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两极论与中介论

聂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聂暾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0"是不是一个数?--"一分为二"的两极矛盾观的缺陷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引用过列宁说明事物普遍地是由对立两极相构成的而列举的实例-- "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在物理学学中,阳电和阴电。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 列宁是依据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手头掌握的材料,挑选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实例来说明"统一物分之分对立的两个部分"这个哲学命题。后来,毛泽东把这个哲学命题简要地概括为"一分为二"、"两点论"、"二分法"。 本书集中代表了目前中国理论界存在的混乱观点,它是这些混乱观点和方法的集合。因此详细地分析这部著作,对于澄清理论界上的各种混乱观点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聂暾,1948年2月9日生,国家公务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员,江西省哲学会会员。老三届毕业生。现居江西都昌县城东风路45号。潜心于哲学原理和中西哲学比较的业余研究。集20余年之努力,草创哲学专著《两极论与中介论》,同时,发表了《正中反论——矛盾范畴的重新认识》、《 论真理、实践和价值的统一》、《论真理的位置》、《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等有影响的哲学论文,被誉为哲学王国的拓荒者,被称为鄱阳湖上民间哲学家。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传统的中道和两极矛盾观 第一章 两极矛盾观的缺陷和补充 一 “0”是不是一个数?--“一分为二”的两极矛盾观的缺陷 二 “有”与“无”是对立两极吗?--不要模糊了对立两极的真正含义 三 “矛盾”并不构成对立面--“矛盾”范畴的重新认识 四 “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两极思维方式的缺陷和危害 第二章 我国古典哲学中朴素辩证法思想 一 从“阴阳”范畴到“对立”范畴--朴素辩证法的曙光 二 “中唐”学说并非折衷主义--一个长期被误解的有价值的学说 三 “阴阳”学说与“中庸”学说的互补和融合--探求我国古典哲学中合理部分的融合和统一第二篇 辩证法的“中介”观 第三章 “中介”范畴的确立和统一物的构成 一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学说--经典哲学家对“中介”的论述 二 达尔文主义面临着挑战--“中介”的普遍性得到了进一步肯定 三 真理的发展往往需要补充--“三分法”是“二分法”的必要补充 四 “正中反”范畴的提出和确立--现代基本范畴的探思和新构 第四章 “中介”的地位和作用 一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中介”是对立两极的分界点 二 “0”是正数与负数的连接点--“中介”是对立两极的连接点 三 为何会出现天空和湖里的两个月亮?--“中介”是对立两极相对称的中间点 四 磁铁的两端为何磁力最强?--“中介”是对立两极量变的基础点 五 一百个零也还是零--“中介”是只有惟一量位的确定点 六 “春分”、“秋分”与四季变化--“中介”是对立两极转化中的转折点 七 人性本有“善、中、恶”--“中介”是区别对立两极的中性点 八 为何说“过犹不及”?--“中介”是对立两极相犹的参照点 九 水的三态变化与关节点--“中介”是对立两极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 十 从“中介”的地位看统一体的基本架构--统一体的基本构局 第五章 “中介”的基本特性第三篇 辩证法的“两极”观 第六章 “两极”的基本特性 第七章 “两极与中介”的贯通和统一第四篇 二类范畴与三大规律的说明和发挥 第八章 辩证法的第一类范畴 第九章 辩证法的第二类范畴 第十章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说明和发挥第五篇 时空观和意识观的再发挥 第十一章 时间和空间的三形态 第十二章 物质、信息、意识第六篇 认识论和思想方法的“两极与中介” 第十三章 实践认识论的“两极与中介” 第十四章 正确把握“中介”的思想方法 第十五章 正确把握“两极与中介”的思想方法第七篇 若干具体关系的“两极与中介” 第十六章 社会建设治理若干关系的“两极与中介” 第十七章 若干经济关系的“两极与中介” 第十八章 若干行为关系的“两极与中介”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两极论与中介论 PDF格式下载



两极论与中介论


爸爸妈妈都说这是本很好的书


内容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