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苏维民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苏维民  

页数:

153  

Tag标签:

无  

前言

  20世纪90年代我有幸参加了《杨尚昆回忆录》的编辑工作。《杨尚昆回忆录》原计划分三册出版,第一册从他的童年写到抗日战争胜利,第二册写在中央办公厅20年,第三册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98年9月杨尚昆同志逝世时,第一册已基本定稿,第二册个别章节已写出初稿,第三册尚未列入议事日程。2001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内容扩展为从童年到建国前夕。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册,取名《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付梓出版,以供更多的读者阅读。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本书。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汪文庆同志参与了本书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出版此书意在抛砖引玉,期望有更多研究杨尚昆的大作问世。由于个人水平所限,本书必定存在不少缺点或错误,尚希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是杨尚昆生前应中央党史研究室之邀的回忆记录,类似口述历史,未及出版,仅陆续发表于《百年潮》杂志。时间起止为1949年至改革开放之初。涉及杨尚昆在中办20年、抗美援朝战争、高饶事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形成、庐山会议、三年困难时期与精减城市人口、所谓“秘密录音”、“四清运动”、被免去中办主任、改革开放之初在广东…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内情。

作者简介

苏维民,男,中共党员,1949年3月参加工作,1954年7月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办公室秘书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回到中央办公厅工作,1994年离休。离休后参加了《杨尚昆回忆录》《杨尚昆日记》和杨尚昆《追忆领袖战友同志》等书的编辑工作。2007年以来,为纪念杨尚昆百年诞辰,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等刊物上陆续发表十余篇纪念文章。

书籍目录

前言关于撰写回忆录的问题在中央办公厅20年0在中直机关党委书记任上抗美援朝战争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到八大路线的形成高饶事件庐山会议三年困难时期精减城市人口“秘密录音”问题“四清”运动60年代的工、青、妇工作被免去中办主任以后改革开放之初在广东怀念杨尚昆

章节摘录

  杨尚昆是德高望重的老一代革命家。他长期身居要职,20世纪80年代还曾经担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很多鲜为人知的要闻轶事,他了如指掌。1993年他从国家主席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很多老同志建议他撰写回忆录。后来,他经过认真考虑,接受了这个意见。按惯例写回忆录一般是由本人口述,别人做文字整理,而他是把一些老同志请来,大家共忆往事,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一批问题,经过必要的准备,作系统讲解。讲解时,大家随时插话,提问题,展开讨论,气氛活跃,好像在开党史研讨会,体现了他一贯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他组织纪律性极强,为撰写回忆录,他亲自给中央写报告。经中央批准,在中央文献研究室领导同志的主持下,成立了“杨尚昆回忆录整理组”,才正式开始工作。杨尚昆对“回忆录整理组”要求十分严格,他规定整理组人员不能多,不能住宾馆,不能向任何单位“募捐”,要坚持节俭办事的原则。为了写好回忆录他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PDF格式下载



看题目以为是第三人写的,其实是杨尚昆自己的回忆录,而且谈的都是建国后,他在中央办公厅主任以及下放过程中的一些历史大事,这么好的一本书居然卖的这么便宜,五星推荐购买呢!!!


杨尚昆是建国前后长时间的中央办公厅主任,他对新中国历史问题的反思与评价,目前仅此一本,且由于杨尚昆个人品质非常高尚,因此该书弥足珍贵,是了解新中国历史、研究新中国历史、了解杨尚昆本人具有非常的重要的历史价值。


杨尚昆同志是我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工作,在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尚昆同志非常谦逊,把自己工作比作“听用”,甘当人民的勤务员。客观、公正地描述自己经历的事情,不争功、也不委过,内容真实可信。通过杨老的书,我们弄清了不少历史疑问,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要是能买到《杨尚昆日记》就完美了


书不错
对历史上一下有疑义的点,如秘密监听器等事件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口述史回忆
但是对高饶的事件,高的秘书有专门针对此的文章
可以多看看


特别是高饶事件,总是听家中老人说起过,到底是怎样的?他们也不是十分清晰.通过政治人物回忆的历史事件,可以有全面地认识啊!


不错。但是文革段写得太少,他是第一批被打倒的!他做中办主任时购进录音机,给毛做录音被发现,毛很反感!另外,发布很多文件,毛不在京。这是办掉他的主要原因,却被安上很多不实的罪名。


一宿没有睡看完了。
很多历史事件真相、个人的形象,只有类似的文章才能看到一些端倪。
比方说,毛刘的矛盾产生,就是一个新的参考,而且我更信任杨的说法。


此书提供新中国成立初期,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高层的一些重要情况,很是珍贵。


没有谈透


很值得尊敬的老一辈革命家,很多详实的历史资料。


为我们留下了一本重要的历史文献。


掌握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历史是小人们无法篡改的,无论个头大小。。。


打开一扇认识、看清共和国历史的窗


自己买了书,被领导看见后,领导爱不释手。到目前为止领导还没有看完。


很好的书 值得读~


书满好的,爸爸很喜欢。


书中内容可读性强


不错的书,写得很真实、很包容。


已经买了好多本送人,非常值得一读。不知为什么注意这本书的人不多,书评也少!


能找到这本书 很欣慰


客观,详实,准确


客观,但还不够全面,许多东西杨知道的没写,为尊者讳


很独到的见解 值得一读类


买给老人看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是跟随杨尚昆多年的秘书苏维民整理的一本书。物有所值,可读。


由杨来谈新中国的历史问题,是很合适的。因为他当了多年毛办主仼,了解大量一手材料。不过此书为他谈话的纪录,随意性很大,引用需认真核实。举例说,讲到朝鲜战争,他说在李奇微接手掌军之前,美军就发现了中国军队的星期攻势。而据张树增<朝鲜战争>一书,此乃李奇微经研究试探后发现的。书中对陈毅与饶漱石的关系予以披露,很有趣味,但对潘汉年冤案与陈毅的关系却语焉不详,似有意迴护陈。在在让读史旳人小心翼翼,吹沙挑金的工作担子很重。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需要多角度多维度,与其他同类书对比、印证,方能揭开历史一角


都是改开前的历史呀


对了解那段历史有一定作用!


我有点看不太懂,有些历史并不太了解的原因吧


多一个角度去了解历史


研究党史的资料


当事人的叙述值得一读,


很适合从政人员看看


史料太少,有点太简单


又是一名政治家的言论


这是为父亲选择的,父亲每天都读


某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他应该说出许多真相的,但党性强啊


是秘书写的,和杨尚昆回忆不同


真实,是我的第一感觉。作为事件的亲历者,说出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人和事,给后来者更多的宝贵的信息。


内容一般般,内容不太丰富,不太详细


没意思,不推荐


还可以,一家之说。


开国老人的回忆!


历史亲历者得回忆


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看看老同志怎么说


等了好久的书,终于到货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