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超级宝贝

詹恩·伯尔曼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詹恩·伯尔曼  

页数:

404  

字数:

375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推荐序这是一本直指父母养育子女核心问题的书。作为父母,我们最强烈的本能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茁壮成长。在父母们身上,我经常能看到这种本能的表现。通常在小宝贝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奇妙时刻,爸爸妈妈总会急切地查看孩子是不是有着齐全的十个手指、十个脚趾。我们希望孩子是健康的,但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又不仅仅是健康。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安全、幸福,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具有一定的能力和创造力,希望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出色。在《超级宝贝》这本书里,詹博士以她的智慧和育儿经历,回应了父母们的希望,消除了父母们的担心。在书中,詹博士探讨了今日的父母们在育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情况与问题,并把父母们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十二个切实的方面。这十二个问题并不是随意选择的。科学与经验证实,在这十二个影响巨大的关键方面,小小的行动就能使孩子的人生发生重大的改变。本书的每一章都给出了很多具体的例子,从中你可以看到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家里的问题,并学到如何去做。学习并参考这本书中给出的建议,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不再仅仅是隐藏在你心中的想法,而会切切实实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这十二个重要问题之一的玩耍以及玩具,也是育儿方面我最喜欢探讨的话题。玩耍并不会干扰孩子的成长,而是孩子成长中的关键环节。孩子在玩耍中获得的乐趣能够促使他们更为专注地去进行有利于成长发展的活动。某些娱乐活动,如看电视或某些能够自动表演的玩具,会人为地满足孩子与生俱来的对玩耍和成人关注的需求,但也会使孩子丧失成长过程中的很多乐趣(类似的,如果孩子总是吃那些部分氢化的加工食品,也就难以体会到成熟多汁的桃子的自然美味了)。为了发现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玩具,我建议你关掉电视机,拿开那些只能让孩子被动观看的玩具,好好地关注你的孩子。很多孩子都会拿起身边的各种东西自然地玩起来,这时你可以仔细观察并记录,看看孩子会选择玩身边的哪些东西。另一些孩子则会不知所措,情绪低落,这时你要做的就是陪着孩子玩,和孩子沟通互动,慢慢地,孩子就会自己选择一些东西去玩了。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然地玩耍,可以使父母从孩子的选择中了解孩子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孩子会对新学会的技巧有着强烈的兴趣。有着适度新奇感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是最有乐趣的。在刚刚掌握某个技巧后,孩子往往会反复去做来显示自己的成功。但最终他们会感到厌倦,开始稍稍改变做法保持自己的兴趣,或者转而去做其他事情。太新、太难或压力太大的活动都会使孩子感到沮丧而失去兴趣。育儿的乐趣之一就在于为孩子找到具有适度挑战性的活动,给孩子提供机会,通过探索和玩耍来学习成长。适度挑战是我最喜欢用的一个概念,它的适用范围也不仅仅是在玩耍方面。詹博士通过本书中所探讨的十二个关键问题来帮助你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本书每一章中所建议的活动都具有挑战性,充满乐趣,难度适中而又富于成效。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只有孩子受益。在运用书中理念的同时,你也会逐渐变成更有安全感、更快乐、更有能力、更有创造力的家长。你会变成自己长久以来一直想要成为的那种父母。也许更令人兴奋的是,你会发现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亲密融洽。你们会享受彼此间相互尊重的感觉,也正是这种相互尊重会使你和孩子能够正确地理解并回应对方。这种关系不仅仅在孩子是你的“超级宝贝”的短暂时光里,更是在整个人生中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艾伦•格林,医学博士,美国儿科学会会员,《健康环保养育宝宝》的作者自序《超级宝贝》这本书不是要告诉你如何培养出一个无所不能的孩子,也不是要提出一个令人备感压力的新理念——你必须培养一个完美的天才儿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岁之前儿童的重要研究资料,以及我作为一个医生和育儿学者的临床经验,还包括我身为一对双胞胎孩子的妈妈在个人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此外,在本书“专家的意见”部分,一些优秀的美国育儿专家针对一系列基本育儿问题,从如何控制自己的心烦意乱和大发光火到怎样与一个词不达意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等多方面给出了建议。本书的目的是给家长们提供独特而有益的育儿方法,帮助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你可以从头到尾地通读本书,也可以只阅读感兴趣的章节。每一章的内容你都可以在家尝试,来增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书中的大多数育儿方法简单易行,例如你可以一边指着某本书中的文字一边读给孩子听。而另外一些可能不太容易,例如让孩子接触一门外语。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尝试书中适合你孩子的建议,希望能给你和孩子带来愉快而有意义的体验。每个作者写书都是出于特定的兴趣或者希望与他人分享某个自己所关注的话题。对我来说同样如此。在成为一个母亲之前,不管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通过“詹博士”育儿专栏,我就已经非常热衷于为家长们提供育儿帮助了。如今,在成为一名家长之后,我对育儿事业的热情,几乎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我的第一本书《培养乐观自信宝贝的分步指南》,引发了我与其他父母分享育儿经验的兴趣。在写作本书《超级宝贝》时,我希望能分享我所有的研究成果和所用过的方法,帮助读者应对婴幼儿早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孩子的整个成长发展过程中,最初的三年可谓至关重要,因为在这个时期里,孩子开始产生感情,形成自我概念,并学习信任他人。家长们当然还有机会在孩子的其他一些成长发展阶段更好地育儿。重要的是,作为家长是否能意识到这些关键阶段,并知道如何去做。过去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基本生活需要,如食物、干净的尿布或者有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安然入睡。而今天的父母,除了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各种让他们更强壮更聪明的便利条件之外,还要为孩子打下一个健康坚实的身心基础,让孩子茁壮成长。然而和我们的父母相比,我们也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更大的挑战。我们孩子的许多食物都包含着有毒有害的化学制剂和添加剂,而在我们小时候并没有这类问题。与过去相比,电视的内容、形式和普及程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毫无疑问,童车、婴儿车和即插即用的乐高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便利同时也给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现在的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抚摸自己的孩子并让孩子与环境进行互动。也许有时祖父母们会说,“我们没有做过这些事,你们还不是长得好好的。”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的父母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来帮助我们促进孩子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儿童中心一项最近的调查显示,婴幼儿的父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孩子无法通过恰当的教育,获得发挥全部潜能的机会。这种担心甚至超过了担心婴儿猝死、肥胖、自闭症和意外事故。毋庸置疑,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而令我们高兴的是,今天的父母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开发孩子全部潜能的最好机会是在最为关键的三岁之前。研究人员现在发现,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儿童出生时的智商水平会有多达30%的差异。一个孩子智力发展水平的50%由先天因素决定,另外50%则来自后天的塑造,这就要看所处的环境、成长经历和亲子关系是否能发掘出孩子的全部潜能了。《超级宝贝》会告诉你该怎样去做才能发挥为人父母对子女的重大影响。智力的不同方面都有各自的发展“关键期”。根据芝加哥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莉萨•埃利奥特博士的研究,所有的大脑神经发展都会受到孩子经历的影响,而当大脑的某个区域一旦已经发展细化完成,即在它的关键期结束之后,重新改变的机会就会变得非常有限。在本书中,我将介绍大量你需要了解的有关关键发展期的知识,并提供能让孩子获益的最佳方法。培养一个超级宝贝,应从智商和情商两方面同时着手。所谓智商培养,就是使孩子的智力水平达到可以进入优秀的幼儿园或者学校的要求。所谓情商培养,则是使孩子通情、达观,能够调节自己的感情并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波动。我们知道,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主要是由早期的亲子关系和感情体验来塑造的。本书中的建议,尤其是关于父母与子女进行沟通的部分,将有助于孩子在这个方面建立重要的心理基础。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我经常告诉我的病人我不会让他们去做任何我自己不会做的事情。作为一个作者,我也持同样的观点。在本书中,我建议你和你的孩子去做的每一件事,我和我的女儿都同样在做。我的一些建议能立刻让你看到满意的效果,而另外一些比如学习婴儿手语之类,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必须承认,当我花费大量时间不断和双胞胎女儿进行婴儿手语沟通而毫无效果时,我曾经怀疑过自己。但当我的一个女儿在不到一岁的时候,第一次用手势表达了想要牛奶,和我成功进行了交流的时候,我的疑虑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婴儿手语打开了女儿和我们交流的大门,也大大地减少了女儿的沮丧情绪,使我们之间更亲密并能更好地相互理解。和尝试与她们用手势沟通时一样,在决定让孩子们学习外语时,我同样产生了一些疑虑。但是既然在这方面进行了充分研究,并且相信所接触到的资料,我就开始在读书、玩耍和听音乐时,都试着坚持使用不同的语言。这样做的成果十分显著,如今我的两个三岁大的女儿都已经学会听说西班牙语和汉语普通话,要知道,我们家中并没有哪个人的母语是这两种语言。既然我的写作目的是让你了解到一切有助于孩子成长发展的育儿知识,那么在本书中如果不包括有关有害物质和食物的章节,会让我感到自己的失职。由于儿童正在发育中的大脑、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都还很不成熟,所以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化学品、激素和食物添加剂的伤害。我并不是一个毒物学家或营养师,所以写作本书的这一部分主要依靠新闻资料、相关研究成果与该领域的顶级专家访谈以及我自己的判断。非常希望这些对我有益的经验也同样适用于你。这是一本教育和启迪父母的书。我写作本书来帮助你和孩子一起享受和参与他们的成长,同时在他们思维、心灵和精神的成长过程中积累必不可少的重要体验。作为作者,我本人最大的希望就是本书能给你一定的启发,让你有机会享受到在培养健康、快乐孩子的过程中幸福的点点滴滴。

