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贵州历史笔记

范同寿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

范同寿  

页数:

280  

字数:

27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你或许见到过贵州龙和海百合的化石,你或许听说过夜郎自大的故事,你或许到过黄果树瀑布旅游、参观过遵义会议会址……但你不一定了解贵州。 贵州是中国西南的一块宝地,是一片充满人问传奇的沃土。她就像被历史锁在深闺里的绝代佳人,人们至今都很难尽睹她的芳颜。历史给贵州留下太多让人百恩不解的谜团,它们犹如闪烁在晴朗夜空中的遥远星辰,永远那么神秘,那么难以捉摸,却又那么令人向往。 若干世纪以来,数不清的中外学者不倦地对贵州进行考察,追寻蛛丝马迹,翻阅历史文献,力图给神奇贵州的诸多悬念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本书作者倾多年贵州史研究之积累,以笔记形式写出这本既展示贵州历史发展脉络,又对贵州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入探讨的论著。通过它,你会对贵州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会被贵州的神奇所吸引。

作者简介

范同寿,贵州贵阳入,汉族。历史学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当过中学教师,陪同知青下过乡,办过校办工厂。1979年考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曾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贵州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贵州省志》总编

书籍目录

贵州:怎“神奇”二字足以概括壹 厚重而遥远的过去 “海百合”的诉说 原始文化的摇篮 为南方文明正名贰 当中原争战不休的时候 历史的空白处 “鬼方”在哪里 系船桩的故事 水中漂来的竹王 假如夜郎王选择了战争叁 秦皇汉武与贵州的古代繁荣 秦始皇和他的五尺道 深谋远虑的汉武帝 换个角度看“夜郎自大” 夜郎王兴的悲哀 夜郎有多少解不开的谜团 历史上的第一次官方移民 “汉三贤”质疑 诸葛亮和他的“不留兵”“不运粮” 谁种下了落后的种子肆 两种管理制度并存的时代 隋王朝对贵州的“忽略” “黔”字简称追本溯源 羁縻州制开始的新时代 谁来为播州文化呐喊 说不清的夜郎故地 关于李白流放的争论 宋太祖搞错地名了吗 桐梓宋墓的联想 路即路,路非省 谁折断了上帝的鞭子伍 土司制度——代表着一种文化 中国最后的世袭官制 被冷落了的水东宋氏 奢香的重诺与朱元璋的背信 海龙囤:何时不再孤芳自赏 改土归流的成功与失败陆 第十三个行省是贵州 六百年积淀的文化品牌 贵州的建文遗踪 跳出贵州看建省 别忘了黔中大地对王阳明的滋养 永历皇帝的穷途末路柒 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 社会大变革前的奠基战 沙滩现象与“沙滩文化” 家谱中的历史 青溪铁厂:一个历史的意外 自治学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捌 历史总在这里发生转折 自己向舞台中心靠拢 军绅政权:也不是无所作为 贵州:一九三五 深河桥:期待着更多的关注后记

