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阶级论
2011-1
陕西人民
(美)索尔斯坦·凡勃伦|译者:赵伯英|校注:来鲁宁
178
231000
赵伯英
无
索尔斯坦·凡勃伦的破空之作《有闲阶级论》问世于100多年前。他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层阶层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更具体地说,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他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这样一个主旨:什么是经济人的本质,社会为什么会产生有闲阶级,“有闲”本身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100多年过去了,相似的经济现象在世界各地,包括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不断演绎,诸如人们对金融投资的热衷、对教育文化的重视、对时尚品牌的追逐、对享乐主义的崇尚……这本百年经典同样可以解释今天你我身边的经济现象。
赵伯英,山东人,国际政治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教授,从事语言文化和国际政治的教学与研究。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金钱竞赛
第三章 明显有闲
第四章 明显消费
第五章 生活的金钱水准
第六章 爱好的金钱准则
第七章 服装作为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第八章 工业脱离与保守主义
第九章 古代特征的保存
第十章 现代的尚武遗风
第十一章 相信运气
第十二章 宗教礼仪
第十三章 非嫉妒性利益的遗存
第十四章 高级学识作为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译后记
在较早的但并非最早的野蛮时期,有闲阶级还处于没那么多区分的形态。无论是阶级的区别还是有闲阶级各种工作的区别,都不是那么精细和复杂。波利尼西亚岛民(Puolynesian islanders)①的生活清楚地表明了这个发展阶段;例外之处在于那里没有凶猛野兽,因此狩猎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中不占有通常的荣誉地位。中世纪的冰岛社会(Icelandic community)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那样的社会里,各阶级之间以及各阶级特有的职业之间,都有严格的区分。体力劳动,生产工作,凡是与谋生的日常工作直接有关的事务,都是下层阶级独有的工作。这个下层阶级包括奴隶和其他从属者,通常还包括所有的妇女。如果贵族中有若干不同的等级,属于高等级的贵族妇女一般免于从事生产工作,或者至少是不参加较为粗俗的体力劳动。上层阶级的男人不但免于从事一切生产工作,而且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是不容许参与那类工作的。他们可以从事的工作范围是严格界定的。正如上文已经说到的,这些工作就是政治、战争、宗教仪式和运动比赛。这四个方面的活动支配着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而对于这个阶级中的最高等级——国王或酋长,这些事情是社会习俗或常识所允许的仅有的活动。实际上,在生活方式得以充分发展的地方,即使把运动比赛看做是最高等级成员的适当活动,也是有疑问的。其他的某些工作是向较低等级的有闲阶级开放的,但是那些工作只是附属于这种或那种典型的有闲阶级职业。例如,那些工作包括武器、军用装备和战船的制造与管理,马匹和鹰犬的调理与驯养,祭祀用品的筹备,等等。下层阶级不能从事这些次一等的荣誉工作,除非它们明显地属于生产工作,而且是与典型的有闲阶级职业很少关联的工作。 如果从这种典型的野蛮文化阶段退一步,回溯到野蛮文化的较低阶段,就不再能看到有闲阶级充分发展的形态。但是这种较低阶段显示出有闲阶级制度得以产生的习俗惯例、动机和环境,表明了有闲阶级早期成长的进程。世界各地的游牧狩猎部落都表明了这些比较原始的分化形态。北美洲的任何一个狩猎部落,都可以拿来作为适当的例证。几乎难以说这些部落里有一个明确的有闲阶级。这些部落里出现了职能分化,出现了基于这种职能差异的阶级区别,但是就上层阶级免于从事生产工作而言,还没有发展到足以使“有闲阶级”这个名称完全适用的地步。处于这种经济发展水平的部落,已经使经济分化达到这样的程度,即男人和妇女的工作之间形成了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具有嫉妒性质。几乎在所有这些部落里,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妇女要从事一些工作,而在下一个发展阶段从她们的工作中形成了生产性工作。男人免于从事那些粗俗的工作,他们要参与战争、打猎、运动比赛和宗教仪式。在这方面通常显示出非常严格的区别。
无
这个都不包邮,下来的价钱比书原价还高。其他都好。
书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印刷很工整,典型的西方风格
很不错的书,值得仔细读
wel
当当网服务态度很好,书的性价比很高,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