内容概要

  育儿的根本不在于塑造,而在于唤醒,父母的根本任务就是唤醒和发展孩子的全部潜能,而不是任意塑造孩子的未来。从孩子一出生,父母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发挥自己最好的影响力,唤醒和建立孩子内心的自觉与安全感,激发孩子学习掌控自己和未来的能力。
  在《超级宝贝》这本书里,詹博士探讨了今日的父母们在育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情况与问题,并把父母们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十二个切实的方面。
  这十二个问题并不是随意选择的。科学与经验证实,在这十二个影响巨大的关键方面,小小的行动就能使孩子的人生发生重大的改变。本书的每一章都给出了很多具体的例子,从中你可以看到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家里的问题,并学到如何去做。中国的家长非常在意孩子是否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事实上,真正赢在起跑线的,是那些获得了“根”与“翅膀”的超级宝贝,根,即是孩子内心的自觉和安全感;翅膀,则是孩子掌控自己和未来的能力,是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根与翅膀的获得,在于早期育儿中父母是否抓住了这十二个稍纵即逝的育儿关键。

作者简介

  詹恩·伯尔曼(Jenn Berman)博士
  一对双胞胎女儿的母亲。美国最著名的儿童问题治疗师、畅销育儿书作家、美国最高育儿奖“母亲选择奖金奖”和“美国儿童培养奖”得主。
  常年担任“奥普拉?温弗里脱口秀”等热门电视节目的心理专家,同时为《洛杉矶家庭》等五份杂志撰写美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栏“詹恩博士”(
“Dr.Jenn”)。

