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思维与决策

伯龙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伯龙  

页数:

505  

字数:

552000  

译者:

胡苏云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的第三版重点发生了很大变化。1988年的第一版主要目的是为那些教授思维与决策的学校教师提供有关背景,同时作为心理学本科生的教材。第二个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虽然其他出于此目的的书同样也填补了这一需要。《思维与决策》更多地被用于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的启蒙课程,并作为参考资料。第一个目的,就我本人看来远未企及。另一方面,我却发现,我的书出现在许多药学院书架上,作为那些希望进行医药决策研究人员的基本介绍书;从某种程度看,此书也是商界、法律界和公共决策界学者所熟悉的图书。于是我决定顺势而为,减少对一般思维的强调,同时增加更多的可能运用于医药、商业公共政策和法律应用研究的决策内容。尽管它主要针对这些领域的研究生,我还是将此书作为我自己学科本科生的教材,学生们也喜欢这本书。这一版本保留了前两个版本的许多特点:1.关于思维与决策分散在一系列不同的领域,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经济学家、决策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对于思维和决策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这本书呈现的方法代表了我自己试图把来自这些学科有关思维的关键观点组合成统一理论的努力。这一理论观点中许多并非原创的或新颖的,如果是其中之一,我也不会如此确信这些观点是基本正确的。2.我始终保留这一观点,即所有目标导向的思维与决策能被描述为我所称为的探寻推导框架:思维能被描述为由经探寻后发现的可能、证据和目标所作出的推导。3.我同样认为,我们思维与决策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积极的发散式思维:我们忽视应该考虑的可能、证据和目标,总是保护自己偏好的观点并以此来作出推导。在这本书中,我将这些观点运用于思维研究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在第一部分,我先从一般考虑开始:理性的特性,研究思维的方法和逻辑。第二部分主要是信念的形成,这是一种思维目标恒定的思维形式,在这一部分,我以规范标准介绍了概率理论。第三部分涉及决策制定,包括个人计划和目标决策制定;影响别人的决策,如包括道德成分和涉及公共考虑的事务,这一部分介绍了效用理论,这一理论形成了贯穿全书的许多观点。尽管方法很多,有些被省去。在这里,我把思维作为有目的的行动——一种选择行动、信念和个人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种经验。我同样剔除了诸如演讲和理解语言之类的高度技巧性行为,这些技巧有助于我们思维,良好的思维又有助于我们掌握它们,但是这些技巧本身并不适应这一框架。许多人给予了我有益的评论和帮助。第三版得到了彼得·沃克等人的大力帮助和有益评述。我同样感谢我的许多同事对我思想的影响。

