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域绘画8

马炜//蒙中 重庆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重庆  

作者:

马炜//蒙中  

页数:

3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藏经洞里这些唐、五代时期的经变画,多为几幅绢拼接而成的大幅绢本,它们多出自敦煌曹氏画院画工之手,不具作者名姓,也无从考据是否名家手笔。这些在唐代流行的经变画,通常有一种基本的构成模式:纵向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主体,占的比例很宽,两边细长部分,分成若干个连续的画面,画的是不同的经变故事图。中间部分都是说法图,有众多佛、菩萨及随侍者,背后是巍峨的楼台庭阁,前面莲池上有伎乐、水鸟、迦陵频伽等。两边的故事图内容,也多有一定的模式。如《观无量寿经变》少不了阿阁世幽禁父王、佛给韦提希夫人说“十六观”的内容。《维摩诘经变》少不了文殊、维摩诘坐而论道,《药师佛经变》少不了“十二大愿”和“九横死”,《弥勒经变》少不了“剃度”等。 这些绢本绘画的颜色,都是天然的矿物质颜料经过研磨、兑胶制成的,画师将这些颜料,依照画上的形,均匀涂上去,再精细地进行晕染,捕捉色彩的细微变化。在这些绢画中,人物的脸、手指、足尖、肌肉、莲瓣上的粉色等,极其精致。染色完毕,最后勾上流畅的轮廓线,这些线条有时和底下一层的灰色线并不完全重合。最后的这些线条,非常肯定,果断有力,应该是很有经验的画师来执笔的。画上所用的颜料种类很多,包括金色等,但几乎每幅画的色彩都很均衡和谐。灿烂精美。在画中,除去色彩以外,还有很多人物动态、建筑细节,反映出画师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对三维空间的刻画等,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章节摘录

  这幅绢画是10世纪中后期布施画的代表作品。保存完整,画面下方中间还留有供布施人题记的空白栏。  画面中央的观音舒展六臂,坐在莲花座上,前面放置有供品台。观音向上举起的两手分别持着日、月,在日、月之中,各画有其象征的图形——三足鸟和树。中间的两只手结说法印,置于身前。下方两手持着数珠与净瓶。暗色的飘带绕在这些手臂上。在观音像的两侧,画有观音救信众脱离苦难的场面。画面左边画有一位男子被人从断崖推下去,被祥云托起。崖下,囚犯旁边放着足枷锁,坐在牢门口。再下面是一个男子立身在蛇蝎猛兽丛中面带恐惧。右边画面中画有一位被缚的男子,正在被刽子手行刑。其下是忽然遭到冰雹袭击,惊慌奔逃的两个人。再下是遭受火灾,置身火海的一位男子。在画面里,画家灵活地用山和岩石来作背景。这样的手法,在这批藏经洞绘画中出现过不少。  画中左下方的供养妇人发髻上对应插着四把梳子,两侧分插六支簪,五代北宋时期的妇女头饰和盛唐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头饰讲究对称。莫高窟第61窟一女供养人像,在发髻上也簪有四个对称的花钗,也是这一时期现实生活流行的写照。  这幅画,墨线灵动多变,与色彩互不妨害。观音的飘带、有草覆盖的土坡、花枝的茎、叶等都运用了相同的暗色;火焰、观音的衣裳、枷锁、足枷、花瓣等都运用了相同的橙色。观音脸和上半身简单的晕染、空中的花瓣、莲台的一部分都用了相同的浅紫色,金的装饰品、空白栏、男子供奉者衣服的衬布等都用了鲜艳的黄色。像这样只用极少的几种颜色,通过巧妙的组合取得不错效果的画面,充分体现了敦煌绘画独特的色彩体系。在这种色彩体系里,黄色代表“土”,黑色代表“水”,以黑为玄,包含着一切。正如老子所谓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他的分别为:青色代表“木”,以苍为盛;赤色代表“火”,以赤为熊;金色代表“金”,以白为贵。在这一原则下,画师们多遵循着“随类赋彩”的规律,调配着一切有色彩的画面关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域绘画8 PDF格式下载



太喜欢封面的这幅画!!!太漂亮了!!


非常精美的图片,印刷的质地也很好,
不便宜,但是喜欢敦煌艺术的朋友还是推荐购买.


书印的不错,就是内容太少了,很薄,价钱偏贵!


这个商品真不错,找了很久。


棒啊真心是棒


印刷质量很好,物超所值


这套都买了


非常不错的一套书!值得收藏


好,收藏


这套书不错,向大家用推荐。


我在**又订了几本,哎,没有办法


去了一趟敦煌,没看够里面的好东西,所以回来狂购了很多相关的书,过瘾啊!太美!!


喜欢这个风格的人,可以当作资料收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