书籍目录

前言
自序
第一章 有效沟通:给孩子独立人格
在三岁之前,孩子的个性处于一个脆弱的发展状态。他们的判断力和信念体系才刚刚开始发展。如果在这个时候,身为父母的我们要求孩子事事盲目地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就无法教会他们形成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或者建立自己的是非观。
第二章 恰当回应:健全孩子的世界观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回应孩子的意图?在三岁之前,父母对孩子的回应可以说是形成他世界观唯一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个世界安全吗?我能相信爱我的那些人吗?我的要求他们有回应吗?我是重要的吗?我可爱吗?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取决于他们得到的回应,而这些回应主要来自照料孩子的人,通常是妈妈,有的时候也会是爸爸。
第三章 日程先行:给孩子安全感与预期
按照固定的流程照顾孩子,给孩子们提供规律的日程安排,会让他们感到安全稳定,家长还可以更快地留意到孩子们的需求,并能更快地回应他们。这不但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得到了理解,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们都很想要知道,在他们的世界里接下来要发生什么。那些在成长过程中使用过日程表,并且有过受日程表安排约束体验的孩子们,在入学以后会表现得更好。
第四章 坚持抚触:提升孩子的情商
人类身体上的接触——温柔的、善意的触摸——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元素,还传达着爱、接受、价值和安全感。
第五章 充分对话:激活孩子的语言能力
如果孩子们从一开始接触语言时,就能沉浸在交流的乐趣之中的话,他们往往就会更早并更为有效地使用语言。此外,无论在语言的数量上和质量上,你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给孩子创建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
第六章 妙用手语: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渠道
孩子们接受语言的能力(即理解词语的能力),比起说话的能力来,要发展得快得多。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孩子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要求、需要以及想法,只是这种表达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以被人理解,而这恰恰就是手语的用武之地。
第七章 双语训练:促进孩子全方位能力发展
真正让我把第二语言学习带入家里的原因是,反复的研究证明,外语学习对孩子的神经、心理和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都有巨大好处。
第八章 亲子共读:丰富孩子的情感与理性
读书不仅仅能让你和孩子更加亲密。事实上,读书给孩子听是如此重要,以至于美国儿科学会甚至建议:“在常规体检中,医生给家长开具处方时,除了其他意见外,还可以建议家长读书给孩子听”。
第九章 尽情游戏:让孩子玩出创造力和竞争力
许多父母都希望培养出一个聪明的孩子,但却总是低估游戏在其中的重要性。事实上游戏对于思维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研究表明,游戏可以提高智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注意力、语言发展、自我控制、社交技巧、处理社会生活中疑难事件以及其他更多事务的能力。
第十章 拒绝电视:保护孩子主动性和身心健康
在仔细查阅了相关研究文献之后,我决定在我的孩子们三岁之前的这段时间内,不让她们接触任何电视、计算机或视频(甚至是作为背景也不行)。不用说,由于这个决定我和丈夫的收视习惯被彻底改变了。我非常希望在阅读完本章内容之后,你也能为孩子做出同样的选择。事实上,由于这个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体、社交、精神以及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所以这可能是你能为孩子做得最好的事情之一了。
第十一章 绿色生活:让孩子远离有毒物质
让读者彻底地了解宝宝所处的环境,其实是会让大家感到恐惧,甚至是难以承受的。了解了这些信息后,你可能会感到这种处境简直让人绝望。事实上,我们并不能马上完全避免毒素,但只需要一些小小的改变就能产生很大的不同。
第十二章 科学饮食:保障孩子生长发育安全
如果家长们接受过这方面的相关培训,学习过如何选择与孩子年龄相适合的食物,或者了解过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健康饮食,如何避免和孩子在饮食选择上的争吵,那么这些父母就能游刃有余地选择适当的饮食,在保证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同时,还能加深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附录1 高质量的儿童看护
附录2 选对幼儿园
附录3 宝宝作息时刻表实例
附录4 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章节摘录

