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在梁庄

梁鸿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1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梁鸿  

页数:

212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怀疑,我怀疑这种虚构的生活,与现实、与大地、与心灵没有任何关系。我甚至充满了羞耻之心,每天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夜以继日地写着言不及义的文章,一切似乎都没有意义。在思维的最深处,总有个声音在不断地提醒我自己:这不是真正的生活,不是那种能够体现人的本质意义的生活,这一生活与我的心灵、与我深爱的故乡、与最广阔的现实越来越远。我的故乡是穰县梁庄,我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即使在我离开故乡的这十几年中,我也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它。它是我生命中最深沉而又最痛苦的情感,我无法不注视它,无法不关心它.尤其是,当它,及千千万万个它,越来越被看成是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悲伤时。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担?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又是从什么时候起,一想起那日渐荒凉、寂寞的乡村,想起那在城市黑暗边缘忙碌、在火车站奋力挤拼的无数的农民工,就有悲怆欲哭的感觉?这一切,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又是如何发生的?它包含着多少历史的矛盾与错误?包含着多少生命的痛苦与呼喊?或许,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乡村的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因此,我一直有种冲动,真正回到乡村,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乡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努力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我希望,通过我的眼睛,能使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慢慢浮出历史的地表。由此,透视当代社会变迁中乡村的情感心理、文化状况和物理形态,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改革、现代性追求与中国乡村之间的关系。一个村庄如何衰败、更新、离散、重组?这些变化中间有哪些与现在、未来相联系?哪些是一经毁灭就永远不会再有,但对我们民族来说又非常重要的东西?

内容概要

  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该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
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作者简介

  梁鸿,女,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文艺思潮研究。发表学术访谈著作《巫婆的红筷子》,曾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上海文学》《中国图书商报》等学术期刊、报刊发表论文和专栏

书籍目录

前言 从梁庄出发
第一章 我的故乡是梁庄
 梦回穰县
 “迷失”在故乡
 梁庄的如烟往事
 一个村庄的生存镜像
第二章 蓬勃的“废墟村庄”
 第一代打工者:还愿意在村庄盖房子,那里才是家
 我的族人:在黑色的淤流之上建立的幸福生活
 老贵叔:砖厂是老百姓遭殃的铁证
 县水利局副局长:我管水,我也只能让孩子站在岸边
第三章 今天的“救救孩子”
 建昆婶: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老太
 芝婶:我这奶奶活成了爹妈、老师和校长
 五奶奶:老天爷,把我的命给孩子吧
 万明:梁庄猪场,教书育人
第四章 离乡出走的理想青年
 毅志:再也不去北京过那种非人的生活
 菊秀: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就是理想
 春梅:我不想死,我想活
 义哥:我原来是被抓的人,现在咱是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光河:儿女的命换来了一幢房子
第五章 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
 清立:无论走到哪儿,刀不能离身
 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墓地里
 姜疙瘩:领回来的老婆最后还是跑了
 清道哥:我这支书干了一辈子,可自己的家都没管好
第六章 被围困的乡村政治
 梁光正:我没当过官,“政治”却处处找我的麻烦
 老支书:选举给钱都找不来人
 现任村支书:让谁干这活就是让谁累死
第七章 农村的“新道德”之忧
 明太爷:我这一辈子算是叫“主”给坑了
 焕嫂子:我是七仙女的命
 巧玉:回来送前夫一程
 赵嫂:现在不管孙子,以后还想不想活
 万会:在棺材里把骨灰撒成人形
第八章 乡村的未来梦想
 困在泥淖中的乡村
 他们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
 梁庄的“华丽”转身
 寂寞的文化茶馆和戏台子
 再见,故乡!再见,妈妈!
后记

章节摘录

建昆婶: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老太2006年1月23日,县公安局到镇上高中把正在上课的王家少年带走了。就是他,杀害并强奸了村里八十二岁的刘老太。此时,距刘老太被害已经将近两年,距公安局驻村调查案件也已经有九个月。那九个月,村里的气氛紧张、恐怖,其中几个重点排查对象,包括村里的老单身汉钱家豁子、梁家光义因反复被查问而吓得神经错乱,疯掉了。王家少年,依然每天早晨从家里去上学,晚上回来睡觉,没有任何异常举动。据当时上课的老师讲,被抓的时候,王家少年非常平静,没有说话,也没有反抗,还把桌子上的文具、书收拾整齐,好像早就等着这一天似的。得知这个消息后,梁庄的人们都震惊了,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咋可能是这个小鳖娃儿?!白白净净的小伙子,不多说话,看着挺面善的,也不像村庄其他孩子一样逃学、上网、打游戏。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大家都还想着,王家终于要出个大学生了。王家,在梁庄第一次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而这一案件的曲折判案过程和之后被卷入的其他人更是在梁庄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004年4月2日,梁家建昆婶像往常一样,早晨6点多起来做饭,和两个孙子吃完后,把剩下的饭焐在炉子上,骑三轮车送孙子到镇上小学上学,然后到镇上的女儿家站一会儿。回到村里,去叫老母亲吃饭。建昆婶是从另一个县嫁过来的,她的母亲刘老太就她一个女儿,老了,成了五保户,女儿就把母亲接过来,住在梁庄。老太太极其要强,不愿意住在女儿家里面,说是怕外孙媳妇嫌弃,怕闺女夹在中间难受,就一个人住在路边一个小屋里,那是建昆婶看菜园时建的一个小屋。建昆婶急匆匆地骑着三轮车,想着饭还在锅上热着,怕糊了,到路口就喊着:“妈,妈,吃饭了。”没人应,她想着是不是老太太一个人先回去了,就回到家里,家里门也锁着。建昆婶又回到小屋,门锁着,但感觉有些不对头,鸡还在屋里叫,人要是出去了,鸡肯定会放出来的。建昆婶赶紧找人撞门。门一打开,人们被屋里的景象吓呆了:老太太身子朝着门的方向斜躺在床上,脚耷拉在地上,下身赤裸着,地上、床上、身上,到处都是血,头旁边有个砖头,再一看,头上被砸了一个大窟窿,鸡还在旁边啄来啄去地觅食。公安局来调查之后,确定为强奸案件,在老太太身上提取了精液,在房间里还发现了带血的锄头、碎了的骨头渣子等等。梁庄村像炸开了锅,人人都义愤填膺,人人都想抓住那个伤天害理的强奸犯。

后记

我常常想,生长于农村,家庭贫困而多难,我是有福的。它使我更深地体会到那掩盖在厚厚灰尘之下的乡村生活里某种内在的真实与矛盾,而这一真实与矛盾是一般意义的访客所无法获知的。它就类似于密码,只有出生在这个村庄,熟悉这个村庄的道路、坑塘、田地,年年月月走过村头那块青石板,并在上面崴了无数次脚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就一个以文学为生命的人来说,拥有大地、树木、河流的童年,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运,生命因此更宽广、敏锐.也更丰富、深远。每当踏上故乡的路,想起村头那棵优雅的槐树,想起家门口那棵春天里总是开满白色小花的老枣树.还有那株开满一束束紫色花朵的苦楝树,微风轻来,那故乡般馨香的味道;想起村庄后面长长的河坡,少年时代我每天从这里上学放学;想起下雨后那沟满河平的大地,那深绿油亮的庄稼,那湿润清新的空气,这种回忆总是让我感到幸福。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人在20世纪完成的,不过是一个产业资本从形成到过剩的历史进程;而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完成的,则是一个金融资本因产业过剩而异化,并且必然走向过剩的历史进程。在列强主导的资本主义文明阶段,各色人等都不得不半推半就地“被”纳入到历史进程中,对于被西方列强秉持弱肉强食之大型猫科动物理性暴打了差不多一百年的中国人而言,我们失去了太多东西!这本书,写梁庄,只是最近30年“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但愿读者不仅仅感受到其中的无奈!  ——经济学家、中国研究“三农”问题专家 温铁军在优美的散文抒写中读到了令人惊诧、震撼的中国现实;在残酷、崩裂的乡村中感受来自都市和欲望的社会挤压。这是一部具有别样之美的田野调查,又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纪实文本,更是一扇认识当下中国独具慧眼锐思的理论之窗。从这里,正可以触摸今日中国与文学的心脏。  ——著名作家 阎连科梁庄质疑、修正了关于农村的种种通行定见。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 李敬泽我希望,通过我的眼睛,能使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慢慢浮出历史的地表,并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梁鸿


编辑推荐

《中国在梁庄》:还原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粱庄!农民=底层+边缘+病症?乡村=民族的累赘+改革发展与现代化的负担?温铁军、阎连科、李敬泽倾情推荐每一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存在和个体情感,而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深深地印刻着这个时代的痕迹。坚守土地的农民:一年到头,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仍然只能混个温饱——“种地虽然免税了,但是肥料、种子、人工在不停地涨价。种一年地下来,也只是落个‘原地转’。”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这里过着缺乏爱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游戏,读书有啥用.将来还不是出去打工?”留守老人:年迈的身体还要照顾幼小的孙儿.他们浑浊的双眼里饱含着希望——“六七十岁的老两口,既当爹妈,又当老师、校长.能当好吗?”进城的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他们却永远都是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在梁庄 PDF格式下载



