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发展动力论

郑忆石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郑忆石  

页数:

405  

字数:

430000  

前言

社会发展有无动力?动力来自何方?如果有,其中何者更为根本?这一“历史之谜”历来为神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们所关注和思考,并得出了貌似迥异而实质相似的结论:或者从“人”,或者从“人”之外的神秘力量,寻求社会发展的动力。从社会是“现实的人”的实践集合体出发,马克思从社会大夏之基,寻求建构大夏的底石,探寻其形态演变的推力,最终得出了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其中最为根本的动力,这一打开“历史之谜”锈锁的结论,从而实现了千年谜底的倒转。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了马克思社会动力论“谜底”的真理性。然而,随着20世纪世界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马克思这一为人熟知的理论,一直备受西方学界质疑。质疑之声除了来自非马克思主义阵营的西方学界,更有来自同为马克思主义阵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典型表现,就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其后生发出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派,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论,或者冷淡,或者缄口,或者只是间接提及。然而,思想家之为思想家,其职责之一便是为人类社会如何有序而正向发展,提高可供选择的逻辑思维路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它的状态是向上了还是向下了?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何在?如何通过探寻根源而找到整个世界(既包括人类,又包括自然,更包括两者之间的共生共荣)生存的有效途径和有益方式,就仍然是思想家们无法回避从而不得不严肃思考的问题。同样,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派对社会发展动力论的表面冷淡,不等于它没有思考和探讨这一问题。相反,考察它关于主体的人、社会结构、生态问题、马克思文本的相关观点,考察它对科学技术、知识、知识分子等问题的探讨,仍然可见其中蕴含的另类指向和别样内容,看到它的一些派别在其相关观点中,既表明了对马克思理论的认可,又体现了它基于时代发展的现实,在这一理论上实现的,从马克思的现代意蕴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蕴之转型。一、本体论维度的“动力”简溯谈论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必要对“动力”的含义略作梳理。何谓“动力”?哲学史上首涉这一概念含义的,当属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智慧之学,“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哲人所以智慧,在于他善于探求事物之因。在辨析自然的不同涵义时,亚里士多德将其解释为“每一个自身内具有运动变化根据的事物所具有的直接基础资料”,和“‘自然’是事物的定义所规定的它的形状或形式”。在分析和说明事物产生、变化、发展的四个原因后,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指出“有原因这东西,原因就是我们所说的那四个。这数目就等于对‘为什么’的答案的四种理解”。在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对于“原因”理解的偏颇:或者将物质理解为万物之因,但这种观点在实质上,却只见“质料因”而没有探索物质何以演变为万物的“动力因”;或者将数、理念理解为第一原理,但这种观点在实质上,又只见“形式因”而不见自然本体中的“动力因”之后,亚里士多德明确地将“变化或静止的最初源泉”,作为引起具体事物改变的原因,认为它具有使一定质料获得一定形式结构的力量,“一般地说就是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这就是“动力”。将对世界本源的探讨与对世界本源变化原因的探讨相联,亚里士多德从宇宙观视域,开掘了“动力”问题研究的先河。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拉,引导人们从经验事实和自然事物出发进而追问形而上学问题: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第一推动者和最终因?在因袭亚里士多德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托马斯通过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认定上帝作为“不动的推动者”,是推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原因;认定上帝作为“最终因”,是自因的、不依靠任何东西而存在的东西,是世间一切运动结果的最终原因。将世界是一切运动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的、机械的推动力,固然表明托马斯在动力问题上强烈的机械性、唯心性。但是,托马斯将“动力”完全归结为一个外在的不动体,又为后人从形而上的纯抽象层面考察“动力”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尽管西方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哲学家们,其理论触角已经伸至“动力”问题。然而,这种触及从根本上讲,只是止于自然观或宇宙观的层面,而与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主体的人,是无甚关联的。就此而言,近代以前西方哲学家们的“动力”观,并不具备历史观意义。二、历史观维度的“动力论”探讨历史观上的“社会发展动力”,概言之,指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运动、变化、前进之源和推动力量。“历史是社会的纵断面,社会是历史的横断面”。因此,社会发展动力,就是从历时态与同时态相统一的维度,探寻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机制。历史观上的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与诸如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本质等一起,共同构成了“历史之谜”。