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2006-1
福建人民出版社
傅璇琮
586
无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剧烈、发展迅速的一个世纪。19世纪中期以来的近代化进程到20世纪开始加速,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换。学术研究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同样经历、体现着这种历史的变化。 20世纪中国人文学科涌现出了众多的学术名家和大批的字术经典,中国的学术研究也在这一世纪从学术观念到著述形式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术思想研究的体系。研究、总结20世纪人文学科学市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对各个学科学术研究百年成就的审视,也是对中国学术研究现代化进程的一次集体回顾,意义深远。
韩经太,1951年生,原籍甘肃定西,自小长于兰州。1981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4年获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至今,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杂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先后出版《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心灵现实的艺术透视——中国文人心态与古典诗歌艺术》、《宋代诗歌史论》、《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诗学美论与诗词美境》、《徜徉两端》、《清淡美论辨析》等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概述第一章 20世纪初年的学术态势 第一节 古今中西之间的王国维 第二节 《人间词话》与“纯美术”视角 第三节 “境界”的诗学内核及其学术史意义第二章 经典的确认与学科的自觉 第一节 大学讲坛:传统与现代的学术对流 第二节 文学·文章 学·篇章 语言学 第三节 《文心雕龙札记》:“依傍旧文,聊资启发” 第四节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阐释的系统性 第三章 《文学批评史》与“文学批评史观” 第一节 文学·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 第二节 郭绍虞与辩证进化论的文学批评史观 第三节 罗根泽:资料与理论的博综兼容 第四节 朱东润:“超越”理念与述而不论 第五节 方孝岳:文学批评学的阐释第四章 问题:关注方式与阐释方式 第一节 《诗言志辨》之辨 第二节 “干范畴”的文化探询:“神”“道”“气”论检讨 第三节 《谈艺录》:方法、学养与境界 第五章 政治化学术时代的规范思维 第一节 唯物史观·政治运动·学术语境 第二节 典型个例:郭绍虞修改文学批评史 第三节 李泽厚:意境与典型 第四节 “文心”冷热之间的分析与思考第六章 从反映论到主体论的历史转型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科的确认方式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 第三节 美学阐释:古文论研究的新机遇 第四节 “当代性”自觉的双重内容第七章 “王元化现象”的学术史意义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学术” 第二节 “问题”与“阐释” 第八章 “文学理论史”与“历史性” 第一节 治史传统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节 “理论史”的理念与方法 第三节 理论“兴趣”与历史“存在” 第四节 关于《二十四诗品》问题第九章 百年大话题: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第一节 “重建”背后的“主体”意识 第二节 指向“复语”的冷热思考 第三节 “异质性”的确认与应对方式 第四节 探寻“转换”的内在依据第十章 学术批评与学术史批评 第一节 学术批评与“通史”思维 第二节 体系化理论探询的理论意义 第三节 文学思想史:思潮与心态 第四节 叩问于“人道”与“艺业”两端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第一章 20世纪初年的学术态势 第一节 古今中西之间的王国维 王国维,现在仍然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人物。的确,就以其《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这两部著作来说,仅前者“形式”上的“现代性”与后者“形式”上的传统性,就可以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又岂是“矛盾”二字所能道尽其意蕴者?其实,再深入一层探讨,20世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的态势,不也是充满着“矛盾”吗?关于彼时之情势,有论者道: 当时,大量涌入中国的西方哲学并不是单一的。它既有自文艺复兴以来逐渐形成的理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也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旨在揭示或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日益尖锐的内在矛盾的形形色色的现代哲学。同样,中国在其近代化进程中对西方哲学的吸取也从来不是单一的。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而论,其指导思想中就掺和着现代哲学的文化因子。 换言之,20世纪初的中国,实际上为世界各种文化的涌入提供了一个超越历史时空的大平台,一些原本是彼此矛盾的文化因子,此时此刻却同步涌入了中国,如果再考虑到中国本身的矛盾,其情形就可想而知了。 与此相关,当时学术界的态势实际上也呈现为一种“矛盾”现象。这种矛盾,简要言之,既有中学与西学的冲撞,也有新学与旧学的冲撞,而所谓冲撞者,乃指其彼此冲突、磨合、交叉、兼容或彼此排斥、遮蔽、挤压。如果说冲撞的过程中必然包含有中西新旧之间的转型,那么,所谓转型者,也必然不会是单一性质的。 历史上有许多事情,孤立地看,彼此间似乎毫无关系,但一经联系,便耐人寻味。研究20世纪百年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史的人,不能不关注黄侃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程这件事,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我始终倾向于把《文心雕龙》看做“大文学”——语文学理论著作及思想史著作)作为一个现代学术关注的对象,已经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黄侃进北大讲学虽已是1914年,但从学术意向上看,他却没有以大量涌入的西方思潮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动力,在新旧学术的分野上,他显然基本属于旧学系列——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桐城派的最后几位大师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和林纾等人先后曾在京师大学堂及其后身北京大学任教,其后章太炎的门人黄侃、钱玄同、沈兼士、马裕藻及周氏弟兄等先后进入北京大学,逐渐取代了桐城派的势力。这是近代学术风气演变的一大交会。
本书不仅限于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百年学术研究面貌的勾勒和研究成果的综述,同时也力求结合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从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术思想的起伏演变探索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得失成败。通过历史反思来探寻规律,获取经验,为新世纪人文学科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无
这本书的作者是韩经太,傅璇琮先生是丛书的主编者,必须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