2010年“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一部比《活着》真实的非虚构文本温铁军、阎连科、李敬泽 倾情推荐还原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揭开社会温情的面纱,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倾听农民在新时代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感受农民在新时期的悲欢离合!2010年“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一部比《活着》真实的非虚构文本温铁军、阎连科、李敬泽 倾情推荐还原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揭开社会温情的面纱,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倾听农民在新时代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感受农民在新时期的悲欢离合!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该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该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作家就应该为他的时代而写,与时代共呼吸。”夏志清先生在评析张爱玲小说作品时也曾经说过:“认识之外更有强烈的情感——她发现了那个时代的可爱和可怕。”

我们知道夏志清先生在这里所说的‘可爱’和‘可怕’,完全代表了作家对外部世界认知体系理性和感性认识的两种不同表现,也就是说,即要发现终于刺破浓云的一束执著的光芒,接受它所带给世间万物的无限喜悦和希翼,又要敢于正视生机蓬勃的原野上始终存在的鼠洞、蚁穴……梁鸿和她最新出版的散文作品集《中国在梁庄》恰恰让我读到了这许多。

这里讲述的是土地的故事,更是热爱的故事。是《中国在梁庄》让我找到了我的家和我的土地。让我想起我的乡村,想起我也是农民的孩子。

游走在都市的大多时候,我时常会听到当地人自然而然流露出“她是外面人”的说法。而回家省亲,家乡人也会说我是“外面回来的”。我不知道“外面”这个词对于一个生命与一块土地,他们之间究竟具备怎样的相对论,更无法获得这里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如何界定的密码,于是在这样一种被长久地拒绝的无家可归的境地中,我曾经一度茫然若失,后来竟然麻木地以“无家之人”自诩。

其实家始终在我心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不是哪一个人、哪一次简单的拒绝所能割舍的,她就像我的父亲母亲、我的亲人和生我养我的土地一样,永远在我生命的延续与血脉的延绵中。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对家的热爱都无可比拟。那种爱恋或牵挂,疼惜或怨艾,都是关于爱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正如作者所说的,尽管有些时候“我的叙事只能是文学的,或类似于文学,而非彻底的真实。”可是“我希望通过我的眼睛,能使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慢慢浮出历史的地表,并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尽管我不知道梁庄在中国河南广阔土地的具体方向,可是通过作家热忱的叙述,已经让我情不自禁地开始热爱那片黑色的土地和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也明晰了今天飞速发展的富强之大国与一个小小的毫不知名的村庄拥有怎样的相互照见。这里完全没有学者般理性而又理性之判断,因为因爱而生的种种言说永远无法言尽。

这里写的是广袤土地上一个小小的村庄,这里浓缩了中国乡村的尴尬与悲凉。是《中国在梁庄》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学的良心,看到了作家的担当。

是的,是作家这样一种有所担当的呈现与表达,让我们完全有理由去相信文学的力量,相信一位关心中国乡村的知识分子,相信一部饱含热度的作品……所发出的声音、传递的信息和带给心灵的震撼与慰藉。

不可思议的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几度流泪不止。甚至读过很多天以后,这种情绪还不能完全平息。它让我心痛并惭愧。为我们所深爱的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陷落的尴尬境地,为我做为知识分子所不愿意也不曾做出表达的卑俗。这是一部说出许多人共同感受的作品,这是一部诠释了跨时代背景下村庄的疼痛、土地的疼痛和人类的疼痛的作品。它以大量的事实无可遮蔽地说出了某些现状或者真相——我们那些可爱的孩子,只能忍受与父母分离的痛苦,在奔波中完成自己最初的教育,在爱的无度缺失与无望中成长;我们为美好生活奔波的兄弟姐妹,只能无言地吞咽着任何一种人类自然情感的需求,成为漂泊在城市边缘的打工者,在隐忍中走过生命的青葱;而我们的河流、我们的土地……也在发展的洪流中丢失了原本的颜色。

这个时候,主宰世界的人类、永恒的村庄被还原于现实之中,已然变得千疮百孔——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这就是“在现代性的夹缝中丧失自我特性与生存空间的乡村”。

“有什么办法能够重新把这已经涣散的村庄精神再凝聚起来呢?”乡村在今天究竟需要怎样的存在?它的现状折射出怎样的社会问题……我在不断的阅读与诘问中开始了所有的思考。这是洞见了过去、现实与将来的民族情怀的思考,这是冷静、客观地呈现乡村图景的文字的思考,这是一位文学工作者葆有责任与道义的思考…….这也是拥有无限希望的乡土中国的思考。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现在又一直在农村工作,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对农村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有很多的感触。但也许是我天生愚钝,自己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村庄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也从未想过农村为什么会如此这般以及未来的命运会如何。直到我读了梁鸿的这本《中国在梁庄》,才对我有所触动。

有句话说,现在的中国“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非常经典。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为什么会与中国的经济列车产生裂痕,沦落到如此地步呢?

第一,是经济发展上的断裂。在建国后,一直采取的是城乡二元体制,农村需要为城市发展做贡献而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在改革开放初期,社队企业、乡镇企业有过一段红火的时间,但并未长久,转瞬即逝。现在又提倡产业集聚、产城融合、集约发展,更多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中,农村因为交通、科技等要素的缺失更是失去了发展经济的机会,只能依附于城市而存在。再加上国家建设的重点在城市,政策也向城市倾斜,城市越建越美,而农村缺乏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却越来越被边缘化,越来越差。所以农村与城市向不同的两个极端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宛如两个世界,两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断裂带。或许在某些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农村人会通过开采矿石而迅速发家,但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虽然也实现了生活富裕,但毁掉的是青山绿水,破坏的是生态环境,只会让城市与农村的差距离越来越大。现在也有诸多的奖补政策和资金,可是也只能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对于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

第二,是人口结构上的断裂。人口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现在人们想方设法追求经济利益,而在缺乏规模经营土壤的中国,农业的收益非常之低,人们只能选择拥向城市,通过务工、创业实现自己发家致富的梦想,千方百计的要变为城里人,享受城里人的生活。但这种工作又只有青壮年能够胜任,年老体弱者、年幼无知者都只能选择或者被迫留守在农村,要么孤独的生活,要么帮着抚养孙子孙女。城市成为吸食农村人口的“黑洞”,而且这种人口掠夺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这样就形成一个独特的现象,一个偌大的村庄,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中间缺了最具活力的一代,村庄因此而缺乏生机,缺乏动力,在经济发展中更处于弱势。而村庄这种人口结构上的断裂,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又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第三,是传统精神上的断裂。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习惯、共同心理背景的传承,有些是无形的,在潜移默化中传向下一代。经济发展本身就对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本身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人们从辽阔分散、自给自足的乡村走入了城市。他们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赖,只有依靠斤斤计较、彼此竞争、相互倾轧才能生存,与农村的生活法则完全不同,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他们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这一点尤其可怕,他们在城市的环境中鄙视和丢弃了农村的道德传统,但又没有完全接受城市的新的道德观念,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焦虑、一种困顿。与其同时,这些农村人口结构中的核心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拥向了城市,造成了农村人口结构上的空心化,使某些文化传统无法传承,旧的观念已经打破,新的秩序或者说新的法则新的信仰没有建立起来,整个村庄都陷入一种惶惑之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挣扎,但就是没有精神,缺乏灵气。上帝被打死了,我们该相信谁,该怎么生活呢?生在这样一个传统渐亡的世界,人们该怎样去寻找自己的感情依托和精神世界呢?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现实的存在,当然现实中的问题当然要更多更复杂。从长远的发展来说,从人类的未来来说,土地是有限的,为了养活巨大的人口,人们必须从粗放利用土地的农村搬迁到集约利用土地的城市,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用,以腾出更多的地方来种植农作物,这是历史的必然,所以,这些数量巨大的,代表着传统农耕文明的村庄,其与现代社会的裂痕只能越来越宽,越来越大,最终不可避免的要走向衰亡。所以我并不认同现在的新农村政策,在农村大量的修路,修建大量的基础设施,造成土地和资源的浪费不说,即便在能够看到的将来,它们最终都会闲置。但是我也觉得,感情不能代替理智,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让城市吞噬村庄的过程变得尽量平和与温情,最大限度的保留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特别是那些我们民族独有的东西,那是我们的中国人的根。

梁鸿是一个文艺评论家、人文学者,她在书中以女人特有的细腻、评论家独特的敏感和写实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她的家乡——河南的一个小村庄。她对农村的那种真挚的感情,使她可以用诗样的语言描述——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往上查三代,我们几乎都是农民,所以很能理解她的怀旧情节,也使全书读来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非常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与思考。这本书也非常值得一读。


