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成长

凌志军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凌志军  

页数:

287  

Tag标签:

无  

前言

  收在这里的文字,叙述了1978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变化和冲突,牵涉到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巨细交织,贵贱混杂。都是真人真事,没有虚构。我虽掺杂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但也是眼见耳闻,有感而发。原是九个单行本,陆续印行,现在依原版集中重排,共九卷,没有增删,只是顺序稍有更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交锋》和《呼喊》这两本。是和我的同事马立诚合著。他设计了《交锋》全书的构架,并且撰写了其中第一、第二部分,因此他是这本书的第一作者。他也是《呼喊》卷三和卷四的撰写者。这两本书当时影响很大,争议也很大.这都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如果没有马立诚,就不会有这两本书。  很多人问我最喜欢自己的哪本书,这问题不好回答。每一次写作都是牵肠挂肚。作品好比儿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当然这是夹杂了个人情感,倘若平心而论,哪能没有高下呢!单说技巧,我想最为洒脱开放、也能代表我的写作追求的.应当是《变化》。在这之前,《沉浮》属于典型的时政文字,《交锋》和《呼喊》也是。我对塞满主流报刊上的、人云亦云、套话连篇、完全没有独立精神的文章。不能接受。想要另辟新途,所以这些文字的品格与流行的时政文章截然不同。在这之后的《追随智慧》、《联想风云》、《成长》、《中国的新革命》。是在试图开拓当代中国商业史的写作空间,从政治和文化的立场来叙述经济技术,又以大历史的眼光来衡量瞬间。可是要说在写作方面更进一步,自《变化》之后,便觉得非常困难。

内容概要

世上真有神童和天才吗?也许有。但是本书要告诉你:不是神童也一样可以成为天才。 畅销书作家凌志军为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普通,有的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 不承认自己是天才的天才们在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

作者简介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起跑线” “E学生” 如果回到五岁以前 自由的天地 回忆 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 流放地 新“开复定理” 我也有一种恐惧感 怎样对付小时候的发育不良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 新发现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 自信是成长之路上的第一路标 灾难发生之后 不要小看自己 亚勤话题 一句话影响一生 历史性的时刻 你的潜力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消极的图像离他远去,积极的图像回来了 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 自信的力量 自信是什么? 新发现第三章 我到底要什么 “深蓝”是怎样炼成的 开窍 做最好的‘你自己” 在美国读书很辛苦,但是不痛苦 因为不喜欢才烦恼,不是因为烦恼而不喜欢 美国孩子按照意愿读书,中国孩子把读书当志愿 排队的文化 我凭什么进入麻省理工 我不在乎总是“第二名”,但我在乎学什么专业 过坎的制度 “中国黑客” 新发现第四章 爸爸和妈妈 离家时刻 父亲的遗产 儿子的价值 慈父严母 难涫的角色 “期望值” 应当说的话和不应当说的话 严格好?宽松好? 我的孩子在想什么 与一位美国父亲的对话 做孩子喜欢的事情,不是让孩子做你喜欢的事 信任的力量 旧式父母和新式父母第五章 大脑的成长 刘策学画 “神经树” 两个大脑 悟性 惊人的一致 课外时间我们喜欢做什么 用你的左手 让大脑冲破牢笼 新发现第六章 学习是一种态度 智力的折扣 大脑集中指数:提高大脑使用率的最直接的因素 大脑开放指数:怎样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大脑主动指数:主动和被动大不一样 为什么学习越好的孩子主动性越差 做一个丰动的人 浪子回头 没有什么比“态度”更重要的了 有时候凡人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 姐姐和妹妹 把整个人生当做一次长跑 出国好还是不出国好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区别第七章 情商时代 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的两倍 从“D学生”到“E学生” 信念在前边引导着他 幸福是相对的 “出国梦”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第一名” 友谊的力量 高中同学的来信 建立目标的过程 “少年班” 情商的力量 “电梯演讲” 你为什么不说话 优秀的代价 你别看我是个好学生,其实我不快乐 新发现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 关于“人品第几”的辩论 给中国副总理写封信 大师风范 我看到了真正的大师 共性 可遇不可求 力量的源泉 我喜欢数学,因为喜欢那个老师 “神奇小子”的苦恼 “清华太老了” 我为什么不做院长 新发现结束语 救救我们的孩子附录 我看到很多中国学生被浪费了,真可惜——与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的对话 改变我们的教育文化——与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副院长张宏江和沈向洋的对话 听听孩子的呐喊——本书读者与作者的书信选编

