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风渐进七十年

向锐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

向锐  

页数:

330  

字数:

26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以晚清最后七十年东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大时代为背景,讲述铁路、电报、报纸、海军、大学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逸闻趣事,展现客死印度的总督叶名琛、天津教案中的晚年曾国藩、铁路国有化中的盛宣怀等历史人物的不通侧面,解密唐胥铁路上骡马拉火车、“八国联军”中的中国军团、一百年前的瘟疫和中国第一次大股灾等荒诞怪异的种种秘闻。

作者简介

  向锐,生于1975年,自幼长于湘西边城,现居深圳,平生最大的嗜好是读书、著史,背负行囊游走四方。常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励,长期致力于晚清近代史的研究,擅长以冷峻、幽默的调侃笔调、清醒客观的独特视角诠释历史,普及常识。

书籍目录


一、上帝的中国子民
二、天下湘军
三、抠门的皇帝
四、囚禁在加尔各答的中国总督
五、塘沽大捷和八里桥悲歌
六、史上最年轻的领导集体
七、西方来的战神和东方俾斯麦
八、绅士戈登
九、春天的故事——自强运动
十、隐藏在电线和铁轨中的洪水猛兽
十一、美利坚的中国学生
十二、远征新疆
十三、搏击清流
十四、走向深蓝
十五、北洋轶事
十六、北洋!北洋!
十七、党争和变法
十八、愤怒的义和团
十九、大清裱糊匠的末路
二十、走向新时代——晚清新政
二十一、纸上谈兵——晚清的报纸
二十二、留血的宪政之路
二十三、温和的摄政王和他的“载家班”
二十四、暗杀时代
二十五、“野百合”的春天
二十六、晚清“非典”和“国进民退”
二十七、大清国的覆灭
二十八、改良者之死
后记

章节摘录

  一、上帝的中国子民  “请上苍保佑这些随时可以出卖自己,随时准备感动,绝不想死也不知所终,开始感到撑的人民吧。”  ——张楚《上苍保佑吃饱饭的人民》 1765年,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成功的改良,使蒸汽机在冶炼、纺织、制造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间开通,世界进入大铁路时代。整个西方世界发展因为这些伟大的发明陡然提速,在机器轰鸣中高歌猛进彻底改写人类发展史的新篇章。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古老的天朝上国在鸦片战争带来的短暂的惶恐之后迅速恢复太平盛世。  满朝文武、天下士子乃至普通升斗小民都坚信中华文明的强大和辉煌,而对此时外部世界因产业革命的兴起正发生着的翻天覆地的巨变选择视而不见。  这年冬天,帝国北方一片萧瑟,行人在灰蒙蒙的街市上缓缓穿行,马车轮轴“吱呀呀”碾过崎岖不平的青石板路,人们日复一日沿袭千百年来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压抑沉闷而又平静安详。  帝国南端的口岸城市广州却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十三行车水马龙、各国客商熙来攘往。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各种肤色的人群交织汇聚。  与洋行一街之隔的教堂灯火通明,一片肃穆,与门外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世界形成鲜明对照。  几个中国青年人跪在圣像前,虔诚地在胸前划着十字祷告,准备接受人生中的一堂大考。  这些年轻人是从数百名报名者中选拔出来,经过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后进入最后的面试环节。  一旦通过面试,他们将成为第一批华人牧师。  这意味着,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将彻底告别那个时代中国平民司空见惯的贫困,成为“为上帝服务”的“金领”。  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首先要克服家庭、社会的偏见和自身心理障碍接受洗礼,成为一个基督教徒。  在那个时代,国人称呼外国人为“狄夷”,所谓“狄”犬旁傍火,指围着篝火找肉吃的狼,而“夷”的构造是人字加上弓箭,意指拿刀枪的野蛮人。  国人普遍认为欧洲人是一种“体味腥臊、毛发遍体”、未进化完全、半人半兽的物种,成为教民更是一件伤风败俗有失体面的事。  除此之外教民还必须离开家人,到教堂里学习钻研《圣经》,担任牧师助理和翻译。经过一年的见习之后,通过严格的业务考试,层层筛选才能获得由教区主教进行最后面试的机会。  这批未来的华人牧师都是天资聪颖的年轻人,熟读《诗经》和《圣经》,有的还能讲几句半土半洋的英语,其中有个叫洪秀全的年轻人格外活跃。  洪秀全的牧师之路颇为坎坷,他来自广州远郊的花都,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村前一条小河蜿蜒而过,村后背靠巍巍青山。  洪秀全原来也对科举满腔热情,然而在考场上却屡战屡败。随着年龄的增大,洪秀全渐渐熄灭了科举求功名之心,在私塾教书,勉强讨个生活。  洪老师教书之余看看闲书打发时间,偶然发现本福音书,信手翻开,立刻被奇妙的宗教世界深深吸引。  随后,洪秀全到广州教堂参观,发现教会不仅屋宇高大雄伟还附设学堂、医院、育婴堂,免费为教民提供食宿,比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要好得多,决定留在福音堂做个“为上帝打工”的“金领”。  洪秀全跟随美国教士罗孝全学习,研究基督教义。  洪秀全是读书人出身,加之目标明确,进步很快,只要通过考核就能够顺利受洗。  洪秀全顺利通过业务考核,最后一关是接受罗孝全的面试。罗孝全对这位出色的中国教友抱有期望,微笑地问:“你投身教会的目的是什么?”  这在现代结构化面试中是个最普通的入门级问题,标准答案有两个。  一是口号式,用不容置疑的坚定口吻,响亮地喊出:“为上帝服务!”  二是真诚型,用纯净的不含一丝杂质的眼光无比真诚地注视考官,缓缓说:“我不否认教会可以提供我需要的稳定收入来养家糊口,这是我最初希望加入教会的原因之一,但我更看重的是教会的长远发展策略和终极价值观——为上帝服务。”  洪秀全的回答证实他是个真诚的人:“我加入教会的目的是因为家里穷而教会收入高。”  加入教会的全部动力来源于金钱,而不是神的感召。罗孝全勃然大怒。诚实让洪秀全的梦想破碎,随之坍塌的还有他的精神世界——以诚信为基础的价值观体系。  大凡受过挫折终成大器的人都具备天生的反思能力并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跨度接近一百八十度的华丽转身。  一再碰壁的洪秀全在闭门反思中悟出诸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之类高深的哲学道理,并立即着手价值观重建行动。  ……