章节摘录

  壹 厚重而遥远的过去  “海百合”的诉说  徜徉在关岭县新铺乡宁静的山谷,享受着清新空气,眼望着永恒的群山向东西南北漫延,思绪会如身旁从深邃沟壑中涌出的溪流,渐渐持续地奔向远方。  新铺乡属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坐落在县城西南38公里处。明清以来新铺便是滇黔两省的必经之道,商旅往来不绝。只是由于这一带是单纯的山地农业区,出产品只有粮食、果蔬和牲畜,每年虽有不少人乘车过境,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她。  20世纪40年代,地质工作者在新铺发现了一种叫海百合的化石群。这种古生物化石形似荷叶,体态硕大优美,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国内外博物馆及化石爱好者也争相寻觅收藏。自那以后,关岭新铺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90年代后,当地又发现了大量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有鳍龙目、齿龙目和鱼龙目3个目、2个亚目,共6个科、9个属。其中的中国龙、关岭鱼属于新科,中国龙、瓦窑龙、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都属于新属。  如今,经过有关部门的努力,在新铺乡卧龙山脚,已建立起了一个面积110多平方公里的“关岭生物群省级地质公园”,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人们在那里观赏着栩栩如生的海百合、鱼龙、鳍龙、海龙等化石,任随脑子浮想联翩,遨游到遥远缥缈的远古时代……  古生物化石群一方面让关岭县名闻中外,同时也为吃苦耐劳的新铺人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据有关部门介绍,在新铺古生物保护区,仅从事仿真古生物化石生产的就有一百多人。他们生产出来的仿真化石工艺品,惟妙惟肖,几可乱真。这种工艺品的问世,既满足了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的需求,客观上遏止了不法分子对古生物化石的破坏性盗掘,也使劳动者自己慢慢变得富裕起来。  以海百合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群不仅是贵州无价的文化财富,更是贵州这片土地有着悠远历史的见证。那些在地层中沉睡了上亿年的海百合,一经露面便以它那艳若百合花的奇特身姿,深深地将人吸引,把观赏者带进时空隧道,展开跨越数亿年的历史对话。海百合身上富集的种种信息,让今天的贵州人依稀看到了脚下这片土地许多想看从未看到,想听从未听到,想感觉从未感觉到的东西。  海百合是向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处于过渡分水岭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属棘皮动物类。一般认为,生物的演化线索是:从无脊椎动物演化为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又从最原始的鱼类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之后,爬行类并行产生两个进化途径,一部分发展为鸟类,另一部分演化后迈入哺乳动物的行列。海百合正是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的过渡类型。由于它至今依旧存在,人们常把它称之为活化石。  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关岭的海生动物大约生活在2.2亿~2.3亿年前,生存环境为水深200米~500米的海洋。这就是说,距今2亿年前,贵州这片土地还是一片汪洋。  若干亿年前,贵州高原的确曾经是地中海的一部分,沉积着深厚的碳酸盐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逐渐隆起成为高原。再经过无尽的岁月风化与水流溶蚀,才慢慢地被镌刻成今天山峰林立、沟壑纵横的山地。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宁静,水生爬行动物、鱼类、海百合及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等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经过后期的地质作用和石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古生物化石群。  如果两亿多年前贵州这片土地的确是海洋,那么17万平方公里贵州高原上的古生物化石群,就绝不可能只有关岭县新铺乡一处。  1957年在兴义县(今兴义市)顶效镇柳荫村发现的贵州龙化石,使三叠纪时代的贵州面貌,从依稀可见变得清晰起来。  2002年美国归还了中国一批走私文物,在总数达93箱的文物中,有10件是十分珍贵的贵州龙化石。贵州龙是生活在三叠纪时代的水生爬行动物,头骨成三角形,前端嘴部尖小,眼孔大,鼻孔小,颈部细长,个体最小的贵州龙只有10厘米,最大的可达40厘米。  