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

徐光春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徐光春  

页数:

36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既是根据其的录音材料所整理的文刊,书中具体包括了:中原文化的主要内容、圣贤文化、科技文化、中原文化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徐春光先生于2007年1月1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所做的关于“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的专题演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书籍目录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徐光春在香港恳谈会上的主题演讲一、中原文化的主要内容1.史前文化2.神龙文化3.政治文化4.圣贤文化5.思想文化6.名流文化7.英雄文化8.农耕文化9.商业文化10.科技文化11.医学文化12.汉字文化13.诗文文化14.宗教文化15.戏曲文化16.民俗文化17.武术文化18.姓氏文化二、中原文化的显著特点1.根源性2.原创性3.包容性4.开放性5.基础性三、中原文化的重要作用1.认识作用2.引领作用3.推动作用4.支撑作用5.凝聚作用附录一让中原文化走向世界——恳谈会嘉宾发言摘要附录二一、史前文化:中华文化之根二、神龙文化:华夏民族的崇祖文化三、政治文化:华夏政治文明的基石四、圣贤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五、思想文化:中华文明的核心六、名流文化:中华文化的灿烂星河七、英雄文化: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八、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九、商业文化:中华商业文明的精髓十、科技文化:光芒四射的文化瑰宝十一、医学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十二、汉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十三、诗文文化:中国文学的源头和高峰十四、宗教文化:以独特的方式诠释文化的厚重十五、戏曲文化:中华文明的艺术奇葩十六、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的根.十七、武术文化: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十八、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

章节摘录

  张生汉(河南大学文学院):历史上,数不清的河南人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特别是为汉语言文字的研究整理做出了卓越贡献。要建设现代化的新河南,在汉语言文字、特别是汉字及汉字文化的研究、普及应用方面,我们也应有所作为。要实现这一点,我认为一要制定好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二要重视专业队伍建设,加强汉字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利用,让河南争做汉字信息技术产业大省。  韩宇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汉字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弘扬汉字文化有助于增强世界华人的凝聚力,这既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中原汉字史的重要地位,弘扬汉字文化,对中原的崛起、河南的复兴,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弘扬汉字文化,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才有利于中华文化以更大的步伐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人民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消除误解,增进中国与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  弘扬汉字文化,有利于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得到更多独特的审美享受,也得到新的怡情养性、休闲娱乐的途径和方式。  汉字是一种神奇的文字,在世界各种文字中,从书写印刷角度看,同一份文件作品,汉字的用纸量是最少的。有位联合国资深外交官说,在任何一堆文件中,他一眼就能看出哪是汉字文件,那就是最薄的那一本。显然,汉字更合于经济的原则、环保的精神,汉字文化其实具有很强的现代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