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地诗选
2008-1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余地 著
311
无
又一个杰出的诗人未经告别便离我们而去,他的诗句一道冰冷的火焰,照亮了毫无出路的中国文学。 ——著名评论家、同济大学教授 朱大可 余地的写作已经完成,但他的语言还在挣扎。他诗歌中那个紧张的灵魂,以及隐身在众多语言断片中那个玄想者的面容,一直试图通过一种坚持,来抚慰自己幽暗的内心,并稀释自己对死亡话语的过度热爱,最终,他没有成功。那场来自生命中的“深刻的中断”,以一种对尘世生活的公然蔑视,写下了他对内心的一次隐秘回应。尽管余地渴望“在死亡中诞生”,但他的突然离去,为生者的悲伤却难以获得生命本身的原谅。 ——著名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谢有顺
余地,本名余新进,1977年生,湖北宜都人,多年居于昆明。有诗歌、小说等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山花》、《青年文学》等报刊及各类网站,并有作品入选《2003中国最佳诗歌》、《2005中国年度诗歌》、《2005北大年选(小说卷)》等选本。获得2005年度边疆文学奖等奖项。主要作品有长篇诗性随笔《内心:幽暗的花园》等。 2007年10月在昆明不幸身亡。
这一切已经到来唯一的道路在平安夜为一个人守灵2001:十四行怀念一个人的歌声黑猫黄昏的忧郁症患者另外的花朵想象一只苹果流星雪一个人的河流一个人的日子水里的花朵一位陌生女子的电话一只坠落的杯子一封未完成的信蝴蝶声音头发失眠2002:十四行孩子分手下楼散步平原雨水26致一位诗人——为伏自文而作2003年5月28日春天山 顶记忆在书林街夜空秋天的月亮魔鬼的手指表达夜色街道宁波——为李全平而作远行……
2001:十四行 一 没有一双眼睛是相同的,一面摔碎的镜子 说出了所有的秘密。从黑夜长出的一根白发 在清晨被狠狠地拔去,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 就可以轻易概括的。那些令人难堪的事实 都被忽然地省略了,只有一道暗红色的血丝 篡改了你的视线。犹如一朵带着露水的鲜花 遇见了一条阴险的毒蛇。没有必要感到害怕 所有的美都是残酷的。一根下垂的树枝 它的姿态和心情无关,也许这是一种暗示 一切都在改变,就像树枝上的那些分叉 不是为了美丽,而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空气 即将到来的夜晚是令人难堪的,在黑暗落下 之前,你必须和一支沉默的蜡烛达成一种默契 然而火柴是潮湿的,对于你的问题,它无法回答 二 从哪里开始,最后在什么地方结束?我不知道 上一步和下一步之间,所有的十字路口如此相似 这是肯定的:从我的脸庞中间穿过的,永远是同一面镜子 一块玻璃始终是冰冷的,它不会露出一个热情的微笑 一只鸟儿的飞翔无法让天空变得更低,然而它的尖叫 却净化了从我的眼中流出的泪水。一次无毒的清洗 是否可以擦去凝结在伤口上的盐?没有人可以轻易地忘记 那些摆放在道路中间的石头,它们不仅意味着一次跌倒 也许我需要的不是一枝玫瑰,而是一根从空中掉下的羽毛 它坠落的姿态竟是如此优美,令我忘记了周围的空气 以及嘴唇里的一小片阳光。然而我却清楚地知道 没有人能够抓住一根飘浮的羽毛,因为深渊就在他的脚底 所有的道路都是漫长的,犹如一个女人在阳光下渐渐衰老 在永恒的转动之中,没有什么可以保持一种相对的静止 三 即使是一场大雨的来临,也不能改变什么。这是春天 一粒尚未发芽的种子,只能使土地更加贫瘠 有一个人在雨水中深深地弯下腰去,就像一个动词 被套上了名词的枷锁。你一直在不停地改变 犹如一只已经生锈的轮子,来到了道路的边沿 一种潮湿的心情正在迅速扩张,它不仅影响了天气 也使你的身体逐渐变得虚弱,仿佛一只受伤的蚂蚁 面对着一条汹涌的河流。在另一个春天来临之前 手里的镰刀已经开始生锈,杂草正在疯狂地蔓延 它们蚕食着你的大脑,然而你却一无所知 ……
余地的诗是这个忧伤华美年代的秘密。他的诗忧郁、精粹,用词坚硬,有力地撞击当代精神之门。余地始终想说出自己的真相,缠绕于哲学意味中,又能如此贴近生命,他如此顽强地思考自己存在,诗的存在,然后转身离去,给我们的心灵留下无限的余地...... ——著名评论家、北大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
无
不错,收录了余地大部分诗歌,很有感触的。
一个纯粹的灵魂,内心也是纯粹的纯净的,其诗作更是纯粹的!余地,时代的文人和歌者,最后葬身于时代的车轮底下,歌声却至今在今人浑浊的天空下回荡!
余地的是就是这么令人感受深刻啊!!!
不少作品写得很有个性。
这本书我基本上看完了,收获颇多。
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我都很满意。
这是我第一次读余地的作品。作品让我多次陷入了沉思、感叹。前四分之一的篇幅我并不喜欢——常见的以词汇去象征、隐晦,虽然很能体现诗人的才气、冲劲,但很多诗人在年少气盛时都这么耍过,只不过是“又一个”而已。后四分之三,真真地把我拿捏住了,体会到了诗人触手可及的沉郁、思索,成熟多了。叹,余地死得早了,否则会给我们贡献出更好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