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曾刻孟子要略译注

朱熹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

朱熹  

页数:

404  

字数:

133000  

译者:

周殿富  

前言

  《孟子要略》一书,本由宋朝朱熹先生的理学烛目与经学椽笔,在孟子七篇中所选录重编撰成。  朱熹在晚年对孟子传世的儒学经典微言宏论,进行了精心地通盘梳理,结合自己毕生研究、推介、光大孟子思想的心得,第一次大胆地突破了孟子七篇一千余年来一以贯之的结构框架,在原著的260章中精选出85章,按照人性、孝悌、义利、王道、圣贤这五个方面进行了类编,而且每编都从它的主题逻辑起点开始,循序深人展开,层层揭橥了各自的主题,而又以人性、义理、民生为各编的纲领,令人对孟子的思想乃至上溯到孔子的思想,有了一个更为明晰的系统认识。所以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位大儒曾国藩,在读此书稿后叹道:朱子在底定四书后,为孟子精义,又采其万者为集注七卷,又剖析异同为或问十四卷。用力亦已勤矣。 “而兹又简择为《要略》五卷。好之如此其笃也,盖深造自得,则夫泳于心,而味之于口者,左右而逢其原,参伍错综而益具条理。虽以国藩之蒙陋,读之亦但见其首尾完俱,而不复怨衡决颠倒之为病。则其犁然而当于人人之心可知矣。”该书的阅读价值似无须再加赘述,曾公已数语烛照犁然。  可惜的是,此书问世后,虽经不断地传续翻刻,但至明清间竟然绝迹于世,以致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的饱学宿儒们,都不知朱子曾有此书,几成儒学中的一曲“广陵散”。直到晚清道光年间,曾国藩的京官学友汉阳人刘传莹,在阅读金仁山先生的《孟子集注考证》一书时,从其书注中发现了该书各章节的出处索引,遂按书中对《要略》一书各章节的注明,一一去七篇中钩沉整理复原。但只能是编次原文了,而朱子为此书所加的注、按,却不可得见,此乃有幸中的一大憾缺。但我们仍要感谢二百多年前的刘传莹先生,正是他探骊得珠的慧心慧眼与不惮劳形的钩沉功夫,才使我们在今日仍能得见此书的大体。还要感谢曾国藩,正是由于他受亡友刘传莹先生之托刊刻此书,并经李瀚章、李鸿章之手将其附俪于《曾文正公全集》,才使此书得以流传至今。  ……

内容概要

  本书为朱子生前煞费苦心,打乱孟子原书体系、结构框架,在全书260章中选采了85章,重辑为五篇,每篇各有一个中心主题,把孟子对某一方面的论述集中起来,按照各段的内在逻辑联系,重新编次,使读者更系统、清晰地了解孟子的基本思想体系。这是孟子身后绝无仅有的一种体例。可惜的是后来不但绝版,连样书都没有流传下来。曾国藩的好友刘传莹在一本金氏集注中,把本书一段段地钩沉出来,按书中所注,把这本书复原。原书为五编:卷一讲人性善,卷二讲孝弟,卷三讲义利,卷四讲治术,卷五讲古人品行操节。这次重印,对该书进行了编辑、补充了许多内容,增加了许多附加值。

作者简介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刘传莹,字椒云,湖北汉阳人。道光年间举人,曾经官至国子监学政。周殿富,原吉林出版集团总裁,编审,各类著述10余种,在大陆、香港、台湾出版;主要代表作有《楚辞源流选》、《三国大传》、《生命美学的诉说》、《领袖政治学》、《第七崇拜》等。

书籍目录

编译前言
曾国藩序
朱子语类五则
第一章 人性论
第二章 孝悌论
第三章 义利论
第四章 王霸论
第五章 圣贤论
原书后序二则
【附录一】 孟子论君道人道
【附录二】 东方柏拉图——孟子其人生平述略
【附录三】 刘传莹传略
后 记


编辑推荐

《曾国藩选集:曾刻孟子要略译注》编辑推荐:《曾国藩选集》大量收集了曾国藩相关历史记载,并配以精美插图,丰富了该书多重价值,为读者提供更详实的史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曾刻孟子要略译注 PDF格式下载



好书要慢慢去品读,此书为曾国藩爱看的书之一


本书字大行疏,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白话意译,“尽可能引述朱子本人对孟子的注解”,间有极少的曾国藩的按语。


读编者的评注才懂得孟子有多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