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本现代老子研究

刘韶军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

刘韶军  

页数:

609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研究的缘起  “日本老学研究”这一课题,是在与熊铁基先生、马良怀教授合作完成《中国老学史》①之后提出的。当时熊先生嘱我要把老学研究作为系列研究,《中国老学史》只是一个开端,之后还要设计一套完整的研究计划,长期进行下去。我在华中师范大学读硕士、博士期间,一直师从张舜徽先生,从事历史文献学方面的研究,熊先生作为长辈学者,对我等后辈,非常爱护,极力提携。熊先生为人极认真,自参加写作《中国老学史》以来,熊先生于我实多指导与帮助。因我最初研究的《太玄》,在思想内容上也与道家有关,故于道家思想的研究亦久有意焉。于是我草成了一份长期研究计划,其中就有“日本老学研究”一项。

内容概要

本书最终定名为“日本现代老子研究”包含两层意思,“日本现代”是限定其研究的时代,“老子研究”是限定其研究的对象。先来说明“老子研究”的含义,再说明“日本现代”的含义。 老子研究,研究意义是指对老子其人其书的研究,这包括老子其人其书最初是怎样的情况,以及后来在温长历史过程中又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关于日本的老子研究,最初所定计划是“日本老学研究”,在作了如上的区别之后,首先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的重点,确定了应是老子研究,而不是老学研究。 本书撰写的一个特点是:即全书着重介绍日本学者的具体研究过程和内容,而笔者则很少横加议论评价。作者以为,中国学者对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知之不多不深不细,因此需要着力介绍他们的具体研究内容与考论过程。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把他们在研究中的分析和论断完整地叙述出来。作者的最大愿望是想让中国学者通过了解日本学者的研究内容,而对自己的研究有所反省和参照,进一步促进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更希望中国学者能够形成严谨踏实的学术研究方式,把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许多问题研究深入,研究彻底,拿出令世界学术界信服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刘韶军,1954年生,山东掖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太玄校注》、《太玄集注》、《儒家学习思想研究》、《楚地精魂-楚国的哲学》等。

书籍目录

序论第一章 日本学术的现代走向 第一节 西学影响后的学术变化 第二节 对西学的反拨及其学术影响第二章 狩野直喜与小柳司气太的老子研究 第一节 狩野直喜的老子研究 第二节 小柳司气太老庄思想研究的背景 第三节 小柳司气太对《史记·老子传》的解说及评价 第四节 小柳司气太论老子的思想 第五节 小柳司气太论老子思想的外延第三章 武内义雄的老子研究 第一节 《老子原始》的研究 第二节 《老子的研究》 第三节 《日本的老庄学》 第四节 武内义雄的老子研究法及评价第四章 津田左右吉的老子研究 第一节 津田左右吉《老子研究法》的方法论 第二节 对老子其人其书的研究 第三节 老子的思想及其渊源 第四节 对道家思想的评价第五章 木村英一的老子研究 第一节 对老子其人的考察与论证 第二节 对《老子》其书的考察与论证 第三节 《老子》的原型研究 第四节 《老子》的思想分析 第五节 汉初至魏晋的老子学第六章 《老子道德经序诀》的继续研究 第一节 福井康顺《老子道德经序诀的形成》 第二节 大渊忍尔对《老子道德经序诀》的研究 第三节 岛邦男对《老子序诀》的论证第七章 赤塚忠的道家与老子研究 第一节 《管子·心术》等四篇的研究 第二节 《管子》四编的思想在《老子》中的发展第八章 岛邦男的《老子》研究 第一节 《老子》的形成 第二节 《老子》诸本源流 第三节 《老子校正》的体例、内容及学术价值第九章 楠山春树的河上公注研究 第一节 河上公注中的道家养生说 第二节 河上公注中的道教养生说 第三节 河上公注本的形成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日本学术的现代走向  第一节 西学影响后的学术变化  一、欧化风潮的影响  日本的现代学术,是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转变的。在脱亚人欧思想的引导下,日本的学术从传统的以中国学术为榜样的学术逐步地转变为西方式的学术,大势如此,却并非毫无波折一蹴而就。整个过程大致费时三十多年,基本原因在于深受日本天皇制度及其价值观念(如皇权主义、国家主义等)的影响,这种本质上属于封建时代的制度与价值观对日本现代中国学的发展演变起到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和毒化了学术研究。我们今天回顾日本现代老子研究,要首先了解这一转变过程及中间的反复和它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因素:明治以前的日本学术,可以说就是中国学术的翻版。赤塚忠在总结日本的学术发展时曾说:“直到近代为止,中国几乎是日本所知道的唯一的先进文化国,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盛衰之不同,但其思想以及制度、文学、风俗等,都被当作典范而接受。”①综观这时的日本关二于二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的研究著作,无论是学术观念还是学术方法,都与中国几乎没有两样,甚至其中不少著作本身就是用汉文写成的,除了作者的名字与中国人不一样外,可以说与中国人的著作没有任何不同。明治以前的日本人的《老子》注疏,绝大多数也都是这样。本书所以只论述现代日本的老子研究著作,而不论述现代以前的著作,一个重要原冈就在于此。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从对中国文化的崇拜急剧地转向极端地崇尚欧美文化。其最典型的事例是所谓的“鹿鸣馆现象”。l883年,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井上馨规划建成的鹿鸣馆,是完全按照欧美生活方式建成的宾馆,里面的一切的设施和活动,完全按照欧洲的形式,从服装、饮食、舞蹈到所有的礼节,由此造成了风行一时的鹿鸣馆文化。当时的日本社会出现了以吃面包、喝牛奶、撑洋伞乃至穿鞋进屋②的风潮。日本人认为只有这样生活才是“文明开化”⑧。鼓吹西化甚至走到了难以想象的极端,如外务大臣井上馨提出把日本变成欧洲化的帝国,把日本人民变成欧洲化的人民,文部大臣森有礼更主张废除日语,以英语为国语,主张日本人与欧美人通婚以改良人种。④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本现代老子研究 PDF格式下载



拿到手书就脱落分成两半,啥装订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