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矿伤

彭辉 云南人民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云南人民  

作者:

彭辉  

页数:

187  

内容概要

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存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三者是相互密切联系的。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和延续的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然而它却是不可再生的。矿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开发矿业必须合理适度,必须深谋远虑,全局规划,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否则,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正是从这样的理念出发,麻栗坡县的领导高瞻远瞩,抓住整顿矿业秩序、整合矿权这个重要环节,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矿业环境以造福人民,是值得学习和称道的。
看了彭辉编著的《矿伤》这本小册子,就清晰地知道麻栗坡县办成麻栗坡钨矿的整合实属不易。县政府和紫金矿业为国、为民、为矿业办成了一件大好事。
《矿伤》分为全民开矿的年代、步履艰难整合路、成果背后的反思三部分。

作者简介

彭辉,回族,云南砚山县人,现为麻栗坡县县长,著有茶文化散文《人间普洱》一书。诗歌书法集《边城诗稿》及散文集《走出国门》。

书籍目录

专家点评
序 做好夭折的准备
上篇 全民开矿的年代
第一章 矿山上的穷人富人
这里有开着豪车的矿主,也有需要救济的贫困农民
要钱不要命的淘金者
全民开矿的年代
小矿主背后的股东们
第二章 山河破碎
当河水变成泥浆
千疮百孔的矿山
小镇繁华的男一面
第三章 不是财源是“包袱”
设完没了的矿山整治
治理,混乱,再治理,再混乱的怪圈
守着金山要饭吃
写检查的政府
被逼无奈的整合
中篇 步履艰难整合路
第四章 并不顺利的开始
整合资源是明智但也是艰难的选择
第五章 寻找整合新模式
总结教训从头来
换种思维天地宽
整合思路费心血
第六章 整合真的很艰难l
头撞南墙不回头
青蛙的叫声
世上哪有后悔药
逼着自己往前走
艰难来得不寻常
吃辛苦饭的同志们
第七章 整合扬起顺页风帆
头脑和勇气的较量
动员群众不孤单
招商竞争整合,推行阳光操作
合理设置目标,确保整合效益
强力打非治乱,确保矿区稳定
兼顾群众利益,共享整合成果
麻粟坡模式——钨矿整合收获的副产品
整合为什么能成功
第八章 整合中的众生相
一个法学博士的“维权”闹剧
形形色色的新闻记者们
下篇 成果背后的反思
第九章 矿业走上规范路
从三乱五难到和谐矿山
阳光总在风雨后
第十章 整合之后的思考门
“牛刀杀鸡”与“鸡刀杀牛”——对整合层级的思考
怎样才能不出事——矿山突发事件的反思
闭门“搞地勘”的专家们——矿业新秩序需拷问专家学者的良知
近4亿的废铜烂铁——谁为混乱的秩序买单
多种手段显威力——原来有这么多法规能管住乱开矿
开矿的老板不简单——拉大旗作虎皮的老板们
附件
麻栗坡县钨矿国有股份收益管理办法
在钨业公司与南秧田、茅坪村民小组合作矿点相关事宜协调会议上的讲话
剖析钨矿资源整合案例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在全县钨矿资源整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钨矿企业资产评估成果发布会上的讲话
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封面》栏目专题片解说辞
阳光操作下的矿产资源整合——省纪委“党风廉政”栏目专题片解说辞

