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为了亿万农民的生存安全

李迎生 安徽人民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安徽人民  

作者:

李迎生  

页数:

359  

内容概要

  《为了亿万农民的生存安全》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初步发展、市场转型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联改革等内容。

书籍目录

自序导论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二、社会保障制度概述三、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概况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五、本书的基本研究框架第一章 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初步发展(1949-1978)一、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二、计划经济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演变脉络三、计划经济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基本特征四、计划经济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作用和主要经验五、改革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消极影响和基本教训第二章 市场转型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展(1979年以来)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项目改革的进展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县长与改革目标的再定位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与推进原则第四章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政策选择一、工业化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过渡模式”的构建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远期目标:走向城乡整合第五章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政策选择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演变与现状二、工业化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实践的启示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及推进策略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与城市衔接的必要性及其途径第六章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政策选择一、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现状二、学术界关于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方案的讨论三、现阶段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重点选择及其实现条件的分析四、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与城市相关制度衔接问题的探讨以低保为例第七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前瞻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需要重新审视二、"大保障"还是"小保障三、城乡分立还是城乡衔接四、为什么要强调弘扬民族优秀保障传统……第八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联改革第九章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角色附录一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政策法规汇编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国家。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历史中,家庭是社会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单元,它既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基本的保障主体。农民依靠耕作土地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而当遇到特殊困难,比如说遭遇到天灾人祸,单个家庭难以对其成员提供最基本的庇护时,具有血缘关系并通常聚居一地的家族成员往往是求助并能提供救助的主要对象。只是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政府才提供微薄的赈济,以帮助单个家庭渡过难关。在这种传统的保障形式中,土地无疑是提供保障的基本凭借,离开了土地,农民的生存亦就无以为托。正因如此,农民被世世代代束缚于土地之上,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亦因此而延续下来。  传统农村社会的家庭保障实质上是土地保障,获得足够数量的土地并能实际经营是这种保障模式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对于为数不少的佃农和土地数量极少的农民家庭而言,他们的生存安全实际上是缺乏保障的。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逐步在城市实施了比较完善的以社会保险为核心或重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后称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城市企业职工实施劳动保险即社会保险制度。该条例的实施,使我国企业职工历史上第一次在遭遇生、老、病、伤、残、死等事件而处于暂时或永久生存困难时,能够享受基本保障。除失业项目外,其他在工业化国家存在的各种社会保险项目,我国的社会保险都包括了。除此之外,经过几十年的逐步发展,企业职工还享有各种福利待遇,如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独生子女补贴及各种优惠乃至免费的社会服务。至于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则比照该劳动保险条例及相关法规执行,只是后者在许多项目的保障标准上比企业职工更优厚。  而在农村,却未实行上述社会保障制度。为什么没有实行相同的或统一的制度,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有关。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落后的农村农业经济与先进的城市工业经济长期并存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与此相联系,从先进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的历程来看,一般都是先有面向城市企业雇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而后经过较长的时期,当社会结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上走上城乡一体化,城市工业已能通过自身的积累来反哺农业而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与机械化以后,才有农民社会保险制度的出台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例。先进工业化国家城乡劳动者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都间隔了较长的一段时期:西德68年;丹麦86年;美国55年;加拿大63年;……日本1941年设立了面向城市企业劳动者的厚生年金保险,至1961年实现“国民皆年金”,当时规定农民可参加的“国民年金”属自愿而非强制计划,且可领取的年金额远不能和厚生年金等制度相比。直到1971年才有真正属于农民的“农业者年金”计划的出台。至1986年年金制度改革后,全体日本国民也才真正能够实质平等地享受年金保险。下表反映了一些西方国家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时间及经济发展水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为了亿万农民的生存安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