章节摘录

  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 张亚勤:那时候没人整天逼我成个什么“才”,可是看我在学校里面 跳来跳去,老师也不阻止,只是对我说:“只要考试能通过,你上哪个年 级都可以。”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形令人啼笑皆非:它一点儿也不像是读书,倒像是一场游戏。游戏持续了两年,这小男孩读完小学六年的课程。1972年,亚勤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回到太原妈妈身边。妈妈是位中学 教师,上班的那所学校与一所小学连在一起,于是亚勤就到妈妈的学校里 读书。那时候,学校不像今天这么正规,老师对学生也不像现在这么严厉。孩子上课时所拥有的自由,也是今天的学生难以想象的。亚勤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喜欢的课就拼命听,要是觉得哪门课没意思,就换一门,要是不喜欢哪位老师,也就不再去听他的课。有时候上课,听着听着觉得 没意思了,就出去玩,老师也不管他。没有人批评他,也没有人把他妈妈 叫到办公室里来谈话。现在学校里面层出不穷的老师打骂、体罚学生的事 情,那时候闻所未闻。老师只要一天不挨学生的骂,就要谢天谢地了。妈妈除了讲课,还在学校里编写一些讲义,眼看儿子不喜欢老师在课 堂上讲的东西,也不强迫他去听,就在家里给他讲课。亚勤后来一直怀念 母亲给他讲课的那些时光:“妈妈什么都会教,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她讲什么我就听什么,真的很有意思。” 妈妈不仅什么都教,而且方法还挺奇怪。她从不讲究什么循序渐进,也不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看这孩子明白了低年级的课程,马上就去讲高 年级的。小学的课本还没讲完,中学的课本就穿插进来。亚勤就这么肆无忌惮地在各门功课和各个年级之间穿插跳跃,一点儿 规矩也没有。这个学期还在读一年级,下个学期就跑进三年级的教室里去 ,再下个学期就进了四年级。本来六年的小学课程,他在第二年就全读完 了。到了第三年,亚勤觉得再也没有哪个教室里讲的东西是新鲜的。上课 百无聊赖,所以干脆不听,有时候实在坐不住了,就跑到教室外面玩。有一天妈妈对他说:“既然你不喜欢听小学的课,那你就到中学去吧 。” 亚勤受到如此鼓励,大为振奋,于是偷偷钻进初中的班里去,坐在最 后一排。好在中学小学都是一个院子里,老师都是妈妈的熟人,对这孩子 网开一面。听着听着,他就成了正式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这一年,他九岁。那时候“文革”还没结束,学校里乱七八糟,教学不正规。亚勤再次 从这种“不正规”中得到好处:“我感觉我在小学和中学就没有受到正规 教育,头一个学期上学,第二个学期可能就不去了。” 妈妈还是在家里给他讲课。亚勤还是想进哪个教室就进哪个教室。读 完初一,直接去了初三。一边上课一边去参加数学竞赛,半年之后,又去 读高一。高一读了上学期,又去读高二的下学期。说是读高二,其实学的 都是高三的课。就这样,他用一年半的时间读完初中,又用一年读完高中 ,到了1978年,他高中毕业了。这一年,他十二岁。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学制”,对于现在的学校和现在的学生来说,简 直不能想象。那个年代的老师,都是刚刚从“牛棚”里走出来的,脑子里 面的旧规矩早就被打烂了,新规矩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对学生也特别放 纵。“郧时候没人整天逼我成个什么‘才’,可是看我在学校里面跳来跳 去,老师也不阻止,只是对我说:‘只要考试能通过,你上哪个年级都可 以。’” 太原虽说是省城,可并不大,出了这么一个从不正经上课、却跳来跳 去的孩子,很快满城皆知。亚勤成了老师们推广的榜样,整个城市都在谈论他。“文革”结束了 ,百废待兴,中国人把学校砸烂、把书本付之一炬的历史已有十年,现在 人人渴望上学渴望读书。老师开始动员这个孩子去谈“经验”,教给别人 怎么刻苦用功怎么尽快成才。很多人坐在下面听他说话,有老师,也有比 他高一个脑袋的同学,个个如饥似渴,目不转睛。有一天他去一所学校,看到那里挂了一块黑板,上面写着:“掀起学习张亚勤的新高潮。” 他觉得有点好玩儿,还有点好笑。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想起那些大标 语和那些坐在下面的听众,“还觉得特别有意思”。“其实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说,挺糊涂的就上了高中。”亚勤说。他只记得,那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在动荡,没有安定的感觉,没有正常 的生活,也没有公式化的学习,一点也不像现在的孩子,每天只是从家里 到学校,过着“两点连一线”的生活。他的唯一苦恼是从来没有什么要好 的同学,他的好朋友都不是同学,而是邻居的孩子,甚至还有街头相识的 小伙伴。