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如果爱没有终点

(韩)朴美景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2-01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

(韩)朴美景  

页数:

244  

字数:

142000  

译者:

苏茉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正是在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才会更加聪慧、更加坚强。当然,现实常常让我们辛苦,但是只有战胜这些困难,理解别人,照顾别人,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生。” “我的儿子小雄(亨镇的弟弟)说:残疾人节目的时候总是会博得很多人的同情,很多现场观众也会流下眼泪,但他很厌恶这一点。他希望我能够不哭,好好做完节目,可是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自己却哭了。” “我的学历并不高,也没有什么财产。如果我有了这些,我就不可能对亨镇这么专注了。但就是在并不富裕的家庭经济条件下,我把亨镇抚养到了现在。虽然我并不富有,但我最为珍视的就是我的自尊心。这也是我可以坚持到今天的最后一股力量。”

书籍目录

序言 让我的太太也读这本书第一部分 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童年时代 执著于轮胎和巧克力派的孩子 郁郁寡欢的一家人 一大早就开始晾衣服的家庭 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二部分 迈向崭新人生的第一步 受宠的王子 父母努力,孩子就会有进步 用整个身体跳绳 特别的登山第三部分 2小时57分07秒 决定挑战马拉松 表现还会拍? 心地善良的人们 价值一百万美元的腿第四部分 我不哭! 为了不后悔 亨镇和人们 妈妈爱小雄,相信小雄 参加KBS电视台《人间剧场》拍摄第五部分 以铁人为目标 以铁人为目标 实战练习 亨镇身上大海的味道 地狱式训练 让人害怕的公路自行车训练 安然无恙地坚持到最后第六部分 奔跑吧,亨镇!……附录 别人眼中的亨镇和他的妈妈朴美景女士后记 只有关心和爱才能让孩子真正站起来


编辑推荐

  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和一个只有5岁智商的自闭儿。韩国最卖座电影《我的马拉松》感动千万人。继《太极旗飘扬》,再创上映一个月观影500万人次的佳绩。电影荣获2005年韩国大钟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导演、最佳剧本、最佳音乐、最佳策划、最受欢迎男演员7项大奖。  亨镇最喜欢斑马和巧克力派,和同龄的孩子们相比没有任何异样。没人想到,这样的孩子有一天会患上自闭症。20岁的邢镇却只有5岁的智商。  然而在母亲的帮助下,他开始在人生的路上不停奔跑……从指间掠过的草叶,传递到掌上的心跳。从眼角拂过的清风,敲打在额头的雨珠。如果爱没有终点。    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和一个只有5岁智商的自闭儿的故事。母亲把培养儿子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韩国KBS电视台曾跟踪拍摄过纪录片,后来这个故事被郑允哲导演演绎成了电影,并且红遍日韩。这本书,我翻译到亨镇参加铁人三项比赛到达终点时,情不自禁地流泪了,我想当你把书看完,一定也会潸然泪下。  ——翻译:苏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如果爱没有终点 PDF格式下载



   今天,在最繁忙的时候,把这本书读完,就着明媚的阳光,和那些常常来光顾窗户的鸟儿们的歌声.
  
   如果不是因为对孤独症有这么多年的了解,或许我不会去买这本书;如果不是因为在看<马拉松>时哭得一塌糊涂,或许我不会读这本书.但还好,所有的如果都是真的,所以我捧起它的时候带了很多期待.
  
   亨镇的妈妈是众多孤独症孩子妈妈中的一员,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她是那么的孤单.1983年,亨镇出生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关于孤独症的明确诊断.想来那个时候的韩国也是一样,大部分人并不知晓孤独症是什么,孤独症给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会带来什么.所以,亨镇妈妈曾经走过的路,和大多数中国的妈妈是一样的,在开始的时候很无助.
  
   好在韩国的发展很快,看到亨镇在初中的时候就有机会去专门为精神发育障碍的孩子建立的学校读书,真的是感慨万千.毕竟,距离中国诊断出第一例孤独症已经过去了整整24年,而偌大的一个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的为孤独症儿童设立的官方学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的妈妈们有更长的马拉松要跑,他们距离终点更远.
  
   有许多的好心人在支持着朴美景女士的伟大事业.那些愿意教亨镇长跑的教练,陪着他训练的中学生,在马拉松比赛中领跑的人....想起上海一家游泳馆的经理,他在元旦时发给一位母亲的短信:“Roy的事我和我爱人永远牵挂,也作为社会参与建设孤独症孩子保障体系中的一根蛛丝,非常乐意为他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请不要顾忌,你们家长坚持的信念与毅力更多的影响了我的人生价值观,影响了周边一大群人!认识您很开心,谢谢您!”
  
   在马拉松比赛中,所有的选手既是竞争者,也是相互支持者.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来鼓励自己,也鼓励别人.在对孤独症孩子的治疗/教育/康复训练这场只有一次的马拉松比赛中,需要除了父母/亲人以外更多的人选手去充当他们的支持者,在他们停下来时,他们累的时候,牵一下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给一句喝彩,大叫一声:加油!
  
  P.S.这本书总体是不错的,但不知为什么,看上去要粗糙得许多,或许装帧形式换一换,在制作方面更精良一些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提示该书译者,"发达障碍""发展障碍"在中文中可用"发育障碍"一词,另有"自闭儿"的说法并不妥,因"自闭症"是直接引自日文中的词汇,在中文中使用"孤独症"更合适;提示该书编辑,在版面上应注意页码与切口的距离至少要保证8mm,封面上出版社的名字也应同此,否则不符合新闻出版署对图书印装的基本要求.


  因为我喜欢长跑,所以才看了这本马拉松沾边的书。不过我先看的是电影《马拉松》,这本书是原著。
  
  这是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适合母亲也适合孩子阅读(这里的“孩子”不特指未成年人,而是每一个拥有母爱的人)。一个母亲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她倍受打击,曾经绝望,但终于树立信念,要让儿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对拥有正常孩子的母亲来说都是一件呕心沥血的事,何况面对这样一个智商将永远保留在个位数年龄的自闭症孩子?
  
  在各种治疗不见效果的情况下,母亲选择了运动疗法,她每天监督儿子跑步、跳绳、爬山,教他识字、沟通,在历经了常人无法预料的苦难后,这个智力低下的儿子不但可以作一些简单的沟通与自立行为,而且还成为一名优秀的马拉松选手,让整个韩国为之感动。母亲成就了儿子,而儿子也成为母亲最伟大的成就。她们为自闭症的治疗开辟了一种新的尝试,这与其说是运动的效果,不如说是母爱——这永远也歌颂不完的伟大,才会让生命发挥出潜藏的奇迹。
  
  跑步是运动之母,马拉松又是跑步的高级体验。人们常把马拉松比做人生,这位母亲选择马拉松给儿子治疗倒满含寓意,都有跋涉的艰辛,都有对极限的忍耐,都可能出现绝望,但对终点的渴望和证明自我的信念,最终支撑着一路前行。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一生应该至少跑一次马拉松,感受一下浓缩的生命之旅。只是人生远比马拉松更复杂,马拉松可以中途放弃,人生若中途放弃就彻底完了;马拉松可以跑很多次,人生只能走一次;马拉松跑到终点收获的是喜悦,人生的终点呢?不过,这部小说赋予了马拉松一种爱的力量,让我在把马拉松和人生做比较时找到了更多的相似之处。
  
  
  
  
  


很长时间来,难得看你写这样动人的文字了,看来此书果然值得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