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拐点

叶文益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

叶文益  

页数:

195  

前言

  今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中国从此踏上了强国富民的振兴之旅,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纪元。  漫漫历史长河中,6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中国已经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古老的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刚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共和国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今天的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和谐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昔日饱受西方国家孤立围困的共和国,已经成为了维护和推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在沉寂一百多年之后,也日益展现其无穷的魅力。中国,像一艘刚刚起航的巨轮,正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破浪前行。  广东地处祖国南疆,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试验田,广东6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了新中国沧桑巨变的缩影。

内容概要

  《拐点:解码广州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初,刚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共和国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今天的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和谐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昔日饱受西方国家孤立围困的共和国,已经成为了维护和推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在沉寂一百多年之后,也日益展现其无穷的魅力。

作者简介

  叶文益,海南省文昌市人。现任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革命史、中共广东地方史、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工作。专著有《广东革命报刊史》(19191949)、《叶剑英与毛泽东》、《文韬武略一元戎叶剑英》,合著有《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军事工作》、《叶剑英在广东的实践与理论》、《中国苏区辞典》、《澳门归程》、《粤海魂》、《中共广东地方史》(青少年读本)等。曾发表有关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急于求成:“大跃进”战车陷入泥沼一、“超英赶美”狂飙突起二、农业“卫星”争相竞放三、“浮夸风”的严重恶果四、“太跃进”战车戛然而止第二章 体察民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逆耳忠言二、亡羊补牢三、广东来了中央调查组第三章 会师广州:群英聚首共谋良策一、政治局常委初聚广州小岛二、“三南会议”三、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三、《农业六十条》的产生四、从“三月草案”到“六月修正草案”五、《农业六十条》的历史地位第五章 力挽困局:调整政策共克时艰一、1961年的调整二、寻找粮源度饥荒三、缩减城镇人口四、“共产风”的清理和退赔第六章 承认差别:克服两个“平均主义”一、“平均主义”的产生二、《调查纪要》引起毛泽东的思考三、广州会议的中心议题四、毛泽东肯定“分配大包干”第七章 顺应民意:公共食堂垮散消亡一、“吃饭不要钱”的闹剧二、垮散后的强制恢复三、“村官”诤言惊动毛泽东四、《农业六十条》加速食堂衰亡第八章 昙花一现:瞬息即逝的供给制一、“共产主义萌芽”的供给制二、远离现实的美妙理想三、广州会议上的又一热点议题四、供给制烟消云散第九章 大步后退:下调基本核算单位一、“社有制”对家业生产的束缚二、所有制问题引发的“风潮”三、广州会议上邓子恢的“以生产队为基础”论第十章 局面初定:走出困境喜见复苏一、广州会议后农村形势好转二、《农业六十条》成效明显三、农业生产喜见复苏四、事情仍未能终结第十一章 痛定思痛:历史的沉思与启示一、如何看待这一段历电二、对广州会议的认识三、阵痛过后的思考四、历史的启示结束语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大跃进”期间,面对着全国一派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场景,毛泽东为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而欢欣鼓舞。他对“大跃进”虽然欣赏备至,但是,当大炼钢铁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掀起以后,他的心里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没有底。因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经济建设究竟怎么搞?执政时间不长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经验。况且这“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更是前无古人的大事业,一切都是在尝试之中,究竟能否成功,他也说不准。因此,他未敢有丝毫的懈怠,时刻密切地关注着全国各地的发展动态。  北戴河会议后,毛泽东决定到南方各省、市去看看,一则是为了深入火热的第一线,感受气氛,督促鼓劲;一则也是想在巡视察看的过程中,开展调查研究,希望能够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动态,指导工作,如发现了问题,也便于能够及时解决。  这一次南行的第一站,毛泽东选择了“九省通衢”的武汉。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约请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老朋友张治中作陪,一同乘专机由北京直飞武汉,下榻于武汉东湖宾馆。  毛泽东行装甫卸,稍作安顿,忽报门外有客人求见。  来人是中共一大代表、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他与毛泽东是老朋友,交谊深厚。他闻悉毛泽东离京来汉,迅即赶来见面。  李达之所以急不可待地要面见毛泽东,事出有因。自从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篇署名文章后,这两句话便风靡全国,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时髦口号。当武汉大学的学生把这两句口号报告给校长李达时,身为哲学家的李达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口号,如果让其在党报上被当作正确的口号加以宣传,广为流播,那将是为害不浅,贻患无穷!于是,他要向毛泽东反映此事。  在东湖宾馆甲舍毛泽东的住处,李达见到了毛泽东。故人相见,舍去一切客套,李达直人主题。


编辑推荐

  《拐点:解码广州会议》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1961年3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陷入困局的时刻,中央工作会议(简称广州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农村人民公社暴露的问题,进行了冷静的分析研究,制定了历史性的《农业六十条》,走出了纠正“左”的错误和进行农村经济调整的实质性关键一一步,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工作调整的“拐点”,在共和国历史上书写了亮丽的一笔。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拐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