最早研究贵州龙的是我国古生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他以最早发现这种龙的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的姓氏命名了这种龙,定名为“胡氏贵州龙”。于是,贵州成了龙的故乡之一。  贵州龙化石的发现很快成为国内外古生物学者关注的焦点。《光明日报》曾以《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为题,在头版头条刊载消息。这则消息是贵州省文化厅专门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喜进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刘东瑞等来黔,实地对数百件“贵州龙”化石进行鉴定后发表的。专家们鉴定考察后认为:如此众多的爬行动物化石和鱼化石在同一产地相同层位中发现,在世界上相关的海相地层中是罕见的,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海百合与贵州龙的发现,让人们领略到了贵州这片土地的神奇,然而,这两类古生物却都不是贵州最早的。1993年命名的瓮安生物群,一下将贵州的生物进化史提前了将近4亿年。  瓮安生物群埋藏于当地的磷块岩中,是以底栖多细胞藻类为主的生物群,同时包括丝状和球状蓝藻化石、细菌化石、海绵动物化石等,属种多达51个。多细胞海绵生活在距今5.8亿年前,大量多细胞海绵及其胚胎化石在贵州瓮安的发现,让古生物学界大为震惊,因为它甚至有可能推翻“动物起源于寒武纪大爆发”的理论。  科学经常会有一些奇异现象,某些研究多年的课题,一直找不到突破口,可一旦有所发现,喜讯往往又接踵而至。  就在人们集中精力解读瓮安生物群的时候,遵义也发现了寒武纪生物群。该生物群位于遵义松林地区牛蹄塘,是一个以海绵化石为核心,多达七八属的化石群,距今约5.3亿年。  除上述古生物群外,在贵州已经发现并展开了研究的古生物群,还有距今5.2亿年的凯里生物群、距今5.4亿年广泛分布于省境中西部的小壳生物群等。不同时期古生物群在贵州的频繁发现,将贵州变成了一部记载地球生命轨迹的史书。  近年来,为了破解生命起源之谜,越来越多的人对贵州这片高原山地产生出浓厚兴趣。2007年7月,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德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名地质与古生物学家聚集黔北,对桐梓县红花园“全球型浅海相地质剖面”展开科学考察,探寻4亿多年前物种灭绝的信息与遗迹。看着那么多专家学者在故乡的大地上觅宝,作为宝藏的主人,心中那份自豪,又岂能用言语尽述?  原始文化的摇篮  人类进入了电子科技时代后,上楼乘电梯、出门坐飞机、工作用电脑已经习以为常,但生活在距今数十万年前的先民,却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只能用俯拾皆是的石头做工具,砸取果核,捕获野兽,维持生命的延续。考古学上把那个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又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距今100万年~30万年间一般称为早期,距今30万年~10万年左右为中期,10万年~1万年前称为晚期。当然,还有一些过渡时期,例如中晚期等。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最缓慢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靠用打砸方法制成的石器作为工具,逐渐学会使用火,搭建蔽身处或利用洞穴当居所,用兽皮或毛制作衣服遮体。后来才慢慢改进制作石器的技术,提高捕猎的能力,并制造出带石质尖头的矛枪一类武器。  生活在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山西芮城西侯度猿人、陕西蓝田猿人是中国北方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南方元谋猿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应该是与西侯度猿人、蓝田猿人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直立人。至于与五六十万年前北京猿人相近的旧石器时代遗址,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南方已经有较多发现,贵州的黔西观音洞遗址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谈到贵州的史前文明,不能不对那些长年奔波于荒山野岭的考古工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正是他们孜孜不倦的努力,让自古以来被视为“不毛之地”、“历史空白处”的贵州展现出令人炫目的辉煌。  贵州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达50余处,几乎每一个时期的旧石器文化,在贵州都可以找到代表。