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最后一百天

[美]约翰·托兰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美]约翰·托兰  

页数:

640  

译者:

刘永刚  

Tag标签:

无  

前言

  也许,在人类的历史上,再没有另外的一百天,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百天更为举足轻重,更为影响深远。三个月之内,罗斯福、希特勒,以及墨索里尼先后离世。同样告别这个世界的还有纳粹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欧洲胜利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而在这个新的时代中,存在着极其美好的希望与极其惊人的恐怖。  我试图像叙述一百年前发生的事件那样,记下那些非同寻常的日子,并且试图本着客观的原则,而非从一个与其同时代者的角度,勾画出希特勒、希姆莱,以及戈林之流的形象。  本书的内容基于数百次采访。受访者来自二十一个国家,都曾亲身卷入书中所描述的这些事件。凡有可能之处,这些当事人都是所记述事实的基本来源。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揭露了——有时甚至是谴责了——他们自己。现在应该做的是揭露,而非控诉。  此外,本书还基于数千份第一手的资料:事后报告,参谋部的日志和专题文章,以及至今史学家们仍未得见的大量绝密信件和私人文献(例如,巴顿的参谋长霍巴特·盖伊中将首次允许我们使用他根据巴顿命令所记的日记);最后,我还参考了大量已经出版和尚未出版的书籍。  本书中的对话片断并非臆造。它们均来自正式文本、速记的记录,或是当事人的回忆。  马克斯·比尔博姆曾经写道:“历史是一部艺术的作品,没有离题之事和遗留问题。”我的希望是,通过本书再现历史,既要让时间的流逝保证对往事的追忆相对平静,又要让那些历史的调味品,“离题之事和遗留问题”,不致全然消失。

内容概要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是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纪实作品。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恐怕难得有一百天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最后一百天那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三个月之内,希特勒、墨索里尼先后死去,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也已日薄西山。 托兰以宏大的构架和深具表现力的电影场景式笔法,向人们展示了二战后期欧洲战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场面:雷马根的突破、对德累斯顿地狱般的轰炸、德国东部一百万平民的死亡、苏联俘虏对布拉格的保卫、希特勒在暗堡中的最后日子等等。 作者曾经对二十一个国家的见证人进行了数百次的访谈,此外,还运用了数千份第一手资料:事后报告、参谋部的日志、大量绝密信件和私人文献,叙述客观,文笔动人,感染力强。

作者简介

约翰·托兰,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1912年生于威斯康辛,参加过二战。1954年,有人约托兰写一部有关大飞艇的书,他利用在空军服役时的关系,走访了众多飞艇时代的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独家的第一手材料。这本《天空中的船只》使他一举成名。也正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了“在历史中的生活”。
约翰·托兰的代表作有:《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从乞丐到元首》、《日本帝国的衰亡》、《占领日本》和《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等。其中《日本帝国的衰亡》获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部 大进攻 1.东线潮涌 2.“黎明即将到来” 3.“这很可能是一次决定性的会议” 4.“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5.“罗斯福法官同意了” 6.火药桶巴尔干 7.“霹雳”行动 8.战争与和平第二部 西线猛攻 9.“铁幕即将落下” 10.潮起潮落 11.“如果它在我面前炸毁,该怎么办呢” 12.“我为上帝的事业而战” 13.“纵横字谜行动” 14.斯赫尔大楼 15.两河之间 16.“我们度过了美妙的一天” 17.鲍姆特遣队 18.在兰斯作出的决定 19.罗斯袋形阵地第三部 东西会师 20.“O-5” 21.“如此卑劣的歪曲” 22.西线的胜利 23.“剃刀的边缘” 24.“元首崩溃了” 25.“我们必须建设一个新世界,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第四部 不完整的胜利 26.“打野鸡” 27.一个“意大利解决办法” 28.独裁者之死 29.“元首死了” 30.“而现在,您却在我们背上捅刀” 31.“东方的铁幕越来越近” 32.漫长投降的开端 33.“自由的旗帜飘扬在整个欧洲上空”

