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欲无间
2011-6
重庆出版社
陈继明 著
360
《权欲无间--一场追逐钱与权的生死博弈》创作手记 1 听到一个故事,一个四川的房地产商,一个女子,会写诗,性格像火,裤带很松,离不开男人,和每一个男人都动真情,她的口头禅是:“咱这种人,没素质。”曾对前夫说:“你的错误像白天一样清楚,你还不认账。” 钱挣到足够多的时候,想退出来,却“出不来”,想回来,“回不来”,这个人,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得癌症,自己给自己开追悼会,在会上高调公开了自己的遗言:高于25%的利润不做。但她的继任者,她妹妹拒不执行。 我决定写这个故事,一个女房地产商,这似乎是一个时髦的题材,但是,我看到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全新的形象。中国历史上,女人第一次扮演这样一种角色--活跃在经济第一线。她一定有极其惨烈的内心历程。 我决定终止原来的写作,写她。 2 开始写时,我的任务变得单纯下来,我首先要写好这个人物。她是个川妹子,但我打算让她说普通话,而仍然具有麻辣的性格,让读者仍然以为她是个“川妹子”。而她的内心却是极度敏感丰富的。她有思考力。她有谜一样的性格。在她身上,豪放和柔情、俚和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没有谁比她更能雅能俗。 3 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炼金术,一个人必需把自己炼成金,才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如果是一个女人呢?她如果不愿意被规约被描述被指定,也不愿意做二奶三奶,更不愿意去做妓女,那么她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巴兰兰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在这个意义上,她的内心有奇观的性质。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奇观。 4 这个女人,是男人喜欢的一种女人,也是男人怕的。 总之,她远不是人们熟悉的女人。 中国女人的命运,从来没有像最近二十年这样复杂曲折幽暗。 写好她的内心就等于写好了这部长篇。 5 谁的绝望更深?这很难说。每个人的绝望都是深的。因为,绝望和绝望是不可相互比较的。最浅的绝望也是最深的绝望。 这部小说,逐渐摆脱了“房产地”、“官商”、“女人”这些具体的符号,变成涉及一切问题的一部小说,尤其是涉及绝望和不安。 6 文体上必需同时具备复杂和简单。 笨是艺术的一部分。聪明当然也是。 艺术的意义可能是:重新定义“俗”--比如俗文学。 事实大于、小于文字。所以,必需警惕文字。 一部小说里有丰富而复杂的神经系统,最困难和最紧要的,是作家要像一个高超的医生,熟悉并合理布排这些细微的神经。 7 公众是一个巨大的基数,是所有富人捞取钱财的目标。问题是,公众通常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常常会乐呵呵地任其捞取。 这部书中的真正主人公,是公众。 是每一个公众--每一个有机会阅读本书的人。 巴兰兰只是一个幌子。 8 我知道的事情,比我写出的更坏、更离奇、更令人发指。但是,我只写我需要的。我不以揭短、丑化和妖魔化为能事,当然,我也不回避。我在写一部关于当代生活的小说,它恰好和房地产有关,和官场有关,和腐败有关。我的最大兴趣并不是揭露和抨击。我用平和的笔调写下了我听过的、我见过的、我认为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但是,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内容都必需受到限制,必需是我需要的。 9 每次开始写作,都会记起我母亲小时候批评我的话:懒得抽筋呢,油瓶倒了都不扶。这话对我很有用。当我做出一种表述的时候,我必需看看周围,油瓶是不是倒了?