今年过春节的时候,电视中提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农民工”——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青年,在改革初期出生、在经济告诉发展下成长,有着在外打工的父母。电视中的大部分他们,并不像我们常见的农民工那样——灰土的衣裳,黑红的脸庞。他们衣着干净,在人才市场中寻找着与自己内心相符合的工作。不知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们什么样的感触?是否农村在进步、农民素质在提高呢?
记得曾在一个好友分享的日志当中看到过这么一篇文章,大体内容是这样的:说中国的农民从建国到现在一直在牺牲,具体几次我已经不记得了,大致上说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城市化的发展,打压粮价,让种地的农民不能从农业获益;其次是在改革高速发展的时期,要保重粮食产量,并弥补城市建设力量的不足,让大量的农民来到城市,成为城市的最基层的建设者,但是却没得到应有的尊重。本来这篇文章已经在记忆中逐渐淡忘了,但是在看到《中国在梁庄》的时候,却一下子浮现了出来。
作者用平和的语言,真实的描述,凝聚出这本书,记录着现实,反思着发展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留守老人的赡养、家族权威的淡漠、村民自治的困惑等等。当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旗帜下大踏步向前,竖立起一座座标准化、模范化的农村时,那些更广义上的、交通并不便利、地方经济并不发达的农村又在这面旗帜下有着怎样的生活状态。这里是梁庄,是中国真正的农村——在城市的号召下,在脱贫的线路之上,处在两者之间,因为中间,所以平凡,但是正是因为他的平凡,所以更加真实可贵。
书的内容,并没有像小说般的有着大起大落、高潮伏笔等等。因为这是纪实小说,作者更多的着笔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刑事案件、道德评判、经济生活、村委选举等等。作者一般采用了自己的描述,和村民的诉说的方式,来为我们展现这些事情。一方面是作者自内心的感想,一方面是村民的思维看法,之间有相通之处,也有着矛盾的冲突。在对比之下,我们更容易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得到更多的思考。
在这些真实的“故事”当中,我们能看到农民的思维的多元性——对于环境生态的自我认识,比如在沙厂这段的记录当中,他们之中有人的前瞻性;对于道德正义的追求(当然,这是因为自己的亲人受到了伤害的一种糅合了报仇雪恨与法律的双重感情),比如在对于少年罪犯的“不宽容”的态度上;对于家族仇恨的纠结与宽容。这些都是最普通的中国民众在传统的孔孟思想与新时代的开放民主的思想冲突中的一种产物,面对着这些变革,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于中国传统的家族教育亲情血脉的束缚,在经济利益的冲突下演变成为的单纯的经济往来得失的损益,淡漠的亲情,儿女的独立,究竟是好是坏呢?
书中的内容太多,冲突太多,我也不能在此一一说来。
虽然这是纪实文学,重在为我们展现真实,但是在阅读过程当中,我还是能够深深的感觉到作者对于这个村庄的热爱。尤其是在她的孩子下车时的“这里脏”和后来喜欢在泥巴堆里游乐,而作者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这样亲切的接触这片土地的。书中文章在理性与真情之间辉映,我们在了解的过程中,同时也被感动着。
现如今,我工作在村子里面,感受着与梁庄不同的村庄。农村,农民,农业一直是我们国家政策的重点内容,而我们的眼光却并非如此,我们总是在说要建设祖国,了解祖国,但是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与我们最基本生活的保障,谁又能说真正的了解他们呢?中国在梁庄,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基础、是保障。更是因为他对于中国深处文化的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接轨之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下的真实状况。而这些真实情况,往往会被经济高速发展的光环所掩盖,被人忽略。可是他的存在却又为发展产生着巨大的生产力、推动力。忽略,并不是真正的不存在,矛盾并非能在时间的消磨中所解决。所以,在真实面前的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重新评估。
而作者的这本书便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种途径,让我们去了解。这里真实,这里深刻。


梁庄是作者的故乡,一个位于河南西南部穰县的小村庄。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作者于2008、2009年的寒暑假回到梁庄,历时五个月,走访调查梁庄。通过一个个家庭、个人现实生存、生活状态和兴衰演变、发展的描述,为我们展露了当前农村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包括乡村环境破坏、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外出打工青年生活、农村中老年人生活、乡村政治危机以及农村文化发展和新的道德危机,等等。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确实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方面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每次我回到故乡,从左邻右舍一个个家庭和亲戚、儿时伙伴的变化中,我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乡村正在经历的巨大改变。这种变化在带给我欣慰的同时也夹杂着许多辛酸的东西在里面,最为突出的有:一是留守儿童成长与教育问题,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二是老人的赡养和突发性大病的无钱救治问题,有了新农合后大病仍然看不起,许多人就是坐等死亡;三是以乡长、书记为首的强势宗族侵吞集体利益行为,“带头”享受上级对农村的各种补助、帮扶项目等,从而“率先”致富(我那个生产队里最高、最新、最好的楼就是乡长和他弟弟的,并且开奔驰、保时捷,他弟弟是本地恶霸,卖六合彩,开赌场,与镇长、书记、派出所长称兄道弟),通过表面“合法”的手段贱卖集体财产和土地给自己的亲戚,或收受好处卖给外人,有的甚至是明抢,看不出这些当权者是真正在为农民办事,村民选举形同虚设;四是农村道德日益滑坡,家庭内部、左邻右舍的亲情逐渐淡薄,一切向钱看齐,以前邻里间互相义务帮忙的现象已经被有偿帮助所代替,许多农民嗜赌六合彩,小偷小摸盛行。正如作者在书中说的,“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村庄,确实是中国农村的基本组织结构,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它将仍然存续一个很长久的时期。而它的健康,也必将影响着占据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素质。因此,我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正确定位新农村建设政策,我同意作者在书中的观点:“乡村,并不纯然是被改造的,或者,有许多东西可以保持,因为从中我们看到一个民族的深层情感,爱、善、纯厚、朴素、亲情等等,失去它们,我们将失去很多东西。”农民,从本质上来讲是质朴的,但在经济利益大冲击下,这种质朴却溃败得一塌糊涂。如何解决当前农村问题,我认为,首要的是要解决乡长、书记这些当权者的问题!中央的许多惠农政策都被他们截留、侵吞或者扭曲了,并且这种效应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农村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发展将始终是畸形和不稳定的!


2010年,强拆、矿难、火灾、高房价、高通胀、国际关系等工业化时代的“流行病”已经让民众的神经绷的很紧。岁末,梁鸿老师的《中国在梁庄》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依然广阔但却逐渐衰败的农村。与上面的“流行病”相比,“农民工”、“留守儿童”、“农村文化”等问题可能不够吸引眼球,短期内也难以改观,甚至暂时不会掀起轩然大波,但无论从人文的角度,还是发展的眼光,农村,不应该被遗忘,农民,不应该被蔑视,农业,不应该被荒废。正如《中国在梁庄》封面上所言“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梁鸿老师在《中国在梁庄》中,用朴实而又细腻的文字将自己对于家乡的童年记忆和十多年后重回故乡的调查实录一并呈现给我们。在书中,作者通过对进城农民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村政治精英这几大主体的采访,记录了农村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安全等领域的时代变迁。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因青壮年人口的常年流动,农村整体失去活力;因家庭教育不健全和教育的产业化,农村教育已经崩溃;因工业化、市场化的侵蚀,农村的经济和生态面临严峻挑战,农村以宗族为核心的治理结构,以礼教为权威的秩序传统也同时被世俗的财富权力所取代。当读到村里一家四个小孩因溺水而亡,爷爷奶奶因内疚而服毒自尽时,当读到18岁的王家少年因奸杀82岁老太太而被判死刑时,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无不因生命的脆弱和现实的冷酷而热泪盈眶。可贵的是,作者用理性思考代替了漫骂和谴责,也没有象有些浅薄的人那样,用今天农村的衰败去否定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的物质享受和人身解放。正如作者前言中写的“我警告自己,不要陷入某种潮流或派别之中”。作者不但直面今天农村衰败的事实,而且也反思改革前农村的贫穷愚昧。正因为本书“是一个归乡者对故乡的再次进入,不是一个启蒙者的眼光,而是重回生命之初,它是一种展示,而非判断或结论”的立场,因此,它应该成为全社会和决策层关注中国三农问题的一面镜子,而不是流派之争的工具。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民变成市民,让更多的农村变成城镇,已经成为民间和官方一致认可的关于中国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战略。作为战略也好,作为破解中国改革开放瓶颈的钥匙也好,都需要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甚至工业化、全球化的高度去认识,但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并承受了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苦难和变革的农村,已经走向衰败不但是既成事实,也是趋势所在。那里的树木、小河、鸟儿在我们的回忆中依然美好但却逐渐模糊,那里的平静祥和、自然淳朴、宗族礼教在历史的视野中依然浓墨重彩但在现实中却逐渐消失。主流的工业文明,是留恋乡土中国的内敛宽厚而保留它,还是自赏工业文明的高效实用而蚕食它?这是读完《中国在梁庄》后不得不引起人们思考的问题。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城市取代农村,这是生产关系和物质文明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大多数人的尊严和幸福感也水涨船高。就像梁庄的很多农民工,用多年在外打工的钱在老家盖了漂亮的大房子,但一年到头却根本住不了几天,而在城市的住所很可能是破旧的出租屋甚至是公棚,这样的生活绝对不是正常的现代公民所应有的生活。同样,城市化也绝不是简单的把农民赶到楼房里,让他们在社会化大分工中过上市民的日子,那样的城市化只能是“形象神不象”的四不像,也是有悖初衷的。