然而,在社会及其历史的发展动力问题上,从“心”到“物”,一字之差,一步之遥,似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思想家们千余年来的艰难跋涉,只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哲学从长期限于自然观、宇宙观的本体论,上升到社会观的认识论、方法论时,才有了深入探究的条件和可能性。由此,先前的抽象、形上的“动力”探讨,开始真正进入了具体的、生活的社会及其历史领域。由此,从历史观视角考察社会发展的“动力”,便成为历史观的题中之义。自文艺复兴以来萌生的近代资产阶级哲学,虽然没有直接谈论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但在其社会政治理论中,已经开始涉及这一问题。当马基雅维里以永恒不变的人性之“恶”,论证资产阶级统治的正当性时,当托马斯•莫尔用早期无产者要求的人性之“善”,论证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时,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的早期理论代表们,就开始了将“动力”问题的考察视野,从宽泛的宇宙本体转向人类社会,从外在于人的客体转向作为主体的人的探索历程。不容置疑,从主体维度探讨社会发展动力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机制,是自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主导倾向。其中,又有是侧重于“理性、观念”,还是侧重于“感性、情欲”的两种主体维度之别。16——18世纪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资产阶级革命的狂飙突进,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作为主体其地位价值的高扬,一方面,将认知、启蒙视为社会生活的主导和精神的价值核心,并由此将“理性、观念”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便成为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历史观的主流。其中,尤以笛卡尔、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大陆唯理论,以及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最具代表性。另一方面,将人的需要、利益、幸福视为人的本性,并由此将“感性、情欲”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历史观中重要的一脉。其中,以法国唯物论最具代表性。尽管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但是,无论是主张“理性、观念”还是坚持“感性、情欲”的近代西方思想家,实质上都集中于作为主体的“人”的麾下,都在高唱人性的赞歌声中,将人的或是“理性”或是“情欲”,视为了推动社会之车前行的两个轱辘。这样,与中世纪的神学家们将社会发展动力归于“上帝”、“神灵”不同,近代以来的哲学家们,在高扬人的地位、价值、尊严、权利中,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视角,转向了人自身。然而,他们最终又不约而同地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地,找寻开启这一“历史之谜”锈锁的钥匙:将社会发展的动力,或者解释为人的理性(如法国唯物论解释“环境决定人”时的观点,空想社会主义回答财产关系和阶级斗争根源时的答案);或者指向人的本质(如费尔巴哈论证历史变迁原因时的结论);或者归结为人的欲望天性(如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说明财产关系时的推导);或者演绎为人的精神意识观念(如德国古典哲学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阐发)。三、动力论的现代开端:马克思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系统动力论19世纪中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高歌猛进与社会矛盾的加剧,一个基于生产实践为基础,从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维度,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及其运作机制的新理论诞生了,这就是马克思哲学。它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开始了从近代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型。将社会发展动力视为系统的整体,是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基本特征。在马克思那里,社会发展动力按其层次和起作用的方式,有根本动力与基本动力、直接动力与间接动力之分。“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作为体现于生产过程中的、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的、精神的、潜在的、现实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它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全部社会关系,因而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基本动力”即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的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制约着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直接动力”即社会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是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通过革命方式而实现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因此,在社会基本矛盾基础上产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其中,人民群众是最具决定性的主体力量。社会发展动力按其性质及其起作用的条件,有主体动力与客体动力之别。