我不能明明看见油瓶倒了,却背过身去,慢悠悠地说:“天气很好,一切很好……”正是基于这个信念,我讨厌目前这个时代的“熟巧”文风。 10 我有一个野心,想通过写这部书看清: 金子和路边的瓦片,其真正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11 人类恐惧的并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哪怕是死亡。人类恐惧的可能是恐惧本身。或者说,恐惧也许只是人类的一种心理习惯。 这是巴兰兰的发现。 12 写到最后,我只能说: 这个世界是干净的吗?你干净了,它就干净了。
权:它是男人喜欢的,亦是男人诱惑女人的魅力积淀! 欲:她这样的女人,是男人喜欢的,也是男人怕的! 一个年轻美丽的女房地产商人如何在官员、银行家、友人、家人等各色人等组成的复杂关系网中左奔右突的神奇经历,这是一个女房地产商发家过程的全纪录。 在海南经商受阻之后,年轻美丽的巴兰兰回到家乡谋求发展。面对内陆尚处沉寂的房地产业,她决定铤而走险,周旋在“小伙子”、老情人、副市长、官太太,银行行长、直系亲属之间,去收获自己想要的一切。在那个变革的年代,故事中的人物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巨大而斑斓的漩涡,骗贷竞标、暗箱操作、谋划上位、投其所好……在沆瀣一气的复杂关系网中,巴兰兰用牺牲尊严的代价换取了世俗标准的成功。然而,面临身患绝症的现实,她又将如何选择自己的命运? 作者以其独到的视角、敏锐的目光和细致的观察,对特定年代下的房地产业进行了千般解析、万般梳理,既是揭露官商腐化,更是书写人物命运、探寻时代秘密;侧重对官、商结合地带的描述,以及情欲纠葛和利益冲突的描摹,同时反思两性和家庭伦理。
陈继明,1963年生于甘肃省甘谷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影视系。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各类文学作品数百万字。 主要著作 长篇小说《一人一个天堂》 长篇散文《陈庄的火与土》 中短篇小说集《比飞翔更轻》 短篇小说集《寂静与芬芳》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1 “巴总,怎么走?” “还用问,三江啊!” 巴兰兰的语气里有一刹那的烦燥。小蒋乖巧,明白自己问错了。两人各怀心机,车内的气氛暗暗变得凝重起来。而窗外,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一俊遮百丑,夜色下的城市轮廓堪称壮丽,横成岭,竖成峰,某一处大刀阔斧,某一处又挤挤挨挨,有汉字的灯箱,也有汉字拼音或英文的霓虹,总之是一个小城市尽力趋附时代潮流的样子。可是巴兰兰毕竟生于斯长于斯,角角落落她都是熟进骨子里的,所以她的眼睛未受迷惑,一味挑剔,越过阑珊和粉饰,看见的多是荒凉,发着暗光的甜腻的荒凉。 其实小蒋问那句话之前,巴兰兰恰好也在问自己:“住家里还是外面?”在裴城她个人并没有住房,妈妈和弟弟一家挤在妈妈单位的福利房里,面积只有70多平米。以前她每次回来都是住酒店的,而且是裴城唯一的五星级酒店:三江大酒店。不过以前那是衣锦还乡--海南百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副总。住高级酒店是身份的需要,也的确是为了出入方便,在酒店和亲朋好友酬酢往来,又体面又自在。此番却是今非昔比,海南百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名存实亡,公司财产几乎在一夜之间遭到灭失,属于她的只是后备箱里那区区三百万现金,眼下的她差不多是携款潜逃的角色了--不得不辞别海南,被迫北上回到故乡裴城,以如此尴尬的身份,还要住五星级酒店吗? “你住我妈那儿吧。”她补充。 “嗯,好的。”小蒋答。 小蒋曾随巴兰兰多次来过裴城,熟门熟路,把车停在三江大酒店门口,替她登记好之后,小声问:“东西怎么办?”她一时不甚明白,看着他,小蒋扭身做出搓钱的动作,她明白了,说:“呆会扛家里。”小蒋帮她把随身行李拎进了房间。她说:“你等等,我洗个澡,然后咱们回家。”小蒋说:“那我先下去。”