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区域信用制度研究

阮德信 江西人民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江西人民  

作者:

阮德信  

页数:

407  

前言

  欣闻阮德信博士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即将出版,作为他的博士后流动站的合作导师,应邀为其第一部专著作序,实感欣慰、快乐和自豪。阮博士本科毕业于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是一名职业外科医师,因他对经济学的偏爱和执着,于1990年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周春教授的引导下,跨入经济学大门,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此后商海搏击、读博研习、高校教研,可谓阅历丰富、生活多彩。据悉阮德信的博士论文《亚企业家论》,首次提出亚企业家概念,并写出了二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予以论述,阐述了亚企业家形成机制、亚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的新观点,以此为基础,论证了中产阶层的形成机制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这些研究均有较高的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  他进入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后,其意愿是把博士期间尚未研究完的问题继续研究下去,他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信用制度的缺位问题,而我国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即各区域生产力水平的非均质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性特征,因而,区域信用问题成为他在博士后流动站期间的研究选题。  信用不仅是金融的核心内容,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信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标志,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制度是维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信用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内容概要

本书的创新主要在于:(1)提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是由区域信用体系的“点”逐渐扩展为全国信用体系的“面”,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寻到一个新视角;(2)提出了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非均质性是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基础的新观点,区域信用“跨越式”建设是落后地区建立信用体系的路径选择。(3)把信用建设问题纳入区域经济学的内容,弥补区域经济学的不足。(4)对区域企业信用制度和企业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书籍目录

前言0.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从区域经济学到区域信用研究 0.3 区域信用与经济运行 0.4 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方法、思路1.区域信用的一般理论分析 1.1 信用理论回顾 1.2 区域信用界定 1.3 区域信用的成长机制 1.4 区域信用的运动机制  1.5 区域信用主体和內容 1.6 区域信用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小结2.区域信用的演变和发展 2.1 区域信用的历史考察 2.2 区域信用的演变轨迹 2.3 区域信用制度的演变模式 2.4 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区域信用制度 小结3.区域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3.1 区域个人信用建设概述 3.2 区域个人信用立法 3.3 区域个人信用征信机制 3.4 区域个人信用产品的生产机制 3.5 区域个人信用产品的交换和使用 3.6 区域个人失信的惩戒机制 小结4.区域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4.1 区域企业信用建设概述 4.2 区域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 4.3 区域企业信用市场 4.4 区域企业失信惩戒机制 小结5.区域政府信用制度建设 5.1 区域政府信用的內涵 5.2 区域政府信用的地位与作用 5.3 区域政府信用的现状分析 5.4 区域政府信用制度的构建 小结6.区域信用制度的经济机能 6.1 区域信用与亚企业家群体培育 6.2 区域信用与“三农”问题缓解 6.3 区域信用与中产阶层形成及和谐社会构建 小结7.区域信用建设实证分析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区域信用的一般理论分析  1.1 信用理论回顾  关于信用思想及观点,散见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著作中。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信用的论述很丰富,但系统性不强。本章对马克思主义及西方重要经济学家有关信用的思想和理论进行简略的梳理以见其思想脉络。  18世纪和19世纪是古典经济学的全盛阶段,也是对“信用”研究比较集中的时期,但正如熊彼特所言:“当时的著作家在给‘信用’下定义时遇到了困难。并且因此这个名词自始自终使用得很不严格。”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信任关系,熊彼特在其《经济分析史》中提到:“桑顿将其定义为‘信任”’;二是借贷关系,由于当时银行信用的发展,信用更多被理解为“信贷”。  信用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credio”,原义为信任、相信,后被引入英文。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区域信用制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