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红色遗嘱

鲁秋园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鲁秋园  

页数:

197  

Tag标签:

无  

前言

  遗嘱,是人们在生前,特别是临终前对身后事做出的嘱托。遗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有书信、遗言,也有诗词文章。古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终,其鸣也哀。”遗嘱因为是临终之人对生者的交代,与其他文体相比较,往往语言更加率真,感情更加深沉,篇幅比较简短,内容引人深思,感人肺腑。我们所说的红色遗嘱,是指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子女、亲友或党组织的遗书、遗言、遗诗。这些革命者,或者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以非凡的胆识和勇气,义无反顾地走上前线;或者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临终时刻,他们抛却生死荣辱,忘记世俗纷扰,把对亲人的牵挂,与家人的诀别,对黑暗社会的愤慨和对光明前程的憧憬,种种激情付诸笔端,交与后人。这些作品,从产生的环境来看,有的是写于阴森的牢房,有的是写于血污的刑场,有的是写于病床上的最后时光。从内容上看,有的是鼓舞人们继续奋斗,有的是托付亲人料理后事,有的是希望了却自己的最后心愿,也有的是表达对亲人的绵绵情思。人们在赞扬一篇直抒胸臆的好文章时,常说是“我手写我心”。这些红色遗嘱应当说是“我手写我心”的光耀典范。作为那一代革命者,他们原本就是些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人,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所写、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格外真切与率直,这就使得他们的遗文、遗言,少了些寒喧客套的官样文章,多了些披肝沥胆的情感交流;少了些无关痛痒的风花雪月,多了些感天动地的侠骨柔肠。有些遗嘱看似只是在安排个人身后事,但恰恰是在家庭与事业、个人与社会、感情与理智以及生与死的取舍当中,凸显出那一代人特有的英雄气概与高风亮节。可以说,这些红色遗嘱,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好教材。而且,由于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所以他们笔下的遗文、遗墨就呈现出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激情饱满、催人泪下的特点,堪称文学宝库中的精品,读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艺术美的熏陶。本书收录了90余篇红色遗嘱。收入本书时都是根据原件整理,分为“永恒的信念”、“绵绵的牵挂”、“最后的叮咛”、“未了的心愿”四编。为了阅读和检索的方便,我们给每篇遗嘱拟了个标题,并在前后分别写了简短的背景提示和阅读点评,简要提示立嘱人生平、当时的特定环境与场景,简要叙说遗嘱的主要内容、阅读要领及遗嘱背后的故事。配上部分遗嘱原件的影印图片和那个年代珍藏下来的相关照片,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和眼见为实的感觉。本书由鲁秋园主持编注,执笔写作和参加搜集、整理资料的有周丽丽、刘涛、夏志清、董建功、张亚男、李楠林、崔建设、翟云飞、宋佳、晋向阳、郭怡、谷红梅、祁美景、张建国、郝丽娟、何倩等,郭晓言、刘胜利参与了审稿。全书由鲁秋园统改定稿。由于年代较远,遗嘱中的有些字词语句的使用与今天有所不同,但只要不影响阅读与理解,一般都保持原貌。个别错、漏、余字,能判明意思的,做了少量补正并在页下注明;无法判明原意的,保留原貌亦在页下注明。有不妥当之处,盼望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在硝烟散尽的和平年代,我们难以忘记曾经有过这样一些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人类的和平与正义,含笑面对死亡。在阴森的牢房里、在流血的刑场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这些革命先烈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正气浩然、慷慨悲壮的遗书遗篇。《红色遗嘱》精选了90余篇既有披肝沥胆的情感交流,又有感天动地的侠骨柔肠的激情饱满、催人泪下的遗作。《红色遗嘱》中的这些遗作,既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好教材。