有效沟通给孩子独立人格恐怕你很难找到一位从来不想培养出一个听话的孩子的家长。但是很多家长只是在关注如何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却从来没有想到听话从最开始就应该是一个双向的沟通。由于宝贝们太小了,完全依赖于成人的照顾,这就很容易让我们忘记他们也是独立的人,有着自己的喜好、想法和感情。我们常常并不在意婴儿对周围环境以及对我们的感受。在忙乱不堪的一天中,我们会不说一句预先提醒的话就突然把她抱起来,放在换尿布台上。有时候,听到电话铃响了我们会不做任何解释就把她放进婴儿床,然后跑出房间。我们甚至只是担心孩子能否正常发育,而不能接受她以自己的步调去完成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在照看孩子时,我们似乎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真正需求。如何让孩子听话建立互相信任的亲子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和家长之间不仅能够建立起一种健康的依赖关系,还能帮助孩子建立信任、自尊和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随着时间的积累,当孩子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够遵守诺言时,这种互相信任的亲子关系就会形成。在我们家有一条规定,就是孩子下楼梯时必须空着手,不能拿任何东西。在我的女儿昆西十五个月大时,我丈夫对她说:“昆西,你要知道这个规矩:在你下楼梯的时候,手里不能拿任何东西。你可以把要拿的玩具放回自己的房间,也可以把它交给我,等你下楼后我会再把它还给你。”因为我丈夫总会信守承诺,帮她拿玩具下楼,所以女儿每次都会把玩具交给他。女儿慢慢理解到爸爸是可以信任的——他一定会把玩具还给我。我也采用了相同的方式,并且得到了她同样的信任。有很多次当昆西快走下楼梯时,我都在想:“如果我现在把玩具给昆西,她肯定会把玩具带到餐桌上(我们家还有一条规矩是玩具不能放到餐桌上),我还得再把玩具要过来,我真的不想面对这样的麻烦。”然而,我实在是不想轻易破坏我们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所以在走下楼梯后,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即使昆西已经完全忘记了要拿回玩具这件事,我们还是会在楼梯口把玩具还给她。正是因为这种信任,昆西现在非常听我们的话。互动还意味着彼此的合作性交流。换句话说,也就是当孩子发出信息时,你要能够明白并给予回应。建立一种良好的交流方式会让你和孩子都受益良多,而这种响应关系的培养应该始于婴儿时期。当宝贝对你微笑时,你应该及时回应给她笑容,这样孩子就会知道自己被关注并能得到回应,这能让她感到自己与父母息息相关。当孩子刚开始牙牙学语时,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家长要停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并给予回应,建立一种彼此可以理解的对话方式。更重要的是,作为家长,你给宝贝传递了这样的信息,那就是“我看到你了,我正在倾听你的想法,我关注你想表达的每一句话”。对归属感、理解、意义和人际联系的需求激发了人类的各种行为。在《积极的训练:三岁之前》一书中,作者写道,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就开始寻求和他人的联系。我们也知道,那些和父母、家庭、团体有着良好关系的孩子出现行为异常的可能性较小。当孩子们的感觉良好时,就会表现良好。当他们感觉到自己被爱、受到鼓励和尊重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与人合作,更富于爱心并尊重他人。说出所见我看到的一件看似简单却很有启发性的事,彻底改变了我对幼童时期亲子沟通的认识。那是在我参加的一个亲子班的课程中,当时我们一群妈妈正聚在房间的一角闲聊,有人招呼我们的朋友佩奇也来参加。而她在过来前,先俯身蹲在儿子面前,看着她四个月大的儿子并对他说:“杰克逊,妈妈过去和阿姨说几分钟话。你随时都可以听见妈妈的声音,如果要找妈妈,让妈妈知道,我就马上回来。”当我听到她对儿子说话的方式时,我马上就意识到这就是我想要成为的家长的样子。这样的家长会帮助孩子了解他们可能想要了解的事情,会告诉孩子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从而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这样的方式非常有效。叙述事情的经过是建立互信关系的重要方式。所谓叙述,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1)告诉孩子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就要把你抱起来了”,“现在医生要给你打一针了”);(2)叙述孩子的感受(“我看到你撞到自己的头了”,“你真是喜欢这个玩具呀”);(3)让孩子知道你的期望(“五分钟后我们要开始收拾玩具了”,“我抱你一会儿你就要去睡觉了”)。也许你会这样想:“她还只是一个婴儿呢,她不会明白我在说什么的。”首先,我们不能确定婴儿是否真能理解语言的含义,然而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即使孩子不能明白确切的词义,但他们至少能够感受到你的语气和音调。在学会说话之前,你就要让孩子能够明白你的意图,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逐渐促进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并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关系。向孩子叙述事情还有以下六种作用:1. 有助于找到和孩子的交谈内容。有时候很多初为父母的成人,尤其是做父亲的,不知道该和孩子说些什么。其实叙述就是一个吸引孩子、增进你和孩子关系的好方法。与其安静地给孩子换尿布,不如给她详细地叙述一下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在做些什么。而且你现在对孩子说得越多,她以后的词汇量就会越丰富(详见本书第5章)。2. 能够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如果你从来都不告诉孩子你正在做什么,其实就等于把孩子当成了一件物品。我们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假如你处在孩子的位置,在没有人给你任何解释将要做什么的情况下就被换了尿布,是不是会感到不安?这种感觉就像你的妇科医生只给你做检查而不告诉你她将要做什么一样。3. 能够从最初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交流习惯。如果从一开始就用和其他成年人谈话的方式和孩子交谈,就不需要在孩子开始学说话时突然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了。当孩子开始牙牙学语时,往往会使用你和她说话的方式来与你交谈,因为正是你塑造了她的这种行为,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对此感到惊讶了。4. 能够帮助孩子产生预期,进而形成安全感。当孩子清楚地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时,就会感到很安全。这种安全感会逐渐发展成为信任。而孩子对你产生的信任会大大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5. 能够培养孩子的控制感。如果孩子能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她就会自己做好准备,而不会一直很惊讶地面对变化。请给孩子自己控制事态、应对变化的机会,这样她就会更听大人的话。6. 能够防止孩子发脾气。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逐渐成熟,你会遇到更多的不配合。此时,良好的交流方法就是你的一张王牌。就在前几天,我和女儿昆西到儿童活动中心去玩,在活动时间结束的时候,很多孩子因为不愿离去而在那里耍赖撒泼。当父母真的带着孩子离开时,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大发脾气,这当然让家长深感烦恼和无可奈何。我注意到这些家长其实都做了同样的事情,他们都是在活动结束时,突然对孩子说,“现在我们该走了。”突如其来的宣布立刻让孩子们开始反抗,而对此父母们的做法则是直接抱起孩子离开。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能够和孩子进行有效交流,并理解孩子在面对事情时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在一次类似的情况中,我的处理方式与其他家长略有不同。在我们需要离开游乐场之前的五分钟,我和昆西进行了下面这样的对话:我:我们五分钟之后就要走了(让她知道我的期望)。昆西:我想再玩一会儿。我:妈妈明白你很喜欢在这儿玩儿(尊重并认可她的要求)。