编辑推荐

  《西风渐进七十年》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描述(1840-1910)晚清最后七十年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西风渐进七十年》紧扣“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代特征,围绕近代东西文化交流冲撞这个主题,以历史长河中个体沉浮命运为点,以打捞尘封已久的历史碎片拼凑填补为主要手段,描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天津教案、中国近代铁路、电报肇始、幼童留美、海防建设、同光年间三次对外战争、庚子国变、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风渐进七十年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片非常值得推荐你购买的一本书籍,特别适合喜近代历史或研究近代史的朋友!本书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讲述了晚清几十年来所发生重大事件,用作者自己独有的写作风格和独到的见解,以及作者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以全新的视角引导我们回望中国的这段晚清历史,书中还配有很多图片,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效果,而且能传递大量文字无法充分表达的信息。” 对于我们这些深受国家历史教材影响的人来讲,无疑是旱地甘霖。起码把我们这段历史知识梳理成了“逻辑合理”的格式。 作者从历史观中突出地表现了人的作用:重要个人对历史的直接影响。并强调这些个人的性格与才能的完美与历史进程的关系,如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强烈的个人色彩及最终走向灭亡,比如晚清中的一些著名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该书优美在于逻辑,历史更是如此,很多一些史书由于各种非历史本身的原因,加之作者的个人色彩,很多史书都难免前后矛盾,很多破绽;让人读着难受。作者这本历史题材的书籍恰恰注重逻辑和分析,强调前因后果,很大限度回避了个人好恶。作者用大历史观去看待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可以帮助人们透过冗杂的历史表象,抓住本质,从而更好的审度自身。〈西风渐进七十年〉确实是本不错的好书!


这本书让人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晚清,客观的历史史实陈述传送出了百年前中西文明冲击碰撞发出的巨响,这声巨响透过历史的重雾,回荡在每位读者耳畔。读者透过文字可以窥见作者那种“为二千年来翻案,吾所不惜,与四万万人挑战,吾所不惧”的历史责任心。当农耕文明被资本文明的强劲西风吹开门窗时:世代埋头务农的百姓看着西方机巧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时,心里产生了巨烈的浮躁、动荡,思变之心露于颜表。操纵中国航船两千余年的封建势力集团,好似被掀去了一块巨大的庶羞布,破落与不勘尽现于百姓面前,但又不能弃船而逃,强把航舵,顺风而为,只寄希望于在融合的速度上予以把控,以免民族的大船在强风中沉没。西风虽然迅猛强烈,但也送风遵章守规,顺我者倡,逆我者亡。两种文明就象书中作者比喻的,两种文明就象两种颜色,红色代表东方文明,蓝色代表海洋文明,冲击融合的结果就是得到共同认可的紫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西文明的冲撞相遇发生在一百年前,相互绞在一起一百多年了,得到双方共同认可的新人类文明了吗?这就是这本书的深意。改革开放30多年了,深入改革的方向在哪里?中华民族的下一站在哪里呢?


这本书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这一较少见的角度来讲述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不是那种只有平心静气、正襟危坐才能看进去的专著,它不会因为阅读时受到一点外界干扰就产生混乱感。这本书文笔生动,通俗易懂,充满各种逸闻趣事,读后会对很多平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历史人物不再是标签式或脸谱化,他们也有着多面性,你把他们当成身边的某个年龄段的普通人去看或许就更能理解他们。很多今天看来很正常的事情,在一百多年前刚刚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时候,充满了今日难以想像的曲折。


作为一名非常小资的愤青,作者能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抓住晚清这一独特的历史变局,为我们还原了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的历史事件真相、誉谤满身的重要人物面目、悲欣交集的时代节点内涵,让人掩卷长叹、唏嘘不已。当今时代,与百年前也有颇多相似之处,细细品味此书,无疑有相当珍贵的借鉴意义。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好的书了!作者以其深远独到的眼光,将晚清70年间的历史浓缩为一本26万字的小说,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掩卷后又让人无限唏嘘。百余年前,中华民族遭受最大之屈辱,虽然志士仁人辈出,却最终没能改变旧中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其中原因何在?本书或可给读者一份较清晰的答案!!!


文笔通俗幽默,极有见地,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宣扬普世价值,客观公正看待历史。


一改历史读物枯燥、乏味之印象,史料翔实丰富,文风活泼、喜感,语言生动、流畅,画面感强,读来不忍释卷、再三莞尔,彰显作者历史知识及文字运用之功力,体现以史鉴今之情怀。比肩袁腾飞。物超所值。推荐中学、高中、大学生及文艺男女青年阅读。呵呵~~


书非常好,很真实有趣的历史书,美中不足的是快递送书的时候被雨水淋湿了。


很好看,对我这样的非历史专业的读者收获很大


有看头,社会剧变的情况下,改革何去何从,民族何去何从?令人掩卷长思


很有看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