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申论精品辅导

曹文彪 主编 浙江人民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浙江人民  

作者:

曹文彪 主编  

页数:

255  

字数:

330000  

前言

  为了净化公务员考试用书市场,为广大考生提供精品辅导用书,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指导用书编委会特组织公务员考试命题研究方面的专家编写了“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指导用书”系列丛书,前几年已经陆续推出了“指定参考用书”系列、“专业考试用书”系列,现隆重推“精品辅导用书”系列修订版。丛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紧扣大纲。与时俱进  这套丛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精神及最新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大纲编写的。首先,2007年取消了行政职业能力(一)、(二)的分类。新大纲尽管对公务员招考职位有行政执法类与综合管理类的区分,但公务员资格考试使用同一张试卷。其次,丛书内容紧扣大纲编写。根据大纲的要求,增加了选词填空、逻辑判断、法律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常识判断部分,新大纲主要侧重测查应考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内容主要涉及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资料分析方面,具体的表述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例题部分有些变动。往年给定的例题是统计表,现在更强调统计图。统计表和统计图的难度是不一样的,统计表主要侧重于计算,统计图则侧重于定性。统计图相对容易些,可以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以上这些变化在这套书中都有非常明显的反映。可以说这套“精品辅导用书”系列是公务员法实施以来,唯一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写的辅导教材。  二、作者权威,讲解精到  丛书的作者都是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命题研究的专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相当的影响力。如王益宝老师是著名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研究及培训方面的专家,曹文彪老师是“申论”研究及培训方面的权威,高守是公务员考试网的首席培训官。作者对考试的每种题型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找出准确回答的理论根据,并概括出高分作答的基本方法及技巧,以便考生迅速熟悉考试的特点、要求,快速提升应对考试的能力。“精品辅导用书”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精品辅导》中,每一章都有概述、常见题型精讲、解题技巧总结、能力拓展。这种结构的设计,不仅使考生较容易掌握每一类题目的要求、解题技巧,也使考生能有贴近实战的演练机会。又如《申论精品辅导》,它不仅使考生了解申论考试的目的、意义,更有助于考生掌握申论考试的重要环节和要领,包括阅读材料的技巧、概括大意的方法、高分论述的关键等。  三、紧贴实战,难度相当  以往的辅导用书很多内容东拼西凑,知识点、题型过于陈旧,解析过于简单,缺乏系统性,更不要说兼顾难度了。考生使用那样的辅导用书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浪费时间,效果适得其反。“精品辅导用书”系列是以历年真题为分析材料,尤其是以近几年的中央真题为基础,兼顾浙江、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的真题。这样分析起来更具针对性,更贴近考试。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精品辅导》中的能力拓展题,都选自中央及地方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有代表性的真题,有难度,有深度,贴近实战。另外,作者总结出的规律也有普遍意义,既适合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考试,又适合地方公务员的考试。“精品辅导用书”第一版推出后,得到了考生的广泛好评,也成为各大培训机构的首选教材。现根据最新大纲精神,对原书的内容、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使第二版更加贴近实战。

