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战史证
2006-5
云南人民出版社
耿德铭
214
《滇西抗战史证》作者通过查阅、研究文献和史料,回顾了滇西多民族的抗战历史、40个抗日民族英雄的英勇故事、抗日战争中的傈僳打法、抗战文化以及抗战遗留下来的遗迹。以兹广大读者能记住这一耻辱历史,吸取教训。 《滇西抗战史证》语言通俗,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很强,且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耿德铭,云南省保山市博物馆副研究员,曾任《保山报》《永昌文化报》副主编,现任保山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出版有专著《哀牢文化研究》《哀牢国与哀牢文化》,主撰《保山史前考古》,先后在《考古》《农业考古》《文物与考古》《思想战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抗日战争研究》等50多种报刊发表各类著作200余万字,著作被收入《中国当代社科论文选粹》《中国军事文库》等20种文集。先后获云南省政府、新闻出版局、科协、民族学会,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评选委员会优秀社科著作等奖励近20项,并获“保山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和“为保山做出特殊贡献的理论家”等称号。
为了和平 牢记战争(代序)举世罕见的滇西多民族抗战一 滇西:日军溃灭的“神秘地带”二 滇西各民族同罹惨劫三 24家土司共赴国难四 民族民间抗日志士、英雄的40个故事五 不同民族、国籍的抗日军民生死相助六 滇西多民族抗战若干问题简析滇西抗战中的傈僳打法——记战绩显赫的龙陵傈僳族游击大队滇西抗战文化说略抗日战争滇西遗迹及其史学价值刻铸山川的悲壮历史“国殇墓园效益”的启示滇西抗战文物纳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腾冲抗战中的三个县长三位文化大师的抗日爱国情结滇西抗战与怒江三桥半个世纪的牵挂——高黎贡山二战遗机追踪记三个炸弹炸我家滇西抗战五十年文献资料目录(1942-1994)滇西抗战五十年文献资料目录补遗栉风沐雨花鲜果硕——读《溅血岁月》一书
日军在滇西推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阴险策略,宣传他们“不杀戴包头的、戴大耳环的、嚼烟染牙齿的、穿笼箕的”少数民族,“专门杀支那(China)汉人”,叫各土司练兵去打抗日军队和游击武装,但他们的实际行动却迅速撕光了自己的假面具。日军所到之处,各族居民的粮食、牛、马、猪、羊、鸡、鸭和其他财产被抢光,房屋和村镇被烧光,民众惨遭杀害;光天化日之下强奸妇女,老妇、幼女都不放过;日军的种种酷烈暴行,各土司头人也不能幸免:日寇带来的是滇西各民族历史上空前惨烈的浩劫。 1942年5月2日晚上,居住着12户傣族的畹町芒岭村的居民们,听到缅甸九谷山上机枪、大炮声响成一片,家家户户喊叫着收拾东西上山躲避。5月3日日军占领畹町并直趋芒市。这天天亮不久,20多个鬼子进了芒岭村,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挎着长刀的军官,第二个是扛着太阳旗的高个子士兵,他们挨家挨户搜查,把来不及逃上山的人都赶到村外,用枪对着不准动,把大米、棉布、牛、猪、鸡全部抢走,抓不到的禽畜就开枪打,同时命令老人们上山找回青壮年,否则就杀死他们。青壮年男人们回村后都被迫给日军干苦活,如砍树、破竹子、搞搬运。那些日子,还经常有两三架、十多架、二三十架日军飞机来轰炸,很多炸弹投到田里,庄稼被一片片炸毁,20多岁的小伙子岩冷被炸死在田中。畹町的其他民族村寨如法坡、南棒、南帕岭、回龙等傣族村寨、韦不思景颇族寨、雷弄德昂族寨,都遭到了芒岭村这样的灾难。法坡小伙子岩恩赛牵着水牛走到家门口,连人带牛被一个炸弹炸得粉碎,只有一块手掌肉和小片衣裳布飞起来贴、挂在篱笆上;村里的帅罕毛等4个小伙子替日军干完苦活后走过汽油库附近,日军诬陷他们要破坏油库,把他们一个个捆起来残酷吊打,然后将手脚砍下来,又把头砍下来,再把身子砍成两截埋到土里。居住着60多户德昂族的雷弄寨,财产被抢光后,又被烧光了全部房屋,全寨人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有些人家家破人亡。其他各村寨的人无法生活也纷纷逃命,有些逃往内地或缅甸偏僻民族村寨,有些逃入山野,有些流浪乞讨,仅回龙村逃在山林吃野菜野果就中毒死了6人,饿死了8人,妇女在山洞中生孩子,母子都死。日军在各村寨天天搜抢东西,到处寻找妇女强奸,有的一家5个女人包括十多岁的孩子一起被轮奸,回龙村五十多岁的瞎老奶躲不脱也被轮奸;有一对躲在山洞里的傈僳族夫妇被日军发现后,把男人捆在树干上,眼看他们轮奸女人,然后用藤条把两人捆在一起,泼上汽油活活烧死,一边烧,日军在一边看着哈哈大笑。到打败日本鬼子大家陆续回家,各村寨已全部烧成废墟,村内外的大竹蓬都被砍光或炸毁,田地里都长满了荒草,许多年都难以恢复到战前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