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死轮回的永恒灵魂

沈骊天,陈红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沈骊天,陈红  著  

页数:

508  

Tag标签:

无  

前言

  “985工程”是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大举措,其二期工程在全国若干所重点大学创建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创新基地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某些重大课题进行一些开创性的研究。这次在南京大学建立的“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是以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为依托,整合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和社会学系等相关院、系的有关研究力量组建起来的财政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基地提倡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历史上特别是现当代各种宗教与文化普遍联系与深刻互动、各种宗教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及其在现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作为重点课题。  “宗教文化大系”是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创新基地的系列研究成果集成。

内容概要

本书是研究宗教生命文化的著作。以“生死轮回的永恒灵魂”为主题,内容围绕宗教文化中“生与死”、“灵魂与肉体”、“轮回与永生”等关系展开,进而叩同神佛文化、天使文化、造物主、天国、宇宙轮回等生动奇妙的境界。 本书开辟的宗教生命文化是一个新的领域,它凝结着科学、哲学、宗教的思想精华,改变着人们原有的世界观念和人生态度。本书贯彻研究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写作原则,是一本专门研习者与普通读者咸宜的读物。

作者简介

  沈骊,天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红,女,安徽大学哲学系讲师、博士。  丛书主编:  赖永海,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财政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一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理事长。十几年来,相继出版了《中国佛性论》、《中国佛教文化论》、《佛学与儒学》等16部著作,主编国内第一部《中国佛教百科全书》(11卷,近300万字)。  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评为“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9年被人事部聘为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组成员。