让妈妈告诉你我们的计划好不好(给她做前期准备)?你可以再玩五分钟(为她的过渡做好准备),然后我们就得和玩具说再见,洗手,之后到车上去。你可以拉着妈妈的手走,也可以让妈妈抱着走(给她尊重和选择),你自己来选择怎么做,让妈妈知道你想要的就行了(在我的允许范围下,给她选择的权利并同意她自己做出的决定)。之后,在离开前三分钟,我又提醒了昆西一次。到了该离开的时间,当昆西告诉我她还是想继续玩时,我充分认可了她的感受。然后,昆西又告诉我她不想让别人玩这些玩具,于是我们就一起找到了一个高高的隔板并把玩具放在上面,因为放在那里的玩具别的小朋友就拿不到了。在做完这些之后,我们就去洗了手,昆西最后的决定是拉着我的手自己走到车上。大家可以发现,我们离开的整个过程都很安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我称不上是一个完美的家长,但是因为使用了本章中与你分享的这些方法,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我估计至少减少了50%孩子大发脾气的可能。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些方法,而且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有效沟通的十大要点作为一位家长,你在孩子面前的角色不应是一个发号施令的独裁者,而应是一个向导、一位导师。你必须不断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的职责,具有的权力、影响力和重要性。孩子们能十分敏锐地察觉到父母的情绪、感情、语言、声调及其他信息。孩子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和他们有关,并会不断地从你说的每一件事中寻找与自己有关的线索。在贝特西•布朗•布劳恩的著作《告诉我该说什么》中,她谈到了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的四种类型:·语言交流。语言交流不仅指我们实际上说了什么,还要看我们是怎样说的这些话——用词和音调,大声说,还是柔声细语等。·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指的是肢体语言,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的面部表情和抚摸孩子的方式等。·倾听。倾听主要是指你能否听懂孩子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行为示范。作为榜样,你如何给孩子展示一个恰当的行为模式。有效沟通的十个要点涵盖了上文提到全部四种沟通类型。在孩子的任何年龄,使用这些秘诀都会提高你与他们进行沟通的能力。1. 真正倾听孩子的声音大多数父母都发现,告诉孩子大人想要什么非常容易,而倾听孩子的渴望和需求则困难得多。真正的倾听和理解孩子不仅是指你听到了她正在说什么,更需要你透过这些信息来了解她真正的需求。举例来说,每天吃过晚餐后,两岁半大的查斯丁都会告诉父母他是“约翰宝宝”。而约翰是他两个月大的表弟的名字。查斯丁的父母没有仅仅告诉他“不是的,你不是约翰宝宝。你是查斯丁。你已经是一个大男孩了”。他们耐心地倾听他,问他一些问题,并且和他在一起玩。查斯丁想要倒退成为一个“小宝宝”的表达,使他的父母意识到,查斯丁实际上是需要更多的关心。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倒退或表现出需要更多关心的情况很是常见的,比如当孩子刚刚开始学爬、学步、学说话、练习如厕或者换到一个大床时,宝贝们有时会倒退到以前不会这些技能的状态。事实上,对于长大成为一个“大男孩”或者“大女孩”这件事,幼儿是感到十分矛盾的,他们通常会通过这样的倒退把他们的矛盾表达出来。孩子们在出生后并没有一个现成的词汇量储备,对于幼儿来说,完成一个简单的句子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当孩子特别兴奋或者不安的时候,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作为家长,你应该做的是俯下身,平视孩子,耐心地给予孩子全部的注意。通过这样做,你给孩子传递了下面的信息,对于我来说,你是最重要的,我关心你的一切。请关掉电脑和电视,挂断电话,用心倾听孩子的话,让孩子知道她值得获得你全部的关注。2. 尊重孩子的感情无论是在婴儿时期,宝宝在换尿布时通过踢腿来表达不想被换尿布的愿望,或是在八个月时,直接把她玩不好的玩具扔了出去,还是在她3岁时亲自告诉你她讨厌她的保姆,作为一个家长,你应该做的就是倾听孩子的描述,并将你的理解表达出来。比如,你可以使用下面的说法:“我发现你现在真的不想换尿布”,“这个玩具看起来并不好玩”,或者“保姆很难像爸爸妈妈一样,是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太多的父母并没有这样说,相反他们选择了对孩子说:“别动了”,“不要扔你的玩具”,或者“你应该不是真的讨厌你的保姆”。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感到无法与父母分享他们的感情。许多父母担心认可孩子负面的情绪会让他们感觉更糟,但事实恰恰相反,给孩子一个空间释放负面的情绪,通常会让这些情绪消失得更快。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允许孩子们去做他们想干的一切事情。比如说,应该绝对禁止你的孩子打、推别的小朋友,或者揪别的小朋友的头发。在自己家里,孩子们需要家长给他们建立一些规则并且切实去执行规则,这样会让他们感到非常安全。简单地说,孩子们可以表达各种感情,但他们的行为则需要加以限制。幼儿们是通过家长对他们的反馈来了解感情的。孩子们出生时并没有能够描述感情的现成词汇,慢慢地他们才能学会如何表达各种情绪。《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作者海姆•吉诺特发现:孩子们是通过照镜子来了解自己的身体,通过大人对他们感情的回应来了解自己的感情的。如果一个孩子的感情能够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正常释放,他就能够更好地成长,在做事时也能表现得更加专注。让孩子明白她的感受是正常人类体验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3. 建立孩子的成功感我们不能在本应入睡的时间带孩子去吃晚餐,还要求她表现很好,也不应该把一个水晶摆设放在孩子可以够得着的地方而指望孩子不去玩它(也不把它摔坏),更不要因为孩子在吃了番茄酱意大利面之后弄脏了衣服而生气。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并对孩子抱有现实合理的期望。我们的宝贝都想表现得很好。但是即使有时候孩子好像在专门和你对着干,你也一定要明白这不是他们本来的意思,作为一位家长,理解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在出生后的前几年里,孩子大脑的理性水平还非常低,他们的行为更多是由本能所控制的。作为一个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婴儿集团的总裁阿利森•拉托那经常说:“有时候孩子无法让自己的身体停下来。”换句话说,虽然有时候你认为孩子应该知道怎么做会更好,但是孩子的本能会让他们无法停止某种行为。在一位朋友的孩子的两岁生日聚会上,我就亲身经历了能够充分说明这个观点的一件事。当天,聚会的主人在地上放了瓶装水、果汁和冰块各两大桶供客人自取。当时,我的女儿正开心地玩着冰块和水瓶,在我们旁边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她好像也对这些光滑闪亮的冰块十分着迷,当她把手伸进一个冰桶时,她的妈妈抓住了孩子的手并大声说:“不要摸!海莉,不要摸!不要摸这个!”这种极端的反应把小女孩吓坏了。但孩子的妈妈并没有带她离开这个冰桶,而是继续站在那里,看着她的女儿。对于小海莉来说,这个冰桶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她完全控制不住,又把手伸向了另一个冰桶。这次她的妈妈一下抓住孩子的头并大叫起来:“不要摸!我告诉过你不要摸的!我和你说话的时候你要看着我。看着我!”当我找到一个机会和这位妈妈交谈的时候,她告诉我她的女儿海莉只有十八个月大,今天这个孩子就是故意和她过不去。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一幕中许多事情都错了。首先,一个十八个月大的孩子在大多数时候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本能的——即使有些时候你看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做得很好,也不要期望她能一直如此。其次,对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大叫着说“不”,只可能吓着她,而无法教给她任何东西。第三,让一个年幼的孩子持续注视着别人的眼睛,很有可能会让她的注意力保持在对视这件事上,反而使她无法听清楚你在说什么,也就听不进去你的要求了。从我的角度来看,在一个盛夏的生日聚会上,让十八个月大的孩子玩会儿装在桶里的冰块,相对来说是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的。