内容概要

本书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指导用书是唯一根据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大纲编写的申论精品辅导用书,无论从结构、布局,还是立意、阐述都围绕着大纲展开。全书以历年真题,尤其是以近几年的中央真题为分析材料,兼顾浙江、北京等省份的真题,详细讲述了申论考试的特点、技巧,申论过关的重要环节——阅读材料、概括材料及论证表述,以及历年考试真题分析、高分范文、低分例文的点评。分析具有针对性,注重技巧,对考生的申论复习大有裨益。阅读这本书就像上了一期培训课,帮助考生迅速掌握申论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就像进了一次模拟考场,使考生有实战演练的感觉,积累临场经验;就像当了一回阅卷人、评分员,知道得分高低的原因所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申论概述 第一节 申论基础  一、申论是什么   二、申论考试的性质与特点  三、申论考试结构  四、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  五、申论考试的评分标准 第二节 申论出题思路分析及趋势  一、历年申论出题思路总结  二、2007年申论考试试题趋势预测  三、2007年浙江申论考试预测第二章 申论准备 第一节 把握题型  一、申论考试的结构设计  二、把握时间分配 第二节 关注热点  一、关注国内大事  二、注重平时积累 第三节 心理调节   一、克服轻视心理  二、消除过分紧张的情绪 第四节 方法准备  一、熟悉一般方法  二、准备辅导用书及相关网站第三章 申论通过前提:阅读材料 第一节 阅读材料的原则  一、申论材料的特点  二、阅读材料的原则 第二节 影响阅读的错误倾向  一、重视不够  二、粗枝大叶  三、方法不当  四、不讲协调 第三节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认读能力及其培养  二、理解能力及其培养  三、评论能力及其培养 第四节 阅读理解技巧及具体步骤  一、申论阅读技巧  二、申论阅读具体步骤  三、申论阅读实战演练第四章 申论通过基础:概括能力 第一节 概括材料的基本原则  一、概括材料的基本概念  二、概括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概括的方法及技巧  一、概括不准的表现  二、概括材料所需能力  三、突破概括瓶颈的方法  四、概括的基本步骤  第三节 概述方法及技巧  一、概述是什么  二、概述的具体方法  三、概述的实战演练第五章 提出对策及对策分析 第一节 提出对策  一、提出对策概述  二、提出对策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如何提高提出对策的水平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方法与步骤  一、提出对策的方法  二、提出对策的步骤  三、提出对策的具体程序 第三节 对策有效性分析  一、对策有效性分析的含义  二、对策分析的要求  三、对策分析的命题类型及特征  四、对策分析的应试方法  五、对策分析的一般步骤第六章 论证表述能力 第一节 论证表述概述 第二节 论证乏力的具体表现  一、主旨不明   二、思维僵化  三、逻辑混乱  四、语言乏味 第三节 如何发挥论证表述能力  一、基础环节:做好材料的阅读、归纳工作  二、总体把握:论证表述的层次安排  三、关键一环:论证表述的思维展开  四、惊人之语:论证表述的亮点印记第七章 申论常用文种 第一节 议论文  一、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三、议论文的结构 第二节 报告  一、报告的内涵  二、报告的分类  三、报告的特点  四、报告的写法 第三节 演讲  一、演讲词的特点  二、演讲词的分类  三、演讲词的写法 第四节 讲话稿  一、讲话稿的特点  二、讲话稿的类型  三、讲话稿的写法 第五节 说明文   一、说明文的类别  二、说明文的特征  三、说明文的方法第八章 申论写作范例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自主创新之路 三、知识产权关涉一个国家的创新 四、和谐社会 五、科学发展观 六、奥运经济 七、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八、公共危机管理 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社会保障制度 十一、农民工被砍之后 十二、执政能力第九章 近年申论真题分析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沦》试卷  试卷分析及高低分点评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试卷分析及高低分点评 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试卷分析及高低分点评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试卷分析及高低分点评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试卷分析及高低分点评 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试卷分析及高低分点评 200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试卷分析及高低分点评 200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试卷分析及高低分点评 200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试卷分析及高低分点评 200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试卷分析及高低分点评第十章 申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200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200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题(i)  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200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四)   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200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题(五)   模拟试题(五)参考答案 200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六)  模拟试题(六)参考答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七章 申论常用文种  作为国家选拔公务员的申论考试,它必须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而易见,这同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有着明显区别。既日申论,它当然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能熟练地掌握议论这种表达方式。这些年从国家、浙江以及其他兄弟省份的考试文种来看,多采用议论文这一文体。但考生必须注意,文体丰富多样,议论文并不是申论考试的唯一形式。即使是议论文这一文体,它也还可以是立论方式、议论重点等细分出的不同文种,而且写作过程中是要综合运用说明、议论、综述、评论等多种手段。况且命题者出题时考虑到命题的新颖性和可信度,试题也会灵活多变。所以,今后申论在文种上突破议论文这单一模式的可能性很大。即便仍旧采用议论文,在文种上也会更加细化和深化。因此,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就必须未雨绸缪,及早走出惯性期待,摆脱认识误区,对申论考试所运用的各种可能文体有所了解,并掌握每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做到胸有成竹,有备无患。本章主要介绍申论考试可能涉及的几种常用文种,如一般性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性更强的演讲稿、总结、讲话稿等。希望通过对它们的文体特征的揭示和写法的阐述,考生能掌握其大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申论能力。  第一节 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段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是一个国家公务员经常接触和运用的文体,它能比较快捷和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理论功底和思维深度,因而它成为申论考试的“三千宠爱”也就不足为奇了。就其重要性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较好的议论文写作功底,那么不管申论考何种文体,要想过关都绝非易事。