书籍目录

一、永恒的信念1.革命何须怕断头--杨超临刑前的就义诗 2.革命精神不可灭--周文雍写在监狱墙壁上的诗 3.太阳不久出来,黑暗终归消灭--徐玮写给好友周赞明的遗书 4.求仁得仁,抑又何怨--邓雅声写给恩师熊竹生的信 5.翻身有期,热血继起--缪忠写给幼子的遗嘱 6.我要跟他们斗,一直斗争到死--周不论狱中写给妻子的信 7.杀死我一人,革命杀不绝--刘绍南写的《壮烈歌》 8.将黑暗世界化作尘烟--王孝锡写给父母亲的信 9.对准我们的敌人猛攻--李鸣珂临终遗言 lO.宁死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邹子侃写给父亲的信 11.要替全国穷苦人民报仇--傅学祥的《血泪传》 12.慷慨登车去,临难节独全--杨匏安狱中遗诗 13.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邓中夏狱中遗言 14.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坚硬的--方志敏临死以前的话, 15.宁死不背党,同志当共守--雷开元的就义词 16.因为我心里很光明--程翊狱中遗诗 17.慷慨为新鬼,从容作死囚--陈法轼的狱中诗 18.春天一定会来到人间--陈振先写给母亲、弟妹们的信 19.告别我最亲爱的党组织与同志--朱林写给党组织的信20.我的"自白书"--陈然狱中遗诗 21.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何敬平的狱中诗 22.光荣的死是最有价值的--朱振汉写给母亲的信 23.给一切我所认识的同志--曾应书写给同志们的最后一封信 24.真理必定来到,污土就要燃烧--文泽写的《告别》诗 二、绵绵的牵挂1.亲爱的慧根,继我志呵--王器民写给妻子高慧根的信 2.你万勿以我而悲伤--黄竞西写给妻子吕楚云的信 3.安慰他们不要悲痛--钟志申写给两位哥哥的信 4.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郭亮写给妻子李灿英的信 5.父亲和母亲,不要为我悲哀--卓恺泽写给父亲并转告母亲的信 6.在天愿为比翼鸟--陈觉写给妻子赵云霄的信 7.希望你好好长大,好好读书--赵云霄写给女儿陈启明的信 8.现在我是多么的想念你啊--裘古怀写给妻子桂芬的信 9.我的儿女你要好好抚养--周炳文写给妻子莫氏的信 10.抚养爱生,以继予志--王步文就义前写给妻子的信 11.望善育亲吾儿--李硕勋写给妻子赵君陶的信 12.勿哭勿痛悼我--石涧湘写给妻子刘惠兰的信 13.人终有死,我死不必过伤悲--吉鸿昌写给妻子胡红霞的信 14.你要带着宗儿活下去--蒋径开写给妻子张子乡的信 15.三幼儿将来的教养,全赖诸兄嫂--刘伯坚写给诸兄嫂的信 16.致以最后的革命的敬礼--刘伯坚写给妻子王叔振的信 17.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一赵一曼写给宁儿的信 18.儿遭奇冤,却是光荣的--王孝和写给父母亲的信 19.嘱孩子刻在心头,切不可忘--王孝和写给妻子忻玉瑛的信 20.望你不要为我悲哀--骆何民写给妻子费枚华的信 21.请转嘱弟妹们,多多努力--苟悦彬写给党组织的信 22.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江竹筠写给谭竹安的信 23.好好教养我们的孩子--钟奇写给妻子的遗书 24.你们永远不要想起我--邓拓写给妻子丁一岚的信 三、最后的叮咛1.你们应继续我志而奋斗--徐玮写给家人的遗书 2.请你用笑来答复我吧--杜永瘦写给妻子裴韵文的信 3.达观之人,视死如归--唐士谦写给父母亲的信 4.堂上双亲希吾弟好好孝养--贺锦斋写给弟弟的信 5.男之死,是为革命而死--陈三元写给母亲的信 11l6.你能继我志,乃门第之光--史砚芬写给弟弟、妹妹的信 7.切勿以我死而悲哀--钱蜻泉狱中遗嘱 8.余将别汝与父母兄弟去矣--熊亨瀚写给妻子詹石兰的信 9.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彭湃、杨殷写给党中央的信 10.今死于敌人之手,心中无恨--江诗咏写给父母亲的信 11.弟所不能放心者,就是白发双亲未能奉养--江诗咏写给大哥、二哥的信 12.希望你随时记着我的一切--刘愿庵写给妻子周敦婉的信 13.今世不能有所图报,实深歉疚--刘愿庵写给姐夫的信 14.任何条件下都要爱护母亲--刘谦初就义前写给妻子的遗书 15.我是为了民族的解放而牺牲--金方昌写给胞兄的信 16.河山还我之日,即天伦叙乐之时--何功伟写给父亲的信 17.心绪尚宁,望你们保重奋斗--罗世文写给党组织的信 18.妈妈是光荣的革命的母亲--许柏龄写给母亲的信 19.我是带着勇敢与信心就义的--赵良璋致狱中难友的诀别信 20.你应继续你理想的追求--李卡写给未婚妻徐云的信 21.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奋斗的精神--丁行写给妻子浦洛宇的信 22.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王朴在狱中带给母亲和妻子的口信 23.我留给你们的只是党的事业--罗荣桓临终遗嘱 24.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彭德怀l临终遗言 25.我对后事的安排--邓颖超写给中共中央的信 四、未了的心愿1.嘱全体同志好好工作--王尽美临终遗嘱 2.要革命就要很坚决的--邓贞谦狱中绝笔书 3.可恨者,未遂初志而已--陈三元写给党组织的信 4.达到我们最后的成功--苏兆征临终遗言 5.说出我心中最后的几句话--裘古怀写给党和同志们的信 6.祝中华革命早日成功--李鸣珂写给周恩来的诀别信 7.希望你们能完成我未竟的事业--石天柱狱中遗言 8.朝阳日日新--吕大干狱中遗诗 9.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车耀先写给子女的遗书 10.这是我唯一的遗产--吴建业的狱中遗嘱 11.最后一次呼吁团结抗战--邹韬奋病榻口述遗嘱 12.要用鞠躬尽瘁的精神去工作--吴泽光病中遗嘱 13.革命者留恋他的革命事业--关向应病中遗言 14.把解放的红旗插遍中国--王奔写给党组织和战友的信 15.希望党审查我的行动--许柏龄写给党总支委员会的信 16.以毕生至诚敬谨请求入党--续范亭写给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信 17.我们这一代就是施肥的一代--李卡写给朋友的信 18.愿你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美丽的园林--蓝蒂裕写给儿子蓝耕荒的遗诗 19.把存款作为最后的党费交给组织--张闻天临终嘱咐 20.这将是我一生的最大荣耀--沈雁冰写给胡耀邦暨中共中央的信 21.将我的稿费捐献给作仂一沈雁冰写给中国作协书记处的信

