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彷徨的帝国

连清川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6月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连清川  

页数:

26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个正在经历着从未有过的晕眩感的民族,一个在迅速变化中失去了方向感的国度。不幸的是,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是世界经济的龙头,它是文化的输出者。失去了方向,它会成为所有人的心腹之患。两处战争废墟,一场金融危机。心理分裂的国家,挑战四起的世界。十万进退两难的士兵,千万失去保障的中产。满怀狐疑的盟友,周围遍布的暗敌。进再难恣意挥洒帝国的荣光,退无以从容安顿破碎的市场。  这便是奥巴马和他的美国歧路。这便是罗马之后最伟大西方帝国的彷徨。

作者简介

  连清川,70年代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南方周末》记者、编辑多年,参与创办《书城》杂志,担任《21世纪环球报道》主编。2003年负笈海外,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长达三年。  长期为《南方周末》、《新周刊》、《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南风窗》、《外滩画报》等主流媒体写作专栏,范围涉及国际政治、媒体评论、书评与文化评论等。  2006年回国后,任《普知·读者文摘》(美国《读者文摘》中国大陆版)总编辑,此后担任《时代周报》编委,现居上海。

书籍目录

朱学勤 序江艺平 序自序:歧路彷徨,帝国何处第一辑 2008,大选时间新美国梦想疑云重重技术性击倒希拉里太老,奥巴马太年轻一个越战老兵的绝地反击肤色、信仰与性别丢脸的媒体和民意去向美国分裂症向左走,向右走高山仰止中国是美国大选的话题吗?堕胎不堕胎,这是个问题教徒的神威有钱和没钱人的共同游戏华裔选民,拉美裔选民,以及其他选民不重要的副总统?第二辑 纽约,观察空间一个失去方向的国度逃出美国?纽约的中东战争学习自由透明纽约不为己甚鸟巢里的风暴倔强的灯光非法移民:人情、法律和理想圣诞节是个什么节?唐人街:渴望与逃离伦理与现代种族主义、传统、现代自信与暴政忘却第三辑 读书,品茗思想世界还是圆的地球上的最后一个幸存者暖昧的真相外交教授的总统评分机制为他人的道德而决斗《告别演说》的难言之隐财政计划与首都麦迪逊的罪过杰佛逊和他的朋友们孟南德历史探案集第四辑 新闻,职业体验默多克之战如果我是《时代》周刊苏尔兹伯格保卫战谁的编辑 室?白宫的新闻游戏后“9·11”与美国宪法战乱时期的爱国主义稳定性,还是创造性?知识界向何处去?揭老祖宗疮疤跋:在纽约:读书,读城,读世界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辑 2008,大选时间  新美国梦想疑云重重  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这个新时代,肇始于新总统的新颜色。《纽约时报》的通栏标题兴奋地宣称“种族障碍的坠落”。非洲裔总统的出现,扫清了美国政治232年以来的种族歧视,打破了政治界的玻璃天花板。  这是一个时代性的胜利,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胜利。它宣告了人人平等可能性的真实出现。  而《纽约时报》标题的另一半,却充满了疑虑:“当选民拥抱改变的召唤。”的确,从美国的现实来说,非洲裔总统的出现并不是他们的第一诉求,而只是一个副产品:只是恰巧奥巴马是一个非洲裔候选人而已,他们首先期盼的是美国政治的转变。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奥巴马的肤色并不是他们做出选择的第一因素,而是奥巴马所代表的、所宣称的“改变”。  他从宣布参选的第一天开始,就大声宣告自己将致力于弥补裂缝:修补因为政党对立所产生的政治裂缝,修补贫富分化所生产的社会裂缝,修补种族实际不平等所造成的经济裂缝,修补单边主义所造成的外交裂缝。  于是美国的年轻人行动起来了,他们成为奥巴马的业余助选团,第一次,他们能够不以街头政治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和推动改变。