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类学
2012-5
宁夏人民出版社
徐杰舜,刘冰清
565
无
乡村社区的研究直人类学理解文化和社会的基本路径。20世纪初人类学被引入中国后,乡村人类学的研究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们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期和1979年,21世纪初。这三个发展阶段都有一批代表著作问世,同时显示了中国乡村人类学的发展脉络。
徐杰舜,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博导、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等学术职务。 主要著作有《汉民族发展史》《南乡春色——一个壮族乡社会文化变迁》《福村迟来的转身》《人类学教程》《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等,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人类学世纪坦言》《人类学世纪真言》《平话人书系》等。 1994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2009年、2012年分别入选2008年、2011年中国杰出入文社会科学家。
第一章 乡村人类学研究回顾第二章 什么是农民第三章 农民的发展历史第四章 农民的人文性格第五章 聚落与中国村落第六章 乡村的变迁第七章 乡村的社会结构第八章 乡村社会结构的演进第九章 乡村的宗族第十章 乡村社区与社区的历程第十一章 农业:农民的生存策略第十二章 乡村文化的多样性与保护第十三章 乡村政治与权力第十四章 乡村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第十五章 乡村民间信仰的理论透视第十六章 乡村民间信仰的特征第十七章 民间信仰与乡村生活第十八章 城乡融合:中国乡村的未来参考文献后记
曾师从涂尔干、沙畹学习人类学、汉学的葛兰言是法国年鉴学派学者,他于1911-1913年间在中国居住,但他未做田野调查。他对中国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古代社会史和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的方法,研究成果主要有《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1936年以法文出版)和《古代中国的舞蹈与传说》。葛兰言认为:“中国古代节庆是盛大的集会,它们标志着社会生活的季节节律步调。它们是与短暂时期相对应的,在这些时期内,人们聚集到一起,社会生活也变得非常热烈。这些短暂时期与漫长时期相互交替,在这些漫长时期中人们分散生活,社会生活实际上也处于停滞状态。在每个这样的集会上,将小型地方集团组织成一个共同体的结合公约将在传统规定的飨宴中得到重新认可。”远古时代的中国“一个乡的居民形成一个共同体,而共同体这种基本的集合形式则根据劳动分工划分为两类基本的集团,社会是由一种有节律的组织体系制约的”。中国所有的早期信仰都是从古代节庆中起源的,“在中国人的思维中,那些制约着世界进程的原则都起源于社会的结构,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起源于这些结构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是由古代节庆的行为提供的”。“宗教类的综合活动在以前是与一年中的特定时期和疆域中的特定场所相适应的,但在经过漫长的时期之后,则变得与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完全无关了。它脱离了集体的领域,归专家团体掌管。一旦失去了它的综合性,经济事务和政治事务也就部分的世俗化了,虽然它们仍然可以说是宗教活动,但如今却越来越不依赖于社会事实的机体,而听任注释家们进行分析,从而逐渐在特殊目的的要求下被加以改造,这样一来,仪式技术就形成了。古代的行为因其本质各不相同,也具有不确定的效验。由于学者们有系统的分类工作,这些行为每一种都被赋予了特殊的目的。古代节庆由此被简化成了仪式,不同系统的宗教思想将它们分配到历法之中”。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