章节摘录

  ※世上哪有后悔药  有好几次关键的时刻,资源整合曾经山重水复,面临夭折。有时候自己吃了苦头没地方说,说了又怕动摇军心,所以,有时候自己委屈还得装作若无其事,别人都说县长心理素质好,其实心里苦得很。  有段时间,我常常失眠,或者睡着了也老做噩梦,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梦:梦见自己在矿洞中迷路,洞顶不断地有石头砸下来,躲不开;梦见自己陷在一个废弃的矿井里,怎么用力都爬不出去。醒来后蒙上被子会小声地喊上几声,但发泄完后还得老老实实的装作笑眯眯的去开领导小组会议,去鼓励下面的工作组,与他们商量解决问题;去接待难缠的老乡和矿主们。  我这人爱说实话,一般不去考虑说实话后会有什么“后果”,记得在全国有名的平远街当公安时,有一回执行任务遇上突发事件,遇到危险我没有先逃跑,还救了一个同志,之后我们被困在村子中,公安分局被打砸。后来写回忆材料时我实话实说,说当时心里很怕之类的话,没有一点英雄气概,结果给人的印象不好,只捞了一个嘉奖,最后大家分析,评功是按伤情来定的,我这属于“安慰奖”。  在钨矿整合快收尾时,有几次我向国土部、国土厅的检查组汇报工作时说,自己在整合中曾经多次的后悔过,动摇过,走到现在真的不容易。※逼着自己往前走由于自己雄心勃勃的揽下了这个事,所以,不管遇上什么问题,即使别人支持你,但解决问题还得你想招数。很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打气,自己鼓励自己坚持,怕自己坚持不下去还设“套”逼自己。  有一次在人代会上一激动,就说出“完不成钨矿资源整合的任务就自动辞职”。有记者把它写成“誓言”,其实当时困难太多,我是没办法,怕自己坚持不住,逼着自己往前走的。当然也有鼓励同志的意思。※艰难来得不寻常有很多次,整合面临较大的难题:业主们不支持、告状信到了北京、昆明;矿区群众闹事,把我搞得焦头烂额。来麻栗坡时,头发都是黑的,搞了三年多的整合,连白头发都懒得去摘。  有的老板很拽,说可以到北京请组织部门、纪委的来查我的廉政问题。  特别是有一次,在整顿矿山时防暴枪打死了人,当时正有几个小矿主动用各种关系在抄我的前路后路左路右路,听到矿山死人幸灾乐祸的在做文章,我估计逃不了这一劫,在布置完善后工作后,一个人关起门来听几十次的《阳光总在风雨后》。  正是在这个时候,黄文武州长打电话给我,“要我相信组织和群众,出了问题不要想一个人扛,要认真总结,但无论如何整合不能停,要坚决推进”。  有段时间,受到一些威胁,有人放出风声说要炸人,有人直接发短信给我,说我不会有好下场,公安的同志曾经想到过采取特别的24小时保护,我说不需要,80年代在平远街当了10年的警察,什么场面没见过!听枪声都像放响屁!照样一个人白天黑夜的在城中走、乡下串,我曾经对同事、家人交代身后事,但我不相信在我们这个国家,一个县长还需要避难。形形色色的拉大旗作虎皮的“关系户”很是难缠。我是一个既悲观又乐观的人,我把事情想得太复杂,过多地去评估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但实际上,正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得到很多领导的支持,州委李培书记为我承担了不少责任,林耘垫副州长等领导在关键时候来矿区视察,支持我们搞整合。  我准备会有众叛亲离的后果,实际上我从来没有失去同事的支持、朋友的帮助、家人的关怀,悲观的想法事实上只是我在困难时的心态。当成功后的赞誉声传来时,回想起整合中来自方方面面的难题,感觉身心疲惫,好像做了一场噩梦,梦醒后的阳光明媚只是原来应有的样子。※吃辛苦饭的同志们以前有个说法,说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的事,但比起矿产资源整合来,根本不值一提。  干过资源整合工作的都是吃辛苦饭的人。麻栗坡的钨矿资源整合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我只是主要的策划者和推动者。思路方案都在我的头脑中、电脑中,有什么大的压力我会去顶着。但是,这项大的系统工程,是一群人完成的,不是哪一个人就干得了的。  当时尽管有不同的声音,但州委、州政府还是果断批复了我们的整合方案。  当时亲身参与的同志们,都会体会到其中的艰难。大家都是吃辛苦饭的人。  常务副县长冉忠平,以及整合中途换届当常务副县长的张传德都是这个策划主要的执行者,自从换他们来分管矿业以后,我的思路、想法、方案交给他们去具体组织实施,大部分的困难问题都是在他们这一级和工作组的同志们解决的,他们受的委屈和辛苦我最清楚。我在整合中的压力和委屈,他们知道一些。政府的其他领导,所有的工作都要为整合服务、让路。  此外,成立的若干工作组,专门抓钨矿资源整合工作。特别是县人大副主任艾金明、县政协副主席胡明、副处级干部何昌达等几个处级领导,带领三个群众工作组,在矿区一住就是两年多。每天都走村入户,耐心细致的做群众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挨骂、受气是经常事。每个组每天干什么,到了哪个村、户,都有工作记录,光《资料选编》就有厚厚的几大本。  此外,遇上特别难处理的工作,还要抽调一些有经验的老同志组成专门工作组进村入户做工作。洒西“4.20”事件的平稳处置,原政协主席陶金昌同志带的这个工作组功不可没。  有资源整合任务的天保镇、猛硐乡、大坪镇等乡镇的乡村干部,在这几年中经历了不少折磨,吃了不少苦头,但现在有序的矿山管理,他们的工作压力要小得多。  其他小组、办公室的同志在那段时间都被使得团团转,整合办的同志天天都被来反映情况的、上访的,吵吵闹闹,好不烦人。  县整合办的三任主任,都是工龄一到就申请提前区休。  天保镇的聂怀疆书记说:“在他当镇长时,整合期间,有一天镇里接待了16起来反映情况的矿区群众”。  两任县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长带着治理矿山工作组、稳定组的同志经常上山搞整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炸矿洞,收缴民爆物品,综合治理矿区,无数次的面对危险。  我跟同志们开玩笑说:“我就像一个承包到复杂、危险又亏本工程的总包工头,分包给你们这些小工头、小杂工去做危险的活计。”  尽管前任的县委书记赵仕永因市政工程收受贿赂等问题被判刑,但客观地说,他对整合工作还是支持的、放手的。州国土局全力支持整合,何知平局长、李仕标副局长等在评审评估时都和县在一起商量,一起工作,一起推进整合。  ……


编辑推荐

  一个混乱的矿山,折射出中国矿业秩序所面临的危机。一次艰难的矿业整合,我们看清了在金钱面前各种利益群体的众生相。  矿山管理和开发,一个生动的国情教育课堂,我们必须从国家资源安全、和谐社会和法制建设的层面去思考怎样科学地管矿用矿。  彭辉编著的《矿伤》分为全民开矿的年代、步履艰难整合路、成果背后的反思三部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矿伤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