书籍目录

绪论 宗教生命文化——千古人类文化结晶的智慧第一章 生的奇妙与死的困惑 一 渺小的生命 二 伟大的人类 三 人生悲剧 四 生与死的困惑和解脱第二章 信仰是生命的支柱 一 智慧生命需要精神支柱 二 信仰的力量造就生命的奇迹 三 宗教情怀构筑心灵家园 四 人格化的信仰和超越人格的观念信仰 五 基于不同文化的宗教情怀第三章 人死断灭及其反诘 一 古印度顺世论的人死断灭说 二 古印度耆那教的自然主义轮回观 三 佛教对人死断灭论的批驳 四 佛教的无我论和轮回论 五 中国历史上神灭论与神不灭论之争第四章 心灵的求索 一 心灵的千古悬念 二 近代心灵哲学的争论 三 心灵本质的科学探索 四 当代科学认识心灵的方法 五 心灵理念的宗教回归第五章 永恒的灵魂 一 灵魂的信窟 二 灵魂的理论 三 灵魂观念的神化 四 恐怖的地狱 五 灵魂观念的人间异化 六 科学家族的异端 七 向文化领域的渗透第六章 转世轮回 一 宗教转世轮回观念 二 转世轮回的体验与实证 三 中国正史中关于自知前世的记载 四 文人著述中的转世轮回事件 五 西藏的活佛转世 六 近现代转世轮回传闻 七 转世轮回史料的评价第七章 唤醒前生 一 记忆前生的宗教理论 二 布赖恩·魏斯博士唤醒前生的研究 三 罗勃·贾农医生的催眠治疗病例 四 弗吉尼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史蒂文生的研究 五 美国心理学家海伦·温巴契博士的研究 六 他回忆起多次前生 七 印度的转世现象的报告 八 其他记起前生的事例 九 唤醒前生研究综述第八章 解读生命 一 生命的自我理解:宗教对生与死的感悟 二 科学解读生命的挑战 三 信息时代冲击传统生物科学 四 与宗教生命理论殊途同归的信息生命观 五 身体是生命之歌的载体 六 宗教生命文化的当代科学诠释第九章 “我”是谁? 一 千古难题:“我是谁?” 二 宗教的有我与无我 三 自我意识的特征 四 自我意识与信息谐振 五 裂脑人与“一人多体” 六 自我与外界的信息谐振 七 自我意识信息 八 破译自我,释放自我 九 灵魂的层次和自我的内涵第十章 永生的诱惑 一 永生的愿望 二 宗教的永生理想 三 不死的基因信息 四 非全息的天然遗传 五 生命信息全息 六 全息遗传的奇迹 七 克隆技术与克隆人 八 人类基因破译工程 九 克隆意识与破译意识信息 十 从宗教的永生信仰到计算机永生工程第十一章 梦如人生与人生如梦 一 神秘的梦——生命潜在层次的天然显现 二 奇异梦境的启发 三 全息生物电人工梦境 四 梦与现实的信息等效性 五 人生追求的信息本质 六 虚拟世界的信息本质 七 走向宗教世界的虚拟之桥第十二章 神佛文化 一 古希腊的神话世界 二 中国上古神话世界 三 古印度神话世界 四 佛教神话世界 五 道教神话世界 六 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一神教的神文化第十三章 天使文化 一 基督教神文化的特征 二 天使学中的天使 三 天使文化重要著作 四 九层天使军团 五 各司专职的天使 六 堕天使群 七 堕天使莉莉斯(Lilith)的记载 八 基督教中关于天使的教义 九 伊斯兰教的神文化和天使文化第十四章 造物主与超人 一 混沌生成神创世说 二 基督教的上帝刨世说 三 佛教修行刨世论 四 超人来到人间 五 超人时代第十五章 天国的幻想 一 天国乐土 二 佛教的天国系统 三 天国憾事 四 人问天国路 五 天国成真时第十六章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一 法身与大干世界 二 生死轮回的永恒宇宙 三 生命发生的科学困惑 四 道家宇宙演化理论的信息诠释 五 生命信息演化——宇宙之“灵” 六 现代信息生命的三界 七 活的宇宙——神的本质 结语 宗教生命文化的理性内蕴附录 世界主要宗教文化形态参考资料 一 基督教 二 佛教(Buddhism) 三 伊斯兰教 四 道教简释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只要冷静考察自然科学对人自身认识的程度,便无理由妄称人自身之谜已全被揭破,无理由对人死后续存与否的问题作出决断的答案。人死永灭,仍然只是据尚不究竟的科学知识所作的哲学推论,确认其为真理,仍与宗教徒确认灵魂不死为真理一样,具有信仰主义的性质,无充足理由奉为科学结论。近现代的科学巨人,几乎无不承认科学对人自身认识浮浅,对灵魂、意识、死后有无续存的问题,持审慎态度。  恩格斯在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关于生命现象的研究成果后,认为生命最初怎样从无机物中产生的问题尚未解决,至于死亡,“或者是有机体的解体,除了那组成有机体实体的化学构成部分,再不留下什么东西;或者还留下某种生命的本原,即某种或多或少地和灵魂相同的东西。这种本原不仅比人,而且比一切活的有机体都活得更久”。但恩格斯在说明死的两种可能性之时,却明确表示他对第二种可能性持否定态度,主张“摒弃关于灵魂不死的任何说法”。①其实当时的科学并不能对两种可能性的选择作出回答。  诺贝尔奖获得者、当代著名神经生理学家约翰·C·艾克尔斯指出:“在大脑死亡时,有意识的自我发生了什么呢?它的神奇的工具瓦解了,对它的认识的爱抚不再敏感了。这自我是不是在其他一些伪装下复活了并且存在着?这是一个超越科学的问题,科学家应当忍住作出明确的否定的回答。”  当科学无力解答生命困惑之时,宗教就在这一领域起着填补科学空白的作用。宗教生命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人们关于生命、关于生和死问题的困惑,并以其特有的践行方法令世人解脱生命的种种困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生死轮回的永恒灵魂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我在弘法寺做义工,在弘法寺图书馆发现的,当时很高兴,回家上网就订了.因为一直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所以格外高兴.


中国的生死观涉及较多。理论介绍较多,理论分析较少。


冗长\' 没法看


阿弥陀佛!非常好!


闲时翻翻,有好处


正在看,较符合个人的胃口,偶尔有错别字


safasgfsd


很有深度的一部书,值得一读


内容好,有文采,确是精华。


平时看书范围涉猎颇广,但这方面的还看的不多,这本书看得挺玄乎,哈哈,比较有意思。


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知道了死后的事情,可能更好地决定当下该怎么活。此书厚厚一册,封面印着国家项目研究成果,乍看很像一本学究式的教科书,这是鄙人很不喜欢的,因为不仅装帧难看,同时这些项目成果往往是用来骗经费的,经费来了,成果出了,也就可以进**堆了。但翻翻内容,倒是综合各类宗教对于灵魂看法,倘若带着猎奇的眼光去扒搜,倒有不少新意。比如该书讲到中国古人看重现世的肉身——“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但现代思想却认为,重要的不是肉身——这一物质材料,而是DNA——构成生命的设计图,有了这“生命蓝图”,复制肉身不在话下。当然,此书堆砌材料还是太多,创见还是太少。不过因此由图索骥,可以对很多宗教观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