每一部关于农村问题的深度报告,都能引起“三农”问题的革命性变革,因为,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是农民的儿子。但愿《中国在梁庄》能够让那些青壮年时期挨饿挨斗,老年时期既当爷爷奶奶,又当爸爸妈妈,还当老师校长并注定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留守老人因作者的关怀而感到温暖;让所有来自农村并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做出贡献,但却要忍受亲人分离,忍受“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忍受被城市无情的边缘化的农民工因作者的关切而对未来充满希望;让所有已经生活在城市但“根”却在农村的精英能够象作者一样,在重拾童年美好回忆的同时,全面、客观的认识农村的现状,科学、认真的思考、筹划中国千万个“梁庄”的未来。


据说,《人民文学》选载了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已经它获得了2010年“人民文学奖”,作者将中国农民的痛与悲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与我们平常在媒体上所看到的一片大好形势完全不一样,媒体美化了这个时代,美化了这个社会,而《中国在梁庄》则将社会媒体温情的面纱揭开来,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
农民处于社会底层,是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虽然国家也在想尽种种办法尽量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他们的生活真的好起来了吗?梁鸿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
梁庄位于河南省,是一个很普通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每天过着普通的日子。但是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生命,他们的喜怒哀乐反映了我们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生活面貌,也使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待生活的理解……农民的生活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好起来,孩子的厌学、打工者的无归属感、老人的养老问题、人们的性幸福……从深层次来看,其实每一个问题都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甚至对社会都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这的确是农民在新时代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中国是一个实行城乡二元制的国家,什么是二元制,我想很多人不会体会的那么深和真实,只有跨越了城与乡这道深深的鸿沟的人群才能切身的体会。这群人就是生长于农村靠上大学走出农村来到城市并且享受到了市民待遇的一类人,这其中就包括了作者。
中国的农村实行着一套和城市截然不同的政策,从教育、医疗卫生、劳动保障、财政金融等等,农民的自给自足或者难听点说是自生自灭保证了这个国家的经济以比较轻松的负担而获得长足的快速发展。农村就像一个母亲用最后的乳汁和健康养大自己的孩子看着他展翅翱翔,自己却在慢慢的衰老倒下。经济与物质的浪潮冲击和摧毁了农村最后一丝亲情,农村在经历着从宗族血缘向经济联系构成群聚的阵痛,这种转型无情的撕裂着农村。农村在痛苦的挣扎,找不到方向,国家在倾力的帮助农村,但是已经离开土地的管理者们却始终不得要领,众多的政策治标不治本。
中国的农村有两类,一类比城市更像城市,虽然叫“村”不过中国的传统已不在,只是多了些钱财而已。另一类,就像作者的家乡一样在无助中挣扎。
作者没有什么高谈阔论,而是通过自己村里的男女老少一个个鲜活个体的真实故事来反映农村的现实。
这是一部村庄的断代史。我是属于跨越了城乡鸿沟的那群人之一,也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无限的眷恋,梦中的村庄是那么的熟悉与亲切,现实的村庄却又那么的陌生。虽然我的村庄并不像作者的村庄那么般贫困,我的乡亲也没有梁庄那么般苦难,但我还是感同身受,能够体会到作者的那份隐隐的悲伤、无奈。
我在作者的这部村庄史中看不到梁庄的希望在哪里,同样我也看不到境遇也好的多的我的村庄的希望。免税、农村合作医疗等等惠民政策只是给予了农民于“鱼”,但没有给予农村于“渔”。管理者们需要向作者一样回归农村,深入了解农民的苦与痛,才能指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使得中国农村恢复生机。
中国农村经历的这场阵痛是必然的,无可避免的,但是如果痊愈后不是凤凰涅槃而是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暴发户”,那将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这本书获奖了,令人很是欣慰,作者的呼声受到了关注,但愿不仅仅是关注。
城市与乡村,同一个中国,同一个世界。我想这不仅仅是我的心声,也是作者的。
有些中国在北京、上海,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新疆、西藏,有些中国在华西,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但不应该在梁庄。梁庄不是苦难与哀愁的代名词,梁庄应该是也必将是充满着生机、温暖、欢笑的。中国人有这个信心,中国的管理者有这个能力。


作者抽取了梁庄作为中国乡村的样本,透过一个个平常的村民讲述,呈现了在乡村生活的村民普遍的生活状况。梁庄,和千百个中国农村一样,曾经有过清澈流淌的河流,茂密深绿的庄稼,袅袅升腾的炊烟,关系紧密却又勾心斗角的邻里,陪伴作者长大的伙伴们现在都卷入各自的命运中挣扎,找寻着生存下去的意义。从这里隐约能读到自己熟悉的村庄的影子,那个我从小就想挣脱、逃离的村庄,现在因为已经消失,在记忆中变得分外美好起来。

我们也有过一个打麦场,不大,却曾经是小伙伴们活动的中心,我们在那里不知摔了多少跤学会了骑车,甚至摩托,每到收获季节,场上的大灯彻夜明亮,麦粒和着虫蝇的影子在灯下掠过一道道黑斑。还有露天电影、棉花地里长着的浆果……其实我所在的村子十多年前就已经接近消失,政府收走了农田,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农民们没有了农田,也没有了工厂,究竟靠什么生活?门前的小河很久以前就不能清洗任何东西,它变得黑臭,滋生无尽的蚊蝇,但是附近并没有所谓的工业污染啊。尽管如此,尽管我的村子早已经不美丽,早已经没有了如诗如画的夕阳和炊烟,但是现在拆掉了,我仍然感到悲凉。我再也没有敢到废墟上去过,我不愿意看到自小生长的院子一夕之间夷为废墟,一想起院中被拆迁工人拦腰砍断的桂花树,我心里会隐隐作痛。我还曾经和儿子在树下看过蚂蚁如何搬运虾壳,难道这也只能成为儿子模糊的记忆了吗?

我家的院墙上有两盏圆灯,像月亮一样放着温润的光芒,每次晚归到了村口,看到那光,心里就感到温暖。这个院子记录着我第一次成为少女时的难堪、尴尬和失落,也记录着我第一次被男孩子送回家的安心和快乐,虽然他并不是我的恋人,但正因为如此,现在回想起来更有被珍惜的感动。推土机碾去的不仅仅是我的家园,更是我的整个青春记忆。妈妈顺手把我所有的信件、日记都埋藏到了瓦砾之下,呵呵,我怀疑她是蓄意的。

晚上又看到一个章节,说的是乡村老年人晚景的凄凉。因为多子,便会产生宅基地纠纷,财产纠纷以及赡养义务怎样均摊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我们这里也在上演,尤其是现在补偿拆迁款的敏感时期,多少家庭或明或暗地争执甚至反目。我的大伯和伯母就面临这样的境地。三个儿子之间、儿媳之间、儿子与父母之间,哪里还有血浓于水的温情存在呢,究其缘由,并不是一笔巨款啊,怎么就能够抹杀几十年的含辛茹苦和骨肉情深?过年时去了大伯租住的小屋,仍然昏暗脏乱,两个人年逾七十,平时身体就不好,再加上年前两个儿子特意来说了好些决绝的话,大伯已经几天不能讲话,伯母不停地埋怨着,但是也听得出她的埋怨和诅咒并非出于真心。是啊,谁能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说出什么真正的狠话来呢,即使儿子已经不再愿意陪伴你走过最后的时光。

今天回妈妈家,听说大伯二月二请我们回家吃饭,他是一直把我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的,虽然和我的爸爸妈妈也曾经为了宅基地的事情闹僵,但是奇怪的是,乡村的人们闹得快,好得更快,我记忆中更多的是大伯和伯母对我的宠爱和温情。常常听妈妈说,要我对大伯好,因为在最贫穷的岁月里,大伯喝酒就着几块肉,只有我才有资格分到几块,他的亲生儿女都没有的。因为大伯也念着我的好,他醉到路边时,只有五岁的我会陪他坐下,哭着试图唤醒他。这一切我已经记不清,但是冲着这一点,我也感激大伯一辈子。当然,大伯二月二请客,主要还是挽回和儿子的关系,虽然大伯说,要是这一次他们再不来,以后就恩断义绝。但是,我知道他们也只是说说。