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有黔西观音洞遗址、盘县大洞遗址;属于中期和中晚期的有桐梓岩灰洞遗址、水城硝灰洞遗址;属于晚期的有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桐梓马鞍山、平坝飞虎山、六枝桃花洞等遗址。  蜚声中外的黔西观音洞坐落在黔西县沙井乡锦山村的一片封闭洼地里,那里有一股溪流由西北方向流淌而来,从洼地中穿过,静静地向东南方向流去,最后注入两个潜水溶洞,流向不知名的远方。  观音洞是一个高出洼地底部15米的狭长形石灰岩溶洞,洞内有南支洞、北支洞和进出口。它的出名既不是因为洞穴本身的奇特,也不是由于周边景色的秀丽,而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部门在那里进行的多次发掘,发现了让世人震惊不已的史前文明。  1964年至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文中教授及贵州省的考古工作者,对观音洞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先后在那里出土了石器40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数十种。  观音洞出土的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端刮器、尖状器、雕刻器等,不仅类型多样,而且都经过仔细加工;发掘到的动物化石有大熊猫、猕猴、猩猩、东方剑齿象等。专家们研究后认为:观音洞是南方首次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与旧石器共生的文化遗址,也是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代表。它与北京周口店遗址、山西西侯度遗址一起,分别代表着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昔日身处穷乡僻壤的贵州人,文化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增强。盘县大洞的发掘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排在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位的盘县大洞,一度曾是当地人的熬硝场所。这个20世纪90年代举世惊叹的古遗址,位于盘县珠东乡十里村,距县城约49公里。据清光绪《普安直隶厅志》描述,这一带曾经有着“光明宏阔,无幽暗之苦,地平坦”的优越地理环境。山坡中段有佛寺3间,盘曲而上还有观音阁,大洞便在一片石壁中央。早些年,乡民们缺乏知识,在洞中发现堆积如山的古生物化石后,曾把它随意扔弃或砸碎喂猪和肥田。  地质工作者发现了大洞的史前文化遗存,这在当地有关部门和群众中引起了高度重视。1990年,六盘水市文化部门将几件采集自洞口堆积物的石制品,专程送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鉴定。该所专家研究后发现,大洞石制品的修理台面技术,痕迹清楚而标准,过去,这种技术一向被认为是西方同期文化所专有的,其他地区不可能存在。大洞石制品打破了这一神话,它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意义非同寻常。  1992~199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先后对盘县大洞进行了试发掘和正式发掘。两次发掘共获得人牙化石4枚,石制品2000余件,动物化石万余件及一批灰烬、灰屑、烧骨等。发掘成果显示:盘县大洞是旧石器早期的古人类遗址,具有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重大价值。无论在遗址规模、文化堆积物年代、考古材料的品种和数量方面,盘县大洞都可与北京的周口店媲美。  盘县大洞的考古发掘成果固然使人感到无比喜悦,但边远地区的人们,从不懂、不了解将远古石制品砸碎喂猪或肥田,到主动将石制品送到科研部门鉴定,这中间反映出的文化价值观念的进步,却更加令人振奋!  桐梓岩灰洞文化遗址是贵州首次发现猿人化石的地方。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黔北桐梓县九坝乡的岩灰洞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地得到了10多件石制品和2枚人牙化石。1983年再次发掘,又获得人牙化石4枚。  桐梓岩灰洞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遗址,从获得的人牙化石特征看,门齿呈铲形结构,较为粗壮,已开始表现出黄色人种的特征。岩灰洞出土的石器不够精细,这些石器只有一件属于小型多面体石核,其余的都是刮削器,但与观音洞发现的石器有相似之处,说明两者在文化上有一定的联系。  桐梓岩灰洞出土的人牙化石曾引出一段小小的学术公案。  