当然,假如别的妈妈不能接受这种行为,也应该立刻把孩子从吸引她的冰桶旁边带走,而不应该大声训斥和羞辱孩子,要知道,孩子只是做了自己本能想做的事。专家的意见糟糕的环境影响尽管并不是我发明的,但我经常会使用“糟糕的环境影响”这个贴切的说法。糟糕的环境影响是指,一些时候孩子的坏习惯是由她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造成或者加重的。比如,没有睡午觉或者没有吃饭,睡得太晚或者起得太早,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参加了一个人太多的生日聚会,等等。我们身边这些糟糕的环境因素会直接反映到孩子的行为或者不良行为上。比如,当你去看望祖母时,看到她咖啡桌上精致的陶瓷茶具,你很可能会顺口就对你两岁大的孩子说“不要碰”。可问题是,面对这样闪闪发光的茶壶,谁可以抗拒得了不去摸一摸它呢?具体的环境使得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良好。有时候,大多数孩子发脾气都是因为他正受到这种糟糕的环境影响。孩子会学习表现自己,并且陶醉于自己的这种能力。而当要求受挫时,孩子就可能会找茬般地发一发脾气。但是当你的孩子突然没有原因的暴怒或者几近崩溃的时候,当他非常地不合作或让人生厌的时候,这常常就是糟糕的环境影响造成的结果。预知会引起孩子发怒的起因和爆发的心理极限,有助于避免孩子的发作,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正如不同的孩子对饥饿和疲劳,对人群和新的环境,对各种各样的刺激,都有着不同的容忍度一样,对于不同的孩子,环境影响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如果你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发展阶段与性格特点,给予他合理的期望,再加上承认存在糟糕的环境影响,这简直就像为处于发脾气这个黑暗隧道的尽头的孩子带来光明的火种一样棒。——贝特西•布朗•布劳恩,儿童发展和行为专家,养育之路公司的创始人,《告诉我该说什么》和《你不是我的老板》的作者4. 让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当孩子们的感觉很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做得很好。如果孩子们能感受到自己被别人了解、关心和重视,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与人合作和关爱他人。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大喊大叫、羞辱、伤害或者命令,会让他们表现得更好。但实际上,这些方法只能适得其反。它们造成的坏影响可能会很快显现,也可能会持续很多年。以我的临床经验来看,这种影响会一直存在。在你使用了这些严厉的方法后,即使孩子乖乖地听从了你的命令,你也要注意她已经对你产生了不满,而且你在她心目中建立起来的安全感也被严重地破坏了。有一天,黛安娜来找我做育儿咨询。在戴安娜童年,自己的父母十分严厉,如果她不听话,父母就会毫不犹豫地对她大喊大叫,打她并羞辱她。有一次她两岁的女儿拉娜不想离开公园时,戴安娜大声呵斥拉娜,骂她是个“捣蛋鬼”,还威胁说要把她单独留在公园里。她发现拉娜这次哭得比以往都要厉害许多时,戴安娜意识到自己一定是犯了严重的错误。就这样,被女儿的反应吓坏了的戴安娜来到我的办公室。事实上,当你要求孩子做什么事,而孩子不愿意去做的时候,对她喊叫、骂她或者羞辱她都是无济于事的。在这种情况下,移情更能促进理解,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告诉你的孩子:“我知道你想留在公园里,因为这里很好玩,但是我们现在不得不走了。”这样能让孩子知道你了解并和她有着共同的感受,但同时要保持自己的原则。与感觉到被羞辱的孩子相比,觉得自己的感受被了解的孩子更愿意去做那些让父母高兴的事。其实在夫妻生活中,你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吧?假如在公共场合,你的丈夫生气地对你大喊大叫,你能心情舒畅地答应他的要求吗?不,你一定会反击他,并且很有可能因为太生气而懒得理他。在这一点上,幼儿和你没有任何不同。不能打孩子的十个理由虽然美国儿科学会一直强烈反对打孩子这种行为,并且一再提醒家长,“打孩子是效果最差的管教方法”。但是据统计,在美国仍有90%的家长会打孩子,这常常是出于无奈或绝望,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了。而下面这十个理由将告诉你为什么说打孩子是一个错误的主意。研究人员指出,家长打孩子的次数越多,这些有害的副作用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1. 打孩子会使孩子认为打人是正确的,打人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解决冲突的方式。假如比利打了他的小妹妹,我们先是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紧接着就因为他打妹妹这事又打了他,这完全是一种不能自圆其说的虚伪做法。这样的话,就会让比利认为有理由使用武力解决冲突,而这种想法只会造成更多的打斗。2. 打孩子会损害其认知发展。在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儿童医院的儿科医生莎丽•巴尔金进行了一个为期两年的研究,对二到九岁的孩子进行了认知测试,结果发现被打过的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要低于没有被打过的孩子。3. 疼痛的体验并不能提高孩子的道德观。虽然被打时的疼痛或者惊吓可能在当时让孩子停止不良行为,但长期而言,这种做法并不能起到任何正面作用。挨打只能使孩子害怕被打,并不能帮助他们在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建立自己的正误观来防止未来犯下同样的错误。在孩子由于从饼干桶里偷拿饼干而被打后,学到的可能并不是不能偷拿东西,而是尽量避免被发现。4. 打孩子无法教会孩子尊重父母,只会让孩子惧怕父母。只有在建立了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前提下,孩子才会有良好的表现。而打孩子这种行为明显和这个目标背道而驰。只有在不惧怕的前提下,孩子才可能尊重父母。5. 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是通过她所察觉到的别人对她的看法,开始建立自我形象和自尊意识的。在孩子发展自我概念的时期,父母是孩子世界中最为重要的人。挨父母打的孩子会很自然地猜想,世界上原本应该最爱他们的人也不一定会爱他们,这就会阻碍孩子自尊心的健康发展。6. 打孩子会让孩子认为打他们所爱的人是对的。这种认知会对孩子未来的亲密关系造成潜在影响,并且会增大孩子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或施暴者的可能性。研究发现,从小遭受殴打和家庭暴力的孩子更有可能去攻击他们的父母,在长大以后,有这样遭遇的男孩子更有可能去殴打自己的女朋友。7. 打孩子是一种具攻击性和反社会性的行为。在关于打孩子这个问题的研究分析中,伊丽莎白•格肖夫用极具说服力的证据表明,打孩子会导致孩子在少年时代就出现违法或者反社会性的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攻击性及反社会性的刑事犯罪行为会不断升级,最终在长大成人后极有可能虐待他们的配偶和儿女。此外,这个研究还同时指出,打孩子会增加校园打架事件的概率。8. 打孩子会让孩子更容易焦虑和恐惧。2003年,一项关于打孩子会如何改变大脑化学物质的研究发现,一岁以下曾经被施以体罚的孩子在遇到新情况,比如妈妈离开房间后立刻进来一个陌生人时,大脑会频繁地出现使人精神紧张的荷尔蒙皮质醇压力峰值。研究者的结论是,挨过打的孩子普遍都更为胆小,也更容易受到惊吓。9. 打孩子会使孩子在成年之后,更容易进行无保护及危险性行为。一项关于体罚研究的分析发现,从小遭受殴打或者其他体罚的孩子,在长大后更可能出现以下问题:以语言或体力强制对方进行危险性行为(如在婚前性行为中不使用避孕套)和自虐性的性行为(如性交时进行击打)。10. 打孩子更有可能导致家长对儿童的虐待行为。预防伤害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指出:在不打孩子的母亲中,只有2%被举报有虐待儿童的行为,而在曾经打过孩子的母亲中,发生过虐待儿童行为的则有6%。打孩子会使虐待儿童的发生率提高12%。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直指父母养育子女核心问题的书,詹博士以她的智慧和育儿经历,回应了父母们的希望,消除了父母们的担心。书中的十二个问题不是随意选择的,科学与经验证实,在这十二个影响巨大的关键问题上采取正确的行动,能够帮助你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本书每一章所建议的活动都具有挑战性,充满乐趣、难度适中而又富于成效。在运用本书的理念时,你也会逐渐变成更有安全感、更快乐、更有能力和创造力的家长。——艾伦·戈林,医学博士,美国儿科学会会员《健康环保养育宝宝》的作者