章节摘录

  第一部 大进攻  1.东线潮涌  1945年1月27日清晨,柏林东南仅一百空英里远的萨岗空军第三战俘营里,上万名盟军战俘中弥漫着一股克制的兴奋。尽管寒气彻骨,鹅毛大雪连绵不停,战俘们仍挤在营房外,议论着刚刚得知的最新消息:俄国人已攻至东距萨岗不足二十英里之处,并且仍在继续进军。  两周之前,红军发动了一次重大进攻,这消息第一次通过焦虑不安的看守们传进了战俘营。战俘们情绪高涨,然而,不久,几名暴徒——看守们——暗示说,柏林已传来命令,要使战俘营成为一座堡垒,一座固守到底的孤堡。几天之后,另一传言不胫而走,德国人将以战俘为人质,一旦俄国人试图占据此地,便立即枪决他们。更恐怖的传闻紧随其后:德国人打算把淋浴室改建成毒气室,直接灭绝战俘。  战俘们的士气迅速低落,令人甚为担忧,于是,萨岗战俘营中的盟军高级军官,美军准将阿瑟·瓦纳曼,不得不对战俘营的五个营区发布命令,要求立即停止一切谣传,加速做好可能向西部急行军的准备。  一名战俘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营房看上去就像妇女慈善缝纫小组在举办集会。”男人们盘腿坐在鹿皮鞋子上,有的从大衣下摆裁着手套的形状,有的在设计风雪帽和护面罩,还有的在用裤子改制行军背包。几个雄心勃勃的人甚至在用零散的废木料和床板打造雪橇。  但是,什么都阻止不了谣言的蔓延。1月26日,瓦纳曼在战俘营最大的一间礼堂里召开了会议。他阔步迈上讲台,宣布自己刚刚通过秘密无线电偷听到了BBC的新闻,得知俄国人距此只有二十二英里。战俘们欢呼不已,他举手示意安静,然后继续说道,他们很可能将全体行军横跨德国。“我们能够得以幸存的最佳机会在于,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准备好面对可能到来的一切。上帝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我们必须对他抱有信心。”  1月27日上午,萨岗的战俘们已经整装待发。撤退时需要的装备大包小裹地堆放在各营房的门前;其他一些用品则摆放在床铺上,随时可以迅速打包。雪越积越高,大家怀着一种奇异的平静感,警惕地等待着。很多人一直在透过高高的铁丝网向外眺望。在他们的视野里,只有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松树,树枝上压满了厚厚的雪。而松树前面,则是一片茫茫未知的天地。  希特勒曾经占据了几乎整个欧洲和北非的领土。他的军队深入俄国境内,比神圣罗马帝国当年所控制的疆域更为广袤。如今,在将近五年半的战争之后,他的辽阔帝国已被压缩至德国的边界之内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四国联军,已沿从荷兰至瑞士的德国西部边界做好部署,准备发起最后的进攻。而从温暖的亚德里亚海,蜿蜒至冰封的波罗的海,这条曲折的东部前线,也有十几处被突破。红军解放了南斯拉夫的一半,匈牙利的大部分,以及捷克斯洛伐克东部的三分之一。至此,这一军事史上最伟大的进攻已经持续了十五天。  1月12日,近三百万俄国军队——相当于诺曼底登陆日军队人数的十二倍还多——在大规模的火炮,以及似乎川流不息的斯大林坦克和T-34坦克的支援下,对从波罗的海到波兰中部长达四百英里的战线上的七十五万装备落后的德军发动了突袭。在最北部,伊万·达尼洛维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向波罗的海附近的东普鲁士古城柯尼斯堡迅速推进。在他左侧,年轻精悍的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率领着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向但泽进军,正在接近塔能堡。那里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取得最辉煌胜利的战场。罗科索夫斯基的左侧,是红军将领中声名最盛的G.K.朱可夫元帅。他麾下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在三日内便攻下了华沙,此刻正在包围波森。他的终级目标是柏林。最后,这一伟大进攻的最南翼,是伊万·科涅夫元帅统领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此刻逼近萨岗战俘营的,正是他的一支先锋部队。  四星上将格奥尔格·汉斯·莱因哈特的北方集团军,是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与罗科索夫斯基共同的主要目标。两周之内,他的部队便已陷人困境。其中一支,即第四军,已经开始全线撤退。该军的司令,弗里德里希·霍斯巴赫将军,不顾希特勒的严令禁止,自作主张,开始向西运动。罗科索夫斯基已深刺该军腹部约二百英里。霍斯巴赫明白,如果不且战且退,他的部队将会全军覆灭。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为那些赶着马车或徒步西去避难的五十万东普鲁士人民开辟一条逃生走廊,是自己的责任。  他的顶头上司莱因哈特对此表示认可。然而,在得知东普鲁士大部分地区在几乎毫无抵抗——甚至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便被放弃时,陆军参谋长、东部前线总司令海因茨·古德里安大发雷霆。古德里安出生在东普鲁士的维斯杜拉河畔,从小便认定俄国是自己最为势不两立的敌人。他是个地道的普鲁士人,早已下定决心,要将他的国家从布尔什维克的手中解救出来。尽管如此,当希特勒召其到帝国总理府,指责霍斯巴赫和莱因哈特叛国之时,他还是坚决地替两人辩解。  “他们应该被送上军事法庭,”元首说,“他们应该立即被解职.还有他们的幕僚。”  “我愿意拿我的右臂替莱因哈特将军担保。”古德里安答道,至于霍斯巴赫,他接着说,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不能被看成是一个叛徒。  希特勒对古德里安的说辞毫不理会。他当即免了莱因哈特的职,取而代之的这位非同寻常。不久之前,这个人对自己陷入围困中的部队说:“当形势变得绝望,你们不知所措之时,就以拳击胸,大喊:‘我是一名国社党党员,我能移山倒海。’”这就是洛塔尔·伦杜利克将军。他是奥地利人,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历史学家。他举止潇洒,喜爱舒适的生活。他聪明敏锐,对希特勒应付自如;而对于他的部队来说,幸运的是,他还很称职。  此前,洛塔尔·伦杜利克右方的中部集团军司令刚刚被希特勒剥夺了指挥权。当时古德里安同样对此事强烈反对,尤其是因为继任者是希特勒的爱将之一斐迪南德·舍尔纳将军。  