马克思将主要指作为社会发展一般动力的生产方式,以及作为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生产力、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统统视为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客体要素,而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需要、利益、贪欲(恶)等等,视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社会发展动力按其结果,有合力作用与交互作用之异。“合力”与“交互作用”虽然都将人类社会作为整体,从各种动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历史过程、历史结果角度,探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但“合力”侧重于历史主体考察问题,把历史结果看作是各个个人、各种社会群体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交互作用”侧重于从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统一角度展开探讨,视历史结果为各种社会要素的相互作用。社会发展动力按其主体状态,有理性与非理性之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的人性结构,是知情意、真善美等各种要素的统一。知识及其结晶的自然科学,以及相应的理性精神及其思维方式,对社会发展无疑举足轻重。但马克思同时认为,社会发展没有人的情感、意志、欲望等非理性要素参与,同样是不可想象的。而当他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时,其理论本身就包含了人性的健全与完善,既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的思想。由此,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扬弃了自近代以来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理性”与“情欲”、主体与客体的二分模式,实现了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四、动力论的现当代态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多元阐释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各种危机的相继爆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矛盾加剧的现状,迫使有识之士开始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反思人类活动及其后果。其中,既有批判启蒙运动以来理性横行的非理性主义,也有审视自马克思以后的历史哲学观。但无论何者,基本都继续着自近代以来的“主体”路径。两种探讨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处,都得到了回应。这样,在沿着“主体”路径探讨现当代西方社会问题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便出现了既有将非理性要素,也有将理性要素,视为社会发展动力的不同流派。前者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弗洛伊德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派。这一类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过诸如对技术理性、科技滥用、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心理机制、性格结构等的分析和批判,在有意无意或有形无形中,将诸如人的本能、欲望、需要、意志等非理性要素,视作了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后者如结构主义的、生态主义的、分析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派。它们在承认和重视科学、知识、智能对社会生活,对改善环境、重建生态的价值中,有意识地承认了理性要素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反思和重建马克思理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将社会客观结构视为社会及其人的存在基础的科学派马克思主义,将生产力视为社会发展基础的分析派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学者,则沿着“客体”路径,探讨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综上,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探讨,若以马克思为界,则马克思以前的西方思想界,落脚点是作为主体的人,核心是理性和情欲。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既从主体的理性(利益是人类行动的动机)与情欲(衣食住行的本能需要)、主体(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客体(生产力、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相统一的维度,考察这一问题。在摆脱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二律背反”中,实现了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的理论突破。马克思以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则循迹马克思开创的理论,从不同维度展开了其理论探讨和阐释:或者沿着“主体”路径,探讨“理性”的社会发展动力作用,探讨“情欲”的社会发展动力作用;或者沿着“客体”路径,探讨生产力、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或者在解构“主客二分”模式后,力求从多元视域阐释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视域的社会发展动力论探讨,其理论价值何在?其与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究竟有何差异?差异之原因何为?这一切,有待我们在具体分析了从近代西方学者到马克思,再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有关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探讨后,才能结论。