章节摘录

  杨超,生于1904年12月,河南省新县人。幼时,随父迁居江西省德安县。1921年考入南昌心远中学,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1923年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后被派往德安开展工作,恢复党组织,动员群众,宣传北伐。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领导德安人民进行了坚决的反蒋斗争。同年7月25日,组织召开中共德安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贯彻省委精神,讨论应变策略,采取紧急措施,从而使革命力量未受到严重破坏。12月23日,出席党的武汉会议后返回江西,途中被国民党特务发现,不幸被捕。面对凶恶的敌人,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宁死不屈、忠于党的崇高气节。12月27日,与其他3位革命志士一起被敌人押往南昌下沙窝刑场。这是他临刑前,高声朗诵的就义诗: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这首就义诗,体现了共产党人杨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这两句诗是杨超一生革命活动的真实写照,更是他被捕后的壮志宣言。被捕后,国民党德安当局为了请功,将他押往南昌卫戍司令部军法处。一路上,杨超泰然自若,并向押送他的国民党士兵进行宣传,揭露国民党屠杀工农的罪行,指出国民党军官对士兵的压迫。到了南昌火车站,杨超一下车就向群众宣传国民党的恶行。群众都说:“杨超胆真大,到这时候还宣传共产党。”正因为他胸怀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将人民的解放事业放在首位,才会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将革命进行到底。这首诗的后两句则是引用历史上的一个典故。春秋时,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被楚平王杀害。子胥逃到吴国,取得吴王信任,率兵打到楚国京城,掘楚平王墓鞭尸报仇。杨超用这个典故表示,革命者的鲜血不会白流,后继者一定会向反动派讨还血债!这首诗只有四句,但感情充沛,字字铿锵,充满了一种荡气回肠的悲壮气氛,字里行间进发出一个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心,这种革命情,一直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为了人民的解放与幸福奋勇前行!朗诵完这首就义诗,杨超和其他3名共产党人一起被敌人枪杀于南昌德胜门外下沙窝。  ……


编辑推荐

  掀开无法尘封的历史,追忆革命先辈之绝作,恢弘多姿的红色经典,堪称书信体散文精品。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或者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以非凡的胆识和勇气,义无反顾地走上前线;或者在国家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临终时刻,他们抛却生死荣辱,忘记世俗纷扰,把对亲人的牵挂,与家人的诀别,对黑暗社会的愤慨和对光明前程的憧憬,种种激情付诸笔端,交与后人。这些红色遗嘱是“我手写我心”的光耀典范。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好教材。而且,由于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所以他们笔下的遗文、遗墨就呈现出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激情饱满、催人泪下的特点,堪称文学宝库中的精品,读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艺术美的熏陶。《红色遗嘱》收录了90余篇红色遗嘱。为了阅读和检索的方便,每篇遗嘱拟了标题,背景提示和阅读点评及遗嘱背后的故事等。配上部分遗嘱原件的影印图片和那个年代珍藏下来的相关照片,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和眼见为实的感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红色遗嘱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