因为“我在一个班里停留的时间从没有超过一年的,而且年龄总 是比同学差了好多,个子就差得更多。”这让他和同学很难建立起一种亲 密而持久的关系。同学们并不欺负他,对他挺友善。在同学眼里,他是个 独往独来,既聪明又淘气,还有几分神秘的孩子。“我是有一点小聪明。可是我觉得仅仅从天赋来说,我不可能比别人 强那么多。”张亚勤这样说。旁人问起他的经验,他就说: “幸亏那时候中学和小学的参考书很少,不像现在,满大街都是,花 花绿绿的。要不我的童年和少年也许不会那么开心,至少不会有那么空闲 的时间去玩儿。” 听者觉得不过瘾,再三追问,他又说: “学习的关键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理解最根 本的定义,其实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相反。所以我觉得,你 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是很重要的。你在脑子里面装了那么多没有用的东西 ,那些有用的东西就找不到了。实际上现在的小学、中学,包括大学,有 用处的东西无非就是那几样。你不用花很多时间去思考那些复杂的问题,只要理解那些最基本的原理,脑子里非常清楚,这样你的大脑的单位面积 里产生的压强,要比别人高得多,你花的时间可能是别人的十分之一,但 是你弄清楚了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手上的种种数据很清楚地证明,对待教育的那种随意、宽容、听 凭自然的态度,在今天已经消失殆尽。承担着教育之责的人们,已经变得 越来越刻意和武断。他们倾向于把教育当做一套严格的程序。一个人要想 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婴儿时期,甚至在母亲胎中就开始接受严格训练,煞 费苦心,环环相扣,一丝不苟,每一个环节都在预先设定的计划中。另外 一些人抵制这种教育观念,他们说那些父母不把自己孩子当人,而是当做 一个产品,就像在一条生产线上精心打造一辆轿车或者一台电视机,对于 那些人趋之若鹜的“重点学校”,他们讽刺地说那不过是“神童集中营” ,里面的孩子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说到他们自己的教育观念,他们没 有那么系统的道理可说,只不过倾向于放任孩子的愿望。即使不能让他们 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应当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童年。但是后者的声音非 常弱小,听上去就像是一群失败者的自我安慰。有人把这两种情形说给张亚勤听,询问他的想法。他笑了:“我很难 说我小时候受的是哪一种教育,好像这两种都不是。” 看到对方脸上不解的神情,他接着说:“妈妈放任我的任何兴趣,却 不肯放任我的坏习惯。” 在亚勤的心里,母亲兼有宽容和严厉两种形象。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 ,像所有的独生子一样,是家庭的中心,大家都宠着他,但是如果他在没 有完成作业之前就跑出去玩,妈妈就会露出最严厉的一面来。像所有的男孩子一样,亚勤也贪玩。那时候作业少,也没有什么考试 ,所以有很多时间出去玩。他的兴趣广泛,学画画,下围棋,还打羽毛球 。每一个兴趣都从妈妈那里得到鼓励。可是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具有控制自己的能力,禀性聪慧的孩子,更加 容易东张西望,还时时表现出一种“坐不住”的样子来。亚勤喜欢把所有 的学习当游戏,对所有的游戏都没常性,喜新厌旧,也没有一个兴趣能够 坚持不懈。有一天母亲令儿子坐在面前,说话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你是一 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后台,你将来总要自己养活自己。所以你从现在 起做事情就要有恒心。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母亲是做 教师的,心里明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比塞给他一大堆知识都重 要,所以对儿子说:“先做应该做的事,然后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亚勤想想这话,觉得有道理。于是每天下午三点钟回到家里,第一件 事就是完成妈妈和外婆留下的作业。他希望快点完成功课,然后去玩。所以每逢这种时候总是精力集中,也很认真。他做得很快,从来没有超过一个小时,这让他有很多玩的时间 。没有功课的时候,他心里轻松,玩得特别开心,这又让他下一次更认真 更快捷地完成功课。终于有一天,妈妈拿不出什么题来让他做了,因为他 把家里所有参考书上的练习题都做完了。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要确立的第四个观念是 :不怕淘气,就怕没有一个好习惯。P16-19

