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诗学之精神

胡晓明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9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胡晓明  

页数:

255  

字数:

2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依现代文化人类学之观点,诗之理论,作为人类最高级精神活动之一种反思,其所关注者,诸如情感、想明、直觉、人类心智结构、有机社会、永恒真理等,必然与更为深广的信念相联系,故与其说诗学本身有权作为知识探究的对象,不如说它乃是观察人类心智历史与人文精神的一个特殊角度。本论著所采用的叙述角度,即着重论析中国传统诗学中所蕴藏的精神价值与思想传统。  中国诗学中的思想传统,归根究底,实为一种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即与宗教精神、自然科学精神相对而言,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之一种知识意向、价值意向。中国诗学之思想传统,并非一成不变,但有一共同特点,即对人自身所具有的形象,人文对社会应有的贡献,厥其始终抱有一份深切的关注。本论著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即从中国哲学与文化与诗学之相通处入手,以照见中国诗学之精神方向与精神原型。  全书分内、外两篇。内篇为纵贯的史论,着重论析自先秦迄宋代,中国诗学之精神方向。外篇为横截的专论,着重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关系,探究中国诗学之精神原型。

书籍目录

导言内篇 中国诗学之精神方向 第一章 比兴  一 生命共感  二 引譬连类  三 主文谲谏  四 中国诗学之基因 第二章 意境  一 儒与诗:兴象浑融  二 禅与诗:经验世界之心灵化  三 道与诗:安顿生命 第三章 弘道  一 士人主体之挺立  二 心性境界之证悟  三 宋代诗论之内核 第四章 养气  一 尚健与练字练意练格  二 尚健与心性之圆融广大自适  三 尚健与生命之坎陷与安顿  余论:健气之结穴 第五章 尚意  一 以故为新    二 由法入妙  三 尚意与宋代人文精神外篇 中国诗学之精神原型 第六章 乡关之恋  一 和平、安静之生活向往  二 家、国通一之志士情怀  三 温馨淳美的人伦情味 第七章 佳人之咏  一 红叶题诗:自由人生之向往  二 人面桃花:昔日情事之伤逝   三 秋水蒹葭:遇合无期的执着 第八章 空间体验  ……第九章 时间感悟第十章 吾道自足结语 万川之月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就诗史而言,中国诗之发展,以抒情诗为主流。抒情诗之美学构成,不外情景二端。诗三百及汉魏诗,确立了言情的传统,然不免“详情思而略物象”;六朝(以大小谢为主)发展了写景的技巧,然不免“详景物而略情思”。盛唐既传承“风人之旨”之言情特质,又变诗三百之比兴之粗放与简略为精纯与丰富;既吸取了东晋以还山水诗细腻之体认与入神表达,又唾弃其“模山范水”之片面性,以及情思与物象打成二截之僵硬性,作为先秦与六朝之合题,盛唐兴  象浑融之美学风貌,体现了中国抒情诗内在性格之高度成熟。就文化精神而言,犹如一道“化一白为七色”的彩虹,盛唐诗歌将“天人合一”精神呈现得多姿多彩。如盛唐诗坛风会所趋之两大流派,——边塞诗派与山水田园诗派——其文化倾向即表现为以自然为人生之舞台,以大自然来反观精神,以大自然生命形态之张弛。对应人的主体情思之开合,其精神即在于人与自然之高度融合。于盛唐诗歌之中,即可见出盛唐人拥向自然、亲近自然之普遍心理趋向,如王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汉江临眺》);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可见出盛唐人寻求特定之自然景象以安顿情思之自觉努力,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杜甫:“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北征》)。可见出盛唐人对人心与自然物态一致同构之一种惊喜体认,如李白:“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储光羲:“嘉树如我心,欣欣岂云已”(《晚霁中园喜赦作》);孟浩然:“垂钓坐磐石,心清水亦闲”(《万山潭作》)。无论是孟浩然之多以“寻……”为题,王维之多用“机”字,表出人心与山水灵魂深切之契合,亦无论如杜甫之多用“乾坤”字①,李白之狂言“君心亦如此,包纳无小大”,“浩然与溟滓同科”(《日出入行》),表出与宇宙万象同体之胸怀,皆属同一“天人合一”文化精神之体现。开元年间,张说曾大书“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诗于政事堂,此诗所示之自然景象,含极旺盛之生命向力,实为盛唐艺术精神、士人风貌之一种极佳象征。清人翁方纲云:“夫天地之精英,风月之态度,山川之气象,物态之神致,俱已为唐贤占尽。”其实不止于风云态度与花草神致。唐人直透之境地,乃在协和宇宙,参赞化育,深体天人合一之道,相与浃而俱化,以显露出同样之一种创造,宣畅出同样之一种生香活意。此即为唐诗之真谛,亦即为唐人意境说之文化魅力。  二、禅与诗:经验世界之心灵化  由此方向再进一层,是为诗与禅之沟通,是为意境思想之另一文化向度。