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之后的马克思主义
2011-3
江苏人民
罗斯·阿比奈特
284
250000
无
《现代性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技术与社会变革》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资本主义在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期发生的主要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的方式。本书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媒体、审美和大众文化,资本主义与技术,全球化与政治抵抗,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政治。每一部分都先评述了马克思关于该主题的著述,然后考察了后现代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和革命学说的关系。《现代性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技术与社会变革》作者罗斯·阿比奈特(Ross
Abbinnett),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现为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lmingham)高级讲师。
罗斯·阿比奈特(Ross
Abbinnett),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现为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高级讲师。曾就读于英国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先后获得苏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哲学硕士和沃里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执教于普斯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和利兹城市大学(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罗斯主要从事新法国社会理论、伦理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性及哲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
引言
第一章意识形态、美学和大众文化
第一节唯物主义与意识形态
第二节文化的物化
第三节游戏化审美主义的兴起
第四节资本主义与超真实
第五节意识形态与差异
第二章资本主义与技术
第一节机器与社会化生产
第二节技术统治论的起源: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
第三节文明化的资本主义机器:德勒兹和內格里
第四节技术效应的伦理学:德里达和斯蒂格勒
第三章全球化与新国际
第一节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
第二节世界市场与全球转型
第三节“生物政治”生产与“新民主科学”
第四节超经济的资本主义
第五节“好客”政治学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与政治
第一节马克思与资本的力量
第二节后本体论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阶级政治的条款
第四节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版权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独特之处就在于商品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将商品再次还原成货币。换言之,资产阶级企业家生产商品,就是为了在公开市场中销售,这样就会获得比原来投入生产中的更多的资本。马克思把这种通过实现剩余价值而进行的货币到货币的转型,看作货币一商品一货币(M-C-M)关系。这种关系起源于更早期的生产活动组织。在这种生产活动组织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唯一条件。然而,一旦货币作为能够购买任何生活资料的一般等价物而出现,这种基于社会需求满足上的“简单商品流通”就被资本的分配力量取代了。因而,货币一商品一货币关系与以物易物经济之间的区别是,后者开始于个体生产者保障生活资料满足的需要,而前者开始于为了让货币回流到资本家那里的商品的交易(Marx,1990:249)。基于这个分析,一旦旧的交换体制或者是商品一货币一商品关系将货币确立为一般的价值表现,货币一商品一货币关系就能够作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与分配方式而出现(Marx,1990:256)。因此,这种资本的运动可以自己稳定价格;因为它不仅通过商品的生产使它的货币得到了扩张,而且通过将剩余价值以利润的形式再投资使它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扩张。隐含在这种关系中的是对于由原始材料转化成可销售商品的这一生产过程所花时间不断缩减的需求。
《现代性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技术与社会变革》是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
无
值得专业研究者看看,虽然深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