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爸爸、妈妈、我和她

(瑞士)于尔克·舒比格 著,(德)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 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

(瑞士)于尔克·舒比格 著,(德)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 图  

页数:

126  

译者:

李真子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爸爸、妈妈、我和她》是一个关于外国普通家庭的故事。作者用笔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家庭生活:爱发问的小男孩,沉默的妈妈,喜欢回答问题的爸爸,还有只能称为“她”的妹妹,以及与这个家庭发生关系的一切,爷爷奶奶、邻居……穿插于其中的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对话,迥异于中国式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散发着家庭生活的温馨。  这也是一个孩子对生活的思考。小男孩“我”带着莫名的惊诧,观察着周围的世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人生、生命无常、道德伦理、自我认知的困惑。  可以说,《爸爸妈妈我和她》启发了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对孩子树立良好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一定帮助;同时也唤醒了大人心中沉睡的小孩,使他们重新认识和发现身边的儿童,是一本同时适合孩子和成年人读的好书。读起来轻松、可爱,最重要的是,具有一般成年人不再拥有的哲思与理想,是一部把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的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于尔克·舒比格,1936年生于瑞士。他在大学学习过日耳曼语言文学、心理学、哲学。他后来从事过多种职业,在法国南部和科西嘉岛当过包装工、伐木工、园艺工人,也曾做过编辑和出版家。他现在定居于苏黎世,职业是心理治疗师,同时也写书。  于尔克·舒比格已出版的代表作品:《大海在哪里》、《爸爸妈妈我和她》、《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娜,1948年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她是一位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获奖颇多的插画家。她曾在慕尼黑专攻平面设计,从1977年开始成为自由插画家,为许多青少年读物和儿童读物绘制插图。

