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马克思
2001-12-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孙伯鍨,张一兵
662
530000
无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2版(MEGA2),针对所谓“两个马克思”的争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摆脱“体系哲学”的解释框架,围绕“实践”、“历史”和“社会”三个主要概念,深刻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重点分析和评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等当代思潮以及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此外,本书还着眼于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孙伯鍨(1930—2003),曾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成员。出版过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卢卡奇与马克思》等十余部
序 导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150年 一 走出唯心主义 二 两条逻辑思路的碰撞 三 新唯物主义的诞生 四 第二国际与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 五 在革命实践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思潮 七 走进马克思上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编 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基点 第一章 直观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物主义 第二章 从实践的唯心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 第二编 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空间 第一章 生产:历史的地点和发源地 第二章 历史本质上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第三章 历史的辩证法和辩证法的历史 第四章 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 第五章 历史中一次性和重复性及历史的意义和规律性 第三编 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 第二章 社会和历史 第三章 个人和社会下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奠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对立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与实证主义的斗争及其当代意义 第四章 现象学方法的批判性探讨 后记
无
我去年买的时候7折,可现在只有5折.早知这样,现在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