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税收公平研究

周全林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周全林  

页数:

316  

内容概要

该书重视基础理论创新,在综述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税收公平涵义作了一种扩张性解释,建立了“三层次”税收公平观,并分析了新的税收公平理论与其他税收理论之间的关系;从经济效率要求、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税收转嫁等五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政府公平课税的因素,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客观地探讨了当前中国政府征税规模(税收分配部量)的公平合理性问题,这比仅仅采用经验数据或实证材料进行直接论证所得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在实证分析中,该书从税收公平的“三层次”内涵出发,对中国现行税制的税收负担公平、税收经济公平和税收社会公平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色勒了重塑中国税收公平机制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政策措施。

书籍目录

摘要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税收公平问题 第二节 分析框架与章节安排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二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含义 第一节 公平观的历史追溯 第二节 公平的一般涵义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内涵 第三章 税收公平理论阐释 第一节 中外税收公平理论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税收公平内涵的重新认识 第三节 税收公平判定标准 第四节 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 第四章 公平课税的机制设计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公平课税的机制设计 第二节 影响公平课税的因素分析第五章 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税收公平原则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第六章 中国税收公平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1994年以前中国税制公平性回顾 第二节 1994年中国税制改革及公平原则变化的必要性 第三节 中国现行税制公平性的实证分析第七章 重塑中国税收公平机制的构想 第一节 重塑中国税收公平机制的指导原则 第二节 重塑中国税收公平机制的构想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含义  第二节 公平的一般含义  一、公平概念界说  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公平观对峙的格局及其他公平问题的争论不止,其主要症结就在于人们对公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明显差异。从一般意义上说,公平与公正、正义、公道是同一序列的概念。①基于此判断,在公平概念的理解上,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有五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平论。喻承久、张梦义认为:“公平是一种规范性概念,它用于评价社会的规则,这种规则被它所涵盖着的人际圈里的人们公认为是好的或者说同别的规则相比不得不选择它。社会不只有一个人际圈,因此就不止有一个被认为是公平的规则。”②王锐生指出:“一般意义上的公平,指人们对某种社会现象(关系)的一种道德评价,认为它是否应当如此,是否公正合理。”夏文斌认为:“公平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有属性,公平是对某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和评价的基本尺度。”④徐祥生也认为:“它(公平)反映的是以社会利益关系为客体的价值关系,其实质内容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性问题。公平既是评价主体把握评价客体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观念性活动(即公不公平的问题),又是指这种评价活动的结果(即什么是公平的问题)。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税收公平研究 PDF格式下载



作者的博士论文。论及三个层次的税收公平。但理论分析不够深入全面,没有用到数理分析。很奇怪,作者本科学的是工科,为什么不进行计量分析呢?不过,作为06年毕业的博士,也许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吧。


都是以前曾见过的博士论文,集中起来再读一下很好,有点太贵了,快递送货真及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