舍尔纳是位身强体壮、乐观开朗的巴伐利亚人。他正需要这些品质来收拾刚刚接手的残局。他的左翼已被朱可夫摧毁,右翼被科涅夫包围着。他开始巡视前线和后方,更换了指挥官,改组了后勤系统,普遍震动了他所视察过的所有机构。在后方,他抽出文职人员,发给他们武器,这让人们对他怨恨不已。而在前线,士兵和年轻军官们,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一位集团军司令,因此,他赢得了下属的极大尊敬。他威胁道,如有逃兵,就地枪决;他答应,将最好的粮食和服装运到前线;他逢人便像朋友一样,轻拍对方的肩膀,这使那些旧式军官非常反感;他辱骂那些在他看来活该挨骂的将军,却把饼干和糖果发给士兵吃。  舍尔纳忠于希特勒,就像内伊元帅对拿破仑一样始终不渝。在1月27日之前,舍尔纳已经通过他极度非常规的方式,将中部集团军拼凑成了一条摇摇欲坠的战线。无论如何,这终究是一条战线,它一度顶住了俄国人势如潮涌的可怕进攻。当然,他没能堵住朱可夫在他和伦杜利克之间打开的危险缺口。朱可夫,是德国人最害怕的俄国人。  这是古德里安最为担忧的问题。他对希特勒说,要阻止朱可夫的装甲部队那势不可挡的进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立即组建一支应急集团军,去堵住舍尔纳和伦杜利克之间的缺口。古德里安希望,这支队伍可以由陆军元帅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指挥,这是一位杰出骁勇的长官。希特勒同意组建这样一支新集团军,但他认为,魏克斯已经筋疲力尽。“我怀疑他是否还能胜任这项任务。”他说,并且提议,把这项任务交给帝国元首海因里希·希姆莱——德国拥有至高权力的第二人。  古德里安甚为愤怒,他抗议道,希姆莱毫无军事经验。希特勒反驳说,帝国元首是一位伟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单凭他的名字就能激励士兵们誓死战斗。古德里安决心避免“在不幸的东部前线干出这样的蠢事”,继续直率地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他的固执激怒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首脑,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同僚们总是嘲弄凯特尔,按他名字的德文谐音给他起了一个意为“奴才”的绰号。  希特勒的态度同样强硬。他说,希姆莱作为补充军司令,是唯一有能力在一夜之间组建一支大型部队的人选。言外之意,希姆莱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他仍然可以绝对信任的人之一。  对元首提出的任何倡议,希姆莱都表现出一种盲目的热情,此时,他又以同样的热情接受了这项任务。他宣称自己要把俄国人堵截在维斯杜拉河。与之相应的,这支新军被命名为维斯杜拉河集团军。希姆莱乘坐专列前往东部前线。在距柏林五十英里处,他渡过了奥得河,然后继续前进,停在了但泽南边的一个地方,这里与维斯杜拉河仅有咫尺之遥。要堵截朱可夫,他只有寥寥几个参谋和一张过时的态势图。除了几支分散的部队外,维斯杜拉河集团军只是个空架子。几个新建师抵达后,希姆莱接受了错误的建议,开始设置一道从维斯杜拉河到奥得河的东西防线。这道防线只能对北面的波美拉尼亚提供保护。换句话说,希姆莱严严实实地挡住了侧门,却让正门四敞大开。  朱可夫可没打算被转移视线。他直接绕过希姆莱的侧面防线,继续西进,一路上只遭到了一些零散敌军的骚扰。1月27日,他的先头部队距柏林仅有一百英里。前面,就是奥得河。这是抵达帝国总理府之前,必须跨越的最后一道重要的天然屏障。  萨岗以东那些战俘营中的战俘已经开始向西撤退。此刻,他们正与难民队伍一同在漫天大雪中艰难跋涉。一批美国战俘一星期之前便上路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阿登战役中被俘的。自那之后,在持续不断的营与营之间的转移中,每人的体重平均减轻了三十磅,因此非常容易成为肺炎和痢疾的猎物。在离开维斯杜拉河附近的斯措宾战俘营时,全队共有一千四百人。而到了1月27日,则仅余九百五十人。  天气非常寒冷。詹姆斯·洛凯特中校的围巾刚刚被风从耳边掀开一角,裸露出来的皮肤立刻像被烧伤一样脱落了。这天傍晚,战俘们被带到一个农庄,在四面透风的谷仓和猪圈里歇下了脚。病得无法继续步行的一百一十八人被送上了一列货车,其他人则生起了一堆堆的小火,烘烤着他们的鞋袜。但是,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全都情绪高涨,下定决心要一路步行抵达目的地——无论那将是哪里。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是与《第三帝国的兴亡》齐名的历史纪实作品。托兰以纪实的手法详细记录了希特勒最后一百天的活动,以及三巨头纵横捭阖的精彩故事。书中充满了或激动人心或令人震撼的细节,是一部关于二战历史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历史学家 沈向远  这是一部充满智慧、视野开阔的作品。每一个场景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就像在与历史对话,堪称一部“活的历史”。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约翰·托兰有近十本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几乎本本畅销。究其原因,是因为他较少受传统史学的束缚,且调查研究深入、充分,将书置于可靠、可信的事实基础之上。此外,在托兰的著作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不同于前人、不同于同代人的独立见解。最重要的是,托兰的作品结构巧妙,语言明快,用字遣句考究。看他写的书,就像看小说一样,置身于当时当地的氛围之中,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  ——著名国际关系史专家 华庆昭  在他的每一本书中,托兰都要采访那个历史事实的实际参与者,有时是采访好几百个,以便从这些最了解这件事的人中得到这一事件的不同方面。他尽可能地对这些被采访者持一种客观态度。“我相信这是我的责任,”他说,“把一切都告诉你,让你自己得出结论。我把自己的意见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  ——《当代作家传略》