于是美国的少数族裔行动起来了,他们走出家门踏向投票站,第一次,他们相信自己的投票能够真正地对选举结果产生影响,这个国家的政治和他们发生了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在奥巴马当选的那一刻开始,美国业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无种族政治的新时代开始,改变旧政治的新时代开始。  可惜,这个新时代带有如此脆弱的痕迹,带有如此多的颠覆的险情。一个新时代,面对着一大片的旧危机。  两场战争带来了美国人生命的巨大牺牲和社会心理破裂,以及两个国家民主未立、旧制相争、经济崩溃的废墟;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面金融危机,蔓延至实体经济,蕴含着一次更大规模的全面经济衰退和全球增长放缓的恐慌;  长期的政党争斗,贫富分化加剧,中产阶级由于医保制度破产而加速下滑,阶级对立情绪严重的社会分裂;  绕过联合国的国际争端协调机制,单方面发动战争造成的国际社会反感,传统盟友背离的国际孤立;  伊斯兰国家和信徒们对于美国长期进行民主和意识形态化文化出口的不满,以及极端分子和恐怖主义分子暴力行动升级的威胁;  全球变暖趋势坐实,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减排方案不满,群起杯葛美国自私的全球环境政策;……  美国人期待着新时代,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  他们期待奥巴马和他领导的民主党,能够为他们走出这些困境寻找药方。  的确,如果说有一个人能够给他们期望的话,那必然是奥巴马。  这个出身平民的非洲裔政客,身上带有强烈的革命性精神。在他当选之前的职业生涯中,他几乎不承认现有美国政治运行的所有规则。他崇尚社区行动,动员民间而不是政府的力量来实行改变;他的同情心系于穷困的蓝领工人;他对政党之争带有强烈的反感情绪,力图构造一个跨党派的联盟推动社会的变革。他憎恨华盛顿私相授受、独断专横的政治作风,誓言打破政治家族的运行,而重塑自由勤奋的美国梦。  这样理想主义的、革命性的政治,对于美国,却既是希望,又是风险。  美国从来都不是一个激进的国家,虽然它不乏创造性,却同时崇尚稳定性。它依靠制度的延续、政策的微调、社会的妥协和政客们的现实,进行寸进的进步和改革。即便在极端的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及越战期间的民权运动时期,同样是民主党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林登·约翰逊也都不敢造次,而是在竭力通过法律改革以及同议会的谨慎妥协中,突出了一条进步新路。  而真正激进的、理想主义的一战领袖伍德罗·威尔逊,还有理查德·尼克松,一个以悲剧英雄告终,一个以身败名裂收场。一美国现实不欢迎理想主义者,不欢迎革命家。  这也能从选票的统计中看到倾向。尽管奥巴马从选举人票中大幅度领先,但从普选票(也就是一人一票的总体统计)结果看,奥巴马的领先优势并没有那么大,不过多出了500多万票。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美国人,对于奥巴马所代表的“新美国”,依旧疑虑重重。  创造新美国,竟选时需要激情,而当权时却必须回归谨慎。奥巴马需要的是一种平衡的技巧:修补经济需要修正克林顿时期的“解缚”政策,却必须保持新经济的创新能力;弥补政党裂缝需要共和党的配合,但又必须拉开和新保守主义的距离;重塑国际形象需要调整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朝鲜、中东国家、西欧国家和中国的全体关系,同时又不能贸然撤军,留下一堆烂摊子给权威远未建立的伊拉克和阿富汗。  最坏的时代能够塑造最伟大的总统,就像林肯和罗斯福曾经达到过的高度那样;但是也可能滑向最残忍的境地,就像尼克松和布什所陷入的深渊那样。  美国不再需要一张精心打扮的脸孔和革命者的形象,他们真切需要的,是一个具有超然理性和无穷睿智的领袖。  而奥巴马,却依旧是一个难以阐释的谜。  技术性击倒  大选是一场大戏。这个,其实美国人和美国媒体都非常明白。  既然明白,为什么都那么投入?候选人拿大把的钱在那儿扔,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寻摸着怎样给捐款是最佳方案,而选民如痴如狂,族裔运动力量全面出动……  总统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党派的候选人,打赢了选战,还得祈求他的党派打赢议会选战,否则他基本上什么也干不了,就像民主党在国会里占优势之后的布什,基本上成了一个被遗忘的人。  