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血路

谭伯英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0-1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谭伯英  

页数:

289  

字数:

19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它们各自找到自身价值取向,在广大军民中有自己的市场。卫立煌和宋希濂,皆是风云滇西战场的将领,其他篇什,全是那沿线轰轰烈烈的滇西大战时的一些当事者的自述。他们沸腾的热血和抛洒的鲜血,浸透了笔下的纸墨。还在筑路之始,工地就有公路是血路的传唱,为此书名为血路,以其筑路和驱敌两个战场牺牲和幸存者所舍生忘死的英雄业绩而雄奇、悲壮。他们的故事,过来者为之动情,展现在后来者面前,他们都为云南有这么骄傲的历史而自豪。

作者简介

滇缅公路管理局局长

书籍目录

书前上篇修筑滇缅公路纪实初版自序一、从昆明开始二、历史背景与公路测量三、建筑公路的人民四、新的总部五、泥泞和疟疾六、塌方七、麻烦的岩石八、建桥九、滇缅公路纪行十、柏油路面和现代化十一、侵犯和撤退十二、交通拥挤结束语下篇公路是血路颂凯旋 悼国殇滇缅公路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抗战时期的西南运输处和华侨机工南洋机工沦陷前夕亲闻炸毁惠通桥经过炸毁惠通桥目睹记千古惨闻——妇女抬棺送葬国仇家恨我在滇西反攻战径中当夫参战始末我被迫参加日本军队的经过倒淌水血案告滇西父老书抗战时期的县长张问德滇缅边区战争从失败到胜利

媒体关注与评论

  历史无情,它淘汰了数不清的文学作品,历史又有情,它保存了许多经过时间老人检验的优秀之作,只有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确保它的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血路 PDF格式下载



在看这本书前很少关注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这本书是正面战场的一个侧面。2011年11月初到12月底,我在参加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期间,走过滇缅公路,才知道这段历史的波澜壮阔和沉重血腥。。。

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地处中国版图边缘的彩云之南的人民,为中国抗战做了可以感动上苍的伟大贡献。这就是这条将中国内地和印度洋链接起来的《血路》——滇缅公司和史迪威公路。。。

这本书完全是当事人的亲历亲记,这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让我们在今天可以知道,为了中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进步,我们的先人付出过怎样的代价。历史不能忘记,忘记就是背叛。。。。


血路——旧版书系 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看了两天才看完,虽然书不大,但是很感人,都是实实在在的文字,让我看到了那个年代修建公路的艰辛,作者另外加了一些评论和自己对实时的看法,很有见地。


赶上活动,买了先屯着,有时间再看。


书太多了啦,还没看呢。。。


温故,知新。不容易买到的书


这书装订还可以,还很便宜,还没看内容,应该会很好吧。


中央台制作的抗日战争的节目关于滇缅公路的内容我认为就是参照这本书。是一本真实历史记录的好书。


还没收到书,看别人的评论,觉得不错.


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修路的艰辛


  1923年,蒋公带着沈定一、王登云和张太雷三人去了赤色的苏俄。张太雷是党的人,并为党捐了躯,所以我们还知道他。(真实否?不知)沈定一是谁?王登云又是谁?估计知者寥寥。美国人萧邦奇教授写了一本《血路》,告诉了我们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的传奇一生。这本书9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书肆中早已脱销。从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朋友处预定了最新编纂的《沈定一集》,想了解他。关于那本买不到了的《血路》,版权该已到期了,试着和代理公司联系重新出版,此为后话。
  
  蒋公去苏俄,是考察去的。是中山先生让他去的——为了他们的“援助”。蒋公睿眼如炬,短短不到3个月(去除往返在路途上浪费的时间),“考察陆海空军外,……也参观了其他不同地方”。他穿着“爱妻”陈洁如给他在香港特制的黑色披风——变成了介石的商标(陈洁如语)——像个赤子一样赤裸了心给国人看。他忙里偷闲“买了马克思所著《资本论》来读”,感到“此书上半部似颇难读,但下半部则深奥且引人如胜。”(中国的第一部《资本论》原著是浙江大儒马一浮从德国带回来的,没记错的话,现在该是保存在浙江大学的图书馆里吧?有人读否?不知。但蒋公读过,该是确实了的。什么版本?却又是不知的了)
  
  蒋公在1923年的12月25日回到了上海。直接去了溪口。在和领袖中山汇报之前,他先和他的爱妻阿凤说了考察的感想。对女人说话要简洁。所以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们不能信任任何一个共产党人。后来,他草拟了访俄报告书。这次是给一群男人看的,还都是他的领导,所以措辞就严谨得多。“俄党之惟一目的,在于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其合法继承者。实言之,他们不相信我们的国民党能永久与其合作,以达致成功。关于他们的对华政策,我感觉他们想使东北、蒙古、新疆及西藏各自成为苏联之一部分,对于中国本土,则他们拟予苏维埃化。”蒋公说得很对。“拟予”是一种预测,后来果成事实。
  
  


   与那些装帧精美,发行之前大张旗鼓广而告之的远征军作品相比这本薄薄的小书实在是毫不起眼,如果不是国殇墓园里有销售我会和她擦肩而过的。
   平淡之中尽现当年之种种艰辛,文字朴实,感情真挚。与后来道听途说而出的有关远征军的种种文字中间差距诚不可以道里计。很多经过二次创作的作品明是让人荡气回肠,实则纯属多情遐想。书中对普通云南民工表现出的发自肺腑的感激和关怀是作者为血路所作的最好的注脚。真实的历史和情感是最好的作品和剧本——连稍加润色都不必。
   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让友军或友邦的人了解一个古老民族在原始的生产力条件下如何保家卫国,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他的受众不是国内的读者,而戈书亚先生翻译时由于时间仓促和年代久远,许多当时的民谣并未考证出一一与之对应的中文,加之翻译中使用了大量的欧化句法,使原著失色不少。
   藉此一隅向所有为民族国家舍身忘死的、籍籍无名的先辈们致敬,向本书的作者和翻译者敬礼。
  


蒋公先见之明啊。可惜


我很少多这类书哦,这方面相当弱!


这本书记载的事实确实是很悲壮,很好看,很有历史意义。我是在了解抗战国民党将领时候无意发现的。大家要好好读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