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美)格里德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7-01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美)格里德  

页数:

309  

字数:

292000  

译者:

鲁奇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内容概要

本书研究的是胡适(1891-1962)的思想,以及他为探求中国对现代世界的思想反应所做出的贡献,因而本书也就成了有关思想的传记著作。 本书为美国著名汉学家J.B.格里德博士研究胡适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的一部力作。作者以五四运动前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为背景,俯瞰1917-1937年20年间文艺复兴运动的总体态势;通过对当时中国知识阶层杰出代表人物胡适的理论及思想活动的分析,论证了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本书通过胡适的人格悲剧揭示出这样一个真谛:中国的启蒙者和精英群体,如果不能从人格及情感上同封建传统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那么,他们的一切现代化的努力和奋斗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作者简介

格里德(J.B.Grieder)汉名贾祖麟,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史等。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部分 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教育  第一章 早年生活(1891—1910) 第二章 在美国的经历(1910—1917) 第二部分 中国的文艺复兴  第三章 文学革命 第四章 新的人民与新的社会 第五章 中国与西方 第三部分 自由主义  第六章 北京(1917—1926) 第七章 上海(1927—1930) 第八章 再返北京(1931—1937) 第四部分 尾声与评价  第九章 晚年 第十章 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革命附录  附录A 胡适生活中的妇女 附录B 出席第八届世界学生联合会大会的中国代表团,1913(略)  附录C 中国共产党对胡适的批判

章节摘录

这既不是说实用主义仅仅是用进化观点改造过的儒教,也不是说胡适把实用主义看做是儒教。儒教是从有关人类和宇宙本质的明确而教条的断言来开始其推理过程的,它把人的本质看做是善的,把宇宙的本质看做是和谐的,并根据这类断言而趋向于与实证主义思想大相径庭的纯思辨的理性论。然而,在此要论述的一件重要的事,是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上,儒学家的反应和实证主义者的反应又是十分接近的,并足以使从这个学说到那个学说的跳跃成为一件相当容易的事。胡适觉得最有意义的也正是实证哲学中那些与他所继承的儒家基本倾向十分接近的成分。胡适提到过他在哥伦比亚大学随杜威学到的两门课程,一门是有关逻辑理论类型的课程,另一门是关于社会和政治哲学的课程。(1)回到中国后,他常常喜欢说,他的政治方法是一种“实验主义的”方法。但在美国,由于他对理性的方法论很有兴趣,杜威的思想便使他更坚定了他的头脑中已存在的那些观念。虽然胡适说的话有着杜威政治哲学的色彩,但他与“实验主义者”这个名分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思想观点则是受到了他在美国生活的那几年进行的大量思想交往启发的,虽然这些思想与杜威对他的影响是一致的,但在根本上又是与此无关的。1910年夏胡适从上海启航时,距那场使古老的清王朝得到其可耻下场的革命势力之突然而出人意料的胜利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当这次事件在1911年秋发生时,它受到了留美中国学生狂热的并被后来各种事件证明是寄托错了对象的热情欢迎。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书通过对1917-1937年20年间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杰出代表人物胡适的理论及思想活动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的启蒙者和精英群体,如果不能从人格及情感上同封建传统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那么,他们的一切现代化努力和奋斗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它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格里德博士研究胡适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心态和革命的一部力作。


编辑推荐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通过对1917-1937年20年间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杰出代表人物胡适的理论及思想活动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的启蒙者和精英群体,如果不能从人格及情感上同封建传统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那么,他们的一切现代化努力和奋斗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它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格里德博士研究胡适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心态和革命的一部力作。这是美国著名汉学家J.B.格里德士研究胡适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够的一部力作,也是一部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为背景,通过对胡适历史实践的分析进行研究的论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PDF格式下载



在老外看中国的书里,这是我看到的最经典的其中一本。一个实验性的中国,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无数的思想碰撞,为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这套海外中国丛书让中国学人很汗颜:我们不仅要向西方引进海外西学,而且需要引进海外中学。


专业性不错,适合研究胡适与自由主义者阅读,语言较晦涩


适合对胡适特别特别感兴趣的读者,以及专业研究人士


RT所示


我买的这本书,居然缺页达到40多页!我在当当网上买了20多本,就这一本缺页。从此我开始频繁的照顾**网!


不期望别的,在近现代史上给胡适他应有的地位,就足够了


   作为一个在历史变迁中主张科学、民主和自由等新价值的旗手,胡适的面目是模糊、不清晰的。因为一个人被这么多空洞、抽象、宏大的价值符号所包裹,其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和审视,不免成为一个矛盾的人。而自由主义作为一个权力的反对者,本身就是解构而非建构的,人们可以用自由主义来否定一切权威,但却无法用他来建立什么真正的民主。就像法国大革命最后迎来的也只能是一个独裁的拿破仑。
   在政治上,胡适是一个典型的精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主张解决问题而不讲主义。在文化上,胡适是一个改革派、激进主义者,主张与传统文化做割裂。这样的归纳也是一种笼统的、习惯性的做法。胡适更多的是站在各种派别的对立面,而自己却渐渐失去了立场。相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他是一个国际主义者;相对陈李和共产党等马克思主义者,他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改良派;相对于北洋军阀和蒋介石等武夫,他又是一个主张好人政府的文人;相对于梁启超甚至梁漱溟等旧派文人,他是一个反对孔教的西化学者。但从他的政治选择和倾向来看,胡适虽然表面上屡屡与当权者发生冲突,但其骨子里还是一个与权力藕断丝连,保持着暧昧关系的人。就像意大利近代的克罗齐、宗教改革中的依拉斯谟,因为无法放弃自身的精英地位,无法下决心与底层人民打成一片,所以只能声称不关心政治,而致力于在知识分子小圈子和精英中树立自己的学说。
   今人苛责前人总是不恰当的,就像胡适对待孔教的态度。作为一个两千年前的古人,孔子的学说解决不了后世的问题,但人们不能因此埋怨孔子不好。同样,胡适的主张解决不了当时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太责怪他。他的声望在于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之一,而这场“中国的文艺复兴”还是很重要的,为后来知识分子参与政治起到了摇旗呐喊的作用。在当时“排一千个字比写一千个字赚钱多”的时代,知识的贬值是严重的,旧文化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知识分子的地位也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倡导一种新文化,重新恢复知识的高贵地位是知识精英的必然职责和不二出路,在这场知识与权力的重新博弈之中,须要有这样一个只代表知识的人物,胡适,正是这样一个代言人。而时至今日,这场新文化运动也并没有停止。字价虽然贵了,但卖得上高价的却未必都是那些用了新的字,文化贫瘠不是数量上的贫瘠,而是质量上的平庸。虽然大众都拥有了参与文化生活的资格,但却失去了区分高贵和低贱的标准。一些人贩卖通俗和色情这样的庸俗价值;一些人贩卖民主和科学这样的空洞的普世价值;一些人钻到高深的学术象牙塔里、用别人听不懂的术语来孤立自己;一些人则放弃了用文字来表达本我的努力,书写成了纯粹的谋生手段。在这个世道里,作者何为?学者何为?文化何为?是做权力的婢女?做金钱的奴隶?做精深的专家?做大众的代言?做沟通古今中外的媒介?还是做一种“重估一切价值”的努力?
   我们可以随意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有那些真正愿意为之付出的人才能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来回答。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