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下)

刘林元,姚润皋总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刘林元,姚润皋总  

页数:

1112  

内容概要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书稿终于交付出版了。 本书叙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主要内容、规律特点以及理论贡献,时间跨度从“五四”前后到中共十六大。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学术界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们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吸收和借鉴,现谨向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表示深切的感谢。写作过程中,我们力求把科学性、学术性和政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期望提供一本内容较为全面、系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作品。我们的努力效果如何,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评说。我们将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以便日后作出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

作者简介

刘林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内著名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专家。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主要著作有《毛泽东哲学思想论》、《邓小平实事求是哲学论》等。近期主持编写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

书籍目录

上卷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独创的实践经验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  第三节 时代精神的要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上)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萌芽与初步形成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与成熟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下)  第一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多方面展开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发展  第一节 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确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第三节 新中国外交战略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第四节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阐明 第四章 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中共八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  第三节 总结经验教训:“一论”、“再论”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继续探索 第五章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和社会主义矛盾理论的提出与阐明  第一节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及其历史贡献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第三节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失误与毛泽东晚期哲学思想评析 第六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上)  第一节 实事求是哲学论  第二节 马克国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三节 矛盾辩证法论  第四节 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 第七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下)  第一节 毛泽东军事哲学思  第二节 毛泽东改造主体国想论  第三节 “结合”哲学方法论  第四节 毛泽东读书批注中的重要哲学思想主要参考文献下卷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发展 第二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三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哲学内涵(上) 第四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哲学内涵(下)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中的辩证逻辑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代精神的升华 第七章 社会主义发展哲学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主要参考文献录:建国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学界若干重大理论的争鸣和讨论后记

章节摘录

二 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理论特色黑格尔说:“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带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设或个人主观的确信而已。”①邓小平理论就是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在的结构,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体系,就是要把握和理解邓小平理论丰富内容的内在联系。离开了邓小平的理论体系,割裂邓小平理论丰富内容的内在联系,抓住一些片言只语,随心所欲地加以发挥,绝不能够真正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依据邓小平本人的认识思路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具有四个层面的内在结构: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的理论平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结合在邓小平理论的体系中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主题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的统一。这个统一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平台,决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性质和体系特征。邓小平理论体系既不是对实践经验的一种直观的、消极的认知和把握,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的简单推论,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的思想结晶。一方面,离开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身的形成和发展就不可能得到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展开也依赖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指导,离开了这个理论,实践生活本身也得不到科学的理解。


编辑推荐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下)》为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