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
2009-8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治滨
358
四川省委党校的周治滨先生让我给他的新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作个序,并讲了两个很硬的理由:一是25年前就听过我的课,从此便成了我的忠实“粉丝”;二是该书多处引用了我的观点,参阅了我的著作和文章。其实,周先生用不着讲这些理由。作为一个毕生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老一辈理论工作者,看到不断有新的学术后辈关心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不断有新的社会主义学术成果涌现,我总是心满意足,无限欣喜的。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思想。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提法相近,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于1959年在其《哥德斯堡纲领》中首次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自由、公正和团结互助,为的是平息党内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德国社会民主党提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概念后,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引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多数社会民主党迅即认同,使之逐渐成为各国社会民主党人公认的社会主义普遍价值,但却受到信奉科学社会主义的共产党人的严厉批判,指责社会民主党“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提出,标志着社会民主党已经公然由“制度社会主义”蜕变为“伦理社会主义”,由“半遮半掩”的反马克思主义走向公开的反马克思主义。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思想。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提法相近,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于1959年在其《哥德斯堡纲领》中首次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自由、公正和团结互助,为的是平息党内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德国社会民主党提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概念后,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引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多数社会民主党迅即认同,使之逐渐成为各国社会民主党人公认的社会主义普遍价值,但却受到信奉科学社会主义的共产党人的严厉批判,指责社会民主党“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提出,标志着社会民主党已经公然由“制度社会主义”蜕变为“伦理社会主义”,由“半遮半掩”的反马克思主义走向公开的反马克思主义。
周治滨,现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近十年来,先后独著、合著、主编专著、教材l8部,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1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5项、二等奖5项(含3项集体奖)、一等奖2项(含1个集体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代表作:《先富群体的行为导向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社科规划基金“九五”一般课题,获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构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新机制》,获四川省第13次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引论 我为什么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论证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的视角和方法第三节 正确看待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和探索第一节 列宁的新型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和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反思第四节 关于十月革命和新经济政策的争论和启示第四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启示第一节 联共(布)党内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争论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社会历史根源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功过和启示第五章 苏联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第一节 苏东各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发展过程第二节 苏东各国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苏东各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教训和启示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第一节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第二节 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节 社会主义面临的新课题第七章 民主社会主义的自我调整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挑战第一节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 民主社会主义的自我调整和发展第三节 如何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的自我调整第八章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道路和战略策略的分歧第三节 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分歧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与教训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原因和教训第十章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第一节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历史地位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的视角和方法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展第一节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和新视角第十二章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第一节 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发展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意义结束语 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当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以及各国共产党内残酷的党内斗争还有其他多种原因,如权力斗争、个人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国家和民族利益等等。但是,不可否认,无论国际工人运动和党内斗争的原因有多么复杂,思想和认识上的分歧总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即便是权力斗争或民族矛盾、国家利益冲突,也总是要借助于意识形态的力量。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的三次斗争,前两次肯定存在着权力斗争的因素,但冲突双方都极力回避这个问题,而以列宁的忠实继承人和正确路线的代表自居。苏南冲突,核心是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是南共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与苏共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的矛盾与冲突,但苏共却硬是给南共扣上一顶“富农党”、“修正主义党”、“帝国主义走狗”的帽子。1968年苏联和华沙条约国组织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武装入侵,实质是不满意捷共独立自主的改革路线,但名义上也说是为了“拯救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了“捍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团结”。可见,思想认识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不仅是导致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分裂的重要原因,而且还成了一些大党、大国推行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干涉其他小党、小国党内事务、国内事务的合法借口,成了一些党堵塞言路,强求思想统一,开展残酷的党内斗争的有效工具,并使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趋混乱,乃至于最后演变成谁有权,谁说的话就是真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出的第二个原因,在于二战后不同社会主义流派在其社会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一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分裂为社会党领导的民主社会主义和共产党领导的科学社会主义两大流派。共产党领导的科学社会主义因为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巨大成功和40年代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丰功伟绩,在二战后一度有了很大发展,其鼎盛时期发展到200多个政党,8000多万党员,在15个国家执政,人口、幅员、产值各占世界1/3。然而,就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席卷全球,社会主义的全球胜利似乎已经指日可待、不可逆转的时候,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却在实践中逐步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