她说:“你歇会儿吧,喝杯茶,我包里有茶。”小蒋坚持说:“我先下去吧。”于是下楼回车里去了。 她先和家里通了电话: “妈,我呆会儿回家吃饭。” “你在哪儿?” “我在三江,冲个澡就回去了。” “老是这样,突然袭击!” “嘿嘿,你不是早习惯了吗?” “这个死丫头!” “多做点好吃的。” “你一个人吗?” “还有小蒋,对了,晚上小蒋住家里。” “家里怎么住?” “腾一个房间出来嘛。” 她脱净衣服,进卫生间开始冲澡的瞬间,脑海里闪出一个念头:小蒋如果开车跑了,或者留下车,卷走三百万现金怎么办? 只是她并没有紧张,丝毫没有,她对小蒋的忠诚绝对有信心,她肯定,小蒋不是那种人,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变成坏人,小蒋也不会,再说,这三百万现金,加上陈总拿走的那三百万,再加上救陈总出来的那一千万赎金,都是她和小蒋分头一次又一次从多家银行提出来的。小蒋如果有歪心眼,任何一次都有机会逃走。 狗眼看人低!她骂自己。 冲完澡,她又开始坐在镜子前化妆,拍爽肤水、上保湿美白霜、涂粉底乳液、扑粉,再打胭脂、画眉、划眼线、描眼影、装假睫毛……甚至比平常还要认真细致,似乎是故意拖延时间,暗暗对抗自己对小蒋的怀疑…… 一小时之后,她才下楼。 她想,妈妈的饭也该做好了。 她给小蒋打电话说:“我下来了。” 她走出大堂,看见了自己的车,心头一热,小蒋小跑着从车前面绕过来,替她拉开车门,她屈身坐在副驾驶座上,说:“回家。” 裴城是K 省的第三大城市,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里,它的发展同样惊人,街两边也是霓光闪闪、气象不俗,匀速前行的车流里,一样流淌着动人心弦的物质光辉和现代气息!巴兰兰发觉,自己用不着好好睡一觉,用不着看见新的太阳出来,就已经换了一种心情,就像在海南,每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早晨一觉醒来,又总是神清气爽,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不可抑制的乐观主义气概。“哼,我还没到解甲归田的时候!我要接着做房地产!把海南做房地产的丰富经验,用在裴城!”她对自己说。“我不能颓废下去,我要让妈妈、弟弟、妹妹,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看到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乐观上进的巴兰兰!就算是仅仅为了跟了自己多年的,忠诚可爱的,离开家乡随着自己不远千里来到裴城的小蒋同志,我也必需重新干出一番事业来!”她继续对自己说。 几分钟后就到家门口了。 妈妈在的地方就是家,她想。 小蒋从后备箱里抱出那个硬邦邦的旧麻袋,里面正是劫后余生的三百万。看到它平安顺利地到家了,她不禁幽然地长舒一口气。 妈妈已经做好一桌子菜,全是她爱吃的家常川菜:回锅肉、蒜香带鱼、清炒鳝丝、香辣猪蹄……弟弟一家和妹妹一家都在等她。他们已经吃过,又围在一起陪她和小蒋吃,正要动筷子,她问:“有没有酒?好想喝!” 弟弟巴东东找来一瓶白酒。 她一看是剑兰春,说:“没档次!” 这时小蒋已经起身下楼了。 没多久,小蒋从车里取回两瓶茅台。 她说:“还是我们小蒋好!” 小蒋像个女孩子一样红了脸。 她早就注意到弟弟妹妹的两个孩子眼巴巴地望着她,她有些反感,她反感所有的孩子,她从来没有真正想过自己生孩子,幸亏如此,在海南的那次短暂婚姻才没有留下孩子,当然也有人说:“你如果有了孩子,可能就不见得离婚。”她却不以为然,说:“以我这种风风火火的性格,看到那么一幕,无论如何都会离了的。”朋友都知道,所谓“那么一幕”,其实是很多家庭都出现过的一幕:她开门回家,看见自己的丈夫和另一个女人赤条条睡在床上!她二话没说,就拉着丈夫办了离婚手续。那次婚姻留给她的遗产之一便是更加不喜欢被人们称作“爱情结晶”的孩子,越小的孩子越不喜欢。所以,此刻,她故意不理会弟弟和妹妹的孩子,况且,她现在突然变得有些吝啬了,像以前那样每人五百元的见面礼,眼下,突然觉得,竟有些从身上割肉的味道了。不过几杯烧酒下肚后,情形又有不同,她装作刚刚意识到的样子,说:“哎呀,忘了给两个小地主礼物了!”妈妈说:“就是嘛,我以为你转眼变成穷光蛋了!”