编辑推荐

《超级宝贝:父母最易忽略的十二个育儿关键》是一本直指父母养育子女核心问题的书。获美国育儿类图书最高奖“美国母亲选择奖”;一部汇集心理学、幼儿医学和教育学最权威意见的婴幼儿身心健康读本!细述当代父母最易忽略的十二个育儿关键!帮助父母把握十二个关键点并做出最富于成效的行动,以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帮助发挥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力,最大程度的激发孩子的潜能。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直指父母养育子女核心问题的书,詹博士以她的智慧和育儿经历,回应了父母们的希望,消除了父母们的担心。书中的十二个问题不是随意选择的,科学与经验证实,在这十二个影响巨大的关键问题上采取正确的行动,能够帮助你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本书每一章所建议的活动都具有挑战性,充满乐趣、难度适中而又富于成效。在运用本书的理念时,你也会逐渐变成更有安全感、更快乐、更有能力和创造力的家长。——艾伦•戈林,医学博士,美国儿科学会会员,《健康环保养育宝宝》的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超级宝贝 PDF格式下载



理念很好,其实涉及了育儿的方方面面,十二个方面总结得很到位。中国的父母需要学会跟孩子沟通,也需要恢复童心。里面的育儿科学也不错,日程表我已经用上了,还有关于安全的问题,说实话,是现在父母最揪心的了。


老婆怀孕期间,开始从图书馆借书着手准备小孩的教育及抚养问题。这本书着重讲述了零至三岁(ZERO TO THREE,以下略为ZTT)应当注意的事项,尤其是许多很细微的方面。小孩一生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就是ZTT,这也是性格形成最重要的三年。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父母都没有读过什么书,教育往往是比较粗放的,父母在我们的童年往往有意或无意的伤害过我们。记得小孩出生前二十天的一个晚上,我剖析了我们自己的童年,老婆委屈地流下了泪水。我们看似生长在完整的家庭,其实内心都是割裂的。看似肢体完好的长大的,其实性格都是有缺陷的。现在小孩出生十几天了,前两天老婆说和商量想让她妈在这边照顾小孩,自己三个有后去上班,我是一百个不同意。零至三岁基本上24小时都和父母在一起,这也是一辈子中最重要的、唯一全部属于父母的时光。本书中讲到很多如何去和小孩沟通的技巧,应该注意的方面,比如小孩玩耍时提前通知他结束的时间,比如要拒绝电视等,让人很受用。现在的父母有很多人可能只有一个或者最多两个小孩,如果不能好好的教育好小孩,挣太多的钱又有什么用?等小孩几岁大的时候再想去纠正某些东西的话,会难上加难。也许到那个时候你才想去重视这个问题,可能有点晚了。国内出版的书,大多数是COPY一下别人的成果,大同小异,当然也有少数原创的好书。前几天在外面吃早餐的时候见到一个母亲在批评她的只有4到5岁的女儿,直到小女孩哭出来。看了心里很不舒服。不要在当众说小孩,不要当着小孩的面吵架,这些最起码的行为准则父母都做不到,我想儿童的内心一定也很苦。最富裕的人不是你有多少房子,多少豪车,而是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教育小孩也一样不要去追求那些虚无的东西,保持内心的平静比什么都重要。国外先进的地方在于可以把一些蛋痛的理论写成一本厚书,有很基金会支持一些课题的研究。相比国内一些解决温饱的伪慈善、伪基金,差距天壤之别。推荐看一下***.ZEROTOTHREE.ORG。零至三岁一定要自己带,尽管你可能很困难,但一定可以做到,钱多多花点,钱少少花点。也许你把小孩交给父母带,看到我的文章还没有勇气自己带,但......将来一定会后悔!看到这里是你的幸运!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不光讲育儿,关于超级宝贝的理念不错,重视孩子身心灵。


在这十二个方面怎样对待孩子,确实很容易被我们父母忽略。书里细致到照料婴儿可以规划日程表,给我很大的启发,还有口语表达,和多语种训练,准备实践一下。


看了,很不错。其实这是中国父母最易忽略的十二个方面吧,欧美那边家庭教育的传统里,一向重视平等、安全、美育。我们差了太多。


育儿再也不单纯是照顾宝宝的吃喝拉撒了,这十二个方面先把与婴幼儿的沟通放在第一方面,不同于别的育儿书。


查了一下这个作者,在国外还挺火。这本书其实是个育儿百科,但比我们过去那种更重视孩子心理和潜能的培养。很不错。


十二个方面其实涵盖很广,育儿和教养都覆盖了。其中的道理,我们现在也常常会从育儿专家的只言片语中看到,但这本书很系统很明确,还能提供很实用的方法。


看了很多育儿经,这本更注重孩子的潜能开发,很全面。


十二个方面包含育儿的各方面,分了重点,不错。


不光讲育儿,更强调父母的成长。


读了几章。育儿理念较新,主要是从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良好习惯品格出发的。我觉得很有用。


