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洲动漫研究
2012-3
山东人民出版社
王向华,(日)谷川建司,邱恺欣 主编
300
无
国内对动漫画感兴趣的年轻人不计其数,然而,对动漫画进行的学术研究却不多。王向华、谷川建司、邱恺欣编著的《泛亚洲动漫研究》是一种抛砖引玉式的文本,旨在唤起中文读者对动漫画研究的兴趣。中国的动漫凰研究仍处于起步的阶段,在理论概念,题材,研究方法上与欧美或者臼本的研究还有一定差距。为了提升中国的动漫画研究。《泛亚洲动漫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和理论诠释上对当今动漫画研究进行批判、质疑与反思,进而提供其他的研究方向或可能性,以引起读者的兴趣。贯穿全书的是一种批判性的精神。
王向华,1963年生,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现代语言及文化学院院长。研究旨趣是日本流行文化的全球化、海外日资企业的经营等。出版多部英、日文著作。谷川建司,1962年生,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专业是电影史、传媒史和大众文化研究。在日本有多部专著出版。
导言
一、理论探讨
高雅语言、通俗语言与香港黑社会漫画
日本Boy's Love漫画深受台湾女性粉丝欢迎之初探
二、日本动漫画的文本与特色分析
日本的漫画阅读——从传统教养到感官需求的过程
《铁人28号》中的民族主义表象——现实与假想的军事力量
深读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历史”与“记忆”的国家寓言
声音的艺术:试论日本动画片中的配音
三、日本动漫画之全球化
马来西亚的动漫画迷:一个局外人的视野
时下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化运作战略分析
恶魔的游戏——台湾的cosplay
四、日本动漫画与受众的关系
漫画符号体系的解释共同体——以《钢之炼金术师》漫画同人志为例
试论墨西哥动画迷身份的形成
漫画辅助教学及其实践——比较香港与日本以漫画辅助教学的可行性
版权页: 插图: 一、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 高雅文化和低俗/通俗文化的区分对于流行文化、书写标准、语言的语域以及读写特性的讨论至关重要。慕克吉(Mukuerji)与舒德逊(Schudson)将流行文化定义为包含“民俗的”或“流行的”观念、习俗和与当地传统关联的事物以及“大众的”观念、习俗和由政经中心催生的事物,并指出: “一般而言流行文化中的事物是可解读的事物。” (慕克吉、舒德逊,1986:47)英国评论家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在他的作品《识字的用途》(The Usesof Literacy)中指出,当代大众消费文化是可替代的、群体性的有机通用形式。文化产业的“通俗”形式独立于大众消费文化(Burke,1978),且在某种意义上与贫富悬殊相对立或相辅相成。因此流行文化中的某一分支与政治动员活动相关(慕克吉、舒德逊,1986:47)。在这个意义上说流行文化主张能动作用和授权;相反消费与大众文化推崇被动和遵从,强调种族和性别偏见,可以说是“群众的鸦片”。 其他观点侧重于现代消费文化的迁移性和回馈性,带着对瞬息万变的名人文化与高雅文化标准的讽刺。由此,大众消费文化成为人们“创作”出来并融入其生活的实用层次,最终文化又构筑和规范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可以由被动变为主动地参与消费文化,例如爱好者杂志、博客、网页、Facebook或者实践活动“偷抢(glomming)”、角色扮演(cosplay)等(参见Triggs,朋克爱好者杂志,2006)。也有人认为高雅和通俗文化的划分本身就是无意义的或具有误导性的,它无法跨越不同文化和书写规范直接翻译出来(见Raine评论,2008)。Appadurai和Breckenbridge用“大众文化”一词来形容印度的世界文化模式(1988:6): 大众一词不是现有高雅与通俗二者中中性的或任意一方的代名词。尽管如此,它显然不属于具体的西方二分法和讨论范畴,如高雅与通俗文化,大众与精英文化,流行民俗与传统经典文化。通过大众文化一词,我们希望避开迄今为止普遍的等级分立,探索区别世界主义和印度现代文化差异的方法。 在《关键词》(Key words)中,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指出:“文化是英文中最复杂的两三个单词之一。”(1976:87) 漫画,一般认为是现代大众文化中的一个流行种类,但它本身也是多样化的,也包含了“高雅和通俗”的区分。简单而言,可以说最“高雅”的漫画形式是个人艺术作品,而“通俗”形式则是“福特时代(Fordist)”的流水线作业产品。
无
学术性挺强,可读性也挺强。
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论文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多方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