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课标最佳阅读

享利·大卫·梭罗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

享利·大卫·梭罗  

页数:

304  

译者:

田然  

前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绝对的选择权。是浑浑噩噩终其一生,还是马不停蹄地追赶着传说中的宝藏,抑或放下羁绊,过一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一念之间,便是天堂。  在19世纪的瓦尔登湖畔,在迎着风沙沙作响的树林中,一座简陋却温暖的小木屋静静地守候在那里。梭罗说:“从圆心能画出多少条半径来,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于是他带着一颗无尘无染的心,点亮了小屋的灯火。他尽情享受着与自然接触的时光,一个人渔猎耕耘,看遍季节轮回,然后忘我地沉思写作,将两年的心灵之旅融入一部不朽的作品——《瓦尔登湖》。  有些书内容欢快热闹,可以一目十行甚至跳读,而《瓦尔登湖》的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种寂寞的气息,需要静静地坐下,抚平那颗躁动的心,然后再轻轻翻开第一页。似乎这样一本书,也需要一种寂寞的心境。在喧嚣繁忙的白天,也许我们很难品出书中的精妙,直到黄昏降临,万籁俱静,所有的武装都被暂时卸下,心情渐渐寂寞恬静,这时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脾,动我衷肠”。  本书的翻译对于译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因担心不能将作者所描绘的那种宁静恬美的意境以及自然纯朴的生活方式完美地展现给读者,译者翻阅了本书的许多相关资料,试图了解作者的思想,并阅读了国内诸多译本,得到多位学者的帮助,尽己所能为读者还原作品的风貌。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和缺陷,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予以谅解。

内容概要

  《新课标最佳阅读:瓦尔登湖》是一场关于生命、关于灵魂的旅行。梭罗说:“从圆心能画出多少条半径来,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于是,在19世纪的瓦尔登湖畔,在迎着沙沙作响的树林中,一座简陋却温暖的小木屋如天堂一般出现在那里。而梭罗则带着一颗无尘无染的心,点亮了天堂的灯火。他和自然相伴,与鸟兽为邻,一个人渔猎耕耘,看遍季节轮回,写下散发着淡淡寂寞气息的文字。也许生命本该如此,当所有的繁华褪尽,留下的却是那回归的本色……

作者简介

  亨利·大卫·梭罗,19世纪美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第一个环保主义者。自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从商或为政的道路,而是放下世俗的羁绊,来到瓦尔登湖畔,搭起木屋,开荒种地,阅读写作,以一种自己理想中的简单自然的生活模式来享受生命。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散文集《瓦尔登湖》。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译者序小屋初成节俭我活在何处,我为何而活阅读声音孤独生活足迹访客种豆村庄湖倍克田庄更高的法则与动物为邻冬日物语温暖的木屋昔日居民;冬日访客冬日里的鸟兽冬日之湖春天结束语

