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胡德坤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胡德坤  

页数:

30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该书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要求而编写的一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追求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本书共九章,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征程与光明前景为基本脉络,着重探讨了中国在近代世界的落伍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历史大变局中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国民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初期统治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兴起、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命运的抉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等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中国在近代世界的落伍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1 璀璨的中华文明与古代中国的强盛  1.1.1 独步世界的农耕文明  1.1.2 博大精深的古代思想文化  1.1.3 雄踞东方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1.2 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与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  1.2.1 西方资本主义扩张与早期中西关系  1.2.2 近代前夜清王朝由盛转衰 1.3 列强人侵与中国国家主权的沦丧  1.3.1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列强对华武力入侵   1.3.2 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国家主权的沦丧 1.4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1.4.1 中国社会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1.4.2 自然经济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1.5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嬗变  1.5.1 明后期以降之“西学东渐”  1.5.2 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嬗变第2章 历史大变局中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 2.1 历史大变局冲击下的两大传统力量  2.1.1 爱国军民抵御外侮、保卫社稷家园   2.1.2 近代社会中民众的悲惨处境  2.1.3 封建统治阶级的状况  2.2 社会剧变中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反抗运动  2.2.1 旧式农民大起义的延续与终结  2.2.2 民众面对新课题的抉择  2.3 清王朝的自强运动  2.3.1 “变事”不“变制”的自强运动  2.3.2 被动应变的清末新政 第3章 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 3.1 近代新兴阶级的形成与救亡图存的新追求  3.1.1 民族工商业的初步发展与新兴阶级的产生  3.1.2 维新思潮的兴起  3.1.3 民主共和思想的萌生  3.2 变法维新与早期思想启蒙  3.2.1 民族危机的深重与变法运动的兴起   3.2.2 戊戌变法失败与早期思想启蒙的推进  3.3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3.3.1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兴起  3.3.2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3.3.3 武昌起义  3.3.4 中华民国的建立 3.4 民国初年的政局与社会变动  3.4.1 议会政治的破产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3.4.2 共和与专制的较量   3.4.3 辛亥革命前后的边疆危机  3.4.3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动第4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国民革命第5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初期统治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兴起第6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7章 中国命运的抉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第8章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第9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结束语 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征程与光明前景

章节摘录

  到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的年代,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已达到空前尖锐的程度,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所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始终与侵略势力不共戴天,充满“灭洋”的精神。但义和团又明确提出“助清”、“扶清”的口号,表明义和团民众只看到了当时清朝统治者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没有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坚决反侵略的同时,却放松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警惕,结果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义和团就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迅速成为清政府为投降而加以叛卖的对象,腹背受敌,在血泊中失败。  显然,太平天国在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同时,迟迟没有认识到外国侵略势力的本质与危害;而义和团则在反侵略斗争中,又发生了对反封建传统的一定偏离。这两种偏向,反映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反抗运动,还不能明确地认识到和恰当地处理好反侵略与反封建两大斗争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都没有提过超出自然经济、封建传统的社会构想,往往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处在自然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发生的条件下,二者如何对待社会变化,对旧的农民起义传统是否有所超越呢?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歼为振衰起弊、开辟“新天新地新世界”而写的施政纲领。政治上,主张“人心公议”,实现“上下情通”,反对滥施刑罚,提倡化导社会风气;经济上,主张兴车马之利、舟楫之利,鼓励制造火车、轮船,办银行、发行纸币以利商贾士民,发展工矿制造业、邮政事业,奖励发明创造,准富人雇工;思想文化方面,提倡“施行正道,存真去伪”,破除传统迷信,主张办报纸,设立新闻官和意见箱,办学校和礼拜堂;对外关系方面,反对闭关自守,主张与外国平等相处,在讲信义的前提下与各国往来、贸易,允许外国传教士和技术人员前来服务,但不让他们“谤毁国法”。从这些内容来看,《资政新篇》的主旨,是要在太平天国政权之下,倡导和发展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这算是最进步的思想,符合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这种思想主张,是与洪仁歼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他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曾长时间滞留于香港,与西方人士交往密切,对西方资本主义有较多的了解,并产生了向往。值得注意的是,洪秀全在批阅《资政新篇》时,对其中的基本主张也均表赞同,这表明他与洪仁歼有同样的思想倾向。但是,洪仁歼与洪秀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了解还只是浅表的印象,也不可能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与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之间找到内在联系。对广大太平军将士来说,洪仁歼描述的“新世界”虽然十分新奇,但他们最关心的土地问题,《资政新篇》中并没有涉及。这样,就不可能设想太平军将士会自觉为“新世界”而奋斗。《资政新篇》最终没有化为太平天国的实际指南,它是当时一朵不结果的奇葩。  如果说太平天国少数领导人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过憧憬,那么义和团就是在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满腔义愤中,完全被“灭洋”的烈焰遮挡了冷静审视新的生产方式的目光。关于“灭洋”,义和团在揭帖中声明:“只因四十余年内,中国洋人到处行。三月之中都杀尽。中原不准有洋人。余者逐回外国去,免被割据逞奇能。”另有记载说:“义和拳谓铁路电线皆洋人所藉以祸中国,遂焚铁路,毁电线。”又说,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磁碗,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显然,义和团民众不能把外国的侵略与体现新的生产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外来事物区别开来,而是采取“灭洋”这样一种笼统排斥的态度。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PDF格式下载



还好吧 薄薄的一本 整体很好


可以 是我想要的 物流也快的


很仔细的


挺好,质量好,速度快


这书不错,值得购买!


跟网上看的一样


还没读完哦,当时是为了考试


帮同学买的,书很新 也很正!而且比起书店 便宜很多
就是 以后有的学了!
自考的还在 伤不起啊~~~~~~~


质量不错,发货速度没有想象中的快……


闲着无事,买来看看


考自考的,应该还不错吧


该书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要求而编写的一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其陈述缺新意,少真知!让庸者看过徒增民族偏执,智者看后无奈一笑又有几丝伤感。
一、官方目的出版,不少史实虽不致篡改但摘择隐匿之处不少,且繁简不当,容易给不了解此段历史的读者留下偏颇印象。
二、感情东西太多,理性分析太少,仅有之言也缺新意,更谈不上透彻,文字无非东挪西搬之累述,不知是作者水平如此还是受了教材出版的束缚。
三、事件缺少脉络,少大家之“横岭侧峰”的笔墨,著者尚不能有机表现,读者又何谈真正理解。
。。。。
总之!:还我钱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