(2009第1辑)》由王兆成等编写。盂祥才 “文革”中“群众专政”亲历记申晓云 蒋介石与他的外交亲信孙言诚 郭沫若和秦始皇丰家骅 柳亚子晚年的“牢骚”毛佩琦等 从明中后期到清前期:中国从先进到落后的历史考察龚咏梅 历史学家不应只钻故纸堆:著名历史学家伊格尔斯访谈王振忠 徽州文书的再发现(上)徐庆全 康生、齐燕铭关于《聊斋志异》版本信跋尽在《历史学家茶座(总第15辑)(2009第1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史学家茶座(第15辑) PDF格式下载



内容很好 印刷和纸张一般


感觉内容没有以前的好,拿到手中没有让人能一鼓作气读完的吸引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