书籍目录

听,那个发问的小孩笔记一笔记二笔记三笔记四笔记五笔记六笔记七笔记八

章节摘录

  我时常害怕某一天或某一个夜里,整个世界会在我的脚底消失,连脚踩的地都会消失,当我醒来时。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  有时候我一大早醒来,眼睛却不敢张开。我一个人孤孤单单,这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我感觉自己的呼吸,在这个大气层中,我是唯一一个会呼吸的东西,我憋住气感觉自己的心跳:咚、咚、咚,就像鼓声……  序  听, 那个发问的小孩  殷健灵  读《爸爸、妈妈、我和她》的时候,冬雨连绵的天气刚刚开晴。乳酪色的阳光涂抹在阳台一角,栏杆上,一只机灵的小鸟悠闲地踱步。这种时候,适合与于尔克?舒比格相逢—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我读到《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感觉犹如倾听一个智者的呓语。而这一次, 我遇到了一个发问的小孩。他莫名惊诧地看着周遭的世界, 用自己严肃的困惑、游戏式的提问, 让身边的成人不得不凝神思考。  这个小孩的提问幼稚却深奥,远及世界起源,近至自己的存在。目力所及的一切,头脑中倏忽飘过的念头,都会被纳入他的问题。你会惊讶这个小孩提问的能力,他的思考竟是如此“广博”:  “所有的东西都是搭配好的,一个配另一个。”“女人配男人”,但也有配得不好的,所以“他们离婚了”。  “那些缺少的东西到底在哪里?像我妹妹,当她还不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在哪里?”  “如果我们说谎会发生什么灾难?那是因为我们使用的语言错了吗? 如果有一种语言, 人没有办法用它说谎, 那我一定要学;如果有一种语言,人用它说谎而不会被发现,这种语言我更要学。”  天气、风、云、海洋,都值得好好想想。影子也值得仔细研究:“阴影比光厉害,它可以穿入关闭的柜子,穿入紧握的拳头,穿入紧闭的嘴,甚至进入人的身体里。”  癌细胞是什么? 它就是童话中从锅里漫出来的甜粥, 一直流出来,“挡也挡不住,最后还淹没了整个村庄。”  每件事情都可以思索, 包括“ 听”—“ 我甚至听到空气在低吟”。  什么是人的存在呢?假如世界上已经什么也没有了,“我”和  妹妹能做什么?  为什么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奇怪的动物种类?  什么是死亡? 奶奶死了, 她的双手“ 不再玩弄被子的边缘,不再摸索睡衣的纽扣孔。我好害怕, 因为它们太安静了。” 可是,死亡对所有的生命来说都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是的, 那个小孩还想了更多的事。包括妈妈和爸爸有时候没有马上睡觉,“ 他们互相抚摸, 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是大人。” 妹妹安妮说:“也许他们不像我们这么怕痒。”  为什么所有的东西都往下掉? 地球呢?它也往下掉吗?  灵魂在哪里?  我知道我是谁吗?  为什么人要画画?  ……  不断发问的小男孩儿就像一个天真而深刻的哲学家。  于尔克?舒比格躲在小男孩的体内,以笔记体的断想,朴拙真实的童稚文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普通的家庭:沉稳严谨的爸爸、敏感的揣着小秘密的妈妈、爱发问的“我”、只能用“她”来指代的妹妹, 以及与这个家庭发生关系的各色人等。更重要的, 是他呈现给我们的与这个家庭紧密关联的周遭一切: 生命困惑、无常人生、道德伦理、自我认知……  因此,从这层意义上说,这本小书,其实是在探讨幽深的哲学、人生的奥秘。不过, 这样的小主人公, 决不是作家臆想出来的虚幻形象。他就在我们身边,没错。  俗世中的成人大约早已麻木于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了。没有好奇, 没有惊诧, 没有白日梦, 没有…… 虽然没有这些, 可是我们的心上却往往压着石头, 负重而行。懒于思考和发现的结果,是导致生活的无趣和苍白。  可是儿童呢? 他们惊讶着, 探索着, 发现着, 也欢呼着生活的丰富。读着舒比格这些机巧智慧却又朴素直白的文字, 我时不时会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本薄薄的译作《哲学与幼童》(柯灵夫人著,陈国容译),它曾经给了我 “儿童天生是哲学家”的启蒙教育。  哲学的本意是追求智慧,而追求智慧恰恰又是人的自然本性。皮亚杰承认儿童具有一种“含蓄的哲学”;雅斯贝尔斯则说:“我们常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秘的话来。”或许正因如此,我们常常能在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里发现真理与人生奥秘—就像眼前的这本《爸爸、妈妈、我和她》。  那个小孩怀着惊讶的情绪, 观察着人和事。他说出自己的主见。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却蕴涵着深奥的哲理。读书的人,也会跟着一点一点地惊诧起来, 从凝滞平淡的情绪里, 一点一点地兴奋起来。  在这个故事里, 于尔克?舒比格仍然延续了自己的一贯风格,借看似呓语的童稚独白, 唤醒大人心中沉睡的小孩, 并且重新认识和发现身边的儿童。那些灵光乍现的东西, 就藏在句子与句子之间,藏在语词的背后。这样的阅读,很像一种寻宝游戏。当然,究竟能寻到什么,相信每个人的收获都是不同的。  2007年2月20日于上海


编辑推荐

  读舒比格的故事总觉得像嘴里含着糖果,不一样的故事就如同不一样的糖果,那甜甜的滋味在心头慢慢化开。罗特劳特· 苏珊娜· 贝尔纳的插图则像那些可爱的、美丽的糖果包装纸,你会想把它收集起来,不时再拿出来玩赏。  ——翻译家 林敏雅  在这个故事里,于尔克· 舒比克仍然延续了自己的一贯风格,借看似呓语的童稚独白,唤醒大人心中沉睡的小孩,并且重新认识和发现身边的儿童。那些灵光乍现的东西,就藏在句子与句子之间,藏在语词的背后。这样的阅读, 很像一种寻宝游戏。当然,究竟能寻到什么,相信每个人的收获都是不同的。  ——作家 殷健灵  适合年龄:4岁以上,亲子共读;8岁以上,自主阅读  德国童书家于尔克?舒比格幻想中的年轻世界,如果你喜欢《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也一定会喜欢《爸爸、妈妈我和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爸爸、妈妈、我和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