生活的平静表象下隐藏着那么多的暗流,它们折射着人性、道德以及乡村的生存规则,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的生活,也从来不知道其实许许多多平常人的命运的交集才构成了真正的历史。心里真是感谢这样一本书,它让我找到我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时代所忽视的人们其实有着令人起敬或悲悯的生活轨迹。

写到这里,忽然想念起远方的一位老朋友。今天在QQ上遇到,告知我家已经拆了,朋友竟然清晰地打出了我爸爸的名字,询问他现在搬往何处。亲爱的老朋友啊,让我远远地远远地拥抱你,就像拥抱这一段回不去的光阴。


阎连科这样评价此书——在优美的散文抒写中读到了令人惊诧、震撼的中国现实;在残酷、崩溃的乡村中感受来自都市和欲望的社会的挤压。这是一部具有别样之美的田野调查,又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纪实文学,更是一扇认识当下中国独具慧眼锐思的理论之窗。我始终有乡村有着浓厚的感情,长期以来,也一直想写一本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书。这本书的大纲,甚至具体到每章的题目,要采访哪些人,采访计划,都已详细写好。但由于种种原因,计划一直在我的计划中,始终未付诸行动。看了梁鸿这本书,有一种冲动,想立刻回到生我养我的那个小村庄,把自己的计划付诸行动。有关乡村的种种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背井离乡打工的农民,他们生活质量如何、留下来坚守土地的老人,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只能混个温饱的问题……这些,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是被大都市遗忘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落。若你曾经生活在乡村,若你也对乡村有着特殊的感情,看这本书,你一定会产生共鸣。


这本书是一口气读下来的,因为自己是在农村长大的,每年利用寒暑假的机会都回家小住时日,读起来显得有些亲切。 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使我也不时的想起儿时的伙伴、玩的游戏,真实,难得。在看到农村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很值得人深思。随着改革开放,随着农村资源的大力开发,昔日的青山绿水一日之间成了光秃秃的山坡,坑洼。所有的童年的美好的草地,有鸟窝的大树成了只有在梦中才能出现的场景。农村的发展和环境的匹配总是被人忽略,新农村的发展,不单单是是基础设施的道路的改造,更是对上个年代造成的生态问题寻求一个可行的解决之道和弥补。乡村地方的官僚制度,真实让人汗颜,我的家乡和这有着惊人的相似,基层的民主,何时能有真正的民主。此书思考了很多,对乡村的传统文化,道德都有了很深的思考,值得反思。在写作手法上通过加入当事人的口述和一些日记的方式,更能让我们看到朴实的农民。
  书中借父亲之口回忆了相当多的文革时代的记忆,似有为自己父亲打抱不平之感,我始终没有明白这是何意。毕竟文革早已经过去了,期间的事情的确很复杂,我们不能单单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文革有其时代发生的特定背景,对老一辈造成的痛苦我们只能接受和理解,而不能单纯的去评判对错。
  中国的梁庄,中国的真实农村!


《中国在梁庄》

中国的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学者都非常关心中国的乡村,因为他们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向上追溯一代两代,就几乎都是农民。虽然今天中国农村失去了话语权,我们也似乎看不到了乡村的存在。可是如果乡村真正出现了危机,那一定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费孝通写过江村那是中国古老的乡村,南方周末曾经连续十年关注中国的一个村,一个镇,一条街,十年的变化是惊人的,那是急剧变化中的乡村,而梁鸿的梁庄是今天的乡村,比以前富足多了,但是乡村中的年轻人却都去打工了,乡村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乡村的文化生活溃败了。

比起来刘亮程笔下的新疆,那里的乡村文化是多么让人神往。虽然在物质上非常贫困,但是那些人活得很开心。虽然已经看到被物质文明冲击的苗头但是变化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未可知。新疆幸运的有了一位刘亮程,把乡土文化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而我们中原的农村呢?那么多个梁庄,那么多传统就都烟消云散了,没有人记录保存下来,多遗憾啊!中国农民现在都想逃离乡村,而一旦逃到了城市,谁还会真正的关心乡村的命运。


在谈论波澜壮阔的历程和举世瞩目的成绩时,无论是政府、学界、知识者,还是农民大都会提及GDP保持了30多年的增长,全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精神生活的极大提高……一幅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安居乐业的和谐中国绚丽之画被描绘得令人自豪、自信。当然,人们也不会忽略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是仔细推敲之后,发现其主旨仍然是“歌功”思维在主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种种问题中的主体早已成了拥有话语权者口中统计数据的对象,他们被抽象了。其合理性往往被冠以所谓深入地全面地调查研究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群众的利益,且被反复强调。读书看报,这一理念早已被灌输,以为实践确实如此。
作家梁鸿发表的《中国在梁庄》,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深入思考,引发了更多关于发展的问题思考。梁老师在文章中呈现出一幅幅乡村的残酷场景,那些人物、故事与命运是那样得触目惊心,令人感到真实、痛切、震撼,让人们不得不正视,不得不深思。怎能想想,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和国度里,竟会存在死者已经下葬却被强行扒坟且实施火葬,“小学”沦为了“猪场”、“育人”变成了养猪,接班人因留守而在爱的缺失中沉沦甚至死去,理想竟然成了生活的沉重的包袱,等等现象。这是美好的生活么?
生活得好本来是生活的最终理由。生活是多维的而不是单向度的物质生活。简单地说,生活是面包+尊严。可是,中国的梁庄和梁庄们却是这样拼凑起来的生活,物质生活惨淡不堪,精神生活支离破碎,政治生活怨声载道……他们竟是在煎熬中坚强面对这些。他们的身躯、思想甚至于他们的一切却牢牢地为生活所支配,早已成了单向度:物质生活。生存/生命既是实现一切人类价值的前提,本身又是这些价值的条件。为了“面包”,为了“前提”,他们始终在卖命,美好生活却在远去。即使这个群体中的“觉悟”分子(义哥们),却是在“不要命的火拼”才寻找到一条通向现代化的羊肠小道……
他们是中国的公民,是超过N个国家人数的群体,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度的阶级兄弟。他们真的是我们的“阶级兄弟”么?那他们的利益实现被搁置在哪里了,那些个生命、生活、幸福被谁夺取了、占有了……原来那些处于旁观的人们给予他们的关怀是不真实的,是没有感情的;原来高速度并非是真正的发展,生活并非总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变好……
终于明白,繁荣的背后是极其复杂的,仅仅看一眼而不是“解剖麻雀”是无法了解其真实性的,正因为这样,慢慢衍生了今日的残酷。此时此刻,该抛弃那为GDP马首是瞻的思维了,我们太需要真正的发展了,需要一切的发展都是为全体人服务的发展,是更加维护甚至是补偿那被现代化甩丢了的群体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这也需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关注、关心这个群体。如此,我们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还原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揭开社会温情的面纱,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


本来只是想草翻一下,可仅是序言就抓住了我,让我得知这又将是一部中国农民调查。
  很少看到一个较为学术的主题以如此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很希望这是一个学者们与普通大众结合的起点,也希望可以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书。   
  农村的故事说不清道不完,虽然我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但亦有耳闻。在城镇化建设的道路里,希望农村可以坚守其一些最为本质的精神。也希望社会的多元化,可以给农村多一些生存发展的空间。
不过,是对我们身边的调查。是我们也心知肚明,看得到听得到,但未真正关注的身边的调查。
  很显然,梁鸿在很用心地完成这项事业。感叹。敬佩。


我的家乡离作者描写的地方不远。
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农村呢?包括我,一个来自贫困农村的所谓城里人。虽然自以为有很深的农村情节,或者也背负着服务她或改造她的理想,可我们真的理解吗?像作者所说,大部分人丛初中或高中开始,实质上已较大程度上脱离了农村的环境,隔膜了那么多年,你心中的村庄是真实的样子吗,亦或是你期望或希望的那个样子,要抛开自己的身份,做到客观的表述,的确很难。
这本书是文学作品吗?不是。是调查报告吗?也不像。作者通过独特的方式,尽量用平静地语气讲述着乡村的历史变迁。
读到此书的人,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


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关于当下中国农村现状的类似于报告文学加分析类的书籍。
通过作者对家乡“河南梁庄”近20年来的变迁、发展和诸多当事人的回忆、访谈、思索,对乡村现状有着深刻又精辟独到的分析。
淡淡的、怀旧的文字,浪漫而又抒情的回忆和感伤,既是梁庄,也是中国广大农村几十年来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的反映,包括了乡村物质状况、行政状况、复杂的邻里和人情关系,人员的流动,等等,等等。让人能切实的体会到,而不是那些假大空而又无聊的语言。
很多中国在北京,很多中国在上海,而更多的中国在梁庄,这是写在扉页上的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也是当下中国的真实反映。中国,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但是他的根,目前仍然在农村,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农村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
著者是难得的有责任心、有人文情怀的学者,有内容,有文字。
非常难得的、优秀的书籍!


