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篇
201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杨方刚,贵州省音乐家协会 编
152
无
贵州位于祖国大西南云贵高原东部,面积为17.6万平方公里,97%为山地和丘陵。全境山脉纵横,珠江、长江水系的支流奔流于万山丛中。在中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贵州是一条民族交会的大走廊,是一块多民族的集结地。华夏族系、氐羌族系、苗瑶族系、百越族系的诸民族及蒙古、回、满等民族于不同时期、不同方向进入贵州,与贵州的原住民相交会,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这种分布特点,使贵州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了小块多元的特色! 贵州高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贵州历年来多处出土的史前文化遗址,清楚地显示出贵州高原上古人类活动的足迹。出土文物还证明,商周时期,贵州逐渐从铜石并用过渡到青铜时代;战国晚期,贵州开始有了铁器;西汉中、后期,贵州快速进入铁器时代。
杨方刚,1930年出生于江西广丰,汉族。原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副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会长,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原评审专家。 杨方刚为《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贵州卷》的主编;此外主编或联合主编的音乐学术专著还有《中国民族音乐研究》、《贵州创作歌曲导读》、《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本土乐话——贵州大学音乐家论坛》等多部。其主要研究方向和主要学术成果为贵州民间芦笙音乐文化研究,发表的论文有《芦笙记谱法的研究与实践》、《对贵州民间芦笙的逆向考察》、《贵州传统芦笙音乐研究的社会视角》、《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研究》、《芦笙乐的变革探析》等。其中《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研究》和《芦笙乐的变革探析》两文,获“凯里国际芦笙节”学术论文一等奖;关于芦笙记谱法的创见,对于贵州民间传统芦笙乐的采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题引一 苗族芦笙的文化属性二 苗族芦笙乐曲的审美创造第一章 穿越亘古时空第一节 传说中的古代芦笙一以声为号二以音抒情第二节 尘封千年的礼器芦笙第三节 现实生活中的民间芦笙一 芦笙基本形态二 芦笙演奏的主要形式三 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第四节 民问芦笙的记谱第二章 长歌万里迁徙第一节 悲壮的乐舞第二节 苍劲的笙曲第三章 大音通神育人第一节 神器法器一 祭祖二 做嘎第二节 信号·代言一 信号二 代言第三节 养心育人第四章 乐舞形态多姿第一节 独具一格的乐舞一 炫技芦笙二 舞乐并重的芦笙三 舞乐融为一体的芦笙第二节 自成体系的芦笙音乐一 由一两个基本乐素铺衍而成的成套芦笙曲……第五章 薪火世代传承第六章 侗、水、瑶族芦笙编后 闭卷遐思浮想联翩歌碟目录
如流行于丹寨县的艺术性很高、观赏性很强的芦笙《斗鸡舞》和流行于花苗支系的舞乐并重的芦笙乐舞《花场曲》等,音乐简洁,节奏明快,舞步轻盈,极富美感。这类芦笙乐舞,不是先有乐后生舞,或者据舞作乐,而是乐和舞共生:舞蹈与乐奏不是一种分离式的协作关系,而是舞者即是奏乐者——既奏且舞。舞是乐的外化形态,乐是舞的灵动思维,这是舞乐一体传统的出新。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表演角度来看,这种艺术形式,相当确切地体现了乐和舞的高度融合性。 乐舞的纪事性 由大写意似的纪事到工笔性的言事,是芦笙乐舞继承并发展我国乐舞立言纪功传统的一个例证。作为代表我国乐舞古老传统的“三代乐舞”,无论是歌颂夏王朝开国君主大禹治水功绩的乐舞《大夏》,或是赞颂商开国君主汤征伐夏桀战争胜利的乐舞《大漤》,或是庆祝武王伐纣胜利的著名周代乐舞《大武》,其内涵均属立言纪功,其宗旨在于向社会树立某种道德风范。正如《乐记》所言:(意译)所谓乐是反映已有业绩的(“夫乐者,象成者也”),乐是德行的花朵(“乐者,德之华也”),乐的功用,是施行教化(“乐也者,施也”)。由一代代民间乐师编创而成的芦笙乐舞《大迁徙》,其结构规模虽不及“三代乐舞”精致辉煌,但其意蕴与呈示手法相同,且在艺术上显得更为质朴生动。把惨痛的战争失利、悲壮的迁徙流离、艰辛的漫漫跋涉之路、悼念战死的英烈、祈盼自由幸福的遐想、祭天地祖灵乞佑安康的祈愿,有机地包容在乐舞记叙之中。 芦笙乐还通过它有确切语义的曲调的传播,生成了通常意义上的乐舞所不具备的“说话”功能。仅从现在尚存活于民间的一批芦笙词来看,芦笙所“言说”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历史传说、生产知识、爱情婚姻、社会公德、乡规民俗、生活意趣等等,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以上简说,已勾勒出作为文化复合体芦笙的基本形象。 二、苗族芦笙乐曲的审美创造 综观苗族的芦笙乐曲,大多是由芦笙歌演化而来的。其目的是为了能确切地传达词意,发挥“以乐传文”的功能。但芦笙曲毕竟是器乐曲,不是芦笙歌调的简单重复。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