编辑推荐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纪实文学作家约翰·托兰的不朽力作,风靡欧美半个世纪、销量近500万册的经典巨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最后一百天 PDF格式下载



约翰托兰的书一直被我视为经典,这一本更是尤为证明了这一点,希特勒在最后一百天里的一举一动,和他决策的一切,都关乎这全球几亿人的生死,正是这一百天,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十分推介阅读这本著作!


收藏与阅读了作者的日本帝国的衰亡、最后一百天、漫长的战斗,都是为数不多的军事历史史诗性的作品,场面宏大、史实详尽、文笔流畅。究其是上至将相、下至列兵平民,一视同仁均作为描述内容的笔法,值得称道,深入反映了历史的方方面面和所有人的真实体会,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受,由此领悟到每个人都是构成时代洪流的一滴水珠而深受震撼,或许,这也是作者作为历史亲历者,不辞辛劳的收集一手资料,并整理筛选而成精品的严谨工作态度,而为我们带来的福音吧。热切希望能有作者其他的佳作继续引进,也希望国内作家也能多向大师学习。


非常的系统详细的介绍了欧洲战场最后一百天的情况,绝对推荐!


喜欢托兰的客观,理性,而且把历史也写的那么吸引人!


关于希姆莱的职位翻译从始至终是错误的书中说是希姆莱是“帝国元首”。我不理解,第三帝国的元首不是希特勒吗?