该书真实记录了当下农村的经济社会现象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农村的生产关系和农民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改变,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却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农村走出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却无法象以前的学子一样一考“跃农门”,很多人游走在城市的边缘,等等。由此,农村不但成了村庄建设上的“空心村”,同时,也成了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向心力建设的“空心村”,农村在迷惘中向前发展。


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买这本书,还是通过论坛上的书友们的推荐。买了有一段时间,一直没时间看,陆陆续续看完了整本,感到的不仅仅是沉重。
在几年前,还是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几次回到老家,每次看到那污染的小溪,已经倒掉的社树,总是感到一种亲切感正在流失,这个美丽的乡村,小时候的天堂或许已经是快要入土的老人了。我的父母在他们那个年纪就通过高考离开了农村,我出身在城市读书生活在城市,但是更多的时候我宁愿在老家生活,那里有慈爱的祖父母,有很多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姑姑、叔叔,还有广阔的山林,有可以抓螃蟹的小溪,有可以抓蟋蟀的草地,有淳朴的村民。现在的农村早已不是以前的样子,环境污染的魔爪伸向农村,小溪里面的**和动物的尸体,山林呈现一半光秃的模样,虽然有补种的树苗,最令人感到陌生的是整个村庄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沉闷,如书中写的一般,村庄基本只要老人和小孩,而小孩也大部分时间留在了镇上的网吧里面,曾经的朝气真的找不到。我还小的时候,整个寒暑假都会在老家度过,那时候和村里的小伙伴在白炽灯下一起写寒暑假作业,白天一起在稻田小溪里面玩耍,那时候他们都说要读书考大学,然后去北京去上海,现在呢,他们都不见了,也许在遥远的广东打工吧,中国教育的不公平、地域的不平衡,他们没法读大学,只能高中过后去打工吧。但是那时候至少能看到希望,能看到奋斗的希望,现在孩子一般打算初中读完去打工吧。
中国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啊,赚钱才是正道,有了钱才有女人跟你,才能在物价房价飞涨的日子下活下去,我想我们现在真是在求生啊,农村的悲哀是中国的悲哀,真的是转型期吗?以后的岁月会怎么样,也许我更期望一种淳朴的岁月吧,而不是人人癫狂的逐利的年代。
读罢此书,终有千言难成一句,不如感叹一些继续工作吧


看完此书长叹一声。作者借自己的故乡道出中国乡村的现状,其实是整个乡村的缩影。其中的很多篇章与我的故乡惊人的相似,如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留守儿童、孤独的老人。可见,这也是当下中国的一个普遍现象了,并不局限于作者的故乡。乡村何以沦落到此,根源大概就在经济发展上。发展经济本身没有什么错,只有经济发达,老百姓的生活才能提高,但我们的发展路径有很大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沿海经济发达,青壮劳力都涌向该类地方。二是污染严重。我们的很多产业都是靠廉价劳动力及低重复建设,尤其是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我的老家基本都是炼煤炼焦的企业,整日里黑云密布。三是公民权利缺失。尽管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应的公民权利并未得到提高,尤其是在农村,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何权利。如果说,发展经济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但其附带的后果却是拖累百姓,那么,还发展经济干什么?犹记得小时候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清,小伙伴们经常下水摸鱼、游泳。如今,天不再蓝,水则肮脏不堪,早不是什么田园景观了。何以至此,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另:刚看完电影《最爱》,心情沉重,为什么会这样,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其实,从内心里,我一直也在思考这么一个命题,那就是中国的农村的希望在哪里?我本意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做这个课题的。
  作为人文学者的梁鸿,对于她生于斯长于斯的河南中部的乡村——梁庄,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她是从访谈的角度,对于梁庄里的村民的生活作了深刻的描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们、留守的妇孺病残、那些曾经有着希望的同辈、乡村的政治、乡村的文化。
  这些文字,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而言,是陌生甚至于怀疑的,然而,对于同样生活于皖北农村的我而言,我感同身受,甚至似曾相识,乃至可以在自己老家为梁庄里那些人物找到相同的身影。
  清明时节,再次回了趟老家,为了祭祖。萦绕于眼前和脑海里的一直是破败的景象,十年来几无改观。近乡情怯,愈发明显了。我能够对于这个乡村的贡献,实在可有可无。我已经很难融入这个魂牵梦绕的老家了,甚至连语言表达方式都有了很大的隔阂,虽然乡音依旧。
  梁鸿对于梁庄的未来,并没有给出任何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或许,这才是我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和《中国农民调查》不同,这本书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从农村的侧面切入,但是真正且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农村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看完,说不上心情沉重还是别的,只是感觉到,无望。
或许,从历史中寻求答案,或许,从他国发展史中求得答案,或者,惰性等待,或者,干脆无解。


读后引人深省,梁庄的今天将是中国村庄的明天,关注农村,关注农民。


一村一世界!深入的田野及精巧的行文勾勒出一个让人忧思的现实,告诉人们今日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变迁?读罢梁庄,“余音绕梁”。


 很少看到一个较为学术的主题以如此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很希望这是一个学者们与普通大众结合的起点,也希望可以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书。
  
  农村的故事说不清道不完,虽然我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但亦有耳闻。在城镇化建设的道路里,希望农村可以坚守其一些最为本质的精神。也希望社会的多元化,可以给农村多一些生存发展的空间。

作者就是梁庄的一份子,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年代走出了农村,融入了城市的生活。当她回过头来看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时,她的游子情怀油然而生。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写下这样一篇深刻的作品,真是让我很是羡慕。


许多零碎的片段、个人生活记录最后构成了一张中国农村现状的风貌图。作者力图使自己只是一个客观事实的记录者,而没有去愤青的呼喊或者增加温情脉脉的粉饰。值得一读。中国的未来在哪里?从全世界的趋势来看是城市,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特别是现在高房价压制了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农村都将存在,农民如何面对,如何生存,这不是一种研究,这是无数人实实在在的生活。本书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基础。


可见作者是真心想写一写农村,写一写农民。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写不出来,也写不到一定的深度。本书不是要写深度的,但是确实写了很多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真实的,有一些现实比书中描述的还要严峻。值得好好看后看的书,建议对中国的事感兴趣的人,想要为当今的中国建设做点什么的人,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


这本写的非常真实,客观、细腻,是一本难得一见的田野调查,看到它你就看到了中国的农村、农民、农业,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


作者选择家乡的村庄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来反映当前中国农村的现状,文章的内容是可信的,具有代表性的,据我所知,当下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也的确如文中所写,有很强的共性,诸如失地、打工、留守儿童、宗教等等,文章写的很客观,也很深刻。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县委书记的采访讲话。因为他讲的不是固有思维中的套话、官话、假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农村现状。此县委书记也改变了我对基层行政官员的看法,一直以来我觉得他们都是一些只懂官场而不懂治国的势利之人,看了这个县委书记的讲话,我觉得他很有思想,是个有作为,至少是想有作为的人。他对农村的情况很清楚,无论是经济、社会、民风、信仰都有自己的认识,这是难能可贵的,看来现在的领导也不全是酒桌上的英雄,在书桌上也大有能人。希望此书能对中国农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读了这本书,心情很沉重。这是本所写的地方跟我的家乡一样,整个中国的乡村也许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一本可以用心来读的书, 对每一个关心中国农村、农民的人都是值得一读,值得借鉴的。


很喜欢书里对乡村真实的描写,想了解近年来农村的变化及发展,可以一看。但是很担忧未来的农民,不知道他们要何去何从。


正如书面写的那样:还原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


作者眼中所见的农村,我也见过,因为故乡都在中原,但作者的敏锐、深刻、悯怀令人敬佩和感动。这本书绝不像作者自谦那样只是为农村近三十年的变迁“立此存照”,它促使人们思考农村和农民为改革发展做出的巨大牺牲,而每一个城市居民或多或少都是改革的受益者,甚至下岗工人都不会农民在日益分崩离析的传统家庭生活中的那种痛苦、无奈、无助与辛酸。中国应多些这样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社会观察者和思考者。


一部反映中国农村发展、变迁,中国农民悲与喜、苦与甜,中国农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的力作!


30多年前我曾插队在农村,一直关注农村人的生活状态.《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使我对农村近30年的生活状况有了一个了解.它是一本真实的随笔,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化进程已经吞噬了农村固有的一切,留给我们思索的是一大堆关于农村前途的疑问.