内容概要

本书大量采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的理论和观点,以及其他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临床医生、政府管理机构的大量研究案例,探讨了人类思维的方式和影响思维从而决策的因素。 思维方式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思维有好坏,好的思维即理性思维引导我们作出正确决策去实现目标。 不良思维的特点是思维太少,而真正的危险在于没有好好思维就满怀信心地去行动了。我们未经考证的信念和别人思前想后得出的,浮在表面的结论都不足以成为我们行动的理由。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伯龙 译者:胡苏云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前言第一部分 一般思维 1 什么是思维 思维的类型 探寻推导框架 有关相信的思维 搜寻过程如何进行? 知识、思维和理解 结论 2 思维的研究 描述、规范和对策 经验性研究方法 规范性模型的发展 描述性模型和探索法 对策性模型的发展 结论 3 良好的思维:理性的特性 一个规范的观点 理性 理性和情感 理性和信念 人们是否真的非理性? 结论 4 逻辑 什么是逻辑? 逻辑的类型 逻辑论证的困难 头脑模型 假设检验的逻辑错误 关于三段论的精神模型练习 逻辑的延伸 结论第二部分 概率和相信 5 概率的规范性理论 6 概率判断的描述性理论 7 假设检验 8 相关性和相依性判断 9 积极的发散式思维第三部分 决策和计划 10 选择的规范性理论 11 不确定情况下选择的描述 12 确定情况下的选择 13 效用计量 14 决策分析和价值量 15 数量判断 16 道德思维 17 公平和公正 18 社会困境:合作和背叛 19 有关未来的决策 20 风险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理性形成的信念具有其他优点。从深层角度看,准确的信念和真实的目标相结合,可能比非理性的信念和不现实的目标相结合要更切实可行,尽管这两种结合都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幸福。理性和情感理陛常常与情感相对照。如果我们认为“情感”是不假思索地作决策的方法,那么这样的对照是合理的,有时候值得去思考。但是,我们已经看到,情感以各种方式进入思维本身;尤其是,我们注意到情感可以作为一种依据,创造或者避免某种情感可以作为行为的目标、从而作为思维的目标。让我们进一步探寻情感和理性之间的关系。什么是情感?粗略地说,情感是“一种主观地经历愉快和不愉快的状态,是一种驱动或者推动某种针对特定情感的行为状态,是很容易被某种情况所激发的。”例如气愤往往是不愉快的,极度愤怒时,我们的肌肉绷紧,心脏急速跳动;我们更容易出击;我们想挫伤某人或者看见他们被挫伤;气愤显然由我们所认为的不公正待遇(我们自己的或者别人的)所激起。恐惧同样是不愉快的,是由危险所引致的;恐惧会增加我们对于受到伤害的相信度,会减少我们采取冒险选择的倾向。其他情感有兴高采烈、悲伤、害羞、骄傲、遗憾和喜悦。有些情感与道德行为特别相关,如罪恶感、愤怒和悲伤或者快乐的移情感。激发情感的情况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会因人而异;同样,人们会以不同方式使用相同的情感。我们的许多行为看来是设计得让我们感觉到合理的情感,我们这么做的方法常常是间接的。研究者告诉我们,第一次跳降落伞激起了恐慌,接着是如释重负;但是在跳了几次之后,恐慌减少了,而如释重负的感觉成为持续几天的喜悦。另一方面,一个极度的正面经历(如赢得彩票)会减少以后经历快乐的能量。试图直接引发愉悦的情感有时候是自欺欺人,许多合理的情感基本是来自其他原因的行动的副产品。尽管情感可以充当目标,但是它们不是我们行动中努力去达到的惟一目标。如果你认为这难以令人相信,想想这一事实:许多人努力去实现今生无法企及的目标,死后也就没有任何未来的情感经历了;他们把钱存起来让孩子继承,或者他们年老时从长计议而工作,尽管知道已经临近死亡。也许可能是对情感经历的渴望在大多数人的主要目标中作用并不大,一些佛教徒一生都排斥情感,认为从总体来说,不值得去为情所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本书的第三版重点发生了很大变化。1988年的第一版主要目的是为那些教授思维与决策的学校教师提供有关背景,同时作为心理学本科生的教材。第二个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虽然其他出于此目的的书同样也填补了这一需要。《思维与决策》更多地被用于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的启蒙课程,并作为参考资料。第一个目的,就我本人看来远未企及。另一方面,我却发现,我的书出现在许多药学院书架上,作为那些希望进行医药决策研究人员的基本介绍书;从某种程度看,此书也是商界、法律界和公共决策界学者所熟悉的图书。 于是我决定顺势而为,减少对一般思维的强调,同时增加更多的可能运用于医药、商业公共政策和法律应用研究的决策内容。尽管它主要针对这些领域的研究生,我还是将此书作为我自己学科本科生的教材,学生们也喜欢这本书。 这一版本保留了前两个版本的许多特点: 1.关于思维与决策分散在一系列不同的领域,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经济学家、决策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对于思维和决策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这本书呈现的方法代表了我自己试图把来自这些学科有关思维的关键观点组合成统一理论的努力。这一理论观点中许多并非原创的或新颖的,如果是其中之一,我也不会如此确信这些观点是基本正确的o 2.我始终保留这一观点,即所有目标导向的思维与决策能被描述为我所称为的探寻推导框架:思维能被描述为由经探寻后发现的可能、证据和目标所作出的推导。 3.我同样认为,我们思维与决策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积极的发散式思维:我们忽视应该考虑的可能、证据和目标,总是保护自己偏好的观点并以此来作出推导。 在这本书中,我将这些观点运用于思维研究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在第一部分,我先从一般考虑开始:理性的特性,研究思维的方法和逻辑。第二部分主要是信念的形成,这是一种思维目标恒定的思维形式,在这一部分,我以规范标准介绍了概率理论。第三部分涉及决策制定,包括个人计划和目标决策制定;影响别人的决策,如包括道德成分和涉及公共考虑的事务,这一部分介绍了效用理论,这一理论形成了贯穿全书的许多观点。 尽管方法很多,有些被省去。在这里,我把思维作为有目的的行动——一种选择行动、信念和个人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种经验。我同样剔除了诸如演讲和理解语言之类的高度技巧性行为,这些技巧有助于我们思维,良好的思维又有助于我们掌握它们,但是这些技巧本身并不适应这一框架。 许多人给予了我有益的评论和帮助。第三版得到了彼得·沃克等人的大力帮助和有益评述。我同样感谢我的许多同事对我思想的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思维与决策 PDF格式下载



现在大学生都该读下,不管短期对你找工作还是长期的思考。大学最重要的培养是思维能力,它远比学习的死的知识重要。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大学都还是填鸭教学,所以系统通读下这本书,并且积极思考,相信必有长进。遗憾的是翻译有些问题,自己还要多揣摩。


书内容甚好 可惜质量印刷纸张是在太次


翻译得太差劲,听有人说第四版译的不错


虽然只看了10来页,也能猜得出英文原意大概如何,但是读书居然要用到猜……我还xxx买这书干嘛啊?!!翻译不是一般烂。建议大家等第四版。心情由此变得太沉重了……


这本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术性资料,需要耐心,但是可以让大家认识到人性、人心,认识到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而更理性对待我们的一些社会属性的判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