看了《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感受到战争另一方的观点。同样,了解历史需要两方的对比。这本书提供了近距离观察纳粹灭亡前的100天的情况,将历史用纪实方式讲述出来,非常吸引人,相信读过以后受益匪浅。


与通史类的历史书相比,截取长河中的一段来叙述,也许要更难一些。很多书或失之粗泛,或失之臆造。能把一段历史用小说式进行还原,而其中的材料其实是来自当事人的叙述或档案资料,能够妙手天成,浑然一体,是本书叙述上的成功之处。众多人物个性鲜明地跃然纸上,从决定人类命运的大国首脑,到行伍中冲锋陷阵的士兵。读史有很多目的,在慨叹历史人物的命运,反思历史的教训之余,收获阅读的乐趣也是之一吧。这本书做到了。也许更要感谢翻译,阅读外文书的乐趣很大部分是他们决定的啊。译文丝毫没有生硬、矫揉的感觉,很流畅。BYTHEWAY,以前不了解重庆出版社,这本书的装订、用纸都很好,给人舒适感。看来还是不要太迷信那些老牌的大名鼎鼎的书局、出版社什么的,他们那里失望不止一两次了。


第三帝国的灭亡


封面看着还不错,但是纸张实在不敢恭维,很薄泛黄的纸张只能靠国外作者有趣的文笔来弥补书的不足了,其中将宏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个性都写了很出彩。


历史大作 客观 吸引人


书很是好的书,就是当当送货每次都没有箱子包装,很多次书送到了都是破破烂烂的,很让人难受。


真實 非常好 二战迷必备


书还好,价格便宜。了解一下那个真实的历史。


看了电影后再看这本书,看见了人性的复杂,过瘾


内容详实,文字生动,十分喜欢作者的著作!


汲取知识和愉快阅读的结合


书的质量很好,正版,值得一读。


书的包装很好,印刷不错,字体合适,屯起来慢慢看。


给孩子买的,孩子还没有时间看呢,书质量很好


本书通俗易懂,还很有深度,一本好书。


所以我不知道


封面换个材质就好了,现在这个很容易坏。。。


包装很不错,品相相当好,速递的人员速度也很棒,赞一个!


小说式的语言,通畅浅显的讲述了第三帝国最后一百天的风云纵横!无论是同盟国与轴心国,下层军人平民与高层领袖统帅,让你由上而下全方位的了解这人类近代史上最重要一百天的各方考虑与博弈(美中不足的是苏联方面内容相对贫乏,可能是由于意识形态的敌对与资料的缺乏所致)。


书是很好的书,但是翻译的非常糟糕。书里有许多从原文中直译过来的长句,没有经过任何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加工。这可能和翻译者的中文水平不够有关。另外译者的历史军事知识也不够,读者要有相关的知识读起来才不那么费力。


最近对德国史颇感兴趣,这本书写得颇为生动


在书店逛到的 想要买一本历史方面的书 还没有看 稍微翻了几下 应该好看 但是有些被折到了


沉重的历史,不过书的质量不错,值得一买,收藏


看了书中的内容,更加怀念莫德尔了。


看的不是很通 但是英雄的时代。


整体不错 书装帧处有一小块坏了


很厚一本,只是有点旧了,不过物美价廉


大开本,一本书比较厚,木有一幅旧照片,仅书后有一幅地图,看的比较累。


儿子要的最近对这些很喜欢


很厚的一本书,只是年份有些久远,寄来的时候封面都是脏的,擦都擦不干净,估计是没有受到好好对待


花了一个月时间才看完,不是不想看,实在很难吸引我一次读很多。我想对于想研究那段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不错,但是对于我这个关注军事方面的读者来说,本书不够好。
这么多的人物,只有几个有名的我认识,其他各种人物名字这么长,记不住不说了,书中也没有标注他是做什么的,什么官职。
帝国最后一百天我特别关注各国军队是如何作战的,书中除了最后一页配了个图,中间一张图都没有,不晓得作者说的那些作战计划到底是什么意思,看起来感觉特别乱。
总而言之,蛮失望的。