诗禅沟通之实质,一言以蔽之,曰:“将经验之世界,转化而为心灵之世界。兹分以下数端,就唐代所提供之文献,论诗禅沟通之内容。  (一)空何妨色在  依中国人文思想,经验世界与心灵世界,本不可分。如诗人徜徉于溪流幽谷之间,听松风鸟语,秋虫唧叫,感受幽花之呼翕,树汁之淌流,荒山古木之自吟与白云时起的律动,其心与万物共鸣而为一,此时之心灵世界即为经验世界,此时之经验世界亦为心灵世界。本届二面之一体,所谓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而依禅宗之思想。天地宇宙皆不能置于本心之外,所谓物我合一,梵我一体,即本心清净广大无限之自悟自证而已,故就意境思想而论,禅之于诗学,更力求于内心之中建立一离实性超越性之境界,是为禅宗为诗歌意境说带人之新质素。而此一离实与超诣之心灵世界,又并非以否定感性经验世界为代价。“禅理与诗理最早沟通”之诗学著作,即为皎然《诗式》,其中有一句云:“状飞动之趣,写冥奥之思。”皎然所谓“趣”,即大自然之感性生命,如其诗云:“山情自得趣何深”(《劳山忆》);“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出游》)。皎然之所谓“思”,关乎佛家心灵境界。这句话之重要,即在于表明:“禅”虽将经验世界转化而为心灵世界,但却并不否定生命,并不厌弃感性经验世界。此一特色,正是禅宗精神之关键所在。皎然氏于禅宗,浸渍甚深。其最明确一段如下:  空何妨色在,妙岂废身存,寂灭本非寂,喧哗曾未喧。——《禅思》卷六  依近人吕激所论,慧能思想之具体内容,当以王维《能禅师碑铭》为据。《碑铭》云:“定无所人,慧无所依”,是谓定慧一体。即皎然氏“寂灭非寂,喧哗未喧”意。《碑铭》又云:“根尘不灭,非色灭空”,是谓即色是空,非灭色为空。亦即皎然氏“空不妨色”意。写状出大然机趣流荡之生命形态(色,飞动之趣),从中获致超感性之悟境(空,冥奥之思)。此种有关意境创造的诗美学,深深打上禅宗烙印。试举皎然诗作进一步证明之:  一片雨,山半晴。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画禅。(《山雨》卷六)  秋水月娟娟,初生色界天。蟾光散浦溆,素影动沦涟。何事无心见,亏盈向夜禅。(《溪上月》,同上卷六)  一为白日之禅境,一为月夜之禅境。前一首写“山雨”神态极飞动灵妙,虽动而归静,引向某种禅心,但绝不给人以枯寂死灭之感,其境界表现了感性生命的清新、生香、鲜湿,以及诗人之一份珍爱与欢欣之情。后一首,写秋江朗月,上下澄澈,象征禅的理想中空明高洁而静穆的境界。水月之娟娟,波光之涟涟,充溢着感性生命形态之颤动与美丽,眼前景与心中意相融合,超感性而又不离感性。此种境界,即为皎然《诗式》所标举的“意中之远”、“意中之静”。《诗式·辨体有一十九字》云:  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狄未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如淼淼望水,杳杳看山,乃谓意中之远。  《诗式·诗有四离》云:“虽期道情而离深僻”,“道情”即禅境,“深僻”即“飞动之趣”的反面,即死寂。深受皎然影响的另一中唐诗人权德舆亦云:  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疏导情性,含写飞动,得之于静,故所趣皆远。  故“状飞动之趣,写冥奥之思”,为唐人自觉之意境创造原则。  就印度佛教思维特质而言,禅,梵语为Dhyāna,为沉思冥想、直觉体悟。印度式之禅思,本主张摒除一切外在干扰(甚而包括耳、鼻、口、眼诸感官对外物之感觉),直照本心。中国化之禅宗思维方式,则上接道家“道无不在”、儒家“道不远人”之老根,开出所谓“青青翠竹,郁郁黄花”之新枝。“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本源,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发挥到哲学境界  和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禅的心灵状态。”又感性经验世界不止于自然界而已,皎然诗:“市隐何妨道,禅栖不废诗”(《酉州崔侍御见赠》);“山阴诗友谊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支公诗》),盖心灵世界之为开放性而不为闭锁性,禅之深浸于诗学意境,又不失为中国人文精神之一种形态,其理由正在于此。


编辑推荐

  本论著着重论析了中国传统诗学中所蕴藏的精神价值与思想传统,将中国诗学中的思想传统归结为一种人文精神,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之一种知识意向、价值意向。本书提供给我们一个较广阔的视角,从文化精神的脉络探寻诗学的发展,以期找出一包涵丰富的诗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诗学之精神 PDF格式下载



诗歌,再也不能在肤浅的层面上滑行,应该有个深切的刻度。胡先生此书对此开启了一扇新的门窗。好极了!


老师推荐过他的《万川之月》很不错 这本也好
只是 我这本来了 有些旧


看了先生的《万川之月》,才决定买这本书,一样好


胡老师的博士毕业论文,很不错!学习了!出版社工作做的不细致,校对错漏多,装帧有点对不起胡老师!其他都很好!当当送货也蛮好!谢谢!


很好的一本书,总重要的是有作者自己的东西


老书了,有名的书,研究古代文学相关的可以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