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东北川

伍奕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伍奕  

页数:

235  

内容概要

  两年多前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山河破碎的灾难和骨肉分离的痛苦。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危难之际伸出的援助之手、奉献的同胞之爱。我们永远铭记,全国人民与灾区人民患难与共,携手并肩,共同穿越灾难、重建家园的奋进岁月。今天,四川要欣慰地向全国人民报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奋力夺取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和灾后重建的决定性胜利。截至2010年9月.纳入国家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0个项目,已完工25269个,占85.1 %;完成投资7364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855%,实现了中央提出的“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要求。曾经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正汇聚升腾起新的希望。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 “山”“川”交融山东兄弟的担当第一节 山之东川之北第二节 天降大任于山东第三节 “山东第一县第二章 每座北川乡镇都有一个山东城市在托举第一节 遭遇“蜀道”与“小咬第二节 农民的房乡镇的“场第三节 “死城”旁两座乡镇的重生第四节 新学期仰望国旗泪流满面第三章 项项目外的托举之功第一节 危难见真情第二节 “临时县城”提前响起过年的鞭炮第三节 “223”工程最久远的援建第四节 悠悠羌笛重新晌起第四章 新县城:点睛之笔重如泰山第一节 来之不易的选址与规划第二节 倒计时:17支兵团大会战第三节 又好又快环也不能少第四节 注定是座传世之城第五章 让新北川“在自己的骨头上长肉第一节 “造血”:布局产业园第二节 阳光成长亮点连连看第三节 插上翅膀的新北川……第六章 山东好汉到底有多少崔学选第七章 四千里外大后方第八章 大爱无痕人心有丰碑第儿章永远的缘分水乳交融援建情深——致山东亲人作者后记附录编后语

章节摘录

  “安全、经济、实用”,既以人为本,又满足发展需要。重建中,所有的乡镇都有了自身的“第一次”。北川农村场镇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突飞猛进,大跨度整体提升,“提前了二三十年”。  聊城市援建的北川最偏远的片口乡是典型个案。这个“5·12”地震发生后得从雅安、宝兴、理县兜一个将近700公里的大圈子才能进入的大山深处的羌族乡,如今已经让人相见不相识了。  一到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000多平方米的广场,广场地面选用白草河中黑白两色的小石头,铺成一个羌族图腾的羊头,还有一座新建的99米高的羌族小碉楼。白草河是片口的灵魂,房屋皆沿河而立,北川羌族特色的穿斗式的吊脚楼格外引人注目。  白草河大桥是连接白草河两岸的第一座大桥,气派雄伟,它是片口百姓的圆梦桥,结束了以往两岸只能靠索桥通行的历史。卫生院建筑面积1105平方米,功能齐全,拥有了片口的第一部电梯。垃圾填埋场、供水站、汽车站,还有街头林立的路灯,这些都是片口从未有过的。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山区小镇在重建中脱颖而出。青片乡的农家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切实改变。每当做饭时,青片乡安棉村村民李红翠就会习惯地拧开自来水龙头。李红翠住在海拔1400多米的山上,地震前吃水要到1公里外水源处去肩挑背篓背。地震造成地质变化,原来的水源也断了,她只好到更远的地方去取水。地震以后,像李红翠这样吃水难的家庭占到青片乡农户的88%。威海市在援建中先后投资320多万元解决吃水难问题。20l0年春天,北川海拔最高的青片乡,农户和牲畜全都用上了放心水,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有的居民还用上了沼气,羌族人的生活习惯悄然变化。  青片乡养猪大户彭光海祖祖辈辈生活在正河边上,做饭全靠烧柴。援建人员利用猪粪,帮他建起了沼气池。用沼气做燃料,既节能又环保,还省了上山打柴、背柴的麻烦。柴改气后,彭光海一年能省五六吨柴,也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副业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山东北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