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国宝的国宝
2012-2
江苏人民出版社
张瑶
175
他,博览群书,征史探源,博中有专,学养深厚;他,为人谦和,提携后进,宽厚仁爱,藏而不私。他的一生,是勤奋求学、严谨治学的一生;他的一生,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就是将毕生心血与智慧奉献于文物研究和博物馆事业的史树青先生。
第一章鉴藏少年独名家
1.少年时代
2.中学时光
3.“捡漏”小试牛刀
第二章辅仁大学的七年
1_习文研史
2.两位恩师
第三章走上文博之路
1.短暂的教书生涯
2.初入历史博物馆
3.参加专业培训
第四章渐成栋梁
1.出版第一本学术专著
2.参加少数民族社会调查
3.筹建中国历史博物馆
4.兰亭论辩
第五章独具慧眼
1.早点摊上买回宣德盘
2.为历史博物馆征集成吉思汗画像
第六章文革苦难
1.捐献“海瑞行书轴”带来的劫难
2.柳亚子印章惹来的麻烦
3.遭受迫害,家破人亡
第七章甘苦自知,心系专业
1.向阳湖干校的下放生活
2.筹备出国文物展览
3.参与协助故宫举办的文物展览
4.参加修改中国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
5.对马王堆汉墓帛书的研究
第八章一心为公光明磊落
1.征集成吉思汗圣旨金牌
2.为国家征集文物
3.参加文物鉴定委员会
4.为驻外使馆清点鉴定文物
5.为文物走私案查扣物品做鉴定
第九章探索与发现
1.考证李白亲书墨迹
2.海南考察发现西汉银印
3.“海州二刻”的重大发现
第十章“文物百科全书”式的大家
1.提倡“书皮学”和“人名学”
2.目录学大师
3.朋友们的“资料库”
4.活辞典
5.能诗会赋,工书善画
第十一章沙里觅金,人弃我取
1.鉴定大家的“眼学”
2.“书画征史”的观点
……
第十二章 竹影书屋与几位老友
第十三章 培育后辈学人
第十四章 著述与研究
第十五章 心地无邪的老小孩
第十六章 照亮最后的人生
附录
版权页: 插图: 1958年,史树青参加了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先后前往乌鲁木齐、喀什、和阗、民丰、伊犁、塔城等地,调查少数民族历史,并编写简史、简志,参加了哈萨克族简史、简志的编写工作。 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最早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简称中央民委)发起,始自1956年。1958年6月,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在北京成立,这项工作转而由民族研究所主持进行。从各学科的专业机构抽调了1000多名专业人员和民族工作者,组成16个调查组,对各地少数民族的生产力、社会制度、发展历史和风俗习惯进行普查,整理了数千万字的调查资料,征集了一批民族文物,并拍摄了一批纪录片。1958年底,中央民委召集有关部门开会,讨论确定在调查报告基础上出版《民族自治地方概况》、各民族《简史》和《简志》三种丛书。到1964年为止,丛书共完成了57种初稿。 史树青参加的是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调查期间跑了很多地方,接触到了绚丽多彩的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这段生活对他的学术生涯起到了开阔视野、丰富经历的作用。史树青不但出色地完成了调查任务,参加了哈萨克族简史和简志的编写工作,还在当地文物调查中有过突破性的重大发现。1959年,史树青在新疆民丰县做调查时,发现了一枚出土于尼雅遗址的“司禾府印”。 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精绝国故址,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交通要塞,位于民丰县以北约10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汉书·西域传》里记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8820里。户480,口3360,胜兵500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2723里,南至戎卢国4日行。地厄狭,西通抒弥460里。”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1901年首次发现了这座古城,遗址中散落房屋、佛塔、寺院、城址、冶铸遗址、陶窑、墓葬、果园、水渠、涝坝等各种遗迹百余处,是新疆规模最大、保存状况良好,又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大型古文化遗址之一。自斯坦因发现尼雅遗址的十几年间,陆续有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学者到过尼雅进行考察,但没有留下可据考察的文字资料。尼雅遗址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发掘,应该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而史树青先生一行所在的调查组,正是尼雅遗址考察的先遣队。 1959年2月,史树青等调查组成员深入新疆民丰尼雅遗址,进行遗存清理和文物采集,“司禾府印”正是在这次采集中发现的。这是一枚炭精质地的桥纽方印,通高1.7厘米,边长2厘米,印文为阴刻篆文,分两行,一行“司禾”,一行“府印”。从字体和纽式特征上看,可以确认是汉朝时期的印章。汉代在西域驻兵屯田,为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曾沿路设立了许多屯田区的中心,“司禾府印”就是汉朝屯田官吏所使用的印章。在这次调查中,还在居住遗址内发现了麦粒、青稞、糜谷、干蔓菁等农作物遗存,也发现了木夯等用来开渠灌溉的农具,这些发现说明当时尼雅河畔的绿洲是一片适宜耕作的农业区。
《鉴定国宝的"国宝":史树青传》是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读史树青传,令人十分感动,他至所以能成为鉴定国宝的大家,很重要的是他刻苦赞研,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学习,这样日积月累,使他的鉴宝眼光有了极大的提高。 对于吴老的成就和鉴宝水平我们无可怀疑和挑剔,问题是如何把他的那套本领做到薪火相传,我以为这是文物界的头等大事,因为文革后我们这方面的人才受到的损失和破坏最为严重。看了这本书后感慨很深,耽心很大。
一口气阅完,老一代艺术家的的身上都有一个共性,对知识的求知与钻研,简朴的生活作风,能坚持一生,值得新时代的学者学习
还没读,不过很喜欢,一定会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