章节摘录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还有后面许多文字的时候,我一直独居在森林中的一间小木屋里。它是我亲手搭建的,坐落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岸边。在木屋的四周,一英里内都没有人烟,我仅仅依靠我的辛勤劳动来养活自己。我在湖畔住了两年零两个月。现在,我又步入文明社会,成为一名过客了。  倘若不是镇上的居民特别好奇,并且详尽地来打听我的生活方式,我原本不会这样鲁莽地拿自己的私事来吸引读者的注意。有些人认为我的生活方式有点古怪,然而我丝毫也不觉得是这样,只要一想起以前我的那些境遇,我就觉得一切都再自然不过了,而且十分合理。有些人问我在那儿吃什么,是否会感到寂寞、恐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另外一些人则对我的收入很好奇,他们想知道我的收入中哪一部分捐赠给了慈善事业。还有一些生活在大家族里的人,想知道我领养了几个穷苦的孩子。所以当你看到我在本书中对这类问题进行答复的时候,我恳请那些对我毫无兴趣的读者,请你们予以谅解。很多书,都不使用第一人称的“我”字,而本书用,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我”字用得非常多。实际上,我们经常忘记了这点:不管什么书,其实都是以第一人称在讲述。倘若我对其他人的了解能像我对自己的了解一样深刻的话,那么我就不会在这里口若悬河地畅谈自我了。遗憾的是我阅历不深,所以只能局限在这一个主题里了。但是,我希望每一个作家不仅仅是去描述他听来的别人的生活,还希望他迟早能简单而真诚地写下自己的生活,就仿佛他从远方寄给亲人的信一样。我觉得假如一个人生活得很真诚,那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或许以下章节的文字,会特别适合生活境况贫寒的学生。至于其他的读者,我想他们是会各取所需的。因为,毕竟没有人会强迫自己穿上一件明显会被撑破,并且不适合自己身材的大衣。只有适合自己的文字,才能对一个人有用。  我所要讲述的事情,与中国人和夏威夷岛人无关,而与你们—这些文字的阅读者有关,与住在新英格兰的人们密切相关。这些事情还与你们的生活境遇有关,尤其与生活在这个时代、同镇居民的外部生活条件或者环境有关。生活在人世间的人们,究竟以怎样的姿态生活呢?大家生活得如此悲惨是否有必要呢?这种生活是否还有改善的可能呢?我在康科德镇曾涉足过许多地方:商店、办公室、田野。我感觉这里的居民都好像在赎罪一样,辛苦地履行着上千种令人惊异的苦役。我以前听说过婆罗门教的教徒,坐在熊熊的火焰当中,盯着太阳;或者在烈火之上,头朝下倒挂着身体;或者扭头望着青天,“直到他们身体变得僵硬,没有办法恢复原状,而且由于一直扭头看天,所以除非是液体,否则什么食物都不能进入他们的胃里”;或者用一条铁链,把自己牢牢地束缚在一棵树下,终生不得解脱;或者如毛毛虫一般,用他们的身体来测量帝国辽阔的土地;或者单脚立在柱顶上—但是啊,就算这种有意为之的赎罪苦行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见得比我每天看到的景象更令人难以置信,更让人心惊胆战。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所完成的十二种苦役与我的邻居所从事的苦役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因为他一生也就十二种苦役,做完就结束了,但我从来没见过我的邻居们杀死或捕猎过一只怪兽,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做完任何苦役。  他们也没有像伊俄拉斯对待赫拉克勒斯一样忠诚的朋友—它会用一块滚烫的烙铁,来烙焦九头怪兽许德拉的颈根,要知道那种怪兽被割去一个头之后,在原来的位置上会再长出一个头来的。  我认为年轻人,即我的同乡们,他们的悲惨在于一出生就毫无悬念地继承了田地、房子、粮仓、牛群和农具,而且要放弃它们远比得到它们难多了。假如他们降生在广阔的牧场上,让野狼用乳汁喂养长大或许会好些,这样他们就能够看清:自己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辛勤劳动,究竟是谁把他们变成了土地的奴隶?为什么有的人能依靠60英亩田地的供养安然享受生活,而更多的人却命中注定只能啄食尘埃呢?为什么他们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就得开始准备自掘坟墓呢?他们必须在生活中苦苦挣扎,被迫来推动这一切,铆足了劲儿地做工,尽最大的努力让日子过得好一些。我曾遇到过许多令人同情的灵魂,他们被生活的重担压得苟延残喘,拼命地呼吸,他们在人生的路上拼命地爬着,去推动他们眼前的那个75英尺长,40英尺宽的巨大粮仓,以及那个从未清理过的奥吉亚斯牛圈,同时还要推动上百英亩的土地,耕地、草原、牧场,还有森林!还有一些并没有继承祖上产业的人,尽管他们没有这种世代相传的、毫无理由的磨难,但也得为供养他们几立方英尺的身体,委曲求全地生活,筋疲力尽地工作。  人就是在这样一个错误下劳动的。强壮年轻的身体,随着周而复始的工作,很快地被犁头耕进泥土,化作泥土中的肥料。如一本经书中所说,一种若有若无的、不确定的、通称为“必然”的命运操纵了人们,他们辛苦劳作之后所累积的财富,会被飞蛾、铁锈和霉斑一步步地腐蚀掉,并且会招来撬开箱箧的盗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愚蠢的人生历程,人们生前倘若迷糊,到离开这个世界前,会明白的。传说,杜卡利盎和彼尔是通过把石头扔向身后才创造了人类。诗曰:  此后人类便成为硬朗之物,  纵然千辛万苦,  人们于此处得以求证。  又如罗利豪迈铿锵吟咏的两句诗:  从此人心坚如磐石,忍受磨难与艰辛,  证明我们的身躯本是岩石。  这真是盲目地遵从了错误的神谕。把石头从头顶扔向背后,也不在乎它们到底坠落到了何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是生活必须教给而我却没能领悟到的,想知道假如我不到这里的话,当我临终的时候,会不会对自己并没有真正地生活过毫无察觉。  ——梭罗  这部著作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回大地的人们。  ——(美)《环境主义者书架》  《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阅读之前请把您的心安静下来。  在白昼的繁忙的生活中,我有时读它还读不进去。可是黄昏以后,心情渐渐地寂寞和恬静下来,再读此书,则忽然又颇有味,而看的就是白天看不出好处辨不出味道的章节,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情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这《瓦尔登湖》毫不晦涩,清澄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徐迟


编辑推荐

  美国文学史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  与寂寞结缘,忘却浮华喧嚣  一念天堂,一念春暖花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课标最佳阅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