2010年在《人民文学》上看过节选,印象很深刻,看到全本很肯定的就买了。将这本书与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放在一起看,对认识中国当前农村社会现状产生的原因,会有更好地理解。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当代中国农村的现状。震惊之余又很伤感。20多年前还山清水秀的我的家乡,那个我梦里经常会去的小村庄也这般破败了吧。在当今中国我们都是没有故乡的人了。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调查,中国农民生存状况最最真实的实录。


梁庄只是中国村庄的一个普通村庄。亦是普遍现象。 这样的空巢现象如果归于贫富差距,毋宁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并不是说城市的生活一定比农村要好,但不可否认,城市拥有更多的机遇。仅这一条就足以让人们背井离乡。 回顾历史,社会的进步伴随的是阶级的产生,它更多依靠血统来划分。在近代,就拿中国来说,我们不拿血统说事,高考制度的恢复加剧了贫富差距,但同时正是高考带来了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力量。它在那个年代彻彻底底把人们进行了划分,依靠脑力劳动跟依靠体力劳动的两大人群。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导致各种问题。一个社会的发展,总是需要带头人,需要与众不同的人。 但并不是说,为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完全舍弃那平凡之人。若是如此,何需带头人。贫富问题自古有之。数不清的先哲在反思这一问题,为缓解它做出多少努力,但至今人们依然受它困扰。 只要公众认识到它,关注它,反思它。采取有效的措施,虽然成效不是立竿见影。但归根结底,人的意志的本质是改变历史的进程,我们愿尽一己之力。


这本书从农村的视角观察农村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我是在一个书店偶然看到了这本书非常喜欢,便用心记下了书号,从当当买了下来。读起来便不想放下。
希望能有更多这方面题材的书出现。中国的问题在农村,在农民,在我们忽视的角落。


我跟作者的经历大体是相近的,从河南农村出来,上学然后工作,可我对那个一年回去一两次的生我养我的村庄似乎已经有了某种说不清楚的隔膜,虽然也时常听到父母谈到村里的种种事情,每次回村目睹村里都让 我有些吃惊的变化,我却再也不愿回忆小时候在这里的快乐与忧伤相伴、欢欣与苦难相随的生活,可资回忆的小同学很少有在家的,以前的玩伴之间也再无共同语言。而作者的这本书却让我忆起了我和我的小村的过去,想起我的小村的现在与未来。特别是看到作者写她老家那颓败的老屋时,她那承载着过去的欢乐的坑塘、土地在今天的或消失或被污染时,我是深有同感,也禁不住潸然泪下的。稍感不足的是有些地方的文字有些错乱。


就如我的题目一样,如果你真的想去了解中国的农村、中国的农民已经中国农业的生产,乃至于目前中国很多给人造成困惑的事情,你真的应该看看这本书。一个小山村的记录,一张共和国基石的扫描,让我们去好好了解与感受吧。也许你将不再困惑。


这不是仅仅一个梁庄的故事,这是一个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的代表。
作者的序言尤为感人,书中关于乡村往事的描写也很到位,既贫穷落后,又淳朴美好。


一连买了三本关于农村的书,分别是 中国在梁庄、十四家、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都是好书,值得拜读


梁庄仅仅是一个村庄,位于河南西南部,是河南乃至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一标本的剖析,揭示了农村的现状,很有震撼力。


作为社会调查,她的方法是简单而真诚的,因而无疑是生动的。村庄,民族的子宫。它传承着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精神,它的平稳演进和变革,决定了中国的明天。而这一切,都最终依赖于农民与土地的固着关系。当然,作者并不是一个社会或法律学者,她对于现象背后的深层剖析是有局限的。


作者居然是位女性。这让人惊讶。然而很快我发现,这惊讶非常不必要。因为有此惊讶,说明我对女性有偏见。
中国女作家里面有良知有担当有真知有学识的多了去了。
然而仍然特别高兴,为此书,为作者。在讲究浮华精美的今天,谁真正把眼睛投向苦难悲催的广大农村,谁真正关注广大农村人的生活、孩子的成长、成人的幸福?如此客观,如此平实,又如此真实。这是纪实作品,也是艺术作品。
强烈推荐。


对于关心中国农村问题与农民现状的人,有必要看看此书,没有答案,只有问题。


之前看过节选,是《人民文学》力荐的作品,选摘过几万字,觉着看着不过瘾,看见当当上面有这本书,就马上买了一本,这是一本反映农村现状、农民生存状况的纪实作品,比那些虚无的小说给力!!......童鞋们,赶快买啊


其实,看着《中国在梁庄》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比起这些中部的农村,西部农村的现状比这些更让人寒心。。。曾经生活在这里,没有怎么发现,当它真正的写在书上的时候,真实的写照让人触目惊心。


作者对当前农村的描述非常真实、现实,没有歌功颂德的拔高与美化,在当今社会很多文人纷纷向上谄媚的大环境下,能够如此真实的作者十分难得。
通过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当今中国普通农村的现状,看看区别与新闻联播的社会主义农村到底是什么样。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书。


无意中在网上一篇文章中看到作者提到这本书,作为来自农村丙谷胺新农村发展与农民生活的我,就有一种想读的冲动,不知道是工作需要,还是兴趣、爱心使然。
《江南水乡》


晚上,看新买的《中国在梁庄》,拍案一叹,这样的书,这样的思考,这样的思想,何曾不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思索、一直在反思、一直在心里纠结不放的啊?总是有先知先觉的人把它展现出来,当下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哪一个没有自己的村庄啊?

我现在一闭上眼,脑子里展现的全是小时候的村庄,细到每一条路,每一条路上的树,每一个拐弯,过河的每一块石块。而对现在的村庄样子怎么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个大概来。

我知道,那时的村庄已经刻在我的脑子里了。

那时的村庄有小河,河里有小鱼小虾有泥鳅,河边有细细的沙,有又粗又高的柳树,有满山坡的浓密的灌木丛;那时的村庄有泉眼,几乎每条沟的尽头都有泉眼,长年累月地淌着清冽的甘泉。

那时的村庄有芦苇荡,在小河的尽头,积了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芦苇荡。

除了有小河,还有大河。离家二里路,有条大河,叫大沽河,白沙,水清澈见底。一个学校的师生都在夏天里去洗澡,女生在上游,男生在下游,中间隔着大片的芦苇。妇女们去洗衣服,洗了,就往沙滩上一摊,一会儿,拎起来一抖,干干净净。

如今的村庄,什么都没有了,变脏了。

以前的村庄,夏夜,把门口的街一扫,铺张草席,一大家子或一个胡同的人或坐或躺,干干净净,没有**,没有异味。如今哪里去寻这样一个地方啊?扫一千遍挖地三尺也扫不出这样一块干净的地方,到处是现代生活的**,把土地弄脏了。

那时,在地里干活,多好多干净的土地啊,我就是喜欢坐在干净的土地上,美妙而踏实,即使穿了新的衣衫也愿意席地而坐,土地是最干净的啊。如今的村庄如何寻得一块能够让人一屁股坐得下去的地方啊,没有了,找不到一块!门口没有了平整的大石头,没有了树荫,没有了干净的石块、沙子和泥土,没有了大树,没有了菜园子,没有了夏夜里围坐一起听老人讲三国说岳飞的热闹。

甚至了没有了庄稼,没有了自生自长自灭的青草。

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丢失了很多东西,丢了村庄,丢了乡土,丢了传统,现在的村庄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其内涵、其骨其肉已经没了。

我的村庄没了,中国的村庄没了。

这是多么令人心痛,令人扼腕惋惜的啊。


梁鸿的文字对我而言,极有杀伤力。因为,我也是从一个小小的村落里走出来,在城市里过着一种不真实的生活,每每想到农村,想到依然生活在那里的父母和乡邻,心中总是闷闷地痛。我是如此深沉地热爱故土,却似乎无能为力。


梁鸿以呈现的方式而让关注中国农村走向的人们深思。正好今天在《南方周末》上看到《阮仪三:我们已找不到回家的路》,其实,中国城市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何去何从,是这个国家整体面临的问题。希望在揭开的同时,有更多的建设性的意见出来并被采纳。


  很少看到一个较为学术的主题以如此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很希望这是一个学者们与普通大众结合的起点,也希望可以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书。
 农村的故事说不清道不完,虽然我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但亦有耳闻。在城镇化建设的道路里,希望农村可以坚守其一些最为本质的精神。也希望社会的多元化,可以给农村多一些生存发展的空间。


少有的对市场经济冲击下中国农村发展现状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描述、剖析的著作,读来令人感觉沉重!尽管学术深度还有欠缺,但最起码做到了客观、真实的呈现。


真的觉得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带给我的是对于当今农村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人际关系的深刻刻画。在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冲击,对于相对发展落后的农村,究竟带来了什么?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发展中的阵痛,笔者在思考,以牺牲掉乡土中国文化根性的发展,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笔者生于斯,成长于斯,因此她的思考,对于我们认识真正的农村,考虑如何对乡村的发展进行及时调整,是很有意义的。


“乡村,并不纯然是被改造的,或者,有许多东西可以保持,因为从中我们看到一个民族的深层情感,爱、善、淳厚、朴素、亲情等等,失去它们,将失去很多很多。当故乡以整体的、回忆的方式在心灵中存在,回来的欲望非常强烈,对它的爱也是完整的,经过这几个月深入肌理的分析与挖掘,故乡在我心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当爱和痛不再神秘,所有的一切都成为功利的东西,再回来的愿望和动力没有了。或许,是我的功利破坏、亵渎了对它的神圣情感,我对我故乡的人们的感情不再纯洁。”《中国在梁庄》的最后这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心里那份感觉真的是乱如麻。
   好作品往往撼人心魄,读好作品往往能丰富情感、思维,让人在反思生活、品味生活中升华境界、直面尘世,淡然面对已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欲念和物事。
   看《中国在梁庄》,就是这样的。
  


梁庄作为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展现了时代大背景下的中国村民的现实境遇和未来梦想。作为一部梁庄的心灵史,该书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关于国家以及个体命运的深层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本书,写得很好。与《中国农民调查》有得一比。里面的真实情况,读来特别令人心情沉重,但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快速发展的经济背后其他所有无法弥补的缺失!


