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世界史研究-史学专辑

陈祖武,杨泓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1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

陈祖武,杨泓  

页数:

20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剧烈、发展迅速的一个世纪。19世纪中期以来的近代化进程到20世纪开始加速,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换。学术研究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同样经历、体现着这种历史的变化。 20世纪中国人文学科涌现出了众多的学术名家和大批的字术经典,中国的学术研究也在这一世纪从学术观念到著述形式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术思想研究的体系。研究、总结20世纪人文学科学市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对各个学科学术研究百年成就的审视,也是对中国学术研究现代化进程的一次集体回顾,意义深远。 本书不仅限于对世界史百年学术研究面貌的勾勒和研究成果的综述,同时也力求结合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从世界史学术思想的起伏演变探索20世纪世界史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得失成败。通过历史反思来探寻规律,获取经验,为新世纪人文学科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于沛。1944年5月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历史学硕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历史》杂志主编。1992年起领取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从事外国史学理论及俄国史研究工作。近年在历史哲学、历史认识理论、外国史学思想史和斯拉夫文化史等方面,有多种成果问世。

书籍目录

绪言第一章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世界史研究 第一节 20世纪早期的世界史教育 第二节 西方史学理论的传播 第三节 何炳松和鲁滨逊的《新史学》  第四节 傅斯年和兰克学派 第五节 西方历史哲学的传人和回响 第六节 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的其他早期成果第二章 唯物史观和世界史研究的科学化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对唯物史观的译介 第二节 十月革命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 唯物史观和对世界历史的新认识第三章 新中国史学建设中的世界史研究 第一节 苏联史学和史学理论在中国 第二节 新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和科学成果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世界历史学第四章 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阶段 第一节 文献资料 第二节 专题史研究 第三节 地区史、国别史研究 第四节 通史 第五节 译著第五章 新时期的外国史学理论研究 第一节 外国史学理论研究 第二节 西方历史哲学 第三节 西方历史学分支学科 第四节 西方史学理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第六章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世界历史研究 第一节 中国世界史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第二节 对策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研究的加强 第三节 建立当代中国世界史研究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 第四节 中外史学交流和中国世界史研究走向世界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世界史研究  第一节 20世纪早期的世界史教育  20世纪初,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人们对世界各个国家的了解,包括对这些国家历史的了解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客观上为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切在当时的教育上,有明显的反映。  1903年,清王朝颁布《奏定大学堂章程》,明确规定政法科大学所学的科目,应该包括“各国近世外交史”。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第二条规定:“本科分国文部、英语部、历史地理部、数学物理部、物理化学部、博物部。”“外国历史”是历史地理部重要的专业课之一。  辛亥革命后,教育部在1913年颁布了《大学规程》和《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其中明确规定历史课应包括“世界近世史”、“西洋现世史”。因为这两门课的内容,和现实的中国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能够更多地学习近代以来世界各个国家的历史,学习西欧、北美诸国现代的历史,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要求,在各级学校要系统地讲授这方面的知识,也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1925年,罗马教廷天主教会在北京创办辅仁社(1927年改名辅仁大学),历史课是重要课程之一。初创时期,文科分为4个系:国文系、史学系(包括考古学)、英文系、哲学系。史学系开设“西洋史”。学习期限为3年。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世史”(下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由外籍老师授课,教学内容受到西欧中心论的影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世界史研究-史学专辑 PDF格式下载



本书总结了20世纪世界历史学发展的历史,是对中国学术界现代化进程研究的回顾,意义深远!


于沛的书不错,不过最近社会科学院出版了一本书,似乎取代了这本书


这本书还可以,是我们老师要求的那一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