内容概要

  本书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书中既有“史论”的维度——从近代西方哲学的观点到马克思理论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转向,也有对具体生产力内容的诠释;既肯定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也表明了其发展的必要性。本书获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郑忆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生导师,全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与研究。

书籍目录

导论 从古到今:西方哲学社会发展动力论逻辑
第一章 近代西方哲学:“理性”社会发展动力观
第一节 “认知”理性: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动力观
一、英国经验论:“知识”与“契约”
二、大陆唯理论:“怀疑”与“伦理”
第二节 “启蒙”理性:法国近代哲学的动力观
一、启蒙学派:理性的权威与悖论
二、百科全书派:唯物感觉论的非理性端倪
第三节 “绝对”理性:德国古典哲学的动力观
一、康德:作为历史动力的理性与非理性
二、黑格尔:历史动力的“经纬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第一节 社会发展动力的系统视域
一、社会发展动力:一般与特殊的系统
二、社会发展动力:层次与结构的系统
三、社会发展动力: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系统
四、社会发展动力:客体要素与主体要素的系统
第二节 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直接、显在动力
一、科学技术:一般的社会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力的依赖
五、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反思
第三节 知识、知识分子:社会发展的间接、潜在动力
一、知识: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
二、知识分子: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转向理路
第一节 转向主流:从生产力“客体”到文化价值观念“主体”
一、转向端倪: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二、根本性偏移:法兰克福学派
三、微观基础的探讨: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
四、本体论、发生学的描述: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纷呈态势:挪移、回归、双维、消解
一、主体向客体的挪移:结构派马克思主义
二、双重维度的结论:生态派马克思主义
三、探寻基础中的回归:分析派马克思主义
四、消解中留痕:后马克思主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殊异的社会发展动力观
第一节 “人本”主体动力观:人道派马克思主义
一、“人”及其本性:主体动力论的出发点
二、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论“过时”:主体动力论依据
三、实践一元论:主体动力论基石
四、理论批判:主体动力论入口
五、本能欲望与需要:主体动力论核心
六、心理、意识、文化的革命:主体动力论路径
第二节 “结构”客体动力观:科学派马克思主义
一、历史无主体:客体动力论的起点
二、多元决定:客体动力观论证
三、意识形态实践:动力论的隐性表述
第三节 双重维度动力观:生态派马克思主义
一、重构历史唯物主义
二、动力的主客体要素
第四节 回归客体动力观:分析派马克思主义
一、重释经典:肯定马克思思想
二、社会发展动力:主客体双重作用之果
第五节 解构后的隐迹:后马克思主义
一、拆分一切“元叙事”
二、思考的另类途径
三、“文化批判”:动力观的隐晦表达
四、多元主体论:社会发展主体动力的间接触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学与技术:动力问题的复杂诠释
第一节 科技意识形态批判:人道派马克思主义的反证
一、卢卡奇:科技理性批判开先河者
二、法兰克福学派:科技理性猛烈抨击者
三、直接否定中的间接肯定: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动力观
四、弗洛伊德派与存在派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性与非价值性
第二节 科学思维方式的价值:科学派马克思主义的认可
一、借用科学思维方式认识社会:结构派的历史观论证
二、对人道派贬低科技作用的批评:新实证派的直接肯定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生态派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剖析
一、科学技术:生态与人的异化之源
二、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第四节 科学技术决定论:分析派马克思主义的肯定
一、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二、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五节 消解后的暗喻:后马克思主义的启迪
一、消解:科学的“无能”与“内化”为后现代文化逻辑
二、隐喻:科学技术在后现代社会的全方位影响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知识与知识分子:动力问题的多元视角
第一节 “知识生产力”与“有机知识分子”:人道派马克思主义的探讨
一、知识及其知识生产力:社会发展的客观动力
二、知识分子: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
第二节 “理论实践”与“立场转变”:科学派马克思主义的含蓄表达
一、“理论实践的理论”:知识的社会发展动力作用