当代中国农村的一个真实缩影,不要带着偏见去看待他,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共同的故乡


很多人生活在梁庄这样的环境中 这种环境中处于半封建当中 中国的发展很快北京上海 都已建成了国际大都市 但是更多的梁庄需要我们去发展 关注梁庄 关注农村发展农村 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通过真实的对话,优美的文笔,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过去和现状,很深刻


到处都在拆迁,农村已经全部城镇化了,90-00后的估计也只能在本书中才能听到类似传奇似的村庄故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印迹在本书中一一体现,值得一看


这本书我是在厕所里看了很久,然后在床上又看了一个月。经常翻到哪页又从哪页开始。

文笔很朴实,却写到了现在农村的现状,少有的深入农村的书,比起那啥乡村爱情的电视剧粉饰太平般,很沉重。


作者展现给我们真实的中国,中国绝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真正的中国,或者说大部分的中国应该就是像梁庄一样,双脚要踏实的踏在这样的土地上,向上跳才会更加有力!感谢作者!好书,强烈推荐!


对衰落的村庄一种纪实描述,写出了走出农村却还心寄农村的人们的心声,怀念乡村~


写得还行,很真实的中国农村现实情况记录,遗憾的是没有深度剖析,感觉功力不够,但能有客观真实的记录就已经比较难的了。推荐看。


作者来自农村,她的视角就更具特色。对于中国农村的现状,是一种白描下的真实。读完挺沉重的,我们何去何从啊?建议作者用这样的基调写本中国大城市的书吧,在现今大城市生活的人群,遇到的问题不会比农村少。


对于故乡,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梁鸿女士从自己生活的故乡近年来发生的变化来反思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让我们每个思念故乡怀念故乡的同时,心痛地看到他们正在发生着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变化.


符合当前农村农民现状,并且符合我家现状,看了之后,有一种身在其中的感觉。


此书最大价值是它的实证性,作者不是坐在书斋里搞研究,而是深入基层农村社会,真正体验农村、了解农村、关心农村,所以才写出了这样的好书,是一本了解、分析中国当前农村现状的好书,值得大家一读,作者的研究方法更这的学者学习。


也许是因为同是河南人才会对梁庄有着莫名的亲切感
一个一个生动的人物,他们背后的故事不只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变迁,更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
身为90后故事里的生活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
但是那么真实的被感动
又那么多不知道的现实,就是那样的存在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但中国仍然是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即使是城市人,也有很多与农村千丝万缕的联系;知梁庄,知中国,这本书很好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么血腥的农村现实就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看的时候就矛盾重重,想看但是真的看不下去,不看又放不下,也许像我们这些80后,很多都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农村和城市应该是在同步发展的,虽然落后点,但万万没有想到落后到如此地步,感觉一切都在倒退,倒退到了原始社会。
这么犀利的揭露不断崛起的中国背后那不为人所知的阴暗面,让我们这些未来新主人和祖国新的发展都开始审视、考虑什么才是真的和谐发展,我们还存在多少不和谐?


这是中国的另一个写照,中国崛起必须面对另一个现实,即解决这具有中国特色的却具有60%份量的农村问题。
也许它我们有点远,其实并不远,从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出发,也就一个小时的高铁路程,即可看到我们曾经的家园。但我们何曾以这样的眼光看过它,在这个剧变的时代看过它。。


中国农村之现状的真实体现


写出了中国农村真实、残酷的现状,值得一读!


很能揭示中国农村现状的一本书,让你了解真实的中国。


这本书再现了现实状态下的农村生活,使大家进一步地了解到中国的农村故事,作者以其独特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近代农村的生活,引人深思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真的要感谢这本书,觉得它说出了我们农村人想要被重视的心声。虽然我的家乡没有梁庄这么“原始”,不知道这个词用得是否恰当,但是这好像是事实。这样一本书应该早点出来,不管怎样,我希望有责任心的中国人都多关注一下我们农村的发展,和谐社会没有农村的贡献怎么可能会和谐得起来呢?


这本书写出了中国农村目前的真实状况,很值得看和收藏!接到书后,查看了一下,包装不错,绝对是正版!


它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它只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之一。这让我想到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村庄,它与梁庄一样,是那千千万万个村庄之一,不为人所知。世事变迁,小时候的那个村庄几乎已经没了,所有人都搬走了。现在住的地方,四周没有小河,没有田,更没有阵阵蛙鸣。我只想留着这本书,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拿给我的孩子看,告诉他:你妈妈小时候住的地方也是这样的,有田、有河、有土坡......


在中国像梁庄的村庄太多太多了。当下的中国问题还有很多。我朋友去北京时曾去见过她,问她下一步准备做什么。她说准备写一本梁庄在中国。一个人无力去改变世界,


真实反映了北方农村的现状,留有许多待深思的问题,值得多读几遍细细品味


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为读者揭开了农村的真实面目,可见作者对农村问题的关注,这是发自内心的


一个缩微的中国,一个侧面的中国。荒败的寂静的乡村,背面就是拆迁中的、建设中的、闹哄哄的城市,大视角,小文章;大时代,小人物。值得一看。熊培云是浪漫的,理论的,梁鸿是现实的,草根的,两人的书对比着看,很有意思。


像是自己村庄的事情 我在外求学几年 如今已在外地上班 也慢慢的脱离的村庄 脱离了故乡 但是逢年过节回家 一到村口 看见熟悉村庄 熟悉的面孔夹杂着几张新面孔 感觉依旧亲切如故 我知道 不管在哪 我的心适中离不开这里 不管我是嘴上承不承认 我的家人 朋友 儿时的伙伴 童年的记忆 等等 永远在这里 如同尘封在时间空间里 一旦看到类似场景 立刻就能激活 总之 书很朴实真实 反应的问题是普片的问题!支持


出自农村的我十年未曾回过故乡,不是我放弃和遗忘了故乡,是社会推动着我在城市中艰难却又充实的前行,书中的所有内容都让我深有感触,这几年也去过一些农村地方,和书中所述内容基本一样,作者也是出自农村,她很好的把握住了来源于乡村的思想精髓,值得一看!


梁庄只是普通的一个村庄,代表着千万个中国最底层的村庄,这个小圈子里的事情也许你所在的圈子里没有遇到或者没有出现过,那只是特殊性。总体来说,还是很中肯地。支持。


很真实平和的语言 很少见的作品 在这个充满浮躁 充满虚假的社会当下 这本书 告诉我我们曾经生活过农村的现实 真的要深深的思考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 为当下农村做些什么了


这本书在办公室传了一个圈,几个月后才回到我手上,看过的人都赞,开周会的时候几个人还一起讨论了这本书,觉得真的是浓缩了中国农村在里面,非常现实,内涵非常丰富,推荐!


梁庄在中国。梁庄只是千千万万个中国村庄中的普通一个。
中国在梁庄。梁庄是千千万万个中国村庄的缩影。
书中人物个个特点鲜明,真是反映了中国村庄的现实问题。


关心村庄 关心农民


一口气读完,让我看到了我们真实的中国,中国绝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真正的中国,或者说大部分的中国应该就是像梁庄一样,希望领导们也能读读!


因为我来自农村,对农村的现状很担忧,作者写出了中国农村的现实,同感


我来自农村,但是说实话,我真的不是很了解农村。因为上学,工作,从初中就已经开始离我的故乡越来越远。是这本书,让我又认识了农村,这个农村,是中国无数农村的缩影。在书里,我找到了家乡的影子,也重新了解了农村的问题,挣扎,矛盾,以及力量。


一个当下中国农村的微观缩影,见微知著,农村的传统,文化,血脉在社会转型中面临怎样的阵痛和隐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