1985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者发表文章认为:1983年桐梓岩灰洞发掘得到的4枚人类牙齿化石,其中的3枚牙冠部有明显深入牙釉质的黄色小凹坑,由此判定桐梓人“生前饮用含氟量较高的水”,“具有氟斑齿病症”遗征。这一结论后来被许多论著和文章所引用。  20余年后,《人类学学报》发表了桐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永生的论、文,完全否定了桐梓猿人患有氟斑牙病症的结论。文章运用医学诊断学、流行病学、检验学等手段,从氟斑牙的特征性诊断、环境水含氟抽样检测、同期动物化石遗征情况等方面与原结论逐一对比,排除了“桐梓人具有氟斑齿病症遗征”的观点。虽然远古“桐梓人”是否具有地方性氟中毒的条件,目前尚无最终的研究结论,但这种追求科学真伪的精神却非常值得倡导。  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六盘水市,常年无夏,春秋相连,2005年8月,经国内气象专家和有关部门论证评审,荣获“中国凉都”称号。大概因为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的气候特别适合物种生存繁衍,生活在距今5万多年前的“水城人”,才会将这里的硝灰洞选作自己的天然住所。  在贵州的旧时器时代遗址中,硝灰洞是第二个发现古人类化石的地方,洞的名称同样是因为曾有人在里面挖土熬硝而得名。硝灰洞位于乌江上游975公里处,上行70公里即乌江源头。洞高1.5米,宽13米,长约5米。洞口向南,高出河床40米左右。1973年12月~1974年1月的考古发掘,出土古人类老年男性左上犬齿化石一枚,东方剑齿象、野牛、野羊、野猪、野鹿等化石多件和石器53件。  硝灰洞是贵州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代表。那里发现的人牙化石,齿枚粗壮,齿根较完整,末端稍缺,齿冠咬合面严重磨损,石化程度较深。经研究考证,化石代表的古人类应较“柳江人”和“山顶洞人”原始,较“北京人”进步,考古学上将其命名为“水城人”。  “水城人”是一群聪明智慧的古人类,他们在打制石器时创造的“锐棱砸击法”,展示出独特的区域文化特点。在“水城人”生活的洞穴里,发现了含有多种颜色的灰烬、烧骨和烧石。专家们认为,硝灰洞应是我国华南地区古人类用火年代最早、文化遗存最丰富的遗址,对人类进化、演变、发展历史的研究,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硝灰洞是历史赐给贵州高原的重要文化遗产。不幸的是,前些年一次公路建设施工,竟然将洞的一大半毁去,保留下来的部分已经再难展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风采。  记得一位老外曾说过这样一句带有嘲笑性质的话:中国人只重视文字保存下来的历史,不重视环境保存下来的历史。无论此说是出于对中国的不了解,还是完全出于偏见,都可当成对我们的一种警示。类似硝灰洞这样的遗撼,毕竟应该越少越好。贵州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已经发现的就有数十处,而且文化内涵都很丰富。其中,普定穿洞出土的遗物数量最多,文化信息量最大,简直像旧石器晚期的一个文化综合体。  位于安顺市普定县城西5公里一座孤山上的穿洞,因洞口南北对穿而得名。穿洞内高9米,宽13米,长18米。1979年以来的几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包括石斧、石锤、石刀等众多种类的石器万余件,磨光骨器一千多件,还发现了用火遗迹以及鹿、猕猴、箭猪、熊、虎、板齿鼠等十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穿洞出土的人类化石数量众多,包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及下颌骨、股骨、桡骨、牙齿等近百件。  穿洞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和极高的学术地位,它已经与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一起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贵州高原曾经是人类史前文明摇篮的有力见证。  兴义猫猫洞是贵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又一代表。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可分为石锤、石砧、打击砾石、石核、石片、石器6类,石器一类又分括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等若干种。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猫猫洞出土的骨角器,有骨刀、骨锥、角铲等,而且都磨制得很光滑,给人以精致感。考古学家们认为,猫猫洞出土的骨角器,在类型和加工方式上有许多属于国内首创。  贵州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是辉煌的,这种辉煌远远超过了长江以南的许多省区,即使与黄河流域的原始文明相比也毫不逊色。把史前的贵州称作中国南方原始文化的摇篮,一点也不为过。  ……