二、转变立场:知识分子怎样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生态意识”与“新无产阶级”:生态派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一、确立生态意识:解决生态危机的文化途径
二、“新无产阶级”:克服生态危机的主体
第四节 “劳动力构成要件”与“不满的中产阶级”:分析派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一、知识:现代劳动力的构成要素
二、知识中产阶级: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
第五节 文化动力论与文化生产力承担者:后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一、文化动力论:知识的社会发展动力作用
二、文化生产力承担者:知识分子的社会发展动力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马克思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差异及其成因
第一节 从“尘世”到“庙堂”:学理特性的差异
一、宏观与微观:思考视域的差异
二、理性与多元:方法基点的差异
三、实践与学院:理论特性的差异
四、“哲学到经济学”与“经济学到哲学文化”:理论路径的差异
五、主客统一与主客分离:思考维度的差异
第二节 从“自由”到“垄断”:资本全球化发展阶段的差异
一、马克思:自由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阶段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阶段
第三节 从产业的顺序递进到“倒金字塔”:产业结构的差异
一、马克思:第二产业为主的机器工业时代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三、四产业为主的信息化时代
第四节 从“实体、物质”到“科学、知识、智力”:产品价值构成的差异
一、实体性、物质性:马克思时代的价值构成特征
二、科学、知识:西方马克思主义时代的价值构成特征
第五节 从生理生存到精神生存:需要结构的差异
一、马克思时代:生理生存作为无产阶级的第一位需要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需要成为生存要素
第六节 从产业无产者到知识生产者:主体旨归的差异
一、马克思:无产阶级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间阶级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相关与相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作为启蒙理性的后继者,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思想家们将机械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中:既以理性作为衡量政治、法律、宗教、国家、意识形态的准绳,又使“情欲”作为其理论之基,而第一次从理论上,在以“理性”为社会发展动力的启蒙时代,掘开了非理性的泉眼。 当孔狄亚克坚持只须承认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强调“感觉和灵魂活动就是我们的全部知识的材料”;当拉美特利虽然高度赞美“理性”,强调“理性的优越并不在于一个大而空洞的名词(非物质性),而在于它的力量,它的广大的应用和它的洞彻的理解力”,但作为一个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者,他又认为人的精神、心灵、思维等“理性”的东西都源于人的生理、身体的机械作用,强调“各式各样的心灵状态,是和各种身体状态永远地密切关联着的”,因此,“心灵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洞的名词,一个思想谨严的人使用这个名词时,只是指我们身体里那个思维的部分”,认识人性是从认识人的生理机能和需要开始;当狄德罗认为人的感觉、记忆、自我意识,都不过表明人的感受性的不同能力;当爱尔维修主张“精神的全部活动就在于我们具有一种能力,可以觉察到不同的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或相异之处,相合之处或相违之处。然而,这种能力无非就是肉体的感受性本身,因此一切都归结为感觉”,坚持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以感觉为基础的人的幸福时,法国唯物论者们已经从认识基础上,为将“情欲”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奠定了基础。 从唯物感觉论出发,当法国唯物论者们进而探讨社会政治问题时,其基于人本主义而对君主专制的讨伐,对人权的主张,对国家法律的分析,都奠立于将人性视为社会发展动力的基础上。但在法国唯物论那里,人性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又是人的欲望、生存本能等。由此,法国唯物论凸现了“非理性”因素的社会发展动力作用。 孔狄亚克就明确将基于人的感觉产生的“欲望”,视为激发理智活动的动力,“欲望无非就是人们赋予理智的那些活动”,“这种活动也决定了形体的各种能力的活动。从欲望产生出各种激情,爱,憎,希望,恐惧,意志”。而所谓“欲望”,就是可以使人心中“产生快乐”或“感到不安”的东西。 拉美特利强调“自然的法则不可磨灭”并认为“所谓自然的法则只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它和其他一切内在感觉一样(其中也包括思想),仍然只是一种属于想象作用的作用。因此自然的法则显然是既不需要教育,也不需要启示,也不需要什么立法者的,除非我们和神学家一样可笑,把自然的法则和社会的法律混为一谈了”,并在认定“心灵的一切作用既然是这样地依赖着脑子和整个身体的组织”,得出人不过是一架“聪明的机器”中,将“本能”视为人所以为人的根据,强调人是由自己的自然需要和倾向指导其行为,“一切都来自那种唯一的本能力量,说心灵在那里发号施令,那只是异想天开,身体有千百种运动,心灵并不是它们的原因,连诱因都谈不上。本能才是它们的原因”。由此,拉美特利不仅将“本能”视为人的一切知识的基础,而且将“本能”视为了人性中最为根本的东西。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发展动力论 PDF格式下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目录很有条理,明晰、透彻,不愧是哲学大作


很用心的一本书,郑老师的巅峰之作?


相关图书