媒体关注与评论

  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普通,有的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本书为我们讲述了这一群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  在中国做记者和财经写作者,要找研究型的榜样,首选是凌志军。对上世纪90年代的细微观察和评论,我没有看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凌志军作为中国政论写作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已经成为不是谦辞可以推却的事实。  ——《人物》杂志  凌志军先生以诚实的态度让政论诚实地走进公众,影响着那些必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年轻人。我们相信,他业已"尽可能地向读者说了心里想要说的话",最大限度地保持着诚实的大勇之气。  ——《南风窗》杂志1993年"年度人物奖"颁奖词。  凌志军的选材多带有前沿性,他是属于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强的新闻工作者。  ——《凤凰周刊》  凌志军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界有独特价值的一个作家。凌志军的最大的价值在他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凌志军的著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历史轿值。  ——杨浪(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成长 PDF格式下载



微软小子都被成为天才,但他们自己不会认为自己是天才,他们如果认为自己是天才,他们就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了.他们确实普通,有的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但他们走的是一条自己共同智慧之路.本书就是为我们讲述了这一群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


一如既往的喜欢凌志军的书~


看的时候,犹如自己的思想在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中的李开复等这些世界一流的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在对话。这本书在我对儿子的教育中有着指明灯的意义。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教育孩子另一个视角,希望可以借助这个视角在教育孩子上有所应用


本书会给家长带来一些教育上的启发,超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学习的渴望要远远超过普通孩子。他们能主动的去学习,因学习而快乐。


该书无论对在读的学子,还是养育孩子的父母,都有很好的指引借鉴之意义。我一边读,一边把我的体会和感想和我刚进大学的儿子分享,他也很喜欢。我还买了一本送朋友。还会买多几本送人。如今,培养、教育孩子是大家都重视的事情。我希望我更多的朋友受到影响。


在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十多年之后,我终于在这本书的引导下看到了另一种成才的道路.真诚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同样在成长路上迷茫前行的朋友们


建议做父母的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建议所有做老师的更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我找了很久这本书···教育意义很大··值得看··对以后孩子的教育也很有意义


这本书很有教育意义,大人、孩子都可以分享,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值得孩子和我们学习的一本好教材!


教育孩子不错的书


还没看过,但是听朋友说不错。


我很喜欢这本书,所以买了纸质版的,书是2008年印刷的,说实话感觉这个价贵了点,但质量确实挺好的,很喜欢~


本来有一本老版的,这本是买来送给外甥的,相信他会喜欢


特别喜欢 这次买给朋友的 很好


写得真实,还在继续看。


这本还没看,不过看了其他的估计应该不错


别人推荐购买,不错!


thisisagoodbookformasterinsoftwareorpeoplewhowantstolearnexperiencefrommicro


适合12岁以下孩子的家长看一看,对怎样引导00后、10后健康成长很有启发。


粗略的浏览了一下,感觉适合即将上大学的孩子和家长读,因为里面讲的故事都是大学后的


看了一部分,内容还不错啊


还是简本好


整本书就是把一些人的生活工作经历凑在一起,没感觉有啥收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