其实,答案也蛮简单。因为这场大戏,不仅仅是候选人在演,而且选民也在演。这样巨大的一场游戏,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精密的仪器,基本上把美国所有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元素都调动了起来,变成了一个测试美国制度的质检过程。它所考验的不仅仅是个人,而且在检验候选人的运作能力,党派的民众基础,人才储备,应对变化的能力,获得资源支持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政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吸引媒体关注的技巧,当然,还有政策的制定取向。  从这个四年一度的测试过程中,民主、共和两党自愿也罢被迫也罢,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政治纲领,作出符合时代变化和民众需求的调整,使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两党之间的民众基础差异不断缩小,政策分歧日渐狭窄。于是大选越看越像一场个人魅力秀,越来越像表演给媒体看的大戏。  在大的政策方向和民众基础趋同的情形下,双方的传统势力和对一些具体问题看法上的分野,变成了竞选主张中的主要话题,比如宗教信仰,比如同性恋婚姻,比如堕胎自由,都放大到了生死攸关的程度。  于是,如何处理这些细微的“大事”,成为了候选人团队设计选举策略的巨大难题。稍有不慎,则成了一个滑铁卢。2004年民主党候选人迪恩,在民意基础显著领先的情况下,因为一声怪叫,旋即被踢出选举。选民的理由很简单:这么一个无法自我控制的人,无法成为一个领袖全国、面对纷繁复杂世界的理想人选。  国人在看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往往过度重视候选人的政纲。候选人的承诺尽管对选民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一个候选人的选举技术设计,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克林顿在竞选的时候提出应该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但是他后来成了对中国最友好的总统之一;他的前任老布什是对中国最友好的总统,但在政策上却对中国极尽打压。候选人的嘴就像保险经纪人,谁信谁倒霉。  任何一个候选人,他/她的个人形象和家庭形象,其宗教立场,其处理与媒体关系的能力,其竞选团队以及吸收竞选经费的能力,其动员少数民族的能力,其应用文化因素(比如互联网)的能力,其政治历史纪录,以及在大选辩论中的插科打诨,甚至在与普通选民接触中的表情……这些技术性的因素,才是决定选举成败的最后关键。  别以为选民很傻,这些看起来细枝末节的因素,才能衡量一个候选人治理国家才能、关心民众与否的最后标准。一个夸夸其谈、理想远大的人踏上金銮座,才是灾难。国家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民众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政治需要能够现实地处理现实的人的现实问题。  那么,我们看这场戏,其实就有了一些硬性的指标。就像京剧里的水袖,电影里的特技,我们只有通过这些技术性的分析,才能够知道美国的制度如何被检验,也才能知道候选人如何成与败。技术性击倒,是顾盼这场大选的最佳工具。制度的运作不是一些千巴巴的原则,而确切地由技术所构成的细节来实现。  希拉里太老,奥巴马太年轻  希拉里六十一岁,奥巴马四十四岁。  对于总统人选来说,六十一岁不算太老,此前的总统,六十岁以上当选的比比皆是;四十四岁也不是什么破天荒,1901年老罗斯福当选时四十二岁,1963年肯尼迪四十三岁当选,1992年克林顿当选时四十四岁。  他们俩都有题材:希拉里是女人,奥巴马有黑人血统,他们谁当选都会创造个第一。但是这不是什么很强的故事。美国人心理上从来没有抗拒过女性总统,而如果鲍威尔出选的话,美国可能早就有了黑人总统。  所以,太老和太年轻,都是从政治生命上来讲的。他们两个,在民主党内,甚至在美国的政治圈里,是两个完全对立生态的典型。  传统的圈内人  暂且撇开希拉里的性别标签不说,其实她是一个民主党传统圈内人。  尽管克林顿出身贫寒,但是他的政治发展路线并没有超出常规。也就是,他长期地担任了政府公职,通过这条路线,结识和拉拢了民主党内有能力、有资源、有号召力的大佬;同时通过在阿肯色州十三年的外『长经历,显现才能,说服捐款人,为自己竞选经费建立了稳定的来源。