她让小蒋把红色坤包拿来,从包里摸出一沓钱,数了两个五百元,递给两个眼睛放光的小家伙,于是气氛立即变得情谊绵绵了。 妹妹巴梅梅问:“姐姐,这次回来带了啥项目?” 家里人早就希望她回家乡裴城投资了。 巴兰兰扫视着桌旁的妹妹妹夫、弟弟弟媳,说:“这次回来确实有投资意向,你们大家帮我打听打听,哪有好地皮可以开发?” 几个人都是暗怀冲动的样子。 巴兰兰端起酒杯,说:“来,先喝酒!” 大家看到她这么爽快地喝酒,也都各尽所能地举杯痛饮,除了小蒋和妈妈--小蒋知道巴兰兰的酒量其实很一般,不过二三两而已,很容易喝醉,而且一醉就会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今天她这样贪杯,可不是好兆头,所以他坚持不喝,却随时准备像在海南那样,在关键的时刻帮她揽几杯;妈妈虽然不了解女儿的酒量,可是女儿一进屋,她就看出女儿的神情有些反常,虽然笑得满脸开花,却有硬撑的痕迹,而且,有两个细节证明了她的猜测:从前回来,她总是少不了给每个人备一份礼物,给两个孩子的钱也总是事先封在红包里的,可是,今天却没有,甚至也没给妈妈带任何礼物!还有,以往回到裴城,司机小蒋也总是一并住在酒店的,这次,却要把小蒋安排在家里…… “兰兰,少喝点!”妈妈说。 “我没事,妈妈。”巴兰兰的舌头已经大了。 “听妈的!”妈妈要抢走酒杯。 巴兰兰笑着用双手护住酒杯,像老鸡护住自己的一窝鸡崽。 “妈妈,姐姐想喝就让喝嘛!” 妈妈瞪了巴梅梅一眼:“去你的!” 巴兰兰嗲声求妈妈:“让我再喝两杯好不好?” 妈妈说:“就两杯,说话算数?” 巴兰兰果真连喝两杯,仰头下酒的样子很夸张,还故意咂着嘴,把嘴角的余酒抹了半脸,憨态可掬的样子,把全家人都惹笑了。 “看,没事吧?”巴兰兰笑着问,嗓音已然发飘。 小蒋判断,再有一杯,她就醉了。 这时,马林已经十分隐秘地悄悄给巴兰兰续上了酒,并将自己的酒杯换成茶杯,加进小半杯酒,说:“姐姐,妹夫和你碰一个!” 巴兰兰说:“少来虚的,满上!” 马林果然满上了,且迅速一饮而尽。 这样,巴兰兰的酒就没人敢挡了。 巴兰兰轻轻端起酒杯,以一种傲然的姿态灌下去。 巴兰兰的目光像花一样散开了。 “别让她喝了!”妈妈终于发怒了。 巴兰兰没说话,静静地把脑门抵在桌沿上。 “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难做的两件事是什么?”不等大家出声,巴兰兰勉强抬起头,自己作答,“一件是屎难吃,另一件是……”大家眼睁睁地等她说,她却重新埋下头,静了半分钟,抬起头说,“另一件是,钱难挣!” 大家从巴兰兰的眼眶里看见了眼泪,仿佛是“屎难吃,钱难挣”这话无力撼动别人,却独独击中了她本人内心的某一处要紧部位。 的确,一开始,大家心里都是凉飕飕的,以为她这是借着酒劲敲打家里人,提醒他们,不要老想着揩她的油,盯住她的口袋不放,她挣点钱谈何容易!可是,随即,他们看到她哭得实在伤心极了,那种撕心裂肺的样子,不像是装出来的。后来被弟弟妹妹扶进屋里,趴在床上又哭了好一会儿,才终于破涕为笑。 “我要回酒店了。”她说。 “让梅梅陪你去。”妈妈不放心地说。 “好啊,我喜欢。”她说。 穿好衣服,正要出门,她突然想起了什么,让小蒋把始终立在门口的大麻袋提进妈妈的房间,把妈妈也拉了进来,关上门。 “妈妈,这个,帮我看好。”她低声说。 “啥东西?”妈妈问。 “钱!”她说。 “都是……钱?” “三百万!” “你让我放哪儿?” “床底下呗。” 小蒋弯下腰,把麻袋放平,推入大床下。 “一分都不能少噢!” “去你的!”妈妈戳戳她的脑门。 “嘿嘿……”她笑。 “放心,一分都少不了。”妈妈说。 她笑着点点头。 ……
我认真看了这篇小说,文字很灵巧、很活络,有大师风度;故事既好看,又有深度,知难而进,对当下发言,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厚重之作。 ——麦家 陈继明的文风是冷静客观的,甚至是克制的,他常常会故意把戏剧性降到最低点。 ——张贤亮 陈继明在深厚的本土经验中领悟和表现“生死”。 ——李敬泽
胆色与不安纠结出几多情与理,金钱与权势交织出何等罪与罚。 一场追逐钱与权的生死博弈,一次针对情与欲的终极刺探。 麦家、张贤亮、李敬泽、胡平、白桦、雷达等著名作家的鼎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