因而进行必要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是申论考前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本节结合申论考试的特点来介绍议论文的一些基本知识,以提高考前准备的针对性。  一、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和其他文体比较起来,议论文在以下方面特征明显。  (一)高度的抽象性  议论文以议论和说理为主,它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理论性。议论文说到底是为了解决理论的或现实的问题,必然借助概括的思维来达到目的。它虽然经常要运用到记叙、抒情甚至描写等形象化手段,但采用的程度和深度是极其有限的,这些手段必然统摄在说理这个目的之下,换言之,形象化实际就是为了更好地抽象化。抽象程度高的议论文,读起来有时未免枯燥,但它蕴涵的内容往往是深厚的,理论的阐述相比较而言也显得相当透彻。  (二)表达的概括性  议论文需要对具体事物作理论上的分析,它在行文方式上天然有一种理论内倾力,因而它无论在语言上还是思维上都呈现出抽象和概括的特点。理论性越强,概括性也就越强。  (三)逻辑的缜密性  俗话中的“晓之以理”,是议论文功能的体现。要使人“晓”理,除了立场正确,证据确凿之外,还必然要有一个说服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进行,理性的支配力量空前强大,这是一种靠着缜密逻辑发挥作用的力量。换句话说,只有把文章写得有条有理,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言之有据,持据成理,才能说服读者。有着缜密逻辑的文章,是经得起反复诘难的。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众所周知,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根据,包括具体的事实,也涵盖诸如科学原理、名言警句等抽象的事实。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论点  论点是全文的总纲,是议论中的中心观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心思想。论点对一篇文章来说,是唯一的,人们一般称之为中心论点或者基本论点。有的议论文为了把复杂的内容论述得更加严密、透彻,为了把道理讲得全面、深刻、清晰,往往要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具体层次或方面来论述,这些从属层次或方面的中心,就是所谓的分论点。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的中心论点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为具体论述,则将这种精神分解为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显然这就是三个分论点。又如苏洵的《六国论》一开始便和盘托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便顺着因果关系设置两个分论点,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  论点的作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能否提炼一个好的论点成为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出色的论点起码要满足以下要求。  1.正确性。论点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还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即政治上的正确性。考生必须要有较为宏观的眼光和必要的论述高度,必须站在国家公务员的立场上来看问题。观点必须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与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这似乎是老生常谈的大道理,但还是有不少考生将其置之脑后,造成不少遗感。如2002年浙江省考试题是有关网吧现象以及治理问题,不少考生就成了网民或者网吧主的代言人,屁股坐偏了,所以论点就很片面,甚至是不正确的。片面就容易造成偏激,如不少考生立论时就主张取消网吧,还有一部分则认为网吧无须治理,顺其自然,一些负面的东西时间久了人们习以为常,反倒有利于社会稳定等。这种理论显然不符合现行的法规条例以及全社会公认的正面教育原则,因而是一种错误的论调。尽管有些考生“妙笔生花”,似乎“自成一说”,但阅卷者肯定只能深表可惜,不得不先降一个等级来处理。  2.概括性。论点要言之有理,必须是从材料中得出的道理,并且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提炼和概括。注意申论题目虽然也是给定材料,但绝不同于读后感,零星的感受和个人抒情恰恰是要求理性和客观的申论宗旨所忌讳的。  3.深刻性。这要求看问题要重在分析,力求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优秀的公务员往往能透过纷繁复杂的文件材料很快总结出共同的规律,并且提出前瞻性的观点。这就犹如一个高明的棋手,落子的瞬间已经能预测到好几步之外乃至胜负端倪。  4.新颖性。新颖能使人眼前一亮,这正是考生思维活跃的直接反映。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人们的观念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反映到考试中来,必然要求论点尽可能新颖、独特。当然,新颖不是新潮,更不是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新颖绝不与浮泛为伍,它总是和深刻密不可分。一方面唯“新”方“深”,另一方面,深刻总是视老调为寇仇,它的力度不但震撼心灵,而且让人耳目一新。  5.鲜明性。一个人用语可以委婉,但是非必须分明。观点的鲜明必然表现出作者的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闪烁其词、藏头遮尾的观点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自信,未登场时气势已输三分。在行文上,为使观点鲜明,表现论点的语句就必须提炼得十分简明扼要,并且放在醒目的位置上。  就论点所处的位置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文章题目。这是最醒目的一种安排,使人一眼就能得其要领。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钱伟长的《才能来自勤奋学习》、马铁丁的《俭以养德》等就是这种方式。  (2)文章开头。这也是一种开门见山的写法,干脆利落。吴晗的《谈骨气》、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李斯的《谏逐客书》等即是这种写法。  (3)文章中间。这类文章往往是在开头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如胡绳的《想和做》、鲁迅的《友邦惊诧论》等。  (4)文章结尾。这类文章是在前面充分分析说理之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如江泽民的《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便是先回顾80年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接着总结出其中的基本经验,最后得出结论也就是文章的论点:“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如贾谊的《过秦论》也是先在反复从不同侧面对比论证后,文章最后道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在什么地方提出中心论点,这完全要视文章的性质和考生的构思而定。尽管如此,但我们还是倾向于文章论点应该尽快提出。开门见山式的论点展示,不仅给阅卷老师带来理解上的陕捷,同时也有利于考生自身逻辑的清晰梳理。我们还主张,在论述的过程中,尽量使用醒目的分论点,以便使自己的思路显豁。让别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和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公务员必备的重要本领之一。  (二)论据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事实、道理或根据。论据可分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包括一切经过实践证明的为人们所公认的真理,如革命领袖的言论,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以及警言、警句等;事实论据包括各种各样的客观事实。理论论据要有权威性,事实论据要有典型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申论精品辅导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