他在媒体的曝光率,基本上正是通过自己的政治表演和正确的选举策略来达到的。  希拉里,当然,在当选纽约州的参议员之前,并没有非常显著的政治经历。事实上,如果去考察她的政治历程的话,几乎可以说在这之前是一片空白。难怪《纽约时报》曾经质疑过,希拉里所谓自己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到底所从何来?显然,在美国,“后宫不得干预朝政”的原则也是存在的,所以,希拉里的八年第一夫人生活,除了一些慈善和公益事业之外,几乎不曾在政治上有过任何建树,而她也在刻意地使自己与政治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舆论对克林顿产生不良影响。  但希拉里仍然属于被公众认为是“既得利益”(Establishment)的那一圈。她的第一夫人生涯,已经为她赢得了选举所必须具备的众多要素:民主党大佬的支持——这已经在她的参议员选举中表露无遗;众多成建制的政治支持——她丈夫的阁员们;动员资源的能力——她丈夫以及参议员生涯中所建立的募款机制;毋庸置疑的媒体曝光率和选民对她的熟悉程度。  克林顿本人在八年的执政生涯中,也为希拉里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他任内的经济奇迹,迄今为美国人所怀念;国际政治上也是捷报频传,为那八年美国基本平静的生涯获得赞誉。美国人无需疑问,如果希拉里当选,美国的“第一先生”也将是会是一个极佳的“赠品”。  民主党在1990年代的光辉,同时也是克林顿和戈尔共同创下的“新自由主义”的光辉。这个新民主党,开创了一个国际共同市场化、政治共同和解和非传统安全(如环境、贫困和恐怖主义)成为主流话题的新时代。这个圈子在“反恐时代”的尘嚣之中,依然是美国的主流话语之一。而希拉里,显然被划入了这个圈子。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美国的两极分化差距增大,底层日益困苦,医疗制度诟病日多,失业压力加剧,反对移民的浪潮愈呈严峻的今天,选民对于“既得利益”的反感已经十分突出。新自由主义尽管在国际论坛上风光一时,但在美国国内却被认为是富有者的观点。更何况美国已经极度厌倦“政治王朝”。布什家族的王朝统治令人生厌,而克林顿家族又要形成王朝,下层选民的抵触可想而知。而希拉里在担任参议员的政治记录中,建树实在乏善可陈,无法被视作贫穷者的朋友。缺失工薪阶层的支持,是希拉里的软肋。  在已有的政治纲领中,希拉里对于未来美国的蓝图,令人失望地并没有什么特别观点。其实,她并不依靠政策来竞选,而是人:资源拥有者和党内的忠诚选民。  希拉里要突破这个“老”形象,竞选团队颇费踌躇。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他对西方传媒的实地考察,对美国选情的即时报道,以及由此带来对“9·11”之后全球化浪潮的深入思考。他已经进入政治学和历史学的领域,突破了国内传媒界青年记者的狭隘眼界。如此进步,让我感到欣喜。”  ——朱学勤,著名学者,上海大学历史教授  “连清川赴美三年,正是经历了“9·11”袭击之后的三年,也是经历了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大选的三年,一个中国记者,能够于斯时斯地作近距离的观察,无疑是十分难得的机缘。这本书很值得一看,作者对国家权力、公民社会、新闻伦理等的思考,不仅清醒,而且独到。”  ——江艺平,南方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南方周末》前总编辑  “多年以来,美国是一个不断被我们谈论,而我们却仍对其知之甚少的国家,它既让我们心生渴望,也带来不断的焦虑。很多时刻,我们不正是通过观察别人来了解自己的吗?年轻作家连清川不断继续他的观察与谈论,为我们增添了一种清新、独特的声音。”  ——许知远,知名作家,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连清川,一个新媒体人,他曾供职于中国最出色的南方报业;他仔细观察过广州、纽约、上海;他用中文写作、思考,也用英文交流、阅读;他纵论国际事务,也描述春天的第一枚绿芽;他知道《南方周末》与《纽约时报》的新闻,也明了《大西洋月刊》与《纽约书评》的议论;他走,他看,他写,于是有了这本书,它可以向你展示新一代媒体人的功力与眼界。”  ——连岳,《南方周末》等多家主流媒体专栏作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彷徨的帝国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