很好,不以所谓的成功成材来衡量育儿的质量,比国内那些满纸狭隘的经验之谈科学多了,也更符合孩子成长的需要。


和斯波克育儿经一起买的,互补吧,这本更强调与孩子的沟通和孩子的成长安全。


看作者以为只是个辣妈,结果是个育儿专家,理念很好,强调孩子身心灵全面发展。


推荐,很受启发,希望不会忽略那些育儿关键


厚厚的,实际是育儿百科,不过作者强调的重点不一样,重视孩子的心灵和精神成长。


十二个方面总结挺到位的,确实我们国内的父母容易忽略。


方法都挺实用的,但美国的育儿环境真的比我们好多了,叹。


呦宝2岁3个月了,这是所有读过的育儿书里,我最满意的一本,以后也可以当礼物送朋友。


厚厚一大本,学到不少育儿的好理念,赞。


非常好的育儿书


不得不说,国外的育儿书质量很高。


看育儿频道买的,名不虚传。


很好,从育儿到家教都涉及了。


育儿就指望它了。


意义很深,比起国内强调孩子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这书更重视孩子的潜能和幸福。


挺好的,讲了十二个方面,确实有不少被我忽略了,幸好来得及。


在路上看了几章,挺实用,比如怎样对孩子说不,怎样把玩得正开心的孩子带走,其实讲的是沟通的科学方法。其他几个方面还涉及到给孩子读书、开发孩子多语种能力之类的,慢慢看吧。关于抚触、喂养的那几章也不错,这书算是宝宝出生到3岁的参考吧。


应该适合0至4岁,从养育到教育都有,很实用,而且以激发孩子天性中的潜能为目标,感觉作者非常了解孩子,是专业人士。


好厚一大本,应该放在家里常翻一翻,信息量太大了,从照料孩子生活起居,到观察孩子的需要,回应孩子的意图,还有怎么给孩子读书、教孩子说话,还有教孩子外语,写得很细很专业。是个时尚又有思想的作者。


书里提到充分和孩子对话,才能激发他语言能力的提高,我儿子两岁多了还只说两个字,跟我们为了工作将他扔给沉默的爷爷奶奶有很大关系。更别说像作者那样用心教孩子手语,在小婴儿期就让宝宝充分表达了。惭愧,这就是差距啊。


十二个方面很实用,尤其是关于日程表和有效沟通的部分,我已经在学着用一用。


很厚,很像百科类的,但分了十二个方面写,读起来还不错。


对父母帮助很大


还可以,学习如何做父母吧,这也是一门学问。满意


不但有详尽的照顾婴儿的科学方法,更主要的是在跟孩子的沟通、相处以及培养上都讲了很好的理念和方法,挺好的。


新手父母的确需要一个这样的提醒


对于刚做父母的我们有点启发!


书中的有些理论还是很好的,尤其是提前告知孩子,让孩子有心理准备,这招挺管用的。


对于新手父母很实用


读了,挺有启发的,现代父母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终于期待有了这本书,比书店买划算很多,看了内容超赞,让孩子他爸也看看,改变观念。


这本书应该早点买!按照书中的内容来教育孩子,效果跟好!


属于比较好读的书,休闲的时候翻着看两页,很不错的!如果喜欢研究养孩子的事,就买来读一读吧!我个人很喜欢!


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太忙了还没有细看,应该不错


送货很快嘛,办公室就开始读了,发现自己很多地方值得反思,我对孩子的耐心还不够。


不仅仅是美国妈妈的选择,它更时每个教育者,甚至是幼教工作人员的教育参考书。确实值得购买。


把爸妈最忽略的部分展现出来,好好学一下


12个内容很多很细。如果不深入进去的话,提到的内容都可以提醒家长该注意的。如果深入的话,你的问题就可能没办法得到解答。但是一般而言,12个方面的内容也够你去注意的了。还是蛮好的一本书。


有时能在国内一些专家书里看到零星的理念,这本书更系统和专业吧。


我看李跃儿那些专家不少理念应该来自这本书吧,这里讲得更到位更科学,里面的例子操作性也强。


看了看大标题,不知道是否用的上,囤着希望以后用的上


挺好的书,质量不错,里面的专家意见值得常翻翻。


这本书里讲的非常全面,学到了很多育婴知识,书质量非常好,特此推荐!


这本书之前在网上看到的,觉得内容很不错,就买来好好学习学习


很厚,讲了很多方面,比较有用。


妈妈群里讨论过这本书,还不错,很有指导意义。


很多需要学习的,看了才知道


从微博上看到的推荐,大体翻了翻,理论与事实结合,不太偏重理论,还有实例结合,还没仔细看。应该不错。


看了,应该早些看到的,3岁宝也有用,不错。


写的不错,但不是谁都做得到呀


很好,做参考。


送朋友的,即将做妈妈了,好好翻翻吧。


针对性强,可以学到不少带宝宝的方法。


很厚,看起来却不累,学到不少知识和方法。


别人推荐的书,也不知道内容怎么样,反正包装挺好的


虽然有些不实用,但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有些只是网上就能找到,没必要买书


还没看,但是书很好!


很受益的书。


同事的书教育成天才啊


书很好,价格也合适,朋友推荐.


节前就想下单,等了等,节后降价了哈哈,书不错。


放假回来看降价了,赶紧入手,早听说过这书了,不错。


实用,有颜色的书也看着也轻松。


理念好,就是要好好学习和坚持。


很好的一本书,只是看一遍感觉不够,还得再看一遍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值得一看。。。


有时候会不小心忘了这个忘了那个,这本书能给自己提个醒


就是一直还没时间看呢


很好啊,很受益,有些内容实践了一下很有效!


不错~~的,包装很好~~


还没有详细看,应该还不错吧。


客观,很好。


囤着,慢慢消化


对我很有用的,可以多看几遍


写得很好的,很有启迪


自己没看,送人的,拿得出手。


感觉还不错 比较实用


里面很多内容直接推敲和借鉴呢


刚看几页觉得还可以。


看了几页,挺实用的。


也是买给姐姐看的,据说也还不错


好书,很有想法。讲的不是术,而是道。值得深思


很喜欢,值得反复阅读.


还没看,不过应该不错把


目前觉得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错。


买迟了~应该BB出世就买了,实用!


陈禾教授微博上推荐过,很好。


挺好的很有见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