编辑推荐

  浅谈《贵州历史笔记》  我省史学家范同寿出版了一部新著,书名《贵州历史笔记》。看这书名很有点像一部历史题材的散文,展读之余,果然兴味盎然,感触颇多。我虽然对贵州历史了解不深,更非专业史学研究者,还是觉得有些话要说。  人们或曰:一部好的历史著作,应当具有三个标准:一是叙事清楚,构架严密,史料翔实,正确地再现了历史真实;二是文笔流畅,通俗易懂,大众化;三是作为一部专著,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之所云,而是在观点上有新意,给读者以更多的借鉴和启迪。  纵观《贵州历史笔记》,上述几点都是具备了的。因此,这是一部好的历史著作,特别适应当前了解贵州,宣扬贵州的需要。  《贵州历史笔记》不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专论,也不是由多篇互不相连的论著汇集成册。它的内容涉及由远古至当代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也就是说它涉及到了整个中华文明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的演变发展的全过程。写这样的全部历史进程,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整体看局部,纵向表述,也就是写通史的方法,以时间进程和朝代先后为序。例如远古时期、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时期等等直至明清及民国和当代,以整个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历史对照贵州的历史。但局部与整体相比,总是有局限性的,特别像贵州这样的边陲之地,这样的表述必然会带来许多空白和不足之处。正如作者所说:“因为有许多断链,贵州的历史发展的脉络总是连贯不起来。”另一种是以社会形态的演变作为表述方式,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正如前面所说,作为一个局部它的发展和整体相比,总是有不尽相同之处。以社会形态来论述贵州历史演变,许多事也是说不清楚的。例如根据现有史料,夜郎国已是农耕社会,而且拥兵十万,俨然一个强大的方国。但它是什么社会?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历史分期至今尚存争议,何论谜团多多的夜郎?对此,《贵州历史笔记》的作者另辟蹊径,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写法。  全书共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写了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几个历史事件或者一个历史时期。每个专题既可成为一篇独立的论著,又与其他专题相互有联系。看似横向切入,实则纵横交错,沟通了贵州从新旧石器时代直至抗日战争时期的“黔南事变”,窥视了贵州历史的全貌。可以说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贵州“通史”。它不拘于从全局看局部,而往往从局部联系全局。即从叙述贵州某一历史时期的史实为主,联系全国当时的现状。例如谈到贵州在远古时期的辉煌时,不是按照通常的写法,在远古时代全国如何如何,贵州又如何如何,而是从关岭的“海百合”说起,以《海百合的诉说》为题,从在关岭自治县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谈到黔西县的观音洞遗址、盘县大洞遗址等贵州旧石器时代的50余处文化遗址,再联系到全国各地的“芮城西侯度猿人”、“蓝田猿人”、“周口店猿人”等等,将贵州远古的辉煌和全国同期对比,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关注贵州的读者为之振奋。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地处边沿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缺失等原因,贵州历史和全国对接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空白之处。作者则试图从前人的著作,特别是试图从少数民族的传说中捕捉蛛丝马迹,进行解答。虽为一家之言,却也是难能可贵的。  《贵州历史笔记》是一部通俗易读的学术著作。一部学术著作,如果作者想要他的作品面向大众,获得广大的普通读者的欢迎,便必须在语言文字的表述上做到通俗化。只有通俗化才能大众化。语言晦涩,行文枯燥,满纸术语的著作,尽管其内容丰富、厚实,学术价值很高,也是得不到众多的普通读者欢迎的。《贵州历史笔记》则不然,通俗化、大众化是它的重要特征,说白了这是一部作者精心打造的通俗历史读物。首先是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夹叙夹议,有情有景,形似散文,可读性强;其次是由浅入深,引人入胜。作者善于抓住历史上的某一具体事件乃至传说中的神话作为引子,引出厚重的历史和作者想要表述的观点。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鬼方在哪里》一节,竟然以民间广为流传的“钟馗捉鬼”为开头,殷高宗(武丁)伐鬼方,大禹治水等传说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而谈及学术界对鬼方在哪里的争论,最后归结到作者若隐若现的倾向,即“这样看来,认为鬼方在西南的观点,也不是一点也没有根据”。“若隐若现”到了叙说牂牁的一节还是全现了。在接下来的《系船桩的故事》一节中,经过旁征博引后,作者的结论是:“前有鬼方,后有夜郎,牂牁国所填补的,正是两个方国之间的一段空白。”表明他的观点是古时的贵州属于“鬼方”。《深河桥:期待着更多的关注》,是这类表述方式最精彩的一个章节。这是全书的最后一节,作者的意图,主要是写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攻占独山的“黔南事变”。但作者并没有从1944年春,日军从河南发动大规模进攻,历经8个月由广西入贵州的全过程。