买过兰托的《希特勒传》,觉得很好,就买了这本。
结果我不太喜欢这种美国式历史小说,所以觉得非常一般。
纯属个人原因,书还是好书。


书的内容不错,可书怎么这么旧啊


印刷不错,纸张要是再厚点就好了。


帝国最后的日子


质量好服务态度好质量好服务态度好


帮朋友买的,还没有看~物流很快~


最后一百天


和希特勒传一起买的,还没看


非常详实的一本书


  “不存在一个或三个强国想当世界霸主的问题,我看不到任何一个大国想要统治世界。除非我弄错了。或者我有眼无珠。我倒要问问我的朋友丘吉尔先生,请指名道姓地讲出谁是想要统治世界的大国。我深信,丘吉尔先生和英国不要这种统治,我也深信,美国没有任何这类想法。而俄国更没有。这样,剩下来的唯一的强国就是中国了!”
   上述这段话出自斯大林的口中,是在雅尔塔会议上驳斥丘吉尔说的。当时丘吉尔指出和平取决于三大国,但是应该给予小国一定的发言权。他说:“这好像是我们(三国)要称霸世界——而我们的愿望是为世界服务。”
   在这里,我想要讨论的不是丘吉尔和斯大林之争,而是我注意到斯大林所说的那句“剩下来的唯一的强国就是中国”。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1943年的开罗会议,除了美英苏三个大国元首组成的所谓“三巨头”之外,还有一个“第四巨头”——中国国家元首蒋介石。当时的全球舆论就有“四大强国”的说法。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在二战时中国是主战场之一,中国担负着十分巨大的反法西斯任务,是当时最重要的反法西斯力量之一。如果没有中国的参战,或者说如果中国像某些欧洲国家那样宣布向法西斯投降,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中国必然应该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核心。而且就当时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来说,也毫无争议地在法国之上,甚至也不会在英国之下,只不过虚张声势的丘吉尔喜欢把自己列为世界最强的国家,却没有想到最后英国会成为美国的附庸。
   然而,二战结束之后很长时间以来,却很少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强国,十强都没有,更不要说是四强。这是历史的悲哀,却又是历史的玩笑。同时也是历史的必然。
   斯大林认为中国是“唯一的强国”自有他的理由。事实上,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也包括后来的小平同志,他们都从来没有认为中国不是强国,至少他们都有极强的强国目标和信心。
   斯大林认为中国是强国,但是后来的中国并没有真的很强。而现在,更多的大国认为中国不是强国,甚至也不会“成为”强国,这类观点和当年斯大林的论调一样几乎没有什么用处。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怎么想,我们有没有把自己当成强国,有没有强国的目标并有信心去实现之。
   这就好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世界舆论都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中国在二战时的贡献,其实这也怪不得人家,首先是我们自己抹杀了我们自己的贡献,又怎么可以去怪别人的忽略。还好,最近几年我们已经开始正视我们在二战时的历史,于是,别人怎么看我们的二战已经无关紧要,因为至少当我们自己不轻视自己的时候,别人想轻视我们的时候也会仔细去想一想。
  如今,世界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了斯大林丘吉尔之流的想像。那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都准备好了吗?


  当年刚被引进时,本书让我们大陆读者眼睛一亮。但如今同一题材的书被大量引进,本书成书较早,今天看来显得平平,但在书籍的世界里,先驱者的价值不容低估。


这是书里的内容么?


这应该不是书里的内容,是lz读到这样的话想到了上面的话题了吧。
这本书不错,推荐。


确实不是书里的内容,只有开头的那一句是书里的,后面都是我的联想。
谢谢上面两位朋友的关注!


这书我也看过,呵呵


我也在看.


是书里的内容哦。但这个评论也太偏颇了。想制霸世界的强国中国从来不是,一没这个实力,二没这个念想。书中明明是斯大林在调侃中国人呢。三巨头各怀鬼胎,想瓜分世界的不是他们是谁,事实胜于雄辩,所谓的铁幕,冷战就是从他们开始搞的,为了什么呢,为了小国的利益还是世界的和平。要强国不要制霸世界,要脚踏实地不妄自菲薄,这或许是国人所需要的吧。


关于二战已经评论很多,对二战书籍的评论,也已经很多。
嘿嘿
楼主跟我一样,抓住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一点,生发一些想象而已。


这个理解有点不靠谱。斯大林的一句玩笑话,甚至能感受到对中国的一点点轻蔑。二战后的中国对国际事务几乎没有一点影响,中国确实拖住了日本,也留下了庞大的军队,但是连象征性的把一支小小的军队送上日本的能力都没有,他拿什么去主张自己的权利呢。


楼上的一些的朋友言之有理,但是要知道,在二战中,中国的贡献不在英国之上至少也不在英国之下,尤其是在亚洲战场。
不把军队送上日本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老蒋更专注的是内战,所以他不愿意把孙立人将军的部队派到日本。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国家,跻身四强之列并不难。
二战结束,是历史留给中国的一个机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