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反腐小说法学与文学交叉研究

董斌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

董斌  

页数:

190  

Tag标签:

无  

前言

  “文化”一词虽然古已有之,但以文化为研究对象,对人类文化的因子、结构、规律、功能、符号、仪式等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人类学家无疑是发轫者。时至今日,人类学家以及相关团体,在以文化作为切入点对人类生活不同方面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不菲的学术成绩,并影响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文化视角是一个社科研究的可行角度。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从文化的视野,对当代反腐小说的艺术特征与社会意义进行讨论。  重视对人类文化发生、演进规律的系统研究,是人类学研究方法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人类学各个学派持久的研究兴趣所在。

内容概要

  一部在文化学的研究视野下.对当代反腐小说进行法学、文学与文化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也是国内第一部以法学、文化学、文学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反腐小说文化蕴含进行系统研究的论著。由于法律思维与文学想象之问巨大的差异,以法学、文化学视角对文学现象进行解读,极大地开拓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当代反腐小说:法学与文学交叉研究》具有探索和创新的学术意义。

书籍目录

序言:文化视野下法学与文学交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一章 反腐小说的兴起及其时代和社会根源一、反腐小说的概念二、反腐小说的兴起/4三、反腐小说的创作历程与表现类型四、反腐小说兴起的时代和社会根源五、反腐小说兴起的文化根源六、反腐小说兴起的文学原因第二章 反腐小说的文化功能一、文学的文化功能二、反腐小说的道德教化功能三、反腐小说的治疗功能第三章 反腐小说内蕴的法律文化反思一、引言二、法律信仰的缺失三、人治法律文化传统四、法律工具主义思想内蕴第四章 清贪二元对立模式下的反腐小说文学叙事一、引言二、中国文学中的清官原型三、反腐小说清官模式的"符号矩阵"分析与法学反思四、清贪对立模式下清官的尴尬人生五、清官文化的法治反思第五章 反腐小说清官形象的法理学批判--以计夫顺、夏中民为例一、引言二、计夫顺形象的法律文化剖析三、夏中民--清官式干部形象的文学与法学剖析第六章 权力恣意与人性异化--反腐小说的另一种解读一、官本位与权力崇拜的兴盛二、当代反腐小说中权力异化、人性扭曲的文学叙写三、权力恣意的制度根源--反腐小说对民众话语权缺失的制度反思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只有极少数富于正义感的官员才能作到为民请命。而在新中国,所有的党员及公务人员,都要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国家的政治意识中也应自觉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所有利益的前面。但尽管这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权力腐败和官员以权谋私的现象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只是不被社会所关注,其问题也不是很严重而已。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放在发展经济方面,从而使从前相当程度上被掩盖着的权力腐败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遏制,反而在新形势下恶性发展并迅速蔓延。一时间,甚至在个别部门和地区造成了公共权力私有化、私有权力绝对化、绝对权力市场化的现象,没事不办事、办事必要钱的现象几乎成为官场潜规则。无疑,这是一种社会毒瘤,由权力的腐败会滋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社会悲剧和社会罪恶。尤其当这种腐败同资本原始积累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具有掠夺性和疯狂性的某些经济势力结成同盟时,它们就会成为破坏社会正常秩序,践踏一切维护社会公正的道德、法律的丑恶力量,由它们所形成的社会“规则”和“潜规则”,极其严重地毒化着社会氛围,污染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阻碍改革进程,破坏乃至毁灭改革成果的黑暗力量。这一现象在许多反腐小说中都有反映。  而在腐败的所有问题中,官员的贪污和腐化是腐败问题的核心,也是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普通的老百姓心目中,贪污和腐败往往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无官不贪”这句话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的。同时,党和政府在历年公布反腐败成绩时,也把追究官员刑事、行政与党纪责任作为反腐败战绩。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反腐小说法学与文学交叉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