而是选择离独山县城10华里,鲜为人知的一座普通桥梁——深河桥的三次“倒下”,引出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依次是:明末清初原大西军张献忠部将孙可望与明朝总兵皮熊之战,皮抵敌不住败退独山,将离城十里的深河桥拆毁以阻孙可望的通道;其次是清咸丰10年(1860年),太平天国石达开的一支“假黔征蜀”部队,占领独山后被清军追得很紧,遂炸毁深河桥以阻止清军的前进;第三次则是1944年12月日军占领独山后,深河桥被美机炸毁,以断绝日军北进黔中之路。深河桥的三次遭遇,引出了三段历史故事。显然作者的意图主要是写日军攻占独山。这是八年抗战中贵州直接承受的一次烽火之灾,也是日军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搏。但通过普通一桥引出三段历史,读者不仅觉得有趣,而且觉得厚实。同时也显示了作者功底。  不怕碰撞,创见颇多,是《贵州历史笔记》的又一特点,或曰“亮点”。历史的研究中,史实只有一个,看法各不相同的情况是常有的事。对一些已成定论的历史事件,提出新的观点,不仅需要有勇气,而且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勇气来源于佐证,佐证来源于刻苦的钻研,刻苦钻研出创见。这大概是一切老老实实的科学治学者不可逾越的规律吧?冒叫和炒作只能是功利主义的手段,最终还是站不住脚的。《贵州历史笔记》中,以大量的佐证提出新的论点,以弥补前人之不足,或者与某种定论相碰撞而自成一家之言的地方很多。体现了作者所付出的艰苦劳动。下面举出两个具体例子。一是关于李白流放夜郎的争论。唐代大诗人李白因涉及参与永王李璘谋反案被流放夜郎一事,始终存在争论,焦点是李白是否到过流放地?从北宋大散文家曾巩所写《李白集三十卷序》开始,便形成了李白被“长流夜郎”而中途遇赦,并未到过夜郎之说。这种观点世代相传成了定论。晚清贵州学人黎庶昌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中途遇赦并非来夜郎的途中遇赦,而是指李白本是“长流不赦”之人,到夜郎一段时间后被赦还。李白诗中的“半道承恩还”是指“长流”的中途。但这样的见解并未受到重视。近年来也有遵义等地的学者提出李白确实到过贵州的文章和佐证,但似乎也没有引起反响。《贵州历史笔记》算是李白曾到贵州说的最强有力的回应。说强有力是作者从李白自己的诗词和旁人的一些著述中,提出了大量可信的佐证。“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从李白自己的诗中不仅说明他到了夜郎,连前后三年的时间都说出来了。据作者考证,李白流放夜郎时期的诗歌多达30余首,再加上对历史文献所载唐代设置夜郎县和夜郎郡的考证以及至今留存于桐梓县一带的有关遗址等等,唱出了李白曾到夜郎说的最强音,也为开发贵州的这一文化资源发出了有力的“鼓”与“呼”。再一个例子是马烨鞭挞奢香事件。朱元璋的至亲、贵州最高军事长官马烨,借故无理鞭挞和羞辱贵州宣慰使奢香夫人,目的是激其反叛而消灭之。这件公案最后以深明大义的奢香历尽艰辛,到南京告御状打赢了官司而告终。这一历史事件是真实的,看法呢?“皇上是圣明的,就是臣下不好。”这是一个基调,至少时下如此。文章是这么写的,戏是这么演的,电影是这么拍的。但《贵州历史笔记》的作者论及此事时,并没有人云亦云,照抄已成“共识”的定论。相反他对朱皇帝的“圣明”提出了质疑。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更非时下有人标新立异,以否定历史名人为“高明”的歪风所然。而是作了科学的分析得出的看法。其根据主要有朱元璋的为人处事性格;以及他对贵州的少数民族心存偏见,骨子里就不信任,不放心;将水西、水东合并为贵州宣慰使司,以水西安氏为正使,以水东刘氏为同知,实则是用的升其官削其实权的一种手段(权术),将贵州宣慰使司的衙门设置在贵阳,并对安氏明确“非有公事,不得擅还水西”的禁令;征南大军攻克云南后,朱元璋专门遣使到前线告诫傅友德等“如蔼翠辈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亦难守也。”等等,可见其心迹。马烨虽为一介武夫而且有马皇后作靠山,但如果他对朱元璋的两面策略不是心领神会,也不敢随意对贵州宣慰使这样的地方大员胡为。其分析和质疑是有道理的。朱元璋毕竟是封建皇帝,他的“威德并施”的民族政策(见洪武15年谕傅友德等)其实质是制服控制少数民族,绝不是我们现在的“各民族一律平等”。至于电影怎么拍,戏剧怎么编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纵观全书,这样的事例很多,它是《贵州历史笔记》的一大特色。  读了《贵州历史笔记》,令人不期然地想到“多彩贵州”。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逐步摆脱了“三无”和“夜郎自大”的精神枷锁,开始认识庐山真面目,看到了夜郎故地的奇山秀水和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推出了“多彩贵州”的品牌,长了贵州人的志气,提高了贵州的知名度。但是请不要忘记,神奇而又丰富的贵州历史文化,也是“多彩贵州”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此,人们是否都有了充分的认识呢?或者虽有所听闻却又似是而非,依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呢?若如此,就请读一读《贵州历史笔记》吧!其实,近年来我省学者们有关贵州历史文化的佳作不少,只是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贵州历史笔记 PDF格式下载



贵州历史笔记,因还没有看完,但已经感觉很厚重了!不错,希望多出这样的书。


一直寻觅这样一本可以全面了解贵州历史的书,终于找到了。。。


才拿到手,很喜欢。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丰富,值得认真阅读。


昨天订货今天就能收到太神奇了~~~~书的感觉很文艺相信是在贵州旅途中不错的指南


本書作者